搜尋

首頁兩岸關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兩岸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
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BC00350)

類別: 兩岸關係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周百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6263744578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作者序

作者序

近年來,台灣社會面臨了一種愈來愈嚴重的新型態挑戰,除了傳統「藍綠」和「統獨」的對立之外,更形成一種新的「中國文明體系vs世界文明體系」兩大陣營對抗,也就是選擇中國或者美國兩者之間的對立,由於雙方有著截然不同的邏輯,造成台灣社會新的分裂。很久不曾在飯桌上或社交圈,看到台灣民眾為了這兩種不同的意識型態爭得面紅耳赤,或者為了避免鬧得不愉快,儘量避免去談這類敏感的話題。
過去台灣面臨的藍綠或統獨選邊站,問題本身相對單純,但是自從兩岸開放三通後,中國對於台灣的影響力大增,更帶來了中國文明體系的認知邏輯,對台灣的認知系統造成重大影響。現在除了原有的藍綠選邊挑戰,更加入了不同的認知體系和中美之間的選邊站,台灣從來不曾面臨這麼高層次,以及這麼國際化的抉擇,使得台灣社會出現了思考當機的情況,許多台灣民眾並未意識到,台灣已經進入了更大的選擇格局,過去的認知系統和信念,明顯地無法跟上國際大環境的變化,這也導致了選擇判斷的混淆。
中國是台灣最嚴重的安全威脅,但是令人訝異的是,台灣社會排斥中國的民意比例明顯低於其它文明國家,更遠不如附近的日本和韓國,究其原因,一方面,兩岸之間有著更密切的血緣、文化和經濟的連結,另一方面則是隨著兩岸交流往來頻繁,「中國因素」已經不著痕跡地滲透到台灣各角落,而選邊站的選項,已經不再是過去大家所熟知的「藍綠」、「統獨」、「民主或專制」,而是讓台灣社會感到恐懼的「戰爭或和平」選擇,很多人因為害怕戰爭因而投給了親中政黨,這也證明中國這種訴諸恐懼的手段是有效的。
過去維持現狀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說得直白一些,就是不表態、不選邊,避免觸怒中國。但是隨著國際大環境改變,中西對抗趨勢日益明顯,世界各國在這兩年紛紛站隊表態,已經高度國際化的台灣當然無法置身事外,必須選擇搭上其中一班列車,不可能停留在原地不動,選邊站隊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而台灣受到來自中西兩股力量的劇烈拉扯,到底該選那一邊?台灣猶豫了,除了缺乏自信,也不信任文明國家,對中國卻又過度的畏懼,台灣內部有著非常大的雜音,顯然台灣並未做好選邊的思想準備。
過去藍綠的爭執雖然很激烈,但在更高的民主價值前,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然而現在台灣的分裂和對立,已不是民主和專制的爭議,而是兩種不同認知系統的爭議,一者是以中國為主的認知體系,一者是西方的認知體系,兩種體系在台灣都存在著相當的支持者,並隨著中美對抗愈演愈烈,兩種認知體系的衝突也愈來愈鮮明,具有中國情感歸屬的族群,先天傾向支持中國文明體系,至於傾向台灣認同的民眾,則青睞支持世界文明體系,兩種認知體系有如兩個平行世界,而台灣原有的認知系統,並沒有辦法協調這種新的矛盾,因此需要一種新的認知架構。
這次選邊站,可謂台灣實施民主政治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全民選擇,也是歷來層次最高,難度最大的一次選擇,不但關係到台灣的生存發展,更關係著台灣未來百年的福祉,而選擇的結果,將很快的決定台灣究竟是更上一層樓,或者是走向停滯和倒退。因此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站在具有未來性的這一邊,不但考驗台灣的勇氣,更考驗台灣的智慧。
面對如「中美」、「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加上原有的「藍綠」選項,到底要站在哪一邊?許多民眾莫衷一是,有如身處迷宮,但是如果我們將視野昇華到「文明」的高度,那麼一切都會變得很明朗,許多糾纏都將迎刃而解,台灣將更清晰地看到走出這一時代迷宮的出路,而這正是本書寫作的主旨。
至於為什會寫作這樣的一本書,這和筆者過去的一個特殊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在這一經歷後,筆者無心插柳的走上研究趨勢的道路。1997年,本人辭去當時的記者職務,原本計畫前往美國進修,正在考慮的期間,遇見一位許久不見的老友,聊及前往中國大陸復旦大學進修也是一種選項。這次見面不僅改變了筆者原有的規劃,也改變了研究方向,並開啟了一段特殊的際遇。
1999年,正值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之際,兩岸鬧得沸沸揚揚,筆者正好於此時負笈前往上海,原本打算以兩岸問題做為研究重點,但在進入上海後,對於中國社會和國情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於是全盤調整原有的研究結構,建構了一個比較宏觀且符合當時中國社會趨勢的架構,並於2001年完成了《大合和─推動全球倍速進化的新動力》一書。該書主旨在於建議中國揚棄鬥爭思維,改採和世界合作交流,以及融入國際社會的路線。
該書完成後,原本計畫在大陸內地出版,雖然當時中國言論環境遠比現今寬鬆,但該書還是因為具有一定程度的思想性,加上筆者身分為台灣人,使得官方或半官方的出版社都不願冒險出版該書。經過輾轉介紹,筆者認識了一位上海宣傳部官員,他不諱言地表示相當欣賞該書觀點,並允諾協助出版,前提是必須兩人共同掛名作者,以及選定出版條件比較自由的香港先試探水溫,於是該書後來在香港出版。
始料未及的是,《大合和》一書出版後,引起了一場茶壺內的風暴,起因主要是這位官員身分敏感,加上本書觸碰了中共最敏感的思想神經,因此引起了中共宣傳部的關注,這位宣傳部官員還因此前往北京接受調查,當時中宣部長丁關根曾經訓斥這位官員:「我們中宣部是要洗別人的腦,你怎麼被台灣人給洗腦了?」藉著這次爭議,該書得到了「另類的關注」,反而因此進入了中南海,達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層次,據說汪道涵當時也曾對該書私下發表看法,但筆者卻因此成為中共統戰部關切的對象。
2004年,《大合和》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發展,透過某一特定「管道」,該書再度順水推舟地進入中共高層,接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當時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一位近親透過「管道」和筆者連繫,雙方在2004年進行接觸後,筆者表示該書的理念推動「成功不必在我」,就在接觸後三個月,胡錦濤政府在2005年初推出了「和諧社會」論述,此後胡錦濤政府先後在內部提出「和諧社會」;在台灣問題推出「和諧兩岸」;在全球戰略層面倡議「和諧世界」;究其源頭,《大合和》可說是「和諧社會」的原型。
《大合和》的觀點之所以被採用,在於當時胡錦濤政府受制於江澤民「三個代表」路線,因此非常需要新的論述,而該書的出現,使得胡錦濤得以提出新的思想觀念,擺脫了「三個代表」的政治路線。當然以上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之所以提及這段特別的經歷,和今天撰寫本書有著很大的關係,這段經歷讓筆者意識到,創作與建構一套完整論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特別是當前台灣面臨認知混亂的關鍵時刻,迫切需要一個可以澄清認知混亂的新思維。
在過去只有藍綠競爭的時代,論述和認知作戰相對單純,但是最近十年來,台灣所面臨的論述競爭,早已從藍綠之爭轉變為中國與台灣之爭,台灣面臨來自中國全方位的統戰,特別是透過認知戰與帶風向,對許多單純善良的台灣民眾造成嚴重干擾。而中共的統戰宣傳,其水平超越藍綠對抗時代甚多,台灣從來不曾面臨這麼高水平的思想競爭,往往只能見招拆招,始終處於被動防守的地位。
不論是台灣在當前的世界情勢下如何選邊,或者是面對來自中共的認知戰,台灣都需要新的思維,但這恰恰是台灣比較缺乏的一塊,雖然台灣有著許多優秀的學者和專家,但在思維和論述這一方面卻鮮少有人著墨。恰巧筆者因為過去的經歷,得以針對台灣這一缺乏的部份,以文明進化的角度做切入,打造一個適合當前情勢的論述架構,一則因為文明的角度比較不具爭議性,二則是從文明的高度看當前的認知紛亂,相對地更加簡明易懂。
當前台灣面臨兩岸空前的緊張情勢,在看得到的層面,多數民眾都意識到提升軍事武器質量對於台灣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對於看不到的心防和認知戰,台灣社會卻顯得被動與落後,也無從著手,然而台灣對於認知系統升級的迫切程度,並不亞於國防武器的升級,台灣需要一套可攻可守的認知系統。相對於中國,台灣其實有著太多思想與認知上的優勢,但是台灣社會卻不知道如何運用,以及將其整合與轉換成對中國的認知優勢,這是非常可惜的,當然,這和台灣始終缺乏一套適合當前大環境的認知系統有著很大的關係。
多年來,筆者一直在等待適合的時間發表《第三進化》,告知民眾台灣社會所擁有的認知優勢。如今,終於迎來了2024大選這一最適合的時間點,可以預期的,此時台灣將面臨一場空前的認知挑戰,而這正是提出「第三進化」這一認知系統的最佳時機。當然,筆者才學有限,面對這麼重要且特殊的題材,雖然請教過不少專家與好友,但畢竟是一個創新的理念,難免有淺薄不足之處,還望讀者多多包涵指教。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