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2 Bodhi Light Tales:Volume 2(附QR Code線上音檔)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佛陀(XB0044)──照耀眾生的世界之光
La Sagesse Du Bouddha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Jean Boisselier
       Jean Boisselier
譯者:蕭淑君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30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00頁
ISBN:957132414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書摘

第一章:佛陀時代的印度

要了解任何一種精紳活動,都必須對它的時空背景有所認識。同樣地,論及佛陀及原始佛救,亦須明確指出當時印度的社會及宗教情況。

公元前6世紀之前的印度

印度半島的史前及過渡至歷史期的文化既久遠又重要,但其思想及社會要到公元前2000年中葉,受到征服者阿利安人(Arya)的影響,才逐漸形成。一般認為阿利安人是源自高加索山及地中海東岸地帶,他們先在印度河流域定居(今巴基斯坦),驅逐、征服或同化當地土著。約於公元前1000年初起,他們到達印度東北部的恆河流域,並在當地建立數個王國,兇殘的爭戰孕育了古印度的史詩文學。

阿利安人的文化以「吠陀」(Veda)為根基(「吠陀」的意思「知識」,吠陀梵語是一種早期梵文),這是一些被視為神諭的古代典籍與讚美詩。這些文獻也提供了對吠陀教儀式傳統的說明,從中我們可得知古代印度社會的情況。社會區分為四個種姓,這種特殊的階級制度一直至1949年印度成為聯邦共和國時才予以公開禁止,但至今仍有影響。前三個種姓純屬源自印度-伊朗的阿利安人,可類比於由行會組成的中世紀社會:分別是神職人員的婆羅門(brahmanes),貴族戰士的剎帝利(kshatriya),商人、農夫或畜牧者等尋常百姓的吠舍(vaicya)。最後一個種姓是作為僕役的首陀羅(cudra),由土著及遭前三個種姓逐漸出其階級的人所構成。


吠陀的信仰:梵(brahman)與自我(atman)

宗教是婆羅門的職責。此一祟尚儀式的宗教以祭祀為其主要活動,道具包括祈禱文及祭品,和聯繫祭司與神的聖火。如同古希臘的神祇一樣,吠陀中的神紙也介入凡間事務。以戰神帝釋(Indra,或譯因陀羅)為首共有33位神祇,分別是代表大體、大氣、陸地及祭祀必備物(如火、祭品、祭祀場所)的神祇。

在未來印度教幾個主神當中,「梵天」(Brahma)(或謂「梵」)此時已居於重要地位。祂是非人格的神,代表個人靈魂(即自我)所要努力與之合一的宇宙(或謂「聖言」〔le Verbe〕)。在吠陀的傳統中,祈求是與諸神建立關係的唯一途徑;藉著祈禱,特別是聯繫神與人的祭祀儀式,可以建立起這些關係;而神職人員則同時扮演神的代表與祈求者的代理人。


婆羅門教(brahmanisme)出現

或許是因為與當地文化接觸之故,當阿利安人到達恆河流域時,吠陀的泛神論轉而演化成婆羅門教。它是「由婆羅門與組成神職人員團體的種姓所規定及主導之整套宗教和社會概念。」(E.Lamotte)社會和制度受吠陀所定的規則支配,其整體的制度即構成法(dharma),意為秩序,即決定所有事物的法則。

除下保留吠陀裡的宗教儀式及祭祀外,婆羅門也將地方信仰及其神祇納入吠陀的眾神行列。這些地方神祇的特質大部分都保留了下來,但其位階則有所調整。此後毘紐天(Vishnu,或譯毘濕奴)及其眾多的化身(avatara,或譯權化)、濕婆神(Civa)的各種化身,和梵天都列為最高等的神。鬼神也同時出現在婆羅門教中,如:土地神、精靈、及鬼魔(可能是神的護僕或敵人);神話中的生靈,如財富的守護者、半人半蛇的龍(Naga)、人面馬身或為鳥身的樂神乾達婆(Gandharva);財神俱肥羅天(Kubera)的助手夜叉(Yaksha);及同為夜叉,但卻服侍神的敵人阿修羅(Asura)的羅剎天(Rakshasa);最後還有令人憂心的惡鬼或幽靈。

公元前6世紀不循常規的人

與此趨勢約略同時,一群智者(有屬婆羅門者,也有非婆羅門人士),在尋找存在之謎的解答。他們拋棄俗世,成為孤獨的隱士、居無定所的僧人或乞討者。其中有許多人為了尋求心靈的提升及自我的掌控,而成為苦行者。這一種古老的修煉,可能源自印度當地,在某些吠陀的經文中已有記載。它嘗試掌控生命的功能和需求,目的是獲得婆羅門所謂的體內苦行(tapas),及出神的神通。另外,其他求道者,像是未來的佛陀所跟隨的兩位師父,則修習瑜伽(yoga)。它藉由控制身體的練習,和沒有特定宗教取向的冥想,而導向掌控精神並消除外界的障礙。到最後,某些智者甚至否認所有的道德真埋,或發展出唯物主義的論點。

另一個宗教邊綠的理論是數論派(Samkhya),它將對於構成萬物的25個實體予以分析說明。古代印度思想認為萬物的構成首先是大自然(自性〔prakriti〕),最後才是作為精神實體的個人(神我,即指個人的精神本體〔purusha〕)。佛陀的教義部分源自印度思想和其他類似的傳統,此外,也從數論派中擷取了部分想法。不過,數論學派一直要到古典時期才完全發展出來,又直至基督紀元時代才瑧於全盛。


眾生的命運

無疑的,萬物有靈論的概念與對季節周期演變的觀察,衍生了死後將轉世重生的信念。吠陀的傳統中將這種無盡的循環遷流看作是「輪迴」(samsara)。輪迴,可能再轉世為人,甚至轉為動物,端視其生前行徑而定。根據這個道理,人將面對永無止盡的善惡報應。身體在死亡時消失,而其生前行為所累積的業(karman),則成了決定重生於善境或惡虛的原因。

唯一能自此不可免的生死輪迴裡解脫的方法是:個人的靈魂與梵天永遠結合。佛陀的新理論則強調這種解脫只會降臨在努力求智慧、研究、修苦行的特殊幾個人身上;除此以外,所有的人死後都會轉生。佛陀的教誨,不但不違背當時已有的信仰體系,並且解開了人類命運的疑問,提供了世世代代人所等待的答案;而且他揭示了人人均可獲得的解脫之道。


世界和宇宙

佛教的空間結構和吠陀及婆羅門教的宇宙起源論有眾多雷同之處。在佛教中,神和精靈常與人為伍,神話中的彌樓山(Meru)是世界軸心,由七重高度遞降的山巒環繞,山與山以海洋為間隔。東南西北四方各有一大陸,印度屬南方的閻浮提(Jambudvipa)大陸。如吠陀所言,彌樓山頂住有以帝釋為首的33天神。相反地,婆羅門教的眾神幾乎都沒有提到,而大自在(Mahecvara,即濕婆)也只不過是世間眾神之王而已。

由於佛教重視能使心靈解脫的美德及訓練,故提出三界之等級化組織,據以說明在此解脫道上漸次獲得的進步。畜生、人類及眾神屬「依欲而行的欲界」,即所謂的人間、下方的地獄和上方的神界,由下往上共分六層,表示物欲逐漸消減。欲界之上的第二界,僅能找到生於梵天的神眾。他們已超脫諸欲,僅存表象的概念。此即「色界」,它分成四階17層,分別對應精神達到的解脫程度。最上方是非物質性的「無色界」,為曲四無盡聯合而成的心靈世界。「涅槃」(nirvana,亦即 「止息」)並非無所指的虛無,而是物質、精神一切皆空,故無所在。

公元前6世紀,生於印度北方的一位王子,拋親棄產去找尋全宇宙之謎──痛苦及死亡──的答案。他名叫悉達多.高大摩,日後成為佛陀──「覺者」。世尊將善法傳給千萬眾生。他創立了一個宗教,在2500年來,已傳遍世界各地。作者Jean Boisselier藉著遊走於歷史及傳說之間,敘說佛陀一生事蹟,從中亦使讀者對佛教基本教義獲得具體鮮明的理解。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