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作 者 作 品

烏合之眾:激情、非理性、領袖崇拜,盲目群體的心理陷阱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烏合之眾:群眾心理研究(WHA0903)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
譯者:何道寬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26日
定價:440 元
售價:34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精裝/240頁
ISBN:978988881204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前言

本書旨在描繪群眾的特徵。
賦予種族每個成員的共同特徵構成該種族的天賦。然而,其中一些人聚在一起構成群眾並有所行動時,觀察證明,他們相聚的事實本身就足以催生一些新的心理特徵,這些心理特徵疊加在種族特徵之上,有時與種族特徵頗為不同。

在各民族的生活中,有組織的群眾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要,卻從來就不像現在這樣重要。群眾的無意識行為替代了個人的有意識行為,這是當代的主要特徵之一。

我嘗試用純科學的方式去考察群眾現象呈現出的困難問題。換言之,我從方法入手,不受意見、理論和教條的影響。我相信,這是發現些許真理的唯一方式。在這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論戰激烈的課題,這一方法尤其重要。致力於驗證一種現象的科學家沒有義務去擔心,他的研究會損害甚麼人的利益。在最近一本著作裡,著名的思想家高布利特.德阿爾維耶拉(M. Goblet d, Alviela)說,由於我不屬於當代的任何學派,所以我發現,自己的意見常常和許多學派的結論相左。我希望,這本新書也同樣如此。一旦屬於某一學派,其必然結果是支持該學派的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點。

然而乍一看,我的研究不支持我得出的結論。對此,我應該向讀者做出解釋。比如,我首先指出,群眾,包括精英群體的心理是極端低劣的,然後我又斷言,雖然存在這種低劣性,但干涉其組織仍然是危險的。在這一點上,我應該向讀者做出說明。

原因在於,我對歷史事實最精細的觀察無一例外地向我證實,社會組織酷似一切生物體,極其複雜,強制它們經受突然而深遠的變革,絕非明智之舉。有時,造化固然也急劇變化,但絕不會採取我們的方式。這就可以解釋,無論重大的變革在理論上看多麼完美,大變革的狂熱對一個民族來說都是極端致命的危險。除非民族的稟賦頃刻之間發生巨變,否則重大的變革帶來的收益就無從談起。唯有時間擁有如此的魔力。人受制於觀念、情感和習俗,諸如此類的東西是我們的基本特質。制度和法律是我們的性格的外在表現,反映了它的需求。制度和法律是我們的性格的產物,並不能改變我們的性格。

研究社會現象,與研究這些現象出現於其中的民族是分不開的。從哲學觀點看,社會現象也許有絕對價值,然而實際上,它們只有相對價值。

因此,在研究一種社會現象時,有必要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去加以考慮。你會看到,純粹理性的教誨經常和實踐理性的教誨相悖。純粹理性和實踐理性的區分適用於任何研究,包括自然科學研究。從絕對真理的觀點看,立方體或圓形是不變的幾何形體,這是由公式嚴格界定的。然而,從它們在我們的眼球上留下的印記看,它們卻可能呈現出變化多樣的形狀。從透視的角度看,立方體可以變成錐形或方形,圓可以變成橢圓或直線。而且,考慮這些虛擬的形狀,遠比考慮其真實的形狀重要。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到的、能通過攝影或繪畫複製的,正是而且只能是這些虛擬的形狀。有些情況下,虛擬的東西比真實的東西更真實。如果按照準確的幾何圖像來呈現事物,那就會扭曲自然,反而不識其真實面目。我們不妨設想,如果世人只能複製或翻拍物體,卻不能觸摸它們,那麼就很難準確構想物體的形狀。進一步說,如果只有少數有學問的人才能把握物體的形狀,那麼這樣的知識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研究社會現象的學人應當銘記,社會現象既有理論價值,也有與之相伴的實用價值;並且就文明演進而言,實用價值才至關重要。明乎此,當他面對邏輯先入為主地強加於他的結論時,他就會謹慎從事。

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使他採取類似的保留態度。社會事實紛繁複雜,難以在總體上把握,難以預見其相互影響。看來,一望而知的事實背後隱藏?成千上萬難以窺見的原因。有形的現象背後,似乎有一個強有力的無意識機制在起作用,而這一機制通常不在我們的分析範圍之內。可以覺察的現象好比是波浪,波浪是大洋的表層,大洋深處暗潮洶湧,我們卻不得而知。就其大多數行為而言,群眾在心理上表現出很獨特的低劣性。在其他的行為中,群眾似乎被神秘的力量牽?鼻子走,古人將其命名為命運、造化或天意,我們則稱之為亡靈的呼聲。我們不了解神秘力量的實質,卻不能忽略其威力。有時,在民族的心靈深處潛藏的神秘力量似乎是這一民族行為的指南。比如,還有甚麼力量比語言更複雜、更有邏輯、更神奇嗎?然而,這一令人稱奇的造化產物來自何方?如果語言不是群眾的無意識稟賦的產物,還能是甚麼呢?知識淵博的學者、最受人尊敬的語法學家的成就不過是記錄下語言的規律而已,他們絕不可能創制規律。即使就偉人的思想而言,我們也要發問,那完全是他們的頭腦的產物嗎?無疑,這些思想是由一個個頭腦獨自創造出來的。然而,群眾的稟賦營造了千萬顆塵粒,形成了偉人的思想賴以生長的土壤,難道不是這樣嗎?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