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無用之用為大用(導言)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中國的智慧:樓宇烈的北大哲學課(WHA1225)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樓宇烈/編選者 焦雅君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5日
定價:490 元
售價:38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78988876340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無用之用為大用(導言)



  無用之用為大用(導言)

儒家強調學習是為己之學,就是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修養。儒家並沒有把學習看成是純粹的知識積累,而是把它看作是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強調在學習中體悟。體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習和思維方法。「體悟」一詞中的「體」本身就包括實踐之義,即身體力行。在「體悟」中,儒家更強調悟,悟就是通過學習知識來把握事物內在的精神,並靈活地運用它。在體悟時,儒家還非常強調面對不同的個體要有針對性,而不是一種普遍的適用性。哪怕是可以普遍適用的東西,也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個別的處理。

中國哲學強調在實踐中體悟,而不是純理論的推理。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中的「格」不是外在地去看,格是「正」之義,是要拿心去正。人都有良知、良能,萬物之理都在人心之中,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外求,而是內省,就是要用心中之理去規範外在之物。王陽明通過格物來印證自己內心之理的正確性,他講「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對萬物的認識都離不開心中之理,反過來,對萬物的認識可以檢驗自己的心中之理,這就是「致良知」。「古人之學,本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張栻集》卷一),誠意是勿自欺,通常的說法就是慎獨,自己不欺騙自己,當然不能去欺騙別人,否則就是自欺欺人。要做到「不欺暗室」就可以被稱作正人君子了。誠意讓你的心不起邪念,破除虛妄的念頭,意誠了,心就正了,「正」是平正、中正之義,達到中正平和是最好的狀態。《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在整個格物致知的過程中,不管是內省還是外求,都是要正心,保持中正平和之心,這對天地的運行和萬物的生長來講,是一種和諧的狀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過程,修身是將其付諸實踐,而不只是理論的探討。中國古人講的修身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我們既要通過學習了解各種道理,也要下學「人倫日用」。子曰:「下學而上達。」(《論語.學而》)上達必須下學,修身是把上達和下學結合起來的環節。

莊子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無用之用」,最終還是要歸結為有用。無用之用是指沒有立竿見影的作用,沒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具有指導性、宏觀性。我們常講哲學是「無用之用為大用」的學問,它可能沒有可操作性,但它有指導性,能讓人們明白事理,做到融會貫通。從這個角度來講,「無用」有「大用」是沒問題的,但是不用,無用也發揮不出大用。我們不僅要讀有字之書,更要多讀無字之書,有字之書是前人的、他人的,我們要去學習吸取,但更多的是自己要在實踐中去學習、體悟,要做有心人,不僅要用眼、耳、鼻、舌、身去讀書,更要用心讀書,對看到的、聽到的多用心思考。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有固定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歷史的、別人的經驗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要去找適合自己的修身方法。

在近代,有很多民間的、我們不太熟悉的傳統文化的思想家和實踐家,也應該受到重視。我覺得有兩位值得學習,一位是王鳳儀,他是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農民,但他結合了儒、釋、道思想講國學,提倡人的孝行、為善,在東北民間有相當大的影響。另一位叫段正元,他是一位道德實踐家,雖然沒甚麼名氣,也沒有身份地位,但他成立了道德實踐會,在民國時期遍佈南北。他倡導生活實踐,他對道德有如下解釋:「道者,路也,天地萬物所共由也;德者,得也,天地萬物所各具也。」即道是天地萬物共同經由的道路;德是天地萬物各自的特性,我覺得他對道德的解釋是最準確的。他根據這一理念創造性地提出「讀書萬卷,不如知道一言;著書千冊,不如實行一事」的口號。現在一些人埋頭讀書、著書,但讀書是為了積累資本,著書是為了謀取名利。可以說,這些人急需段正元的道德實踐思想,尤其是「著書千冊,不如實行一事」這句話在今天看來更為可貴。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知行合一,認識到的道理要落實到實踐上去,身心合一、身體力行。我反覆強調中國的哲學是體悟哲學,結果落了一個外號「樓體悟」。我認為,我們可以身體力行,但是也不能只埋頭苦幹,還得有悟,所以說體不離悟,悟不離體,是學習傳統文化的總方向。我們學甚麼都不要把知識當作死的對象來學,把知識對象化、固定化,與自身的為人處世不發生直接的關聯,我想這樣的知識是無用的,也是沒有力量的。因此,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一定要有所受用,要對自己、他人、社會有所受用。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要從自身做起。先學先得意,先學先有體會,能夠影響、感化多少人,就去一點點地向四周發散。國學院培養的學生,就像大海中的小石子,我希望這顆小石子丟到大海中能夠把波音不斷往外發散。現在要把基礎打好,對哲學有個真切的體會。如果要用西方的哲學研究中國的文化,也不是不可以,也需要有這樣做研究的人。但是,總的傾向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要有體,就有悟;有悟,就要體;有知,就有行;有行,就要知。體悟和知行要統一,悟了,就要去做。只有身體力行,才能有所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