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台積電為什麼神?:揭露台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祕密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學李國鼎做事:推動台灣工業發展的關鍵人與重要事(NL00043)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作者:王百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2日
定價:460 元
售價:36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78626353086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Chapter1  李國鼎──台灣工業化七十年成就最關鍵人物

1.1    計畫經濟時代的李國鼎
  首先,我們要了解李國鼎,為何40年官場能做出那麼多的事? 並且成就了許多政策與重要方案? 他的能力,包括:政策洞察能力、領導力、做事能力等,怎麼培養起來的? 不妨從源頭來觀察……

李國鼎的性格能力怎麼養成的?  
    
李國鼎在他一生從政期間,對台灣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大家不禁好奇的是;二戰結束以來70多年的時間,台灣的文官或政務官,高、低階來來去去也有數十萬人,為什麼獨獨KT能對台灣的經濟、財政、科技三大領域,發揮了任何一位英明能幹的官員都做不到的斐然成果?他對每一個政策從引導、推動、成形、壯大是怎麼做到的?這種洞燭關鍵、慎密堅定的能力是怎麼養成的?
    
我們研究他成長的過程,發現他大學成長階段、研究所階段(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加入抗戰行列與擔當造船產業主管,是他做事性格能力形成並具體成熟的時期(參考註1.2)。

中央大學的學習階段
    
李國鼎在大陸東南大學改制後的中央大學前後讀了四年半,從對數學的興趣轉到專攻物理,並對天文學產生濃厚的好奇。擔任「中大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任內,首創「物理學會手冊」,厚達173頁,涵蓋了科學年表、物理學界大事記、物理學名著百種、世界大物理學會調查表等,諾貝爾物理獎歷屆得獎人名錄、中國科研及各大學物理系調查表等。在附錄中還包括了物理普通常數一覽表、天文常數表、物理單位、有因子表、微積分公式表、原子量表、中華民國萬年曆、國內外大儀器公司介紹等等,堪稱是一本物理相關的小百科全書。設想當時軍閥時代,內地物質極度匱乏的背景下,一位大學生就能編列這麼一本相當宏觀、微觀兼具的手冊,除了看出李國鼎不畏事難、做好事情的態度外,也可看出這個年輕人,看每件事情的角度是寬闊的、細微的。
 
中央大學畢業後,因緣際會他到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教物理與數學。教學之餘,他表露了持續參與社團的熱情,擔任「中國天文學會」時,參與發行了 《科學世界》雜誌的出版,創刊號的發刊詞可以看出當時的李國鼎已經有了「科學救國」的想法,一直到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的階段,這項理念趨動著他,甚至於中止了人人羨慕的劍橋學習,回國投入了抗日的工作。
   
發刊詞中有一段(註1.2)是這樣寫的:「我們敢大膽地說一句,中國人之所以處處失敗,不在於經濟的恐慌、政治的紛擾,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學術本身上有毛病,幾千年來,國人所倡導的,多半是一種迷信之術……。別人已經在坐飛機了,我們還在安步當車,別人的文化天天在突飛猛進,而我們還是文明古國。…東鄰的震雷,使我們再從夢中驚醒,有志之士,群起高呼救國,救國的方法很多,途徑不一,我們認清事實的需要,及自身能力所及,出而普及自然科學。我們是科學的信徒,我們很能體會『科學無國界』的偉大精神……」
    
這種「科學救國」的理念,讓李國鼎出國深造前的那幾年,透過雜誌努力向國人介紹科普知識與概念,並強調科學的「精確」與「極限」這兩項特質,這也是KT一生追求知識務必追根究底,做事注重細微因素的背景。
    
比較李國鼎與孫運璿,他們兩位是對台灣高科技產業貢獻最大的領導人物,有許多共同特質;首先,都先經過國營事業(台船與台電)從工程師到管理職的歷練,先後當過經濟部長,跟兩位蔣總統有極深的淵源,只不過李國鼎是老蔣重用、一路照顧,而孫運璿則是蔣經國很早就慧眼識英雄,一路提拔他。
    
兩個人最大的不同則是;李國鼎早孫運璿進入財經產業規劃領域,從經合會、美援會到國合會,1953-1965年的12年之間當中,KT協助尹仲容把台灣從農轉工,從無到有,推動建立台灣的民生工業。這種「創造產業」的閱歷,使得李國鼎除了跟孫運璿同樣精明能幹、有格局、視野廣之外,多了一份縱觀財經產業及開創新局的能力。詳細會在本書第二章後詳細道來。

1.2    財經部長十一年開創新局
    
因為擔任八七水災救災總執行官表現優異,被老蔣總統賞識拔躍進入執政內閣開始,李國鼎擔任了4年半的經濟部長 (1965-1969年)及6年半的財政部長 (1969-1976年),兩任部長任內主導的政績,可說是空前絕後。「時代考驗英雄,英雄創造時代」,也因為他在擔任經濟部長之前,長達12年的時間,進行全國經濟、工業的規劃與推動,這種具體經驗,一旦坐上經濟總指揮這個位子,加上他做事的積極、效率,就能做到歷任經濟部長做不到各種績效,一如本書第三章所舉例的十項具體事例。
    
我們在李國鼎的貴人一文中,提到他在計畫部門及財經兩部做事的 23年,嚴家淦一直是識他、了解他並提拔他的鍾子期 。所以,當他到陌生的財政部長位子時,當過兩任財政部長的嚴家淦,讓他很容易進入狀況。當然,人生並非都能一帆風順,當KT擔任經濟部長的第二年,由於他不顧情面就事論事的個性,很快就得罪了立法院最大派系的幾位委員,他們假借名目彈劾KT,若非老蔣總統知道了這件事,召集立院監察院相關委員,痛罵他們一頓,並警告他們,不可再傷害國家好不容易培養有能力能做事的幹才,才讓KT在往後的財經部長的11年多的時間,可以放手做事,帶領一群負責任、有才能的財經團隊,做出了這麼多項承先啟後、興工富國的重要工作績效,老蔣總統的這個力保舉動,非常關鍵。

KT跨部會整合能力
     
KT從計畫階段到財經兩部長的28年歷練中,最為人欽佩的一項特質,就是跨部會協調能力,他主掌的每一個階段政策,絕大多數能發揮當初規劃的目標績效,主要因素就在於李國鼎善於整合各部會資源,叫得動各部會甚至於企業界、學術界等各外界的力量,為共同目標奮鬥努力。分析起來,他這個能力的核心包括 :

1. 他對各部會的職掌與分工充分掌握
   
KT打從資源會、美援會時代開始,雖然一直負責的是工業方面相關規劃,但是工商業的興辦,牽涉到各部會的職能 。早期所謂八部十六會,這種多頭馬車的運作,講好聽是分工合作,另外一面,卻常常被本位主義與山頭主義作祟 。前者指的是自己主管的業務不容其他單位比手畫腳橫加干涉,所有的計畫推動是從自己單位是否方便、是否得到好處為出發點來思考,卻不管這項計畫對國家、對社會是否帶來好處。山頭者則是占據茅坑不拉屎的心態,有權無責不做決定,任何政府計畫施政者如果不先破除這兩種心態,要不就是一事無成,或者變成事倍而功半。KT對自己主掌的單位部屬盯得緊,一、二次後發覺人不能用,就設法調職或讓他走路,對別的部會哪怕是基層科長,他都很客氣,會暗示他解決的方向。如果隔一段時間後還是推不動,他會要求該負責官員跟直屬高層報告 。再一段時間,如果事情還是沒進展,他就會給這個單位中高階主管壓力,最後則直接找最高主管討論解決 。這樣的過程,既尊重主事者執行官員,直接盯住他們,真的推不動,才召開部會間的協調會議,把已知道的困難逐一解決。

2.他清楚政府各層文官的素質與習性
    
最近一、二十年,我們的政府部會雖然經過了幾次組織改革,減少的人事卻抵不過六都增加的人員編制,尤其資深文官做事的效向與效率,不增反減。更因為政黨政治的更替,一些政務官無法帶頭當典範,把政策執行的責任推給下屬來擔當,放任擱置而無所事事,或者,就是做人情,要求部屬違法放水。多年下來,就形成各部會或地方政府「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和稀泥現象,與李國鼎、孫運璿負責的那個時代的積極勇於任事,有相當大的反差。
    
並非李國鼎那個時代的文官素質比較優秀,相反的,最近十幾年考進政府各公部門的文官,絕大多數碩博士占了相當多比例,是80年代以前比不上的情況 。因此,主要還是領導官員要學習KT 勤學習、以身作則、有擔當肯負責、有能力又積極做事的精神,團隊才能帶出創新與效率 。
   
KT從資源委員會時代,就參與產業發展規劃的工作,他深深覺得國家經濟發展,在正式的部會職掌管轄之外,還要有個超然的機構來統籌協調。1950-1970年代,先後有經安會、美援會、經合會這三個單位,他都在裡面扮演主導的角色,所以當他擔任財經兩部部長位子時,他能時時以非本位主義的立場來看各項政策推動,也因此在跨部會的協調工作方面,才能得心應手、諸事順暢。

3. 他累積了產官學研各界的人脈與威望
    
KT在每個崗位、每個階段都做出了傑出的績效,除了備受各界矚目,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幹才團隊。這些人散布在各個部會,從1950-1990年層層接棒,協助將各種政策落實,他們之中優秀的將才經驗,在本書第四章第二節有詳細訪問對談,但更多的人士因篇幅所限,未能在本書中一一詳介、殊為抱歉。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積極做事,KT也無法完成這麼多的大事蹟。這些人散布在各部會、地方政府或企業界,使得KT在做跨部會跨領域的整合工作時,才能得心應手,事半而功倍。
   
KT做事的精神──領導力、劍及履及、把事情做成,跟著他的團隊一段期間後,也能感受到他的信任與授權,從而培養出他個人的魅力與威望,只要是他交代的事 —都跟促進台灣產業與社會進步相關 。因此,眾人無不全力以赴,絕對不敢打折扣。
   
也因為他在計畫階段及財經兩部的23年,累積的人脈與領導威望,不要說一般的文官很少敢對他打馬虎眼,即使部次長級人物,在KT當政務委員推動科技時,重要的會議也都親自參與。筆者還記得有次採訪王安電腦創辦人王安博士來台,成立美台合作的創投基金(二千萬美金),以當時來看,已是台灣最大的創投基金,KT召開的這次會議,四個部長外加一個央行總裁(謝深中)皆親自與會。他們知道,若非會議重要,KT不會要他們參加 ; 反之,不參加開會的話,後面的跟催反而更耗事。另外,作為首長參與重要案子,也才能抓住KT推動科技的進程主軸,所以,對他們而言,一舉兩得。

1.3七十歲成科技教父
    
1976年67歲的李國鼎職場人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辭掉了財政部長的職務, 可惜嗎? 當然可惜 ! 以身體還可以的年紀,離開了如此重要的職務, 它的背景原因於本章稍後的「 蔣經國與李國鼎的恩怨情仇 」,該節的內容會詳細提到, 時為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會感到可惜嗎? 當時他也還與李國鼎定鬥氣震怒中,不會覺得遺憾 (參考註1.1、1.2),但是在那一年的衝突事件後,他還是援例聘KT為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隔了半年,氣都消了,何況蔣經國心中也清楚,李國鼎的辭職,正是因為他的一個倉促決定所致。更重要的是,蔣院長也很清楚李國鼎做事的卓越能力,因此,聽進身邊老臣的建議,認為李國鼎心臟開刀後,身體復原如故,還可以為政府繼續做事,應該繼續重用他。
    
讓他做甚麼呢? 環顧當時台灣經濟,雖然一片繁榮景象,然而在工業科研領域,尚是一片沙漠,蔣經國就決定在行政院設置「行政院應用技術研究發展小組」,由李國鼎兼任小組召集人,從此,又給李國鼎另一個可以發揮的大舞台,這個舞台間隔30年後,回頭省視KT所創造的產業規模格局,居然比計畫經濟發展民生工業時代,大上數十倍 ! 當初沒有人會預料到會有這樣巨大發展的結果,蔣介石、蔣經國這兩位總統父子檔,他們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先後重用的同一個人,而這個人前後四十年官場職涯中,為台灣創造的工業格局之大,兩位蔣總統這種知人善用之明,絕對功不可沒 !
   
筆者前後與 KT接觸16年,因為主跑科技的關係,從李國鼎身上觀察他「活到老, 學到老」 的實踐精神,他的知識非常廣博系統化,記憶力又好,因此雖然科技領域繁雜、種類又多、日新益新,他卻可以清楚理出頭緒,統領八大重點科技、數百項的發展方案,善用工研院、資策會支援的數十位技術財經幕僚,幫他做好每一項會議決策的追蹤、督導、管考的工作,終究把中華民國台灣推到全球科技產業製造的核心。

組織設計讓政策落實可行
   
李國鼎推動重點科技政策,每個項目在推動過程中,都牽涉到多個部會。各部會上下部門及平行協調之間,就會耗去太多的內耗或效率。一項原來立意良好的政策,為何執行幾年下來結果卻變調? 關鍵就在主其事者沒有針對部會這種本位、山頭的運作習性,一開始就做好組織橫向、直向的聯繫。
   
KT怎麼做到的? 1977年行政院長蔣經國任命他兼「行政院應用技術研究發展小組」召集人,他在組織方面,做了兩項設計,使得整個科技工作可以風風火火的推動起來,首先,他發起「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以下簡稱科技會議)在這第一次會議中,完成了「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以下簡稱科技方案),方案追求:加強國防工業、支援經濟建設、增進國民福祉三大目標,並採取改善研發環境、整合上中下游科技資源與分工合作、加強引進技術與延攬海外人才等七項策略,在這前提下,決定成立「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簡稱科顧組),聘請國外跨國大企業,或國家級研究機構最高主管,擔任外籍科技顧問,在科技顧問組下,並設立執行祕書單位,統領祕書組人員,專負責與外籍科技顧問間的橫向聯繫,這些顧問在其本國都是科技領域重量級人物,位高權重,因此,同時要求外籍顧問本身,也建立自身固定的聯繫窗口,所有已成形科的技方案,執行中的進度、細節與問題,就透過這樣的聯繫制度,直達各自的上層長官,隨時反映、追蹤並解決關心的事項。
   
科顧組之外,KT並在與科技政策推動最相關的國防部、交通部、經濟部、財政部、教育部、國科會,成立科技顧問室,專責各部會上下間科技相關計畫的管考聯繫,以及與科顧組執行祕書的橫向聯繫,為了追蹤考核與聯繫龐雜的各大小計畫,科顧組從工研院資策會借調了數十位管理與科技專長的人員,成為該組的幕僚群,歸執行祕書統一指揮,這些專才在科顧組工作數年後,回歸工研院與資策會,都成了大型計畫規劃、執行、管考的高手。
   
當時經濟部長張光世,為了顯示重視科技計畫,把該部科技顧問室的層級升格為委員會,由他兼任主任委員,並口頭向孫運璿院長報告取得同意,準備實施。KT知道後,當面向張光世說明為何是在各部之下設立這種臨時編制單位的科技顧問室,為的是做好各部橫向與直向的追蹤聯繫溝通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並不需要部長親自為之,孫院長聽KT說明後,立即批准這樣的組織設計,張部長憑空的想法,也就順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