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不讓殘酷的神支配》全省巡迴新書見面會
五月天阿信 推薦序
新銳平面設計師聶永真 推薦序
《台北時報》藝文記者 Noah Buchan 推薦序
《當代藝術新聞》雜誌總編輯鄭乃銘 推薦序
書摘
陳鳳馨 推薦序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不讓殘酷的神支配(PE0104)──古又文的創作與人生
Design Against All Odds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古又文
       Johan Ku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1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2頁
ISBN:978957135151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不讓殘酷的神支配》全省巡迴新書見面會 五月天阿信 推薦序新銳平面設計師聶永真 推薦序《台北時報》藝文記者 Noah Buchan 推薦序《當代藝術新聞》雜誌總編輯鄭乃銘 推薦序書摘陳鳳馨 推薦序



  書摘


01 羊毛條材質試驗

Johan Ku ╱

Design Against All Odds

第一章 Gen Art 之前

這是我第一次入圍歐美的比賽,感性上的高興可想而知,理性上的憂慮也隨之而來--

我連去英國的旅費都已經捉襟見肘,怎麼再擠出十萬台幣飛去美國參賽?

二○○八年,一個全球金融海嘯肆虐的年度,雷曼兄弟在那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應聲倒地,我的資產也因金融海嘯而瞬間縮水,最後結果是:得推遲一年存夠錢,才能去英國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念書。在這延遲出國的一年內,我想盡了各種方法攢錢,例如拿為了申請中央聖馬汀而做的作品集,轉換一下後,變成官方網站,藉以認識新客戶,也因此接到些新的設計案;或是不斷地搜尋英國的留學獎學金,以減輕學費負擔,因此找到英國政府提供的BTCO獎學金,補足了受金融海繡所影響的資金缺口。

做完這些事之後,我想起研究所時期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參加服裝比賽」,多少可以賺一點獎金,並外加累積一些實戰經驗。

再度挑戰Gen Art

二○○五年我曾參加過「Gen Art Styles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1的國際大賽,當時因為作品照拍得太糟糕而失敗。這一回,我想重新挑戰Gen Art。於是再度找上Gen Art的網站,繳交了二十五美金報名費,選擇了五年前完成的《Emotional Sculpture》系列,並懷著「累積自己對國際時裝界的見聞與經驗,或許還可以貼補去倫敦念書的開銷」的心態,上傳了兩組作品照片參加比賽。

這個比賽從一千多位來自全世界三十五國的參賽者中,選出二十五名入圍決賽。我這屆最後的二十五名入圍者分別來自,土耳其、德國、紐西蘭、澳洲、以色列與美國,以及這項比賽有史以來唯一來自台灣的入圍者。

「參賽資金募集中!」

二○○九年五月,我收到「Gen Art」的來信,通知我成為前「衛時裝」(Avant-Garde)競賽項目的五位入圍者之一,並且同時發了封時程表,通知何時該把作品寄到;又何時要赴美參加比賽。當時決賽日期是定在七月十五日舉行,作品要在七月之前寄達美國紐約。

這是我第一次入圍歐美的比賽,感性上的高興可想而知,理性上的憂慮也隨之而來-我連去英國的旅費都已經捉襟見肘,怎麼再擠出十萬台幣飛去美國參賽?

為了找到參賽資金,我在msn暱稱後打了條半開玩笑的求救訊息:「一塊不嫌少,十塊不嫌多;美國國際服裝競賽參賽資金募集中!」當時是二○○九年五月,正職是藝廊公關的莊先生看見了訊息,在了解事情經過,以及我缺旅費的原因之後,開始義務地幫我尋找可能的協助機會。

莊先生一定沒有想過,他這隨手幫的忙,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與莊先生是在二○○八年底,一場由英國在台協會舉辦的研討會「T-Shirts & Suits」中認識。那場研討會由T-Shirts & Suits創作人交流網站創辦者,英國人David Parrish主講,主題是「如何經營文化創意產業」。我在會場積極認識了與會的成員,有的是平面設計師、有的是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從業人員,還有的是企業專業經理人。我在那裡跟大家閒聊了一些服裝設計的產業秘辛,並且交換了名片。

研討會課程結束後,我給每位交換名片的人寄了封附上作品的感謝函,保持連絡之餘,也讓大家順道看看我的作品。莊先生收到謝函之後,回了封信跟我說:「我認為你的作品很不錯,我想要看到更多!」就衝著他這句話,我帶著筆電去拜訪莊先生,讓他看了我所有的作品。當時他的反應非常熱烈,認為我的作品有當代藝術的味道,希望我繼續努力創作。之後每次見面,他都半開玩笑跟我說:「想不想進當代藝術界當藝術家啊?」

熱血記者

由於工作性質使然,莊先生對媒體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在他決定協助我參加Gen Art比賽之後,最先做的事,是把我的作品網站發給他認識的藝文圈記者,並且通知這些記者我入圍的消息。當時第一個回應的是個加拿大記者Noah Buchan,他在《Taipei Times》這份英文報紙寫藝文新聞兼評論,是個能言敢罵,絕不推薦不喜歡作品的熱血記者。他看了我的作品之後覺得,很可以和我見面聊一聊。這是也是我在台灣活了快三十年的第一次媒體專訪,而且還是全程英文。

專訪過程中,Noah起先只是把我的話記錄在一張小小的餐廳點菜紙背面。等到我跟他聊到我一路的成長過程,聊到了台灣紡織服裝產業的現況,以及我看到的產業困境之後,他手上那張小小的點菜紙,已經再也擠不下我所說的內容。我跟Noah用英文聊了將近一個小時,他還意猶未盡,也對我怎麼拿到BTCO獎學金的過程感到興趣,於是當下再跟我敲了另一天時間,做更深入的專訪。

Noah的第二次專訪,我們全程用英文聊了兩個多小時。他像個用功的學生,不停問我台灣服裝產業的過去以及現況,問我對創作以及各種事物的觀點。面對這樣的記者,我自然暢所欲言,毫無保留把自己知道的以及觀察到的一切,都告訴他,直到他不得不趕去下一個採訪行程,才結束了我的訪談。

這篇採訪刊出來後令我大吃一驚,占了內頁一整版,外加一個四分之一頁;同時還給了個頭版頭條。看到這樣的超大版面,我的眼淚差點飆出來!我做設計十三年來,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但從來沒有媒體給過專訪,而這生平第一個專訪,居然很奇妙的是個英文專訪,作者還是個加拿大人。從這篇報導之後,我陸陸續續接到台灣雜誌的採訪邀請,包括《Cheers》、《La Vie》跟《V men》,這些雜誌都在我赴美比賽前,給了我很大篇幅的報導。

獲得英國品牌贊助

《V men》的報導出來後,莊先生把所有報導集結起來,寄了一份給文建會,讓文建會知道,有這樣一位設計師要出國比賽,希望文建會予以協助。之後得到文建會回應:「會提供在當地適當的協助。」

到目前為止,我赴美比賽的費用還是沒著落,快十萬台幣的旅費還是得繼續找尋贊助。莊先生先從認識的企業界著手,一家一家地詢問贊助的可能性;然後又一家一家地被打了回票。聽他之後提起,大部分的企業用一種「古又文?這傢伙是誰啊?」的態度,回了個不算太軟的釘子。

我跟莊先生有位共同的朋友Victor,也是在「T-Shirts & Suits」活動中認識的。Victor在一個英國瑜珈品牌「Agoy」2的亞洲營運中心上班,得知我的困境後,主動跟英國Agoy總公司聯絡,爭取獨家贊助。十萬台幣對一家跨國企業而言其實不是什麼大數字,很快地我得到了回應,Agoy願意贊助我機票、食宿,以及所有往返紐約的交通費用,並且出資空運我兩套入圍作品到美國。唯一的條件是,在比賽當天要穿他們提供的T恤出席頒獎典禮。

我是個有恩必報的傢伙,當時我想:「何只是在頒獎典禮而已!我在紐約的那五天,都會一直穿著Agoy的T恤表示感謝的啦。」這也是為什麼,之後在紐約的那幾天,就算下雪冷到爆,我在所有媒體前曝光時,都一定穿著Agoy那件短袖T恤的原因。

前進Gen Art

在順利獲得參賽贊助之後,Gen Art賽程本身卻是很不順利地一延再延。Gen Art寫信告知相關人員,因為金融海嘯的關係,他們找不到贊助商資助此次的比賽,原本預定七月中的賽事,要延到十月底舉辦;等到了九月初時,又有通知告訴我,十月的比賽因為協辦單位出了狀況,所以會延到十二月初舉行最後決賽;並且還附上另一項通知:「所有獎項的獎金,會先被挪用來舉辦相關的賽事活動,最後各項獎金很有可能會因此被取消!」

「十二月初?那不是會跟我聖馬汀的學業直接撞期嗎!」

面對這些我不能控制的變化,我只有繼續進行原來的留學計畫,以不變應萬變。我二○○九年八月先去英國念了一個半月的語言學校,然後抱著:「既然要多花一個半月的錢出國,就要努力地在國外吸取經驗」的心態,於是寫信給媒體,爭取代表他們採訪倫敦時裝週的機會,除了賺點微薄稿費外,最大的目的是,親身感受與觀察倫敦的服裝品牌是怎麼操作,以及他們是如何協助設計師站上國際舞台的。

希望比賽一切順利

採訪結束後我帶著滿滿的心得飛回台灣一個月,處理留學簽證外加收拾行囊;十月底再飛往倫敦,正式進入中央聖馬汀的服裝碩士課程就學。

二○○九年十一月底,我在倫敦二區Dalston與兩位室友一起分租的公寓裡,如火如荼地處理十二月四號要交的作品報告。除了課業外,還要同時處理飛紐約的細節,包括在英國申請手續繁複的美國簽證、訂飛往紐約的班機、連絡在紐約的高職同學Ariel Yeh;還跟導師請了五天假。十二月一號,我提早三天交出作品報告,搭著飛往紐約的班機,踏上美國國土。

十二月二日比賽當天,在文建會紐約辦事處的安排下,我先與《民眾日報》的記者黃小姐以及《中央社》的記者黃先生,一起吃了午餐。黃小姐說,她看到我入圍的消息很興奮,說什麼都要來先寫個入圍消息稿,把消息傳回台灣去;中央社的黃先生,則是單刀直入地問我家世背景。記者都問了,我也很坦然地把我的家庭背景說出來,不想被認為是含金湯匙出生的好野人。語畢,黃先生的眼神從本來的有點冷漠轉變為驚訝,當下他表示一定會追蹤這條新聞,並祝我晚上的比賽一切順利。

寒風中的友誼

結束訪問後,我跟高職同學Ariel約了時間見面。那是個有點寒冷的夜晚,我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外搭我每逢比賽必穿的Comme des Garcons西裝外套。穿得如此單薄自然是冷得不像話,Ariel看到我冷得直發抖,把她才剛買連標籤都還沒拆的Cashmere 圍巾借我禦寒。我圍著這個老同學借我的行頭,想起高職時代苦澀交雜淚水的點點滴滴,略帶心酸的心中卻因為這條圍巾,讓我的脖子與心裡都升起了一陣暖意。

Ariel在紐約當化妝師,那天剛好是她一連數個星期連續工作後,唯一的一天休假。她先跟我吃了晚餐,閒聊了一會,然後陪我走到比賽的會場。雖然她在紐約已經三年了,但她剛好對曼哈頓決賽的那一區不太熟。我們一邊續舊,一邊嘻嘻哈哈地在寒冷的紐約第七大道上拐來拐去找路標;一面東拉西扯地聊著,我們這幾年各自在外闖蕩的經過。

Ariel十三年前松商畢業後,直接去紐西蘭念了彩妝學校。聽她說,她在台灣舞蹈界赫赫有名的父母,當年是要她念紐西蘭的一般大學,不但替她報好了學校,連學費都繳了,還把她隻身丟到紐西蘭準備當大一新鮮人。我這很有主見的同學到了紐西蘭後,當下跑去學校辦了休學,把休學退還的錢,拿去報名兩年制的彩妝設計課程;兩年畢業後,就直接往彩妝師的道路邁進,一直到現在。十三年前的我,也是確定了要把設計與創作當成一輩子的職志,朝職業創作者的目標走去,並且堅持到現在。這恍如昨日的十三年內,我跟她改變的是歲數,不變的是初衷。

來自同業的禮讚

敘完舊,我們總算找到位於第七大道的比賽會場。進了會場後,找到了展示我作品的區域,好多人聚在那前面交頭接耳,不停拍照,幾乎所有鎂光燈與觀眾的目光,都把焦點集中在那兩件毛衣上。我在現場立刻感受到,美國人是十分直接的民族。當大家知道我是那兩件毛衣的作者時,不是找我拍照留念、就是很熱情地與我交換名片,然後直爽爽地告訴我:「Nice Job!」或是「They are so impressive! How can you make them?」好幾個在我前排的男裝獎項入圍者,也主動找我交談,說一定要認識我;除此之外,當時任職於Diane von Furstenberg設計副總監的 Elisa Palomino也主動遞上名片,邀請我隔天去她的工作室聊聊。

印象最深刻的是,頒獎典禮開始前,我正要回到入圍者的座位時,評審之一的設計師賈雯蘭(Wenlan Chia),坐在《Woman's Wear Daily》編輯旁邊,發現我是那些毛衣的作者,立刻轉過身來睜大著眼睛,興奮地用誇張的語氣對我說:「You are so talented! You should be proud of yourself!」說實話我很詫異,在台灣也打滾了多年,從來沒遇過一位設計師如此直率地稱讚另一位同行,而且還是在許多媒體記者的公開場合,這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鼓勵。

我看了看同樣入圍前衛服裝獎的其他作品,以及周遭美國人對我作品的反應,評估了一下我應該有點勝算。雖然如此,也不敢打包票一定會得獎。「不到獎項揭曉的那一刻,所有事情都還不算塵埃落定。」這是我比賽多次的心得。

比賽會場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中午見過面的《民眾日報》黃小姐,以及文建會紐約辦事處的長官都來到了現場。本來是抱著:「沒賺到第二年學費,至少也賺得到經驗」這種心態的我,頓時腦海裡立刻浮現參賽失利後,媒體上出現「台灣服裝設計師古又文,赴美參賽雖敗猶榮!」之類的大大標題。「嘖嘖嘖,沒抱獎回去的話,就冏了!」當時我在心中OS著。

真真實實的美國夢!

前衛時裝獎放在最後一個壓軸頒發,坐在台下的我直到頒獎人唸出我的外文名字:「Johan Ku」時,才鬆了一口氣。

我完全沒有準備得獎感言,所以上台領獎時只好臨場發揮,用英文致詞說:「這是我第一次來美國,也是我第二天在紐約,我得了這個獎真的需要感謝很多很多人,但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我感謝不完;我最感謝我母親。」然後我略帶三八地喊著:「媽!你看到了嗎?我得獎囉!」台下有人回應:「你媽在台下嗎?」我說:「我媽在台灣。我來自台灣!這真的是一個美國夢,這真的是美夢成真!」接著,我感謝評審們給我這個獎,然後我再次拿起獎座又說了一次「I'm from Taiwan!」

頒獎結束之後,我先跟穿著我作品的model站在大會的看板前合照。那名model不但一直恭喜我得獎,還對我說:「You deserve it!」然後我在會場上和其他與會的人員順道聊了一圈。美國人滿健談的,不管是不是第一次遇見你,都可以眉開眼笑地東聊西扯地說一堆,真是有趣的民族。

閒聊之餘,Ariel提議,要不要去她在布魯克林的家裡坐坐,她的俄羅斯籍男友剛好也在家,可以吃到他煮的俄羅斯紅湯。我想想,去她家聊天,總比我自己孤單一人回飯店好多了吧,所以就二話不說答應了。

離開熱鬧會場後,我跟Ariel從曼哈頓區搭著有點昏暗的紐約地鐵,慢慢地晃到了布魯克林區。我還先在她家附近的小雜貨店買了吐司麵包,想說這幾天在紐約的伙食,至少有吐司麵包可以先檔一下,不會餓死街頭。

但願永遠不要放棄理想

Ariel的男友Dima是個金髮的俄羅斯攝影師,專長是人像攝影,除了人長得帥之外,做的料理也很好吃。我們喝了他做的俄羅斯紅湯(brocht),這種紅湯加上酸奶油(sour cream)真是好喝到爆!

那晚我喝完紅湯後,還喝了點小酒。酒酣耳熱之際,Ariel把她在紐約打滾三年多累積的作品集拿給我看,我也看到了Dima的攝影集。那本攝影集,是他去美國馬里蘭州的海邊觀光小鎮Ocean City拍攝的,那是個有大量東歐移民的城市,而且多數是年輕大學生和高知識份子。他們懷抱著夢想來到美國,在這個海邊觀光小鎮居住了下來。因為安逸的生活,穩定的收入,所以多數人就這樣待著,許多人從此過著簡單的生活,也有許多人染上酗酒惡習。

Dima拍攝他們的肖像,並請每個人寫下一句話簡單描述自己剛來美國時的抱負和夢想,有些人來美國的初衷與現狀形成強烈對比。我看完後很有感觸,想到每個人都在現實與理想中掙扎著,過程中總有些人屈服於現實,放棄了曾經有過的理想。「希望我不會有放棄夢想的一天」,當時我邊看邊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也接近凌晨了,看著Ariel在會場中幫我拍的照片,有得獎致詞的瞬間、與其他設計師交談的畫面;想到賈雯蘭給我的鼓勵,想到了克服多少困難才踏上了美國來領獎,我濕潤的眼眶隨著翻騰卻疲累的思緒,靜靜地闔上了眼,在她家的沙發上沉沉地睡去。

那時候的我,完全沒有意料到,下一刻醒來張開眼睛的時候,我的命運已經改變。

1

「Gen Art Styles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是前美國最大藝術設計機構Gen Art所舉辦的國際服裝競賽。這是許多目前活躍的新銳服裝設計師,最初嶄露頭角的舞台,例如Zac Posen, Rebecca Taylor, Philip Lim 等人。

比賽自1998年開始舉辦,到2009年這屆為第十一屆。根據大會宣布的訊息,2009年這屆總共有來自全球三十五國,總計一千多位設計師參賽。初賽的評審包括美國《Vogue》、《ELLE》、《GQ》、《WWD》的時裝編輯,以及多家精品店的買家。由三十多名紐約時裝界擲地有聲的權威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從這一千多位設計師中選出前衛時裝、晚宴服、女裝成衣、男裝及配件等五種競賽項目,每一種類取五位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