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炸彈下長大的中國大學
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國大學內遷的歷史、傳說與精神

作 者 作 品

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之外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WHA0072)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陳平原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21日
定價:440 元
售價:348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264頁
ISBN:978988828498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烽火連天」與「遍地弦歌」,這本是兩種截然對立的情景,而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二者竟巧妙地相互配合,交織成撼人心魄的樂章。
在抗戰烽火中,中國的大學不僅沒被削弱,反而激發出更強的生命力與更純粹的「大學精神」。

本書共選取四篇相互交叉,可以互相對照閱讀的大文章,借助檔案、報道、日記、書信、散文、雜感、詩歌、著作等不同史料的歷史辨析,跨越虛構與寫實的鴻溝,讓日漸遙遠的「大學精神」,重新煥發光彩,也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重新站立起來。

作 者 簡 介

陳平原
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與北京大學合聘)。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千古文人俠客夢》《小說史:理論與實踐》《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老北大的故事》《當年遊俠人》《當代中國人文觀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學者的人間情懷》《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大學有精神》《歷史、傳說與精神-中國大學百年》《現代中國的文學、教育與都市想像》《作為學科的文學史》《讀書的「風景」-大學生活之春花秋月》《大學小言-我眼中的北大與港中大》《學問、思想與情懷-當代中國的「人文學」》《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之外》等。

目 錄

緒言:炸彈下長大的中國大學

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國大學內遷的歷史、傳說與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國大學
二、一九四一年的統計
三、不該被埋沒的文本
四、筆落如何「驚風雨」
五、「奇跡」該怎樣講述

永遠的「笳吹弦誦」——關於西南聯大的歷史、追憶及闡釋
一、戰火摧不垮中國大學
二、「光榮」不僅屬於西南聯大
三、必勝信念、學術關懷以及師生情誼
四、以本科教學為中心
五、「人和」的另一面
六、「應叫青史有專篇」

豈止詩句記飄蓬——抗戰中西南聯大教授的舊體詩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三、詩史更愧無君才
四、還將孤憤託長吟

六位師長和一所大學——我所知道的西南聯大
一、從「宏大敘事」到「私人記憶」
二、師生之情與同窗之誼
三、「新文學」教學之披荊斬棘
四、湘黔滇旅行團的故事
五、政治與學術的糾葛
六、物質與精神之張力

後記
參考書目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