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引言(之一)
引言(之二)

攝影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那些極境教我的事【增訂版】
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
光的書寫:林草 林權助攝影境象(1895-1977)
攝影融合人生


光的書寫:林草 林權助攝影境象(1895-1977)(YT01427)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攝影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王偉光、林全秀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14日
定價:900 元
售價:711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496頁
ISBN:978986282315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引言(之一)引言(之二)



  引言(之一)

文/王偉光
根據多方資料參研得知,林草於1901年創立的「林寫真館」,應為台灣人在台開設的第一家寫真館(今之照相館)。林草攝影技術精湛,呈象莊重古典,質感細膩,一時草地富戶、社會名流、州廳官吏都前來拍照留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所編《台灣工商名人錄》登載,明治44年(1911),「林寫真館」是台灣人所開設的寫真館中,繳稅最高的。林草並身兼台中廳、彰化廳、南投廳(台中州)官署寫真差使(官派攝影記者),拍攝官方各項行事,包括台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前往南投廳霧社地區視察、阿罩霧解纏足會、終戰日紀念儀式等。日本皇宮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台灣寫真帖第92號》、《合歡山及能高山方面探險隊寫真帖》以及半官方性質的攝影協會「台灣寫真會」編纂發行的《台灣寫真帖》期刊,在台中廳、彰化廳、南投廳項目下,都可見林草獵影所得。

1905至1948年間,林草擔任霧峰林家花園特約攝影師,拍攝林家個人肖像、家居生活、政經文化活動(包括梁啟超應林獻堂邀訪林家萊園、櫟社雅聚—有詩人連雅堂身影,等等),所遺存的五百八十三張玻璃版底片,為台灣早期文化活動留下鴻爪片羽。
攝影藝術發展初階,肖像照的拍攝師法西方古典藝術風格(15至17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之肖像畫,追求嚴練構圖與高雅細緻的古典美,林草的寫場(攝影棚)肖像攝影,力追此傳統,而能無愧於古人,結合他所攝錄的台灣文化影像縱深,自足珍視。

「林寫真館」於1949年改名「林照相館」,而於1953年由其子林權助接掌經營。林權助自幼熱愛攝影,承接林草衣缽,得其真傳而能獨闢谿徑。1949年,林權助著手彩色照片之沖放實驗,所沖洗出來的相片,色調豐富細膩,號稱「天然色」,是台灣彩色照片手工沖放的傑出先驅。

1950年代,林權助大量拍攝台灣的都市鄉鎮風情、農村生活、民俗節慶、鷺鷥生態,以及霧社賽德克族、蘭嶼達悟族原民生活,作紀實攝影。拍攝瞬間注重形象的調配、整合,其架構清楚,簡明易讀,表現力直捷而強勁,有效凝塑光影變幻中自然與人文的關鍵剎那,劇力十足,作品充滿溫情與人性關懷,自能帶動力量,造成深心綿長的感動。這一批影像資料呈現1950年代台灣庶民生活百工百態,是極其珍貴的台灣人文影像記憶庫。

林草與林權助的攝影圖庫,自來即為研究台灣人文歷史的重要影像史料。有學者從林草的「林寫真館」建物照片檢視,認為它是日治時期寫真館中,最華麗而又完備的大型寫真館(簡永彬〈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對此建物的材質、結構,也有人作了深入研究。林權助拍攝的十二張50年代彰化民俗生活照,彰化縣文化局選定為國家文化記憶庫—彰化文化記憶老照片,由其次子林全秀撰文介紹,在文化部公眾網站供大眾閱覽欣賞。林權助於1954年拍攝的台中〈棋盤式街道〉,榮獲109年度「台中學—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徵件活動「第二名」。事例頗眾,無法逐一列舉。

2021年適逢筆者四舅林權助百歲冥誕,全秀表弟與筆者齊心合力編撰這本專輯,以表追思懷念,首要必先祖述家外公林草德藝,以期日月並輝。林草遺留數本老相簿,收存林草、林多助(林草長子)、林權助所拍攝具紀念意義的相片,由家慈林雪娥與表哥林振堂珍藏。林權助所拍攝的底片,絕大多數已由其長子全祐以精密儀器掃描成高解析度電子數位檔,保存之功厥偉。這兩批圖庫以及林權助相簿,是為研究林草、林權助的礎石;全祐表哥撰述林草、林權助行誼與作品鑒賞的舊稿,在此一併收錄,鋪排成本專輯重要骨幹。拙文〈鏡頭下的古典輝光—林草的攝影藝術〉、〈鏡頭下的深情眷戀—林權助的攝影藝術〉,刊載於《藝術家》雜誌525期(2019.2)、526期(2019.3),略作增刪,也收錄此專輯中。基於研究、認知的殊異,筆者和全秀表弟在相片拍攝年代與標題訂定上,會有些微出入;書中部分台灣話(閩南話漳泉二腔系)詞句,輔以羅馬字母標示。

林全祐、林全秀秉持林草孝慈治家的祖訓,半生倥傯為其祖父、其父的遺緒而奔波,孝心感人;全秀表弟事必躬親,燃燒生命以赴,更是難得。筆者撰述期間,多蒙家兄王健仲詳述林寫真館、林照相館陳年舊事,有撥雲見日之快意,家兄並對拙文細心校閱,多所針砭,盛情深感。振堂表哥全力支持此專輯之撰述,以為此乃林家大事,欣然提供相簿以供研究、介紹;家五舅媽林張瓊花更勖勉有加,她說:「阿公的作品,你要多寫一些喔!」家族長輩的關愛叮嚀,成了我們最大的動力,謹將此書奉呈年逾九十高齡的家五舅媽、家慈梳妝台上,以供披覽留念。

筆者在香港的姪兒王志立是位國際級攝影專業,多方賜教,在此一併致謝。志立與筆者馳函中(收錄於〈親友追思錄〉),以專業角度、精練之筆詮解林權助的藝術特質,定位其藝術成就,令人耳目一新。筆者的門生陳冠宇及其母蘇珮瑜鼎助本書日文中譯事宜,並提供相關資料,獲益良多,感刻!

1910年,林草趁赴日之便,不忘為愛妻林楊梅備辦禮物,精心挑選〈鎏金彩繪花卉輪花皿〉,此盤日後成了林楊梅最珍愛之紀念物,長久以來卻不知其出處。筆者權代家慈馳函就教於日本名古屋鳥取博物館,幸得該館學藝員詳加解說背景出處,此文化情誼永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