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評
前言
導讀
書摘

作 者 作 品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譯 者 作 品

科學之終結
汽車大戰
科學簡史
記憶流沙:當健忘來敲門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科技反撲(BE0046)──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Why Things Bite Back : Technology and the Revenge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蘇采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259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



  導讀

科技的報復也是來自「人性」

.溫肇東(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兩年前,隨時代基金會到 MIT 研修時,喜出望外地在MIT Press的書店發現許多「科技與人文環保」相關的新書。我一口氣買了二、三十本,《科技反撲》也是其中的一本。很高興時報出版終能將其翻譯出來,並相邀為中文版做導讀。

最近一向以品質及機械科技著稱的「德國高鐵」出事,造成百人死亡的災難。一次意外是否意味著,最好的系統也難免發生如社會學家裴洛(Charles Perrow)所說的「正常的意外」 (Normal Accident)。前一陣子的「鐵達尼號」旋風,除了嫌人熱淚外,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教訓?作者田納認為,鐵達尼號船體具有遠超過安全程度的要求,且有相當完備的預防措施,一般人都認為不可能沉沒。然而只靠硬體的完備是不夠的,船上幹部和人員能否時時刻刻保持警戒,每一名船員的訓練,對狀況的敏感度,及沉著應付突發狀況的能力是否落實,凡此種種都是攸關整體安全不可忽略的因素。

裴洛曾指出,有些科技本身就不安全,所謂的「操作錯誤」,其實在各系統連結( Coupling) 時已不可避免。裴洛曾依連結緊密或鬆散的程度來區分各種科技系統。 20 世紀末期的系統不但緊密連結,而且異常複雜,組件環環相扣,彼此影響而無法預期,飛機上的咖啡機可能讓隱藏的電路過熱,造成短路,結果會迫使飛機緊急降落,甚至瀕於墜毀。科技複雜化了之後使人無法完全了解系統作業方式,一旦產生問題,「緊密連結性」會讓問題擴大。

車諾比核子反應爐熔化事件,起因於電廠試圖加強安全系統,在測試剛改良過的危機處理程序峙,操作安全系統過度,反而惹出大禍。在登陸月球的二十年後,還是發生了「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不幸事件。科技工程愈發達,照理各種科技產品的使用應該是愈安全,因此只要出事,我們很容易認定是「人力疏失」,如果不是艦長或船員的錯,就是設計師或工程師的錯,甚至怪罪管理人員或維修方式不當。其實所有的「人為」早已嵌入在整個系統的建構與營運中,科技反應出來的下外乎是我們的「人性」。

加強—災難—防範—驚戒,變成一種循環,不但發生在海上,也發生在陸地上。 19 世紀火車頻頻出軌的慘劇震憾人心,才使業界開發出複雄的控制系統,號誌、空氣煞車等安全硬體。汽車興起之後,這種環環相扣的情形更加明顯。但因汽車車禍帶來的死傷,不像火中或輪船出事那樣「罕見而嚴重」,比較未受注目。換言之,汽車帶來的是長期問題,人們的反應也就來得遲緩。其實在電車和纜車較普遍使用之前的 19 世紀末期,喪命於馬足之下和馬車車禍的人數也不少,相當於1980年代很多工業國家的車禍死亡率。歷史一再重演,只是人們很健忘,缺少歷史感。

雖然科技原來都是用來改善世界的,使我們更健康,更富有,但在科技豐裕的生活空間內,我們卻未必因此比前人幸福、快樂。科技也經常造成無法預知、且不愉快的結果,田納稱之為「報復效果」。DDT、電腦、和X光都確實給我們帶來一些效益,但長期來說,在健康與環保上所冒的風險、浪費的時間、傳統習慣的瓦解,我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少。抗生素的發明固然使我們能應付多年來的疾病,但結果同時將病毒病菌培養得越來越強。印表機印得越快越漂亮,也鼓勵大家越印越多,辦公室回收紙的字紙簍永遠是滿的,離「無紙」的烏托邦也越來越遠。

安全系統的設計也會鼓勵人們冒險,因而引發新的事故。更安全的汽車與更安全的美式足球個人裝備,使開車的行為及打球的方式更冒險;芝加哥大戲院自認防火一流,灑水系統未完全裝好就啟用,使六百多人喪生;建設防洪設施,反而引來居民在易洪地區生活,一旦決堤反而造成更大的災難;鐵達尼號的船員和乘客對先進的造船技術信任過度才會造成此一慘劇。作者並不是一味在詛咒科技,而是提醒人們要用比較中庸且謹慎的態度來接受科技。莫非定律說「該錯的總會錯」。科技報復主要是來自新的結構、設計和體制,在實際情況下和人類產生新的交互作用,有時會以無法預見的方式,帶來我們不喜歡甚至無法控制的後果,像小說中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最後不聽控制,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就由不得你了。

「報復的效果」多是因為科技本身及其相關系統的複雜度增強後所帶來的,這些報復可由下列幾種方式表現出來:

重新安排效果(rearranging effect)—夏天都市裡的冷氣機不停運轉,熱氣排到室外,周遭街道溫度升得更高,大家需要更強的冷氣。一旦在密閉的冷氣車廂或房間內,冷氣失靈,情形就非常慘重。

重複效果(repeating)—科技的發展導致我們做更多同樣的事,而不是有更多的閒暇時間,這個世紀以來各種家電如吸塵機、微波爐、洗衣機等家電,所節省下來的時間並不是更多的休息與娛樂。早期解放出來的家庭主婦,在就業市場上,找到的只是打字、接電話、總機,或工廠裝配線中重複性的例行工作,回到家反而身心俱疲。

複雜化效果(recomplicating)—通訊技術突飛猛進,用電話卡、信用卡打電話,加上分機號碼、轉接系統,我們需要記更多的號碼、遵循複雜性的指令、花更多時間才能接通電話。

再生效果(regenerating)—愛國者飛彈(Patriot)將許多「不見得會引爆」的飛毛腿(Scud)飛彈擊成更多小碎片,穿透力強,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早期的可分解塑膠只是摻了一些澱粉,使其較快分解成較小的塑膠粒,但仍舊是萬年不化,並非真正的「可分解生物」,還原為二氧化碳和水。

再擁擠效果(recongesting)—越多的公路、停車場、流暢的號誌系統,誘使更多的汽車上路,所以塞車問題無法根除。方便的捷運系統、航空班次也會引發更多的旅次、更多的客滿。不管科技進步得多快,頻寬永遠是稀有資源,每次傳輸速度加快,傳輸量的成長總是使預測跌破眼鏡。

結果科技的發明創新反而使人類必須工作更加辛苦,才能發揮作用,有時反而引進更加複雜和潛藏的問題,取代了以往一眼可明的尖銳問題。作者認為我們不快樂的原因有二:第一,在控制災難之時,人類把自己陷進無法捉摸的長期問題裡,甚至比以前還要難解決;第二,科技理論上雖然越來越安全,可是只有極少數情況,確實把事情變簡單了;多數情況是,在科技帶來的簡便的同時,隱藏了越來越難診斷處理的問題,如遙控器壞了、電腦當機,會讓我們束手無策,無法即時修護,對生活工作造成更大的不便。

要降低科技的「報復效果」,我們的社會可能要鼓勵多以腦力替代物質,降低我們對「更多、更好、更快」的崇拜,代之以更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更靈巧(finesse)與更非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追求資源減半、幸福加倍的「輕型富裕」。

作者在書中探討了四個我們熟悉的領域,舉出許多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科技反撲,亦即上述種種「報復效果」的事例。他用第二、三兩章的篇幅來說明醫藥的允諾與極限,及其引發的長期後遺症,第 4 章是科技帶來天災與人禍的環境災難,第 5 章是田納版的《寂靜的春天》,討論有關生態的反撲,第六、七章談的是由動、植物的移植(殖)(Migration)所帶來的生態禍害,第八、九章則是有關辦公室電腦化對身體和文化的迷思,辦公室電腦化除了傷害到我們的背、手腕和眼睛之外,甚至已影響我們的思維與行為。第十、十一章有關於運動的風險與傷害,以及過度使用科技對比賽與紀錄的影響,最後一章則談到其他如汽車與航海等領域的發展經驗,以鑒往知來的註腳做為結束。

災難往往是改變的動力,設計人員從失敗中學習,工程再好的設計,並非開始即能預知錯誤所在,向是從以往的事故中摸索出正確的路,創新本來就隱涵風險,像Win95、Win98、捷運這樣複雜的系統本來就需要經由測試來除錯(debug),在測試中解決問題總比實際運轉中再出問題要好。作者田納引用了《鉛筆》及《利器》的作者亨利.波卓斯基的論點——失敗是成功之母,以及工程也是人性(To engineer is human)。我們現在發展高速鐵路,系統要多安全,才算安全?工程人員為了安全,往往會較保守地只採用已被證明過的系統,如果人人如此,那最原始的創新從何而來?在挑戰新領域時,風險是必須要付出不可避免的學習過程!

作者田納學的是歷史,博學多聞,涉獵了科技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STS)相關領域的重要文獻,在原文本最後,列有近百本相關的書籍,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閱讀。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將很多不同時空與情境的事件湊在一起,意念跳躍得很快,例如他將美式足球的頭盔和雷射印表機,透過科技反撲的「新」觀點結合在一起討論,直接挑戰讀者的腦筋急轉彎及常識的廣度。書中舉了太多的事例與歷史,要一一理解作者的推論,及論點之間的關連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建議讀者先以平常速度看過一次,不要太計較細節,先掌握作者的主要論點,設法進入作者思維的框架。之後再選擇自己較有趣的章節,逐段與作者對奕辨論,設法弄懂作者在各種「福」禍、快慢、長短、遠近、簡單與複雜、短缺與過剩,偶然與必然」之間的辯證與挑逗,應該會是很愉快的頭腦體操閱讀經驗。

台灣為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建設與科技進步,也付出了很多環境及社會的代價。筆者在商管學院中講授「科技與人文社會」及「環境管理」等課程,強調欲將台灣建設成一人文科技島,使台灣真的能永續發展,我們需要注意生產、生活,與生態的平衡。掌握科技及企業發展的主事者,不論是科技樂觀主義者,或科技自主的宿命者,都應該讀一讀本書,可以從歷史當中溫故知新,從而對科技的相關發展做出明確的抉擇。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