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自序──前往大腦的導覽圖】
【被附身的手】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大腦不思議:圖說腦科學發展的神奇時刻(WP01009)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方寸文創
作者:汪漢澄
出版社:方寸文創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16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4頁
ISBN:978986069070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自序──前往大腦的導覽圖】【被附身的手】



  【作者自序──前往大腦的導覽圖】

醫學是不是一門科學?我認為嚴格說起來不算。為什麼呢?因為科學只講證據,任何說法、想法都必須經過反覆的實驗驗證,沒有模糊的空間。而醫學裡「猜測」的成分不少,我們經常要在沒有確鑿科學數據的情況下,主觀去判斷病人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要怎麼治療。所以與其說醫學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種「猜測的藝術」。雖然醫學本身不算純科學,但唯有以嚴謹的科學作為基礎的醫學才會是有價值、有效果的醫學。在我看來,醫學從古到今的演化,不外是由沒有根據的亂猜,進化到有科學作後盾的「有根據的猜測」(educated guess)的過程罷了。

最神祕又最迷人的大腦,也許是從古到今「被猜測」得最多的器官。人本能地就會為大腦著迷,想要知道關於它的一切。就像福爾摩斯對華生所說:「我就是一個腦,華生,我的其他部分都只不過是腦的附屬品而已。」大腦才是我們的本體,認識大腦就是認識自己。而恰恰就是這個「自己」受到過最多的誤會,被探索過最久,直到今天也沒能被我們看得一清二楚。蘇東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在講這樣的情況吧?

為什麼「看」、「看見」與「看懂」是三件不同的事?為什麼「我的手」不見得是「我的」手?為什麼我們不能控制感情?我們真的有能力分辨實相與幻覺嗎?什麼都記不住的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個性與人格是理所當然的嗎?人的兩半大腦裝著兩個不同的靈魂嗎?創意來自大腦的哪裡?大腦是如何重塑自己?凡此種種,都是讓人著迷卻又充滿挑戰的問題,也是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類必須探究的問題。

我們不敢說已經解答了上述這些問題,實際的情況可能是:我們將要尋求的答案比已經知道的答案還要多得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個「自己」的輪廓,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已然慢慢浮現。人對大腦的定位與理解,隨著歷史有著劇烈的變化,今天關於大腦的一切知識並不是理所當然就能獲取,而是經過了漫長時間,經由諸多腦科學家的創意、苦思、研究與實踐累積而成,並且仍然還在以加速度變化之中。理解當今的大腦知識就足以讓人興奮莫名,但若還同時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子,更能得到另一個層次的滿足。知識的累積需要漫長的歲月,個人短暫的人生只是其中的斷面,然而時間的維度能帶來立體的視野。

本書的目的不在於敘述完整的腦科學史,那不可能做到;本書的目的也不在於讓讀者詳細了解大腦,那有大批的專業書籍可以參考。本書的目的是讓讀者看見,在腦科學發展的漫長歲月裡,解答前述大腦祕密的過程中,出現的那些特別閃耀動人的人物與時刻。這些人物與時刻,像在漫漫長夜的漆黑天空中綻放的陣陣煙火,雖然短暫,卻在瞬間照亮了世界,讓我們看見世上不全然是黑暗,知道前方、後方仍有路途。由於篇幅所限,本書所能探索的範圍,在整個腦科學的龐大天地中只能算是以管窺天,但希望能藉這這些頗具代表性的黃金時刻,畫出前往大腦的通幽曲徑,提供讀者一張導覽地圖,走進那神祕又迷人的大腦花園。

我的同科好友宋明憲醫師,其漂亮傳神的畫技在前一本書《醫療不思議》中有充分的展現,這次我們再度合作。本書的配圖量大而且必要,可以大大增進讀者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加上畫風幽默又傳神,本身就是一道道風景,且與文字內容形成有機的融合,所以副標題訂為「圖說腦科學發展的神奇時刻」。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也好好享受難得的醫師畫家的美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