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掌握能源脈動,深入淺出/經濟部能源局長 歐嘉瑞
百年話題,全新視角/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 黃重球
第八章 石油市場不斷變臉

作 者 作 品

能源大探索:風、太陽、菌藻
能源大探索二書

譯 者 作 品

30年來最好投資機會:在金融風暴中危機入市
投資大師羅傑斯,人生、投資養成的第一堂課
能源大探索:風、太陽、菌藻

趨勢

【類別最新出版】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半導體超進化論:控制世界技術的未來
誰會被抹平:10輛推土機新科技,70項黑天鵝趨勢,80個正被剷平的職業,正在改寫你我的未來
直覺陷阱2:認知非理性消費偏好,避免成為聰明的傻瓜
底層邏輯2:帶你升級思考,挖掘數字裡蘊含的商業寶藏


能源大探索:石油即將枯竭?(BE0187)
The Quest: Energy, Security,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趨勢
叢書系列:NEXT
作者:丹尼爾‧尤金
       Daniel Yergin
譯者:劉道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27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92頁
ISBN:9789571356129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能源大探索二書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掌握能源脈動,深入淺出/經濟部能源局長 歐嘉瑞百年話題,全新視角/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 黃重球第八章 石油市場不斷變臉



  第八章 石油市場不斷變臉

第八章 石油市場不斷變臉

某一個安詳的下午,奧克拉荷馬州上空陽光燦爛、萬里無雲,極目所見,看不到一絲「波動」,只看到令人昏昏欲睡、裝滿石油的幾百個油槽,散布在綿延起伏的山丘上,有些是嶄新的油槽,有些油槽的歷史超過七十年,這些油槽銀色或鐵銹橘黃色的表面下,各自裝了超過五十萬桶的石油。

這裡實際上是世界油價的基準點,因為這個地方是奧克拉荷馬州的庫興,是西德州輕原油的集散地,西德州輕原油簡稱WTI,是高品質的輕原油,這種原油的價格每天都會有人提到,例如「西德州輕原油今天收盤價為……」

就像通往市區的幹道路標上說的一樣,庫興自稱是「世界管線的十字路口。」石油透過四通八達的油管網路,以每小時六‧四公里的穩定速度,從德州、奧克拉荷馬州、新墨西哥州、路易西安那州、墨西哥灣沿岸和加拿大,輸送到這個安詳的小市鎮,流進油槽中,再從這裡向外輸送,送到煉油廠,把原油煉製成大家實際上使用的汽油、噴射燃油、柴油、家庭取暖油等各式各樣油品。但是庫興這麼重要,並不是因為這一點,畢竟還有其他地方流通更多的石油,庫興在新的全球石油工業中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是因為西德州輕原油是其他原油據以訂價的主要基準。

一九一二年庫興油田發現後不久,就上升到「油田之后」的明星地位,有一陣子裡,庫興生產的石油幾乎占到美國石油總產量的二○%,庫興市變成二十世紀初期典型的狂熱新興石油城市,變成當時一位記者所寫的「凡是留著鮮血的人都會感染石油熱」的地方。

庫興的產量減少後,變成油管匯合的樞紐。一九八三年期貨市場開始交易石油期貨後,需要一個實體交貨地點,庫興的繁榮歲月雖然早已過去,卻因為具有四通八達的油管網路,油槽林立,又位在中心點,變成明顯的選擇。每天有多達一百一十萬桶的石油流經庫興,以絕對值來看,數量非常龐大,但是大約只等於美國石油總消耗量的六%,和世界各地「帳面交易」石油和「電子交易」石油相比,這些實體石油變成了「客觀對應」商品。

市場也以另外幾種原油作為基準原油,其中最著名的是北海布倫特輕原油,不過,世界上有一大部分的原油,是以儲存在庫興油槽中、又名美國國產輕原油的西德州輕原油,作為訂價標準,使今天安詳寧靜的小市鎮庫興在熱潮過去之後很久,仍然變成世界經濟樞紐。但是全球市場油價上漲引發的爭吵和爭執聲浪日漸升高,和庫興的安詳寧靜形成的對比也愈來愈強烈,而且這場爭吵和爭議規模極為龐大。

油價暴漲

二○○四年開始的油價大漲引發了激烈的辯論,辯論重點是油價暴漲是供需問題造成的結果,還是預期心理與金融市場造成的結果,正確答案是兩者皆是。供需的力量非常強大,但是久而久之,金融市場會放大這種力量,具體表現出石油的新動力。

二十一世紀帶來了石油工業的重大改造,「需求全球化」反映了世界經濟秩序重新調整。幾十年來,世界石油消耗集中在號稱先進世界、以北美、西歐和日本為主的工業國家中,這些國家擁有最多的汽車、最多的柏油路和最多的經濟實力。但是現在開發中世界新興經濟體崛起、全球化的影響日漸增強,工業國家的優勢因此遭到無情的侵蝕。

一九八○到二○○○年間,世界石油總消耗量成長二五%,新世紀開始時,工業國家仍然耗用三分之二的石油。但是到了二○○四年,打擊世界石油市場的需求震撼出現,促使石油消耗量增加,這種情形配合總供應量的減少,對油價產生驚人的衝擊。這種衝擊也是代表承認全球新現實的震撼,二○○○至二○一○年間,世界石油需求成長十二%,但是現在開發中國家和先進國家已經平起平坐,各自消耗一半的世界石油。

回溯到很久以前的一九七三年,每次動盪震撼世界石油市場、促使油價飛躍上漲時,似乎總是某種「供應震撼」,換句話說,就是供應線出問題。不論是一九七三年十月戰爭造成的石油禁運期間,或是一九七八至七九年間伊朗革命造成的亂局,還是一九九○至九一年間的波斯灣危機期間,情形都是這樣。但是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交替期間,曾經出現重大的需求震撼,當時歐洲和日本的石油消耗量快速增加,造成全球供應緊俏,為一九七三年的石油禁運奠定基礎,但是這種情形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新的需求震撼起因是全球經濟創造了一個世代以來最優異的表現,同時新興市場國家變成全球經濟成長動力,這種情形的確讓世人大為意外。

二○○四年開始時,一般人都把希望放在石油輸出國組織訂定的二二至二八美元的價格區間上,市場預測石油消耗量會出現正常成長。二○○四年二月,油國組織石油部長在阿爾及爾開會,一位石油部長說:「我們掌握的每一分文件,都顯示我們會碰到供應過剩。」石油輸出國組織擔心價格「崩盤」,宣布計畫大幅減產。

會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表示,「油價可能下跌,而且不知道底部在哪裡。」他還補充說:「你必須小心謹慎,我們不能忘記一九九八年。」暗示油國組織雅加達會議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

減產宣布後,油價一如預料的上漲,但是接著大家預料不到的是油價繼續上漲,原因一時之間並不清楚。阿爾及爾會議後不久,納伊米訪問中國,所見所聞讓他相信石油不需要減產,而是需要額外增產。沙烏地阿拉伯一位官員說:「我們從一九九○年代初期,就看出中國的這種趨勢,但是累積效果遠比任何人想像的還大,中國當時面臨短缺,這是石油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中國走在火紅的高速成長道路上,二○○三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二○○四年又成長○%。中國主要的能源煤炭根本無法應付中國出口機器的需求,運載煤炭的鐵路系統負擔過重、極度擁塞,全國各地長長的運煤列車都停在副線上,石油是發電廠或工廠柴油發電機唯一可以方便取得的替代發電燃料。企業為了保險,也囤積額外的石油供應。在正常情況下,中國石油需求每年成長五、六%,二○○四年成長高的驚人,高達十六%,甚至比整體經濟成長率還高,世界市場沒有做好準備,到這一年八月,新聞媒體頭條開始報導:「原油市場極為強勁」,油價飛躍上漲。

世界經濟進入高速成長的新時代,二○○四到二○○八年間,中國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為十一‧六%;印度也走上「成長道路」,同期間,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八%。全球強勁成長代表石油需求增加,一九九九到二○○二年間,世界每天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一百四十萬桶,二○○三到二○○六年間,日需求量成長將近四倍之多,達到四百九十萬桶。 這就是需求震撼。

最緊俏的市場

石油榮景的所有因素都已經出現:一九九八年油價崩盤造成創傷,抑制開發新油供的投資,但是現在需求激增,委內瑞拉、奈及利亞與伊拉克供應的數量減少,造成市場上的供應降低,形成有史以來最緊俏的市況。

全球石油工業營運時,通常會有幾百萬桶的封存產能,也就是平常備而不用的產能。以一九九六到二○○三年間為例,備用的日產能平均大約為四百萬桶,這種封存產能是安全的緩衝,是應付需求突然激增或某種供應中斷的避震器。有一個國家明確保證要維持相當多的備用產能,沙烏地阿拉伯的政策是建設和維持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桶的備用日產能,以便促進市場穩定,但是其他國家大都不注意備用產能的維持。然而,到二○○五年,需求激增,供應減少,使備用日產能降為不到一百萬桶。換句話說,緩衝幾乎完全消失。以備用產能的絕對值來說,石油市場遠比一九七三年石油危機前夕緊俏多了,因為二○○五年世界石油市場規模比一九七三年大了五○%。

在這種情況下,無可避免的情況自然出現,價格必須上漲,才能平衡供需,促使供應鏈增加生產與投資,同時通知需求面降低需求成長率。到二○○五年春季,石油輸出國組織二二至二八美元的價格區間已經變成歷史遺跡,很多人現在認為,四十到五十美元是石油的「公平價格」,但是這種價格只是起步而已。

其他因素強化了價格上漲的趨勢。一九九八年油價崩盤後,石油工業萎縮,然後又根據油價低落的預期心理,繼續縮小規模,把心思放在嚴格控管支出上。近在二○○四年八月,某家超大石油公司還放話出來,表示「我們的長期價格指引大約是二十美元出頭。」或者像另一家超大石油公司財務長說的一樣,「我們保持小心慎重的態度。」石油工業一直擔心另一次價格崩盤會破壞新開發計畫的經濟效益;投資人發揮強大的壓力,要求經營階層展現「資本紀律」,抑制支出,換取股價上漲,如果石油公司不注意這種警告,就會受到股價下跌的懲罰。二○○四年中,一位投資人警告:如果石油公司基於油價上漲,開始增加投資,「我會抱著懷疑的態度。」

石油工程師不見了

「資本紀律」變成了謹慎小心的態度,人人信奉「去除成本」和「降低產能」的真言,這種真言代表裁減人力、鑽探機具和其他的一切。一九九○年代和二○○○年代轉換之際,不但很多技術人才離開石油工業,大學石油工程和其他跟石油相關的科系招生名額劇減,要是沒有工作,招這麼多人有什麼意義?

但是二○○四到二○○五年間,需求激增形成了突然的打擊,大家不再害怕回到一九九八年的慘景,不再擔心嚴重的過剩會打壓油價。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現在是油不夠用。石油工業匆匆加快腳步,極力加速開發新供應,石油公司爭奪油田與資源的做法變得積極多了。新產能的進場代價一如預期,開始升高,產油國賺到的錢比預期多,因此對石油公司提出更嚴苛的財務要求,但在這種競爭比較激烈的環境中,卻也可以如願以償,得到自己想要的條件。新興市場國家的國營石油公司樂於花買路錢,以新手姿態進軍國際石油業務,使探勘與生產機會的競爭更為激烈。

石油工業的因應能力受到限制,過去的萎縮造成了損害,石油工程師不夠、地質學家不夠、鑽探機具和油管不夠、維修運補船舶不夠,一切的一切都不夠,因此每一種東西的成本都上漲,人力不足、設備交貨期間延誤,表示新計畫耗費的時間要比預期還久,預算超出限制的壓力增加。

除此之外,投入成本──例如用來興建平台的鋼鐵、鎳和銅的價格──也急劇上漲,因為中國對商品的胃口大開,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供應,促成了商品大多頭市場的時代。 原油短缺造成的經濟衝擊十分驚人,最後經營總成本比不到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換句話說,二○○八年開發相同油田的預算是二○○四年的兩倍,成本上升無可避免的也促成油價上漲。

金融化

然後還有匯率因素,尤其是石油與美元之間的關係。這段期間裡,用經濟學家的術語來說,商品價格「和美元匯率負相關」。說的白一點,意思是美元下跌時,油價就會上漲。石油是用美元訂價,這段期間的一部分時間裡,美元疲軟,對其他貨幣貶值。政治動盪不安期間,資金一向會「逃進美元」、避險求安。但是在美元動盪不安的這段期間裡,資金逃進商品中,尤其是石油與黃金,石油變成了避開美元下跌與通貨膨脹風險的避險工具,因此,美元「價格」對其他貨幣下跌時,尤其是對歐元下跌時,油價會上漲。

從比較普遍的角度來看,金融市場和投資資金增加,對油價的影響日益提高,大家經常把這種現象說成是投機,但是投機只是全貌中的一部分,因為石油不再只是實體商品,也變成了金融工具、金融資產。有人把這種過程稱為石油「金融化」,不管叫什麼名字,這種過程都是經年累月逐漸形成的。

石油交易興起

一九七○年代時,可以交易石油的世界石油市場實際上還不存在。全球石油交易大都在各家綜合石油公司內部進行,石油從油井流到油輪、再流進煉油廠與加油站的過程中,都在綜合石油公司旗下不同的營運部門之間交易。石油在這種漫長的過程中,大致留在石油公司的控制範圍內,這就是垂直「整合」的意義,大家認為這是自然的商業秩序、是石油工業應有的經營方式。

但是政治與國有化主義改變了一切。到了一九七○年代,石油出口國把石油公司擁有的特權,視為殖民時代的遺毒,紛紛把這種特權收歸國有。國有化之後,石油公司不再擁有地下的石油,垂直整合的環節切斷,大量石油現在依據長期合約銷售,但石油也逐漸變成可以交易的商品,賣到各式各樣日漸成長的世界石油市場,這些交易由傳統石油公司內部新設的交易部門處理,也由新出現的獨立商品交易商處理。

美國的一項變化進一步催化石油交易的新業務。美國政府從一九七○年代初期開始,管制和制定油價,這種物價管制當初是由尼克森政府下令實施,作為對抗通貨膨脹措施的一環。這種做法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聯邦官僚機構,促成管制和律師的訴訟業務爆炸性成長,也引發極多的政治紛爭,卻幾乎完全沒有達成公開宣稱的抑制通貨膨脹目標,絲毫無助於能源安全。到一九七九年,卡特總統經過一番傷痕累累的政治奮鬥後,推動分兩年取消物價管制的計畫。一九八一年一月雷根接任總統後,加速行動,立刻廢除物價管制,這是他最先發布的行政命令之一。

並非只有美國放棄物價管制,利用市場決定價格。英國政府也放棄依據固定價格決定石油稅率的作法,改為根據北海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作為決定稅率的基準。

從雞蛋到石油

現在石油變成「只是另一種商品」。石油輸出國組織雖然還設法管理油價,卻碰到全球市場這個新競爭對手,說明白一點,就是碰到了協助買賣雙方管理價格波動風險的新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紐約商業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並不是新設的市場,實際上,這個交易所的前身牛油與乳酪交易所早在一八七二年,就由幾十位需要找地方交易乳製品的商人設立、並開始營運,創立後不久,這個交易所就擴大交易項目,變成牛油、乳酪與雞蛋交易所。到一九二○年代,這個交易所改了一個更響亮的名稱,叫做紐約商業交易所,推出一項很少人注意到的創新,就是在交易項目中,增加雞蛋期貨。

到一九四○年代,紐約商業交易所也成為各式各樣其他商品的交易場所,交易項目涵蓋黃球洋蔥、蘋果到合板之類的多種商品,主流商品是緬因州馬鈴薯。但是後來馬鈴薯在交易所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因為到了一九七○年代末期,緬因州馬鈴薯合約爆發多項醜聞,包括馬鈴薯通不過紐約市基本衛生檢驗之類令人痛心的問題,紐約商業交易所眼看著自己面臨關門營業的噩運,卻及時開始交易家庭取暖油和汽油期貨合約,然而,這兩種合約只是起步而已。 一九八三年三月三十日,紐約商業交易所開始交易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合約,還和奧克拉荷馬州庫興的歷史性油槽結合在一起,寫下歷史紀錄。現在油價的高低,改由交易所場內交易員和世界各地其他交易者、避險者與投機客之間的互動決定,「帳面石油」的時代從而開始。這些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價格不再是每天、每小時決定,而是進步到每一秒、每一秒決定。

避險者與投機客

今天的期貨市場起源於十九世紀,前身是在美國中西部城市設立的農產品期貨市場。種植春麥的農民利用期貨市場,可以確保秋天收成時的售價,如果小麥價格上漲,農民可能喪失上漲部分的獲利,卻可以規避豐收造成價格暴跌形成的財務慘劇。

紐約商業交易所的石油期貨市場現在可以為石油生產商或用戶,提供所謂的「風險管理工具」,航空公司可以購買石油期貨合約,保障自己,規避實體石油漲價的風險,航空公司只要拿出一桶石油價錢的幾分之一,取得一、兩年後,以目前價格購買一百口合約、也就是購買十萬桶石油的權利。一年後,石油和噴射燃油價格可能上漲五○%,但是期貨合約價格大約也會上漲這麼多,航空公司可以軋平部位,扣除購買期貨合約的成本後,賺到和價格上漲金額相當的利潤。因此,航空公司買進期貨,可以保護自己,只是建立避險部位需要花錢,但實際上,航空公司樂於付出這種成本,確保自己不受價格上漲影響。

航空公司、希望保護自己不受價格下跌影響的獨立石油生產商、或是擔心冬季情勢變化的家庭取暖油經銷商交易時,需要有人擔任交易的相對人。誰可能是相對人?答案是投機客,投機客無意接收實體商品的交貨,卻像紐約商業交易所說的一樣,只對靠著「成功預測價格波動」,進行交易,賺取利潤有興趣。如果你希望買一口期貨合約,實際上,投機客會把這種合約賣給你。如果你希望出售商品,保護自己,以免受到價格下跌風險打擊,投機客會買進這種合約。投機客不斷從事交易、軋平部位、追求利潤,如果沒有投機客,希望避險的人就無法避險。

「投機客」這個名詞似乎經常和「作手」混為一談,但是這裡所用的「投機」一詞,是具有相當精確意義的技術名詞。「投機客」是「非商業參與者」、是造市者、嚴肅的投資人、或根據技術分析買賣的交易者。投機客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如果沒有投機客,就沒有流動性、沒有期貨市場、沒有交易相對人,上述航空公司、石油生產商、種植春麥的農民或擔心匯率波動的多國企業之類的避險者,就無法以期貨的方式,購買某種保險,規避價格與命運變化無常的風險。

一九八○年代中期,石油期貨與選擇權交易從小小的規模起家,變成成交量非常龐大的交易標的。到二○○四年,紐約商業交易所的石油期貨交易達到一九八四年水準的三十倍。另一個主要的石油期貨市場、倫敦的洲際交易所(ICE)也創造類似的成長,洲際交易所原名國際石油交易所,主要交易標的是北海布倫特原油合約。布倫特合約和紐約西德州輕原油合約變成全球標準,其他原油根據這兩種原油訂價,西德州輕原油合約以北美洲為導向;布倫特合約以東半球為導向,後來中東還推出杜拜輕原油合約。

二○○○年股市崩盤後,投資人希望找到另類投資,當時大家認為,商品價格和其他投資標的不會聯動,也就是說,商品價格和股票與債券價格沒有相關性,因此根據理論,如果退休基金的持股價值下降,持有的商品部位價值應該不會下降,反而可能上漲,因此,商品應該可以保護投資組合,規避股市下跌風險,協助退休基金確保退休人士所依賴的報酬率。隨後的幾年裡,分散投資商品,變成了很多退休金基金主要的新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