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焦雄屏序

人間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蕾絲與鞭子的交歡
縱浪談
PK天文遊記
探索宇宙的盡頭:哈伯太空望遠鏡
鹿園情事


台灣新電影(AB0117)

類別: 文學‧小說(中文創作)>人間叢書
叢書系列:人間叢書
作者:焦雄屏編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15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433頁
ISBN:957130158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焦雄屏序



  焦雄屏序

從電影文化出發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多少年來,台灣電影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大學生不看國片」。大學生其實就是廣義的知識分子,這個說法道盡了知識分子對國片的鄙視。評論界除了偶爾對胡金銓、李翰祥等導演致敬之外,往往將國片置於評論殿堂之外,甚至選出「十大爛片」來一洩積怨,對於西方經典和大師又一逕崇拜宣揚。觀眾的排斥,使業界隔不久就得舉辦國片自救座談或促銷活動。嚴格地由文化立場來說,除了僵化的政宣片或愛情、功夫、暴力色情等商業投機,電影界交出的是一張幾近空白的成績單。

這種一味逃避現實,寄情虛幻的電影情形,在近三、四年開始有了變化。在有心人的共同努力之下,電影文化默默地掙出了一條路。所謂「新電影」的崛起,在台灣各種文化範疇內取得了電影應有的位置。不論這個「新電影」與大家心目中的「電影運動」距離有多遙遠,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支電影創作流派,雖非如西方電影史觀那般有意識型態導向(亦即採取美學或內容的斷然決裂立場),但是這一群平均年齡較低的電影工作者,以誠摯的創作態度,以及對現實的關注,成為三十多年來以逃避主義為大宗的電影所未見。

短短幾年間,要為這個發展蓋棺論定,是完全短淺及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們起碼可以看到這種變化產生的成績:

一、使台灣電影不遑讓於小說、舞蹈等的卓越成就,為台灣文化的成長與反省盡了一份力量。

二、使台灣電影受國際重視,間接為台灣做了最好的外交宣傳。各大影展負責人主動來台選片,外國評論紛紛撰文推介台灣電影。過去的漠視與政治敏感逐漸瓦解。

三、培養了一群對電影文化有信心的觀眾。國片不再是娛樂毒藥,觀眾逐漸認知電影的「藝術」、「歷史文化」意義,為電影文化的紮根及延伸做了最好的起步。

四、有了新電影對文化的體認及實踐,有民族、文化自覺的評論者終於有了「影評政策」的目標和落實的立場,不再淪為西方優勢文化的買辦,或是商業娛樂的推銷員。

然而這樣一個文化提昇的契機,也受到相當阻力,最明顯的是一股保守勢力的昇起,使電影的意義不明。在商業口號與政宣政策的夾縫中,誠摯的電影風氣遭到挫折,不但使製片計劃產生阻撓,而且其創作的正面價值頻道否定。這般保守勢力的影響,可在許多現象中展現,包括金馬獎抹煞[戀戀風塵]、[恐怖份子](給它一個「陽春」最佳影片算數)等片的成就;輿論界的影評人與記者大讚港片技術與內容的大勝,哀嘆國片的「失色」;製片資本大幅度地投入政宣電影(動輒六、七千萬的預算),對年輕電影的成本卻多番刁難;公營電影機構大拍商業電影與民爭利,忘卻自己的文化責任;淘汰的商業類型(瓊瑤、武俠)在電視界來勢洶洶的復興;以及國外影展爭相邀約好片,國內選片小組竟冠以「台語片」、「節奏太慢」等侮蔑字眼,不願讓這些電影代表台灣出口。

在這種保守勢力環伺下我們同顧台灣新電影的歷程,一方面,希望電影回歸「文化」的領域,在台灣面臨解除戒嚴、黨禁、報禁的焦點上,檢視台灣電影應負的責任,並期待一個開明進步的文化向歷史交待。

 
焦雄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