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致謝
前言
譯後記

藍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洗大象的女人
老虎的妻子(暢銷新版)
直到黑夜盡頭
直到黑夜盡頭(作者親簽版)
天堂


重返咆哮山莊(AI0020)
The Story of Heathcliff's Journey Back to Wuthering Heights

類別: 文學‧小說(翻譯)>藍小說
叢書系列:藍小說
作者:林.海爾薩金特
       Lin Haire-Sargeant
譯者:屠珍、梅紹武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6年01月16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1915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致謝前言譯後記



  譯後記

19 世紀中葉,英國作家勃朗特姐妹夏綠蒂和艾蜜莉發表的《簡.愛》和《咆哮山莊》這兩部小說,至今仍然暢銷不衰,受到各國讀者的喜愛,無疑已經成為世界文庫中兩顆光輝燦爛的星座。

但是,這兩部小說於一八四七年同年出版後,《簡.愛》受到了熱情讚揚,《咆哮山莊》則遭到非議,主要是因為後一部裏面的桀驁不馴的人物性格,異乎尋常的愛、恨和復仇意識,為當時世人所不容,被指責為陰森可怖、病態心理、不道德和異教思想等等。艾蜜莉也因此悒鬱而終,去世時年僅三十歲,只留下這一部不朽的小說。

直到 20 世紀初,《咆哮山莊》才逐漸為人們所理解,自三0年代以來西方評論界不斷從各個角度對它的主旨涵義、藝術手法和特色等方面作出了種種研究和闡釋。有的認為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社會小說,表現了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衝突,對近代文明作了控訴,甚至肯定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復仇是以壓迫者的手段以牙還牙地還報壓迫者;有的認為小說中的衝突並非是人間善惡是非的衝突,而是人同大自然的鬥爭;有的更以弗洛伊德學說穿鑿附會地加以解釋;有的則直截了當地認為「艾蜜莉與夏綠蒂相比則是一位更偉大的女作家,《咆哮山莊》是一部比《簡.愛》更偉大的小說。」總之,各派評論層出不窮,在西方文壇一時形成了一股「艾蜜莉熱」或「《咆哮山莊》學」的潮流。因此,進入90年代,有人為這部小說寫續篇,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這也與90年代初美國文壇上興起的一股為名著寫續集的熱潮分不開的。始作俑者的作品當屬《飄》續集,接踵而來的有《白鯨》、《紅字》、《最後一個莫希干人》、《蝴蝶夢》、《咆哮山莊》等名著的續篇,據聞《傲慢與偏見》、《消失的地平線》和《齊瓦戈醫生》等書的續集也即將問世。西方出版界和評論界對這種現象反應不一,出版界認為這滿足了讀者追蹤懸念發展的心理,無可厚非,但是一些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則覺得有些續篇出自二、三流作家之手,胡編亂造,褻瀆了原著。這場「續作熱」孰是孰非的爭論至今仍在持續中。

《重返咆哮山莊》一書倒是出自一位波士頓市麻塞諸塞大學英文系教授林.海爾—薩金特之手。這位年輕的女學者為了攻讀博士學位,參加了康涅狄格大學英語教授、勃朗特專家珍妮特.蓋扎里1990年夏在塔夫茨大學主辦的勃朗特研討會暑期班,原打算寫一篇探討《咆哮山莊》的論文,結果在蓋扎里教授的啟發下,不僅提交了博士論文,還交上了一份四十四頁的長篇小說提綱。後來她便在一個創作小組的幫助下,歷經兩年的勤奮筆耕,終於完成這部堪稱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寫成的文藝作品。

《咆哮山莊》描述了山莊主人恩蕭在利物浦拾來一個吉普賽棄兒希斯克利夫,他和主人的女兒凱瑟琳成為少年時代一起遊玩的好夥伴。老主人去世後,他的兒子辛德雷把希斯克利夫貶為馬廄的小廝,百般虐待;凱瑟琳感到嫁給希斯克利夫會降低自己的身分,後者偷聽到凱瑟琳這句話後憤然出走,凱瑟琳遂與年輕的富家子弟林頓結婚。三年後,希斯克利夫奇蹟般地發財致富歸來,凱瑟琳深感悔恨,在分娩時淒然死去。希斯克利夫在對兩家進行殘酷報復、占據兩家產業之後,領悟到他的生活目的並非是要剝削與壓迫,最終也鬱鬱不樂而亡,前去追隨冥界的凱瑟琳。隨後,鄉間牧童時常見到他倆的鬼魂在荒野遊蕩。海爾—薩金特教授認為原著中有一個關鍵性情節被艾蜜莉一筆帶過而出現一大空白,那就是希斯克利夫出走後,怎樣由一個卑賤的小廝一變而為一名富有紳士返回報復,因此她便構思寫下了希斯克利夫那三年在外的經歷代為補充。這部小說也就由此與其他續書有所不同,它並非緊接原著結尾續寫下去,而是為原著填補了一段大有文章可作的空缺。

這部小說出版後同樣受到一些評論文章的責難,其中對作者把希斯克利夫的某些行為(諸如闊割情敵等情節)描述得殘忍怪誕深表不滿,認為這無疑破壞了讀者對原主人公的形象。作者對此做了反駁,指出希斯克利夫在原著中也曾吊死過小狗,凌辱過妻子,狠揍過辛德雷,本來就是個性情殘暴的人物,而並非是改編的電影中勞倫斯.奧里弗所塑造的那種浪漫化了的形象。作者的恩師蓋扎里教授主張應就《重返咆哮山莊》一書的本身價值來作出分析判斷,無須乎擔心原著被海爾—薩金特的作品所玷污。

我們在譯這本書時覺得作者在主旨方面倒是著力延續了原著中主人公的叛逆性格,針對當時上層社會醜惡一面進行一系列鞭撻、諧謔和嘲諷,顯示了一定程度的社會批判意識。在寫作技巧方面,原著以女管家向一名外來的陌生人道出了兩家恩恩怨怨的故事,《重返咆哮山莊》也以一名外來的人閱讀希斯克利夫一封長信為主線娓娓動聽地敘述了男主人公三年在外的曲折經歷,手法也較別緻,不落俗套。此外,由於原著彌漫著一股陰沉逼人的哥特氣氛,本書作者在仿效這種氛圍的同時,還盡量照顧到復仇女神和喜劇繆斯之間的平衡,使情節亦莊亦諧,避免過分壓抑,這一點倒也做得相當成功。全書還不斷出現懸念,結尾又有一個出人意料之外的大轉折,也頗引人入勝。在文體上,作者為了使作品具有 19 世紀小說的風格,在遣詞造句方面喜用古奧詞彙,有時顯得晦澀難解,似嫌不如艾蜜莉幾乎完全不用外來語的文筆那樣質樸無華。

但是,作者在書中讓勃朗特姐妹登場,借用了類似《簡.愛》中的某些情節,又使女主人公在分娩時並未死去,雖然別有一番風趣,卻使讀者無法把它當作原著差強人意的補缺了,尤其是艾蜜莉在原著中從未像狄更斯和特洛羅普那樣在書中夾議夾敘,加上自己的插話。縱觀古往今來的續書,幾乎沒有一部能夠達到原著的水平,我們也就不必苛求這位年輕的美國女作家,似可把這部小說當作一本獨立的文藝作品來閱讀。

在我們譯這部小說時,小女梅衛麗正從洛杉磯回國探親,一邊從事不少家務勞動,一邊抽空閱讀了我們的譯稿,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在此想藉本書作者在致謝前言中的一句話,略加改動,「感謝我們的女兒美美,她喜歡我們譯的作品,而且對我們十分體貼周到,使我們得以不受干擾地從事譯作。」

屠珍、梅紹武 1994年4月30日

 
致謝前言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