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新人間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內文摘錄

新人間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莫斯科的情人
我的冤家我的親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金月蓮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樂文誌(AK00385)

類別: 新人間叢書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陳智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7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626353952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似水網界、幻海流年

都市已成幻海,遠景不見,仍不知為何而航行,我自脆弱欲裂的舊刊,編整都市流逝前心語,另建文字搭造的木船,船邊身後,莫不是你流逝的似水數碼、虛擬年華! 在這被稱為「5G」的大幻新網界,網內無盡,網外無常,何因到此?我百思仍莫辨,卻聽得那狂生柳夢梅仍半哄半騙地說:「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柳夢梅的幽夢言說,美則美矣,怎麼今時聽來,活像一介網路大騙徒!

一、視乎我們對流逝的感應

樂曲一開始,提琴手收起琴弓,以手指撥弦,規律而短促的中提琴撥弦音,重現水滴般流逝時刻,教聽者同時感應,當下此刻,莫不是逝者如斯,就如此不捨晝夜或今昔了嗎?步和那逝水樂時,歌聲低沉內斂:「望著海一片 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歌者不願過多傷感卻掩不去深藏的滄桑,唱至「心中感嘆 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這句,她放棄掩飾神傷,無法不流露出一絲激動。

梅艷芳主唱的〈似水流年〉,原是日本音樂家喜多郎為同名電影所作的配樂,其後名以Delight,收入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大碟專輯《西方》(Towards the West),專輯第一首曲Auspicious Omen,是電影《似水流年》首幕,客運車在顛簸山路蜿蜒前行時的配樂。嚴浩執導的電影《似水流年》以女性角度講述回鄉之旅,從今昔對照、城鄉對比當中,描畫一段恬淡無波的三角關係,特別以兩名情同姊妹的女性為主要視角,襯托出更幽微的女性情誼,而在鄉情、婚戀愛情、姊妹情與大地的變幻之間,百年古屋內舊物尚存、古村老樹尚存,唯年華似水消逝,誰能傾聽水滴蒸發前的言語?誰能捨棄鏡像仍能看見自己?

我想起一九六二年的同名粵語片,左几導演、張瑛、白燕主演的《似水流年》,改編自張恨水著於一九三○年代初期的「三大時代」系列長篇小說之《似水流年》(又名《黃金時代》),小說中的黃惜時嚮往城市生活而離開鄉鎮,卻在城市墮落心志,最後遭遇連番挫折。城鄉對比本是五四時期至四○年代中國小說的重要主題,戰後至五○年代初的香港小說和電影一再發展這主題,在那二元對立的冷戰時代,左翼文化人同聲批判城市異化,並寄喻返回中國大陸才是最終出路,小說《蝦球傳》、《窮巷》,電影《珠江淚》、《細路祥》、《一和那逝水樂時,歌聲低沉內斂:「望著海一片 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歌者不願過多傷感卻掩不去深藏的滄桑,唱至「心中感嘆 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這句,她放棄掩飾神傷,無法不流露出一絲激動。

梅艷芳主唱的〈似水流年〉,原是日本音樂家喜多郎為同名電影所作的配樂,其後名以Delight,收入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大碟專輯《西方》(Towards the West),專輯第一首曲Auspicious Omen,是電影《似水流年》首幕,客運車在顛簸山路蜿蜒前行時的配樂。嚴浩執導的電影《似水流年》以女性角度講述回鄉之旅,從今昔對照、城鄉對比當中,描畫一段恬淡無波的三角關係,特別以兩名情同姊妹的女性為主要視角,襯托出更幽微的女性情誼,而在鄉情、婚戀愛情、姊妹情與大地的變幻之間,百年古屋內舊物尚存、古村老樹尚存,唯年華似水消逝,誰能傾聽水滴蒸發前的言語?誰能捨棄鏡像仍能看見自己?

我想起一九六二年的同名粵語片,左几導演、張瑛、白燕主演的《似水流年》,改編自張恨水著於一九三○年代初期的「三大時代」系列長篇小說之《似水流年》(又名《黃金時代》),小說中的黃惜時嚮往城市生活而離開鄉鎮,卻在城市墮落心志,最後遭遇連番挫折。城鄉對比本是五四時期至四○年代中國小說的重要主題,戰後至五○年代初的香港小說和電影一再發展這主題,在那二元對立的冷戰時代,左翼文化人同聲批判城市異化,並寄喻返回中國大陸才是最終出路,小說《蝦球傳》、《窮巷》,電影《珠江淚》、《細路祥》、《一板之隔》等等都是例子;左几導演的《似水流年》沿用城鄉對比,再強調浪子回頭的倫理主題,以歸鄉為浪子的出路。

嚴浩導演的《似水流年》同樣有城鄉對比的結構,來自香港的女主人公珊珊(顧美華飾)許多年後返回汕頭鄉間探親,老屋保留一段童年記憶,珊珊深感鄉間的淳樸美好,回顧並覺醒城市生活的局限,但電影結局沒有叫她留下,仍是返回香港。電影透過懷鄉與姊妹情的描畫,更多反映女性成長的歧路,鄉村仍作為人心寧靜所歸,電影營造美感意境,特別兩老人兄弟在古樹下鍛鍊太極一幕,相對於政治口號、教條或任務,電影更重視呈現藝術意境和人文關懷,由此達致一種對政治的超越。

在一九八四年公映的《似水流年》影片中段,姊妹情與婚姻的對比描畫之間,響起後來名為Delight的主題音樂,而在電影結束一幕,顧美華結束返鄉之行,在渡頭與斯琴高娃握手話別,鏡頭轉為遠景,再現出茫茫大海中的孤舟,隨著片尾字幕製作人員名單而響起的,是梅艷芳主唱、鄭國江填詞的粵語歌〈似水流年〉:

望著海一片 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 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著前

沙上的足印尚且短暫,遑論海上船過濺出的浪,我們無法在海上留痕,但歌者的聲音仍飄浮海面。影像好像脫落的底片,我想捕捉那比我長久的笑語,只一聲;想又如何?消逝的聲音聽不到了,但總有一部分的呼喚留駐雲外,另一部分的呼喚在我們行走的時候,逐漸後退,那速度要視乎我們對流逝的感應;而歌曲〈似水流年〉要呈現的速度,是一種近乎時鐘的速度,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因慣於流逝而忘卻或已感覺不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