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尋道者趙紫陽(上)
尋道者趙紫陽(上+下冊)套書

歷史與現場

【類別最新出版】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尋道者趙紫陽(下)(BC00335)

類別: 歷史‧傳記>歷史與現場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林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6日
定價:620 元
售價:4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76頁
ISBN:978626353335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八部分 全面改革
第二十章 在「洋躍進」的號角下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四川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階段的試點──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從此拉開了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
  
這次試點的發起人和總指揮,是時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的趙紫陽,副總指揮是時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處主管經濟工作的書記杜星垣,主要助手先後有副省長吳希海、孟東波、省財政局長田紀雲、後任省社科院副院長林淩、省經委副主任李硯田。省經委內設立了體制改革辦公室,負責全省體制改革的日常工作。
  
隨著經濟恢復性增長,國民熱情高漲,讓一些高層人士以為組織「新躍進」的時機到了。在一九七八年二月召開的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華國鋒提出了《一九七七年編制十年規劃》,這個規劃沿用大躍進的老思路,口氣有點嚇人:到一九八五年,全國鋼產量要達到六千萬噸、糧食達到八千億斤的高指標;要建設一百二十個大型項目,其中包括十大鋼鐵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八大煤炭基地、十大油氣田、三十個大電站、六條鐵路新幹線、五個港口等等等等。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高速度計畫,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大規模引進的可能性,於是對外引資的規模也是節節攀高:從一九七七年秋國家計委提出「八年引進六十五億美元」,到一九七八年初一下子跳到「八年引資一百八十億至二百億美元」,到最後鄧小平頭腦也熱了:怎麼不借八百億?終於拍板「十年內借八百億美元」。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美中協會副主席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ski)在見過鄧小平之後,對美國總統卡特說:鄧小平很著急。
  
由於當時的中國閉關自守二十多年之久,手頭儲備的資金和項目嚴重不足,於是國家計委給中央打了個報告,建議「讓幹部出去看看,落實引進規劃」。就這樣,全國掀起了一股出國考察熱潮,尤其是高層密集出訪,其規模超越一九四九年以來任何年度。
  
在各路考察團中,最核心的是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國家級政府經濟代表團,主要有四個:以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林乎加為團長的赴日經濟代表團;以時任中聯部副部長李一氓為團長的赴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代表團;以時任國家計委副主任段雲為團長的港澳經濟貿易代表團;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為團長的赴西歐五國代表團。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又當數西歐五國之行,代表團成員除了分管經濟工作的副總理谷牧外,還有水電部部長錢正英、農業部副部長張根生、廣東省副省長王全國等七、八位部級幹部和二十餘名長期從事經濟工作的中央和地方領導,都是由當時的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點將。考察團於一九七八年五月二日出發,六月六日回國,行程三十六天,先後訪問了法國、德國、丹麥、瑞士和比利時五國的二十五個城市、八十多家單位。外電評價「谷牧的出訪使中國有了和資本主義國家開展合作的新願望」,因而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事件。
  
谷牧就這次出訪內容向中央做了彙報,最大的感歎是資本主義國家並非腐朽落後,人家有的是錢,僅僅在一次宴會上,在座的一群歐洲人就宣布準備向中國提供二百億美元的貸款─二百億美元哦,不是人民幣!谷牧解釋說歐洲人願意給中國投資,是因為他們的工廠開工不足,因此想把產品和技術賣給中國。谷牧一行還有一點很驚奇:歐洲國家允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財政和徵稅,並對當地事務作出決策;而中國的財政過於集中,沒有給黨的地方領導人留出足夠的工作空間……
  
政治局的大多數成員在聽取了彙報之後大受刺激,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等都表示,是下決心採取措施的時候了。華國鋒還說,日本搞現代化只用了十三年時間,德國、丹麥也是十多年,我們也可以趕上去。鄧小平單獨聽取谷牧的彙報之後,把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找去談話,闡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的緊迫性及重要性,要求研究擴大引進規模的方案。他提出,同外國人做生意要搞大一點,搞五百億的規模。膽子大一點,步子大一點。不要老是議論,看准了就幹,明天就開始,搞幾百個項目。鄧力群也曾透露,在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前後,「華國鋒把胡耀邦找去長談了大半夜,講他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各種設想。胡耀邦後來跟很多人說,聽華國鋒講這些想法,備受鼓舞啊,心情振奮啊」。
  
一九七八年七月至九月,國務院召開務虛會,研究加快中國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問題。會議由李先念主持,華國鋒到會講話十三次,鄧小平也到會講話。鄧小平提出要走出去,要引進資金,決定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鄧小平提出「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方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此言一出,群情激奮,李先念在做會議總結報告時提出,要組織國民經濟新的「大躍進」,要以比原來設想更快的速度實現四個現代化,要在二十世紀末實現更高程度的現代化,要放手利用國外資金,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八年基本建設投資從原來設想的四千億元增加到五千億元。計畫十年引進八百億美元,最近三四年先安排三四百億美元。
  
毛澤東曾經說,鄧小平「貴在果斷」,卻失之於「下決心太快」,此為一例。
  
由於膽子大過了頭,導致了之後被詬病的「洋躍進」。早先就對這些數字有不同看法的陳雲和他的愛將姚依林,趁機策動四個年輕人向中央上書,認為「洋躍進」造成的經濟過熱,會使財政赤字無法彌補,根據乘數原理,搞不好會爆發經濟危機,並由此提出了「抑需求,穩物價,捨發展,求安定,緩改革,重調整,大集中,小分散」的二十四字方針。陳雲認為這個二十四字方針「可以作為經濟工作的綱領」。並在一九八○年十二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不懂經濟的鄧小平表態「完全同意陳雲的意見」,剛剛進入中央的趙紫陽不便置喙,使得陳雲適時在政治、經濟領域全面擴大了權力,他與李先念力主恢復計畫經濟的企圖也顯露出來。很多省份正在進行的工程被迫下馬,改革進程一度受到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