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1
導讀 2

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知識考古學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嫉妒與社會(BD0031)
Der Neid Und Die Gesellschaft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赫爾穆特.舍克
       Helmut Schoeck
譯者:王祖望、張田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5年01月25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00頁
ISBN:957131562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 1導讀 2



  導讀 1

.江日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助理)

誠如本書作H.舍克所強調:「……從我們可以獲得的資料來看,無疑地可以證明嫉妒是一種潛在於每一個角落的事物。」(頁2)因此我們甚至可以界定「人是一種嫉妒的動物」(Der Mensch ist ein neidisches Lebenwesen)。(頁1)事實上,只要我們稍稍留心一下我們自己的外在世界以及特別是內在世界,當可歷歷在目地印證舍克上述的話。不過,有趣的是,以人之存在、行動甚至本質為論題的學問如人類學、諸社會科學和哲學,卻如舍克教授所慨嘆那般「專門論述嫉妒的著作數量是那麼少」。(頁2)

專門論述嫉妒的學術著作之所以這麼少的緣故,其真正的原因也許永遠是一個謎。不過常識上我們倒是可以這樣來看待,即我們太熟悉它了。我們不是正嫉妒著人,便就是被人嫉妒著。由此我們也可以瞭解,何以舍克要像其他有關人之經典定義的形式一樣將人定義為「是一種嫉妒的動物」。「人是一種嫉妒的動物」意即嫉妒是人的一個本質規定性(wesentliche Bestimmung);而且在共同擁有這個本質性的人組結成他的群體組織(Gemeinschaft/Gesellschaft)。由上述這個關係來看,舍克便大有理由,藉著「嫉妒」來把握人的本質,以至於把握人在群體組織上所展現的各種樣相。而這亦即是這本《嫉妒與社會》作為德語傳統的「社會學」研究上的一個有趣且獨到之成就的所在。

不過,更明確的實況是這樣:正如英語界的社會學深深地標記著她的經驗主義精神傳統,舍克的社會學研究實際上也印記著非常深刻的德意志哲學精神特徵,甚或可以說,他的這本《嫉妒與社會》實亦即是一種德意志的社會哲學——或更正確的說,是一種德意志的「社會之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sche Anthropologie der Gesellschaft)宣告。以下我們即試圖為讀者指明舍克這本《嫉妒與社會》的哲學傳統背景。

一、情緒現象學與嫉妒分析

儘管嫉妒是一種心理的、社會的行動,並且長久以來,在心理學、人類學、神話乃至各式各樣的社會行動描述(特別是以文學方式來表述)上,已有許多努力和成果。不過,就著有關人之本質的規定性上來看待嫉妒現象,以期在一種後設的間架,檢討嫉妒所貫串的人的全般存在事實這種努力,當代似乎要以謝勒(Max Scheler)的情緒現象學為最具開創性。而且舍克這本書無可諱言地當該或多或少受到謝勒的啟發而展開其討論的。

由此,個人願意在此介紹一下舍克的情緒現象學,並用以說明「嫉妒」這一情緒側面在情緒現象學,特別是關連於情緒現象學而呈現的人的本質存在樣態中,居於若何地位。

在現象學運動中,胡塞爾(Edmund Husserl)是它的開山祖師。不過在早期現象學運動中,特別是1906到l911年的慕尼黑現象學圈(Munchener Phanomenologie)以及1911到l913年在哥丁根現象學圈(Gottinger Phanomenologie)的成員中,謝勒事實上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可就兩個團體中成員的論題核心,尤其是史坦(Edith Stein)一段回憶可以得到證實。但舍克何以能在大師胡塞爾的開山創基下,叫出身於另一陣營(倭伊鏗[Rudolf Eucken))的新唯心論)的客卿身分,擠身為現象學運動中的第二號人物呢?甚至凝聚、引領著胡塞爾早期的學生,堅持把握本質現象學的實在論取向,以對抗大師之向於先驗觀念論的滑轉呢?關於此點,加達默爾(Gadamer)的一段評論也許可以告訴我們真相所在:「在現象學圈中,人們是這麼了解這種洞見:它們不能從經驗上得到,也不能被檢證:而是只能在形相抽象(ideierende Abstraktion)中達致,對此不明白的人喜歡把它神秘化或嘲笑為『本質直觀』(Wesensschau)。方法來,方法去,但在直觀的天賦上,謝勒超過所有所謂現象學家;並且對大師胡賽爾來說,他孜孜不倦地服從於對哲學工作的細微描繪技藝做自我辨明,但在直觀能力上他卻幾乎沒有……。」而正由於這種直觀能力,謝勒較其他人更經易,更深入地抵進了諸多樣態之實質的情緒現象學研究中。

本來,對胡塞爾來現象學乃是認知活動中有關意識關係和結構之描述的努力,這種努力的興趣特別是針對於精確之思想事實的知識(Wissenschaft)。所以我們看到胡塞爾所特別努力的典範知識,無非是邏輯、數學等這類形式的或可形式化的知識。不過由於現象學是正面面對著心理主義(Psychologismus)來反對心理主義,因此,它對於心理主義所藉以發揮的「心知物事」(das Psychische),亦當得有所以扭轉其以心思為流轉不居的相對主義,用以正立知識的客觀存在。然而「心知物事」並不只有形式的思考一端,於是諸「心知現象」(Phanomene des Psychischen)的擴大探索,便成了現象學運動圈子中的熱烈論題。

在當時的現象學運動中,胡塞爾及其學生除了努力徵定認知活動之歷程的客觀性,並藉以成就「無預設」的現象學奠基之外;具體去分析「心知物事」的典型成就,我們隨便便可舉得:如蓋格(Moritz Geiger)之於「美感審嚐」(asthetischer GenuB)、史坦之於「感入」(Einfuhlung,或譯移情)、「動機」(Motivation)、「衝動及發洩」(Trieb und Streben)乃至經驗流的成素如「感性直觀」(sinnliche Anschauung)、「範疇及意緒行動」(kategoriale Akte und Gemutsakte)和「聯想」(Assoziation)、「因果性」(Kausalitat)、「意志實現」(Willenswirkung)等。其他還有如林可(P. F. Linke)之於「感覺」(Wahrnehmung)芬德(A. Pfander)之於「意欲現象學」(Phanomenologie des Wollens)和對「動機」的研究,真是不一而足。

不過,在這眾多以「心知物事」為探討核心的現象學陣營中,謝勒更是深入其中,並和盤地揭露心靈世界中的情緒結構之奧秘。單單他所特別強調出來的情緒側面,並加以深入之現象學探討的論題就有:愛恨(Liebe und HaB)、「謙卑」(Demut)、「敬畏」(Ehrfurcht)、「憤懣」(Ressentiment)、「悲壯感」(das Tragische)、「自欺」(Selbsttauschung)、「羞恥感」(Schamgefuhl)等等。尤其令人矚目的是,這些情緒側面在謝勒以現象學論題提揭出,用以作為實質價值倫理學乃至其宗教現象學和哲學人類學的成立要項後,它們分別都得到學者的注意而做更進一步的發揮。依個人粗淺的認識,便有如下的文獻以資佐證:

Paul Wolff,《論敬畏的意義)(Vom Sinn der Ehrfurcht),Munchen 1935(敬畏感);

Paul Ludwig Landsberg,《死亡的經驗》(Die Erfahrung des Todes), Luzern 1937,新版Frankfurt a.M.1937(死亡感);

Otto Friedrich Bollnow,《敬畏》(Die Ehrfurcht), Leipzig 1928(謙卑);

Alfred Peters,《運動心理學》(Pstchologie des Sports), Leipzig 1927(運動心理); 、

H. G. Stoker,《良心》(Das Gewissen), Bonn l925(良心);

Edith Stein,《移情感入的問題》(Zum Problem der Einfuhlung)Hall a.S. 1917(感入) ;

Herbert Leyendecker,《欺矇現象學》(Phanomenologie der Tauschungen), Hall a. S. l913(欺矇)。

以上這些資料基本上都是基於謝勒開發出的論題加以發揮的專著,其他還有許許多多針對謝勒實質價值倫理、哲學人類學等有關全幅人格結構而加以發揮的文獻,於此並不具錄。是故,我們對於舍克在處理「嫉妒」這一情緒側面上,其與謝勒情緒現象學之探討的關係,當並不難理解。

事實上,正如舍克本人所指出,在僅有的少數論述「嫉妒」的著作中,謝勒的著作是一重要文獻。但同樣也如舍克所惋惜那般,謝勒的著作並不是專門針對於「嫉妒」發言,而是環著「憤懣」這一論題而來的。然雖如此,謝勒這一較寬鬆廣泛的論述,從另一方面看來,卻反而更可以為我們點明對嫉妒這一情緒側面分析的意義所在。

本來,謝勒哲學的核心概念是「人格上(Person),而「人格」這一概念卻又是由「行動」(Akt)來規定,「人格」即是「行動中心」(Aktzentrum)。至於「行動」即是人的現實作為(Tat)。由此我們便可以勾畫出這樣的一幅哲學景象來,即作為行動中心的人格透過其現實作為,而在世界中成就出存有的關聯(Seinverhaltniss),亦即「『人格』」透過其用以來規定自身『行動』的內在結構,一方面得以規定其本身之成現,並在另一方面更是得以其『行動』的成現原理,而搭架到外在世界和本原價值世界。」

 
導讀 1導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