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1
導讀 2

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知識考古學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嫉妒與社會(BD0031)
Der Neid Und Die Gesellschaft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赫爾穆特.舍克
       Helmut Schoeck
譯者:王祖望、張田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5年01月25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00頁
ISBN:957131562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 1導讀 2



  導讀 2

我們若將上述這一前提把它關連到知識論上,特別是在一種「理性」的認知考量下來看,那麼它便會碰到一個非常關鍵也非常難於處理的問題,即「形式先天性」(formal a priori)和「實質的」概念(即「情緒先天性」,
matehal/emotional a priori)的諍立,以及其所關連到如如之人及其世界的存在的問題。由於康德認為「倘若一個理性的東西,要把他的格率看成是實踐上的普遍法則,那麼他只能把它想成不是包含著質料,而是單單依據形式來規定的意志之基礎。」由是,在康德哲學僅有之能保持其純粹性要求的,便只有那種不帶有實質內容,並能直接由其命題形式本身自為規定的「純然的普遍立法形式」(die bloBe Form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了。但由於康德這種普遍立法只能是「純只是形式」,因此自然是空空無一實質內容之物了!並且也因此只能是一「構作的」(konsturktiv),或用創立(康德研究)(Kant-Studien)雜誌的新康德主義者懷辛格(Hans Vaihinger)的術語來說,只能是一「宛如」哲學(Philosophie des Als-ob)。這種「虛構的」(即「建構的」)知識,雖然在其形式上有先驗的有效性(transzendentale Geltung),但無論如何,它還是得局限在其概念之虛構的理想性中(fiktive idealitat),而無法過渡到實實在在具有內容的「實質的」世界中來。

倘若我們要由虛構的概念形式世界過渡向具有內容的「實質的」世界來,那麼現任負責主編謝勒全集的謝勒研究專家弗林茲(Manfred S. Frings)的一段分析,也許可以幫我們釐清作為人格存在之一側面的「情緒」行動,它究竟要如何來自我定位,並關聯到人格團結的社群/社會結構(Gemeinschaft/Gesellschaft als Solidaritat der Personen)中去。他說:「德文material一詞要相對於康德的formal一詞來瞭解,它的意思亦即是指『內容』。……價值經常展現出一種特定的內容,這亦即是情緒先天性(emotional a priori)為何為實質的(non-formal,德文為material),而與康德的形式先天性(formal a priori)針鋒相對之故。它們(按,即價值)的內容及階秩在經驗秩序中由於價值優先於既予的事物,故而擁有「既予的優先性」(priority of givenness)」。

這意即一切的「既予優先性」是要在擔負著價值且本身即就是價值的「人格」上找。因此,只要我們一旦透過行動的事實,那麼「精神的情緒層面(das Emotionale des Geistes)——即感知、喜好、愛、恨、意欲——一樣也有其自己原本的先天內容(ursprunglicher aprioischer Gehalt),並且這種原本的先天內容不是借自於思想(Denken)……」是故,作為人的本質之一部分以及在「人間」作為的「嫉妒」這一情緒側面的考察工作,現在我們便可從謝勒回到舍克的脈絡中來。

二、舍克所揭示之「嫉妒」的人類學和社會學內涵

我們在上述不厭連篇累牘,敘述了謝勒的情緒現象學,其本意實是為要指出底下舍克分析「嫉妒」的真正「意向」。

在謝勒的整個哲學發展中,情緒作為一個人格的行動側面,它不但為我們展顯了一個現象學分析的可能場所(即哲學人類學,含人格主義的實質價值倫理學之分析),並且還徽記了行動擔負者的作為轍跡(特別是他與歷史哲學、哲學人類學交互證成的知識社會學)。而舍克即由些兩座標軸,重新界畫出「嫉妒」作為考察人之本質和社會行動的「作用」。

事實上我們由其哲學、精神科學的心理學背景,再加上社會學、人類學的經驗研究,的確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理解舍克探討「嫉妒」的取經。

含克在這本十二章的《嫉妒與社會》中,正如中譯者在「譯後記」中所稱述,不但運用了有關古往今來、歐亞非美及大洋洲的豐富史地知識;而且在學科上將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神話學、神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融貫一體,還旁徵博引諸家論說以闡明嫉妒在社會行動中的深遠意義。不過,舍克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並不單單在於他淵博的知識,而是在於他由嫉妒所看透的社會學、乃至哲學人類學的洞見。

事實上這本書的論證包含了底下的幾個主題。首先是有關嫉妒與人之本質的哲學人類學命題(第1章);然後是有關具體情緒活動的心理學描述(第2章),以及其在社會行動(第3章)、文化制度(第4章)、神話寓義(第5章);最後再論及「嫉妒的論理學」(第6章)及由之而引出的「使命擔負」(第7章)、「意識形態」(第8章)、經濟政策(第9章)、組織政策(第10章)和未來前途(第11章),然後結論。

對於舍克這樣安排,我們輕易可以看出,他為要指出並勾畫「嫉妒」在整個人存在方構成中的貫串作用,一方面論證了「嫉妒」在人存在上所居的本質地位。只要是人,他「生來就具備嫉妒的能力,這是一項事實。」為什麼呢?因為「只要人是能夠就其存在進行思索的生物,就必然會問:『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另一個人呢?』第二個問題自然就隨著產生出來:『為什麼別人的生活與我的不同?』提問者根據自我分類而產生嫉妒或負疚感。」(頁327)

這也就是說,「嫉妒」是人的本質規定性之一,它同其他人的本質特性如「理性」、「愛、恨」、「忠誠」等等使人之價值乃至人格價值呈現的本質規定性一樣,都是人存在中所不可再化約的構成部分。而正因「嫉妒」在人格存在上具有不可再化約的本質特性,因此它自然也就成了人格存在之交互構成的社會存在中,存在樣態的「發動者」(initiator),並藉著行動,將內在的情緒側面,轉化成社會的制度建置。如是,我們在舍克這本書中看到了,他是如何地將作為人之本質特性的嫉妒,向內而尋究到隱奧的深層心理結構,向外則循由心理行為態度、人際關係、社會團體制度,乃至國家政策建制。在「嫉妒」由個人內在隱奧心理存在及向外在社會制度建置轉化中,舍克透過「嫉妒」及其對跖概念「負疚感」,而引發出關於「嫉妒」的倫理學考察,並將帶有烏托邦性格之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乃至其他故矯為逆轉鼓吹怨恨的強權正義、虛無主義(尼采),以至社會政策的規劃等社會意識形態,一皆納入這個倫理學考察中,從以掘發其中的弔詭,尤其令人拍案叫絕。至於「嫉妒」與「負疚感」間的弔詭,舍克所下的斷語:「這種(永遠會出現另一個得不到他的信任的人而產生的)負疚感是不可避免的,採用社會改革的方法是消除不了它的。只有認識到引起被嫉妒的原因無法消除以後,才能擺脫這種毫無用處的、具有破壞性的負疚感。用美好的思想、利他主義來克服社會內部的嫉妒這一阻礙文化發展的不合理性,更難以收到什麼效果……」(頁327-8)更是令我想起舍克的奧地利同胞羅倫茲(Konrad Lorenz)的「攻擊本能」理論:攻擊是人天生的裝備,是維持個體生存、種族演化的基本裝備,故意地去壓抑它,其結果乃是造成更大的災難。那麼我們如何避免攻擊性的毀滅性錯誤應用呢?羅倫茲同舍克一樣似乎都看出:讓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藉由「遊戲」的參予重導到無傷的動力發展中去。

最後我們還要附帶一提的是,關於「嫉妒分析」的文獻,雖如舍克所浩嘆那般,極其貧乏。但有趣的是,帶在1941年《思想與時代》第5期中,我國國際著名的希臘哲學專家陳康先生,發表了一篇題為「嫉妒分析」的文章。陳先生寫這篇短文的目的,很明顯地是想透過這樣一種分析,引發國內哲學界乃至學術界認取「若分析只用於空洞的概念上去,很容易流為一種思想遊戲。……正當的分析不是這樣,它不是空洞概念的分析,乃是現象的分析、事物的分析。它的出發點即是事物,它的歷程中每一步驟皆直接受事物的控制。這樣的分析方可以給我們關於事物的新知識,嫉妒分析即屬於後一類。」

若我們能平心靜氣不以此文較之舍克的書太簡太短,事實上我們必定能感想到;我們的哲人的許多值得開發的洞見,常常被我們追求時代新潮的激情埋沒掉了。

舍克這本書並不是當今的「名著」。但我還是希望這樣一本能融合德意志傳統的深刻以及英美經驗研究的清晰平實的佳作,能啟發開出我們較寬廣的視野和眼界。

 
導讀 1導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