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時報基金會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序--史欽泰(前工研院院長、余紀忠基金會董事)
專題一 下一個挑戰?兩強對峙的數位政經局勢

作 者 作 品

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承擔與試煉:觀察、追蹤變動世界
水土林:氣候變遷因應追蹤

時報基金會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水土林:氣候變遷因應追蹤
高思在雲 吾心思漢:朱雲漢紀念文集
數位浪潮:科技,衝擊制度文明
承擔與試煉:觀察、追蹤變動世界
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數位浪潮:科技,衝擊制度文明(BF0061)

類別: 時報基金會叢書
叢書系列:時報基金會叢書
作者: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14日
定價:420 元
售價:33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78986975332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序--史欽泰(前工研院院長、余紀忠基金會董事)專題一 下一個挑戰?兩強對峙的數位政經局勢



  專題一 下一個挑戰?兩強對峙的數位政經局勢


第一章 全權化衝突下的科技與民粹

前言
  二○一九年基金會出版《承擔與試煉》,曾序言「世界怎麼了?」身處變動世界的每個人,面臨氣候變遷劇烈、貧富差距擴大、科技日新月異下,分崩離析的政治氛圍蔓延。近四十年來,世界在自由經濟體制的資本主義走向,貿易自由化下的發展,多國內部政府的重分配角色被削弱,金融衝擊持續惡化、不平等差距環生等重大的問題。
  在台灣,地緣政治影響下的問題和困難也陸續產生。基金會公與義議題創始發起人朱雲鵬教授,長期關注世代公平、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的平衡;本座談會由朱雲鵬教授主持策劃,在公與義的角度關懷弱勢與被剝奪者,集結長期關注學者專家對話與共商。

被剝奪的反撲 反全球化運動的根源
朱雲鵬(經濟學者、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公與義系列召集人)
從一九八○年代以來,世界上有兩個趨勢在平行地進行,一個是全球化,另一個是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提高。這兩股趨勢演進到現在,已產生重大的問題和反思。

反全球化肆虐崛起
  在一九七○年代,我們無法想像未來全世界各地會爆發反全球化事件,當時我們只是認為有些國家的收入分配很不平均,例如巴西。然而,從一九八○年代以來,世界上有兩個趨勢在平行地進行,一個是全球化,另一個是所得分配不均度的提高。這兩股趨勢演進到現在,已產生重大的問題和反思。反全球化、反貧富差距的抗議在各地上演,而且愈來愈嚴重。從尾隨G20會議的群眾抗議,到法國的黃背心,到各國反全球化民粹主義,展現許多人民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現狀而力求改變的心聲。

  今年年初我出版了《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這本書,書中指出,發生中美貿易戰的深層原因,在於一九八○年代開始崛起的新自由主義,以及同時發生的全球化趨勢,導致美國核心地帶(heartland)大多數中產階級家庭的經濟狀況惡化,甚至落入貧窮。針對美國貧富不均惡化的現象,美國總統參選人也相當重視。民主黨總統大選初選參選人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與伊莉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均提出抽富人稅。

改革稅制、房屋實價公開的吶喊
  展望未來,針對縮減貧富不均,各學派的提議中;第一,應對資本交易課稅,一般叫做托賓稅(Tobin Tax)。第二,應提高所得稅。第三,目前國際洗錢條例之實施將掃蕩「免稅天堂」,或許可趁機簽訂提高所得/財富稅的國際協議。但在川普時代不可能同意。第四,在台灣也應走向實施實價公開,並實施超額房地產(依市價估算)持有稅。

  關於福利資本主義的未來發展,丹麥學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一九九○年(GostaEsping-Andersen)出版名著《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此書只有描述歐美,不涉及亞洲。當時德國跟歐洲南部的老年人、窮人照顧是靠家庭,美國、英國是靠市場,北歐是靠政府。此書主張要靠政府。但是後來北歐也發現,政府負擔生活照顧會有龐大的財源難題,所以需要改革,否則會破產。

面對未來負擔 年金改革、長照成關鍵

  對台灣而言,未來年輕人的負擔會愈來愈重,需有年金改革,未來需從確定給付改為確定提撥,基金收益率需提高;也必須針對老人照護問題,應善用市場機制補足長照之不足,尊重家庭選擇,不能貿然實施社會主義的長照。最後,必須重視人口危機,否則將步入日本的困境。

新國際經濟情勢下 台灣產業前景
史欽泰教授(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面對人工智慧應用趨勢,要怎麼去看產業?答案是跟進,把餅做大。可是餅不是隨便就會做大,牽涉到分配問題。

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

    首先,產業在全球化下要追求最有效的供應鏈,全球佈局最有效的生產方式。因中美貿易戰爭,迫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重組不只大傾軋,小交惡也能影響,比如日韓交惡,很多供應鏈立刻受影響。再則,機器的可自行學習,包括資料處理及運算,將長遠影響所有的產業,我叫它大解構,原產業解構變成新產業組合。產業鏈重組,生態系創新,供應商、產業、需求面的上下游生態系進行跨域整合。以前的產業鏈訴求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效率,如今,產業鏈不再只以生產者的價格、成本、效率為優先,新價值必須滿足提供對象,必須幫消費者做到有效結合。

餅做大牽涉分配加減乘除 人工智慧是機會考驗

    未來,產業勢必面臨創新轉換的課題。然面對人工智慧應用趨勢,要怎麼去看產業?講貿易戰與科技的衝擊,當然要面對自己;感謝工研院IEK就政府資料整理,提供數據。台灣產業以製造出口為導向,能不能出口對於我國至關重要。二○一七年出口額約三千兩百億美元,其中大陸約四五%,出口美國約一二%。自一九九○年對大陸開放後,二十多年台灣對中、美出口比重的變化像蹺蹺板。面對中美大戰,台灣必須適度調整準備。答案是跟進,把餅做大。可是餅不是隨便就會做大,牽涉到分配問題。分配很難且不一定公平,如家產既要分家又追求擴充,這涉及科技產業的全球布局及管理中的加減乘除,加倍效益,創新競爭,如何加,是否減,怎麼乘,除最難。

    再談人工智慧提供產業的新機會。第一,營運效率大提昇。第二,服務模式大創新:AI能快速蒐集大量資訊掌握消費者行為。第三,產業競爭大翻轉。台灣工廠製造的精確data,產品、設備、組裝、生產過程,是獨特珍貴掌握的資訊。資訊將廠房裡就各種不同sensor,蒐集再加應用AI,應是台灣AI市場的獨有機會。此外,運用AI大數據,生產、資料檢測、與經營判斷的整合,可推動台灣與世界一流的醫療與農業技術並進,並可結合IOT網際網路延伸,發展精準醫療、智慧農業。要注意的是,智慧醫療必須要用到很多sensor,資料蒐集牽涉信任累進與分際,需考量安全與隱私。

政府協助跨域布局轉型 教育、產業思維演進

    最後,當前對我國產業的影響,由於台灣一直都扮演供應商提供全世界,是歷史優良的全球供應商,比較不會在這交戰時刻急迫面臨選邊站問題,唯一要考慮的是就業問題。擔心人工智慧對於就業的衝擊,哪些工作會被替代?什麼新的服務會出現?應關心為新的工作怎麼去培力、迎接。製造因科技效力提升,需要的人會變調,完全routine的人會變調流失,支援人工系統、製造系統,需要的知識會不同。商業模式的改變,資料蒐集產生新的服務。台灣將來最關鍵的是如何改變服務業,提升服務業附加價值。

  今天台灣服務業佔六二?七%,就業人口最多,但附加價值相較製造業仍非常不足。人工智慧、數位經濟時代,服務業要著力更多。四十年來,製造業是台灣的代名詞,人工智慧的科技帶動產業服務、產業創新,應用服務的部分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是必要的學習革命。在地的關懷,不論是文創、旅遊,與農村農業怎麼結合,怎麼發揮。新的生態系打造,較幸運的是有強而有力的核心科技叫做半導體,產業不管怎麼變,預測半導體需求將持續成長,雖然未來會怎麼變化尚不知,半導體為基礎的研進,絕對不能夠放棄。我簡單的總結,必須打造硬體為基礎的新科技服務,硬體是我們的本,創新服務,注意跨領域的異業結盟,需不同的行業一起思考未來。

  要有長期思維,長遠打算,從觀念、教育、產業結構的改變,進而在制度、立法上面細密的轉軌,需要跨界跨國政府跟民間的合作方式。它是一個多領域的,創造價值不是只講求效率。Investing human resource運用科技解決人類與自然的未來,而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