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人生顧問

【類別最新出版】
不只是餓:解放心靈飢餓,擺脫飲食焦慮──《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餓怒症》套書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教戰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活一天樂一天:百歲母親教我的生活智慧與兩性溝通(CF00493)

類別: 心理‧勵志>人生顧問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竹君(本名褚家玲)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28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626374047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癌症五度復發、丈夫過世,仍決心守住這個家、堅強活下去

前陣子做了癌症追蹤檢查,發現癌症五度來敲門,一開始真的有些沮喪。手術前看到「麻醉說明同意書」上說明麻醉可能發生的風險,有心肌梗塞、心跳不穩、中風等可能後遺症。我本就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進開刀房前,我居然告訴麻醉科助理,我的健保卡上已經備註,如有不測,放棄一切急救。

為我操刀的是台北三軍總醫院(後文簡稱三總)的前院長俞志誠(現任三總乳房外科主?)。他是乳癌權威、醫術高明,謹慎細心,尤其很懂病人的心情。他每天早上六點就來查房,連續三次跟我講,「妳現在沒有以前那麼積極勇敢囉,雖然你先生過世,可是你要守住你的家,不能放棄呀!」

二OO七年,我確診罹患三陰性乳癌第三期,存活率較不理想,醫師判斷只有兩年。但我幸運地渡過了這次難關。二OO九年,我第一次復發,轉為非三陰性,可開始用標靶藥物治療。

前幾年我幾乎每年復發,我和醫師開玩笑說,好像「周年慶」一樣。每次復發我都毫不猶豫,立刻請求俞主任為我操刀。

治療乳癌,三總有個醫療團隊,其中血液腫瘤科的戴明燊主任,十年前到倫敦大學專研癌症,獲得博士學位。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很有耐心的良醫。戴主任讓我實驗新藥,每月化療,總算平安度過七年,沒有復發。也是因為醫師要求我密集追蹤,彷彿「三個月一小考,六個月一大考」。

每三個月一次的超音波掃描,影像科的許主任居誠用顯微鏡看得非常仔細。年初,丈夫陪我去做超音波掃描,發現一個O?三四公分的橢圓形腫塊。不到一個月,丈夫突然過世,我極度哀傷難過。四月照超音波時,那個O?三四公分的腫塊已長大,因為那幾個月,我的情緒起伏太大,細胞也產生了變化。

戴主任懷疑它是癌症腫瘤,為我安排正子檢查。檢查結果出爐,判斷五O%可能是癌症復發,五O%是發炎,於是再安排穿刺切片檢查。許主任是一流的高手,檢查過程中我完全不害怕,也不痛。

最後確診癌症復發,必須開刀。醫療團隊細心醫治、親友溫暖關懷,我心中無盡感恩。感謝上帝安排了這麼優質又有愛心的醫療團隊,用盡心力來醫治我。對這些偉大情操的貴人醫生,我有道不盡的感謝。

在我生病的這些年,遠在國外的兄弟姐妹,對我非常的關心。在美國的仁哥是虔誠基督徒,這陣子幾乎每天都打電話給我,用《聖經》經文來鼓勵跟安慰我。我的師長、親朋好友和讀者,也總是為我加油打氣。如果我有段日子沒有寫稿分享,他們就會關心我的近況,讓我非常的感恩與感動,也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得到這麼多貴人和好朋友的關愛跟祝福。

最後,我也感恩我自己,「不要放棄」。在醫院治療的時候想著,我家住在七樓,歷經人生風暴、苦難與挑戰,覺得自己更上一層樓,看得遠一些,更看到自己內在的軟弱與渺小,更學會隨時感恩,更要謙卑誠懇,要學會放下,活在當下,人生真的只是一口氣。

神教會我,要更珍惜感恩目前的美好,雖然丈夫在人生旅途中先下車,卻留給我非常多美好快樂的回憶,他的靈魂與我同在。他一定希望我好好活下去,我萬分感恩他。
寫到這裡,想起美國前故總統甘迺迪過世後,他的母親雖然非常傷心,仍然非常堅強,她說暴風雨把鳥巢給?壞了,第二天鳥還是重新築巢,鳥還有小鳥,還要繼續快樂的活下去。

在患難中要學習忍耐與喜樂,相信神與我同在,我把自己完全交託給神,經歷祂的大能。



心理諮商師教會我,先同理自己,不要急著向他人索取滿足


丈夫過世後,心理諮商師幫我們一家人,包括女兒、女婿和我三個人一起諮商的第二次,結束後我照往例,邀請女兒女婿喝下午茶。他們生氣地拒絕了,叫我一個人回家。

我在東區一個人逛地下美食街,那個時段幾乎沒什麼人。心理諮商時的「真心話大告白」,結果換來「怒目相對」。?實在的,我心裡五味雜陳,大家說出心裡的話,也傷感情。後來想一想,我傳了訊息給諮商師,建議下次可否分開諮商、等到合適的時候再合在一起?
諮商師卻問我,「多久沒傾聽內心的聲音了?」有時候哀傷使人喘不過氣,吃不下飯,無力感,莫名地以為自己怎麼了。哭泣焦慮也是情緒。
有一個晚上,老師和我通電話。在通話中,她叫我回想一個自己認為最舒服、最安心的地方。我立刻想起我小時候在香港。我的童年,每天下午獨自在窗台邊望著海,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那時不知道是發呆還是什麼?所以我很能夠獨處。

接著老師讓我放鬆。我認為老師要我「冥想」,但老師解釋了一個心理學的名詞,「正念練習」。面對所發生的事情,不論心中的情緒是正面或負面,陪伴著那個「情緒」、跟它說說話。

老師用溫柔又催眠的聲音,問我:你有多久沒有跟它說話了?不要再壓抑或否定它了。

老師繼續溫柔地說,你背負了太多的焦慮、太多的悲傷在身上。先試著做個深呼吸,閉上眼睛、感覺自己的心跳。心和身體連在一起,想像你現在是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溫度光線如何?注視你內心的焦慮失落悲傷。它們長什麼樣子?距離又如何?聽聽看它們想對你說什麼?從多大開始你認識它們?它們跟在你身邊陪著你。請照顧你的焦慮和哀傷。要怎麼照顧它們?聆聽關注,看它有什麼變化?

聽完老師跟我說的話。老師發現我的聲調不一樣了,變得平靜安穩,原先的急躁慌張不見了。我告訴老師,我一生有許多焦慮哀傷的經驗。她要我練習回顧生命中的許多經驗,練習想像自己回歸到兒時的無憂無慮。

又到了三個人一起諮詢的時刻。又要「真心話大告白」。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心裡是害怕的。老師要我練習說出來。
她強調,要先了解自己需要,讓自己同理自己,不要急著向他人索取來滿足自己。當自己同理自己後,與他人對話才能接納和包容他人。
諮商師胡博士說:失去親人反應多樣且獨特,讓我們的哀傷有機會能走出來,跟我們說說話。慢慢地開啟感受的觸角,轉化失落的情感,才能領悟逝去親人這件事要留給彼此生命的禮物與祝福。

萬分感謝胡博士的帶領,讓我走出傷痛,也更認識自己。這段時間,非常感謝遠在海外的兄弟姐妹對我的關心,以及好友們對我的安慰,萬分感恩。


練合唱、學鋼琴,把熟齡獨居過得有滋有味

過去許多文獻認為,老人因為各種原因被迫獨自居住,缺乏家人的照顧,孤寂地面對老化,是罹患老年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但隨著社會變遷,一切都有了改變。

丈夫去世、女兒赴美後,很多人關心地問我,「獨居老人」的感覺如何?

說實在的,從小到老,從來沒有一個人居住過,總是有親人同住。年輕時照顧年邁的父母親,父親過世後,母親和我們同住二十三年過世;後來女兒到國外求學,我和丈夫兩個人過得忙碌而愉快,彼此相依為命。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變成「獨居老人」。但我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快樂的「獨居老人」。

我參加「社區大學」所開的「西洋歌曲歡唱」課程,一班三十位同學,老師每堂課都會教一首新歌,從英文開始教起,再教唱旋律,大家程度都很好,很快就可以上手。唯獨我有些擔心,因為我正在化療,全程戴口罩唱歌。老師很細心,用塑膠袋套住麥克風預防飛沬,但我仍然自備麥克風,因為我的免疫力太差了。

歌唱班的同學都喜歡唱歌,而且深知唱歌對身體的好處,很享受一起唱歌的快樂。
我們有個LINE群組,我Po我的文章上去,有位同學立刻回應:我是你的粉絲,看過你的文章,聽過你的錄音。

大家都很有愛心的鼓勵我。老師個性活潑開朗又有智慧,她的父母親也是癌友,她很有同理心與愛心。

除了到社區大學上課外,我每星期都會去三軍總醫院的「英文研究班」授課,延續丈夫在擔任義工英文老師長達九年的精神,也交了非常要好的好朋友。他們的陪伴與關心,等於家人,大家常安排餐敘還有旅遊,有他們的陪伴,我不孤單。

原本在教會相處二十年的老朋友,因為疫情的關係,已久未相聚,雖然彼此思念,也只敢在LINE群組上互相關心、聽牧師講道。但最近我每週會到住家附近的教會,參加「小組讀經禱告」,只有六、七人,一起為家人好友及他們所在的國家禱告。

二十年前,陪女兒學鋼琴的時候,我也學過一陣子。為了不使我的獨居生活太孤單,也不讓女兒的鋼琴成為昂貴的家具,我請鋼琴老師每個禮拜來家裡一次,重新學鋼琴。

丈夫剛過世時,我不敢約老同學和老朋友見面,一方面自己癌症復發,而且自己心裡也沒有準備好,怕自己忍不住向別人訴苦,將負面情緒傳染給朋友。但我接受諮商師的心理輔導半年多,現在已逐漸走出悲傷的陰霾。我們應該彼此正向思考,彼此鼓勵,向前看。

《大人社團》的總編輯賀桂芬鼓勵我:「即使人生最後一段路是一個人走,但大家還是可以透過有形無形的方式彼此陪伴。」因此我決定我的「獨居老人」生活要過得有滋有味,才不辜負許多人對我的關懷和愛護。謝謝大家。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