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人生顧問

【類別最新出版】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


用生命歌唱:留美聲樂家蘇麗文淬煉46年的音樂美學(CFV0324)

類別: 心理‧勵志>人生顧問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蘇麗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2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0頁
ISBN:9789571375281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唱得好聽、不好聽,標準是什麼?」

▍怎樣才能將歌唱好

    歌唱是一門需要相當專業理論和專業技巧的綜合藝術。歌唱者一定要經過長時間適當的練習和思考,並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成為自己的學習捷徑,加上不斷的演練、模擬、分析、研究、改進、創造,才能使唱出來的歌聲具有更豐富的感情和生命力。這是一段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就好像氣功修煉者,日積月累,不間斷的修煉,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絕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能成就的。

    事實上要把歌唱好,歌唱者首要必須學習的是「特殊呼吸法」。如果呼吸的方法不對,可能會使歌唱者的聲帶受到傷害,甚至聲帶長繭,必須開刀矯治。所以我在教唱時,一定會提醒學員們,不能讓聲帶受傷。每個學員在練唱的過程中,我都會從頭到尾一絲不苟地引導、糾正。

    對於初學歌唱的人,在此歸納出學歌唱者應注意的幾個技巧,從中去學習改進,定會有所助益。

▍唱歌就是呼吸

    歌唱的基本功夫,必須訓練學員從最基礎的「腹式呼吸法」開始。

    練習呼吸的時候,一定要讓每一次的呼吸吐納都達到一定的時間以上。正如義大利歌王卡羅素所說:「一位歌者是否能踏上成功之路,端看他對呼吸器官的操縱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奧地利著名的女高音伊麗莎白舒曼(Elisabeth Schumann)也指出:「唱歌就是呼吸。」歌唱家鮑姆(Kurt Baum)也說:「呼吸是嗓音的生命,呼吸是一切。」可見,呼吸對於歌唱是多麼重要。所以學習唱歌的第一步就是好好地練習腹式呼吸。

1.什麼是腹式呼吸?

    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嬰兒的哭聲,就會發現發聲的秘訣。如果家中或鄰居家中有小嬰兒,我們可以觀察看看,只要嬰兒一哭,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他們那宏亮的哭聲。我常常就好奇,嬰兒那麼小,哪來這麼大的肺活量,哭聲總是特別嘹亮又充沛。其實當你再仔細觀看嬰兒哭時的肚子(腹部),會發現他呼氣時肚子(腹部)是凹下去的,吸氣時肚子(腹部)反而是凸出的,即腹部是鼓起來的。用這樣的呼吸方式,使得小寶寶這樣小的軀體,居然能發出如此巨大的聲響,而且似乎不知疲倦似的。那是因為這樣的呼吸方式,就是「腹式呼吸」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把練習「腹式呼吸」法,作為學習歌唱時自我練習的第一步,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再進一步觀察嬰兒哭時,隨著哭聲大小,他的腹部、腰部隨之漲縮起落,其呈現是不同的。更精確的說,腹部和下腰部越收縮,哭聲就越大聲。這是由於下腰部、腹部、背部的肌肉朝內收縮時,會強力地帶動橫膈膜往上提升,因而壓縮了肺部,將氣息送出。此時,強勁的氣息振動聲帶,進而發出宏亮的聲音。所以,聲音的強弱、快慢,要看下腰部、腹部、背部等部位肌肉活動的速度和力道而定。

    說穿了,歌聲就是運用人體內的氣息振動聲帶,因而產生的共鳴聲音。

    換言之,人聲的器官是由肺部,經過喉嚨的軟骨、氣管、咽頭到口腔而發出聲音的。發聲時,在喉嚨的部位可以感覺到喉頭軟骨的振動,於是聲音就經過聲帶而發出來。

    有人說:「連呼吸都不會,怎麼會唱歌。」雖然似是一句玩笑話,但事實上一點都不假。不懂歌唱的竅門、不會唱歌的人常常犯了硬是「扯」著聲帶唱歌而不自知的毛病。正確的歌唱,氣息是主動的,而聲帶是被動的。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主要控制在氣息,而不是在聲帶或喉頭部位。精確的說,聲音的高、低、強、弱,端看聲音是經過舌頭、嘴唇、牙齒、口腔或鼻腔等不同部位的共鳴位置而定。聲帶是被動的,當氣息通過之際,會振動到聲帶,這時聲帶才發出聲音來。這樣才是正確地使用聲帶。所以,聲帶的任務在歌唱時是非常單純的,並不負擔其他有關控制聲音的任務。

    因此,要把一首歌唱好,一定要熟練正確的呼吸法。而正確的呼吸法,就像嬰兒哭叫時,使用的腹式呼吸法。

2.練習腹式呼吸法

    練習腹式呼吸(練氣)時,雙手要自然地垂下,雙肩不可以聳起,兩腳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輕鬆,將大自然的清氣慢慢地吸入到下丹田(位於臍下三寸處),同時使腹部和兩側微微凸起,讓它發脹起來。接著,停頓呼吸,閉氣一、兩秒鐘,而此一過程就是氣功所謂的「止息」。然後,將體內的氣息慢慢吐出,這時將氣息從齒縫推出,會與外界的空氣摩擦出「嘶嘶」的聲音。這是練氣和發聲的妙法。

    當練習將體內的氣息發出,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聲音時,要用耳朵注意傾聽各種聲音是否平穩,不可以發抖。兩眼平視正前方,眼晴鎖定一個固定目標,用意志力將聲音和氣息推往你所設定的目標,也就是共鳴腔的部位。吐氣的速度越慢越有效,當氣息吐完時,腹部又會恢復到凹狀的形態。這就是練唱之前的基本功夫,與一般練氣功的人,每天練習腹式呼吸法是一樣的。

    再來就是練習的要訣在於吐氣的時間要慢慢拉長。一般剛學歌唱的人,吐氣時間可控制在十五秒到二十秒。如果勤快地練習,每天練三十分鐘左右,三個月以後,吐氣時間大約可增長到三十秒至四十秒。這對於奠定正確發聲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除了能夠幫助我們達到正確地發出聲音,對於穩定情緒和身體健康也是相當重要的方法。練氣有成的人都知道「氣集丹田」是怎麼一回事。那就是藉著吸氣和吐氣,讓腹肌充分地收縮和放鬆,促使腹部更發達,日積月累,慢慢的在下丹田的位置,會出現一種緊縮又慢慢鬆開的、一層深似一層的、一陣緊一陣鬆的勁道。

    換言之,經過一段時間的腹式呼吸之後,你會發現;當你的內氣下沉得越深時,其反作用力就越強。就像射箭一樣,把弓拉滿時,所射出的距離就越遠。能夠練到這樣,就掌握了正確的發聲法。

3.氣息和歌唱具有密切的關聯

    一個歌唱者如何保持氣息的穩定和順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曾經上台演唱過的人,都一定體驗過演唱前的緊張氣氛,有些人甚至覺得自己的心臟快速跳動到難以掌握的地步,幾乎要迸出來似的。所以,對有心學好歌唱的人,我非常鼓勵一定要練氣功,可以向練氣功有成的老師或朋友人請益「禪定」的功夫,這絕對有助於提升歌唱的基礎。

    進行練習腹式呼吸時,吸、吐第一口氣之際,精神要集中在氣的反應和經穴的走向。換言之,當你確定吸入的氣已進入下丹田時,試著再將氣由下丹田往下推,讓這一股氣經過玉門穴、關元穴、中極穴、曲骨穴、會陰穴。此時,必然會發現氣的走向和箇中奧秘。當然,這些奇妙的感覺必須經過一段時間苦練之後,才能體會得到,那是一股熱流在經絡上流動的感覺(氣感)。

    在歌唱時,吸氣過量或吸氣太少都不好。吸氣過量時會迫使肌肉緊張,缺少彈性;吸氣太少也會緊張,形成力度不夠。胸部和腹部使用力量過大,容易造成肌肉僵硬,也會在歌唱時失去肌肉的彈性。

    矯正的方法就是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和自然舒暢的呼吸狀態。自然舒暢的呼吸狀態指的是「用多吸多,用少吸少」。譬如,每一句歌詞為兩小節八拍,可當作每一拍為一秒鐘,八拍共計八秒鐘,試著用不同的速度練習。時常模擬演練,掌握氣息的長短,養成「用多少吸多少」的習慣,不斷地練習,就會熟能生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歌唱必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呼吸時腹部收縮得太快及氣息不均勻,也是初學者容易犯的毛病。

    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力求精進的歌唱者每天必要的訓練功課。正確的呼氣法用在歌唱時,是自然平穩和緩慢的。如果腹部收得太快,氣息一下子吐完了,就無法把一句歌詞完整地唱完。這時就會出現運用胸部的力量硬擠出聲音的狀況,當然,這種聲音很難入耳,演唱者和聽眾都會感覺很不舒服。

    矯正方法是要「慢吸慢吐」,每次的吸和呼都必須控制在十五秒以上。氣的流動要保持均勻不顫抖,用意志力控制氣息的穩定。然後再練習「快吸慢吐」,盡量把握每次的練習保持一致。

    歌唱時,呼出的氣息不平均、時長時短、聲音不穩定、無法一氣呵成,都是歌唱者的障礙。矯正的方法為集中注意力去控制氣息,可用長音發出「嘶」的聲音,用心仔細的聽這「嘶」的聲音,同時注意發聲點和用力點,要控制均勻,不要斷斷續續、忽大忽小,保持穩定的聲音。這種練習法的技術,相當有效果。

    總之,只要你仔細研究呼吸,體會呼吸時身體所發生的變化,就容易掌握氣息的運用,進而使得歌唱技巧達到最高境界。

▍尋找共鳴腔

    發聲方式不正確的話,會傷害到聲帶,所以唱歌時,氣息必須先運到正確的共鳴部位,然後利用吐氣時發出聲音來,這才是正確的發聲法。而且如果方法正確,一點都不會累;絕對不是用喉嚨在唱歌。

    人體是一個天然渾成的大音箱,具有完美的「高、中、低」音的音響結構。體型無論大或小,都能發出天生所具備的音響效果。因此,歌唱的發聲法必須通過意志力的控制,使腹部和腰部的肌肉起收縮作用,使橫膈膜向上移動,造成肺部氣壓上升,經過氣管到喉嚨,衝開已經閉合的聲門(即聲帶開合之處),帶動聲音的振動。所產生的素音通過共鳴腔體(如腹腔、胸腔、口腔、咽腔、喉腔、鼻腔、頭腔等),於是產生共振作用,進而產生優美的聲音。一切音響都是物體振動的結果。當空氣受到物體振動時,會產生振動的次數疏密、頻率不同的音波。物體振動產生的音波遇到一個適合它的振動頻率的空間時,就會產生共振作用。於是,在此情況之下,發出比原來音波更洪亮的聲音,這就是所謂的「共鳴」。

    人體的共鳴腔體可以大略分成五個共鳴區,亦即腹腔、胸腔、口腔(包括咽腔和喉腔)、鼻腔、頭腔,無論音程的高低,都必須要有這五個共鳴區的共鳴,所產生的聲音才是理想的。

    有了五個共鳴區的共鳴,所產生的聲音是寬闊的、廣大的、圓潤的,是圓管狀的音柱,就像小皮球,不管滾向何方,都是圓滾滾的,所以,聽起來就顯得非常圓潤完美。

    以練習鼻腔共鳴為例,「鼻腔」是專管較高的頭腔發聲的主要器官,也是比較困難練習和運用的器官。不但初學者感到頭痛,就算學習多年,對於歌唱很有經驗的人,也不容易運用自如。但是一旦練到駕輕就熟,聲音自然會圓潤有力、明亮動人,可以穩定地掌握歌唱的最高技巧。

    練習鼻腔共鳴和頭腔共鳴,平時可多用中文注音符號「ㄇ」、「ㄋ」來練習,閉口將發聲點擺在「鼻子後面和眉毛的附近與前額底下」,輕輕地哼唱。這時要注意體會它共鳴的位置,是否有輕微震動。如果有些輕微震動,就表示成功了;如果沒有,表示尚未得法。按照這樣的方式多多練習、研究,對於鼻腔共鳴有相當大的幫助。

    想要唱出美妙圓潤的歌聲,平時說話或讀書、演講時,都必須隨時注意共鳴的運用,時時留意,勤練不輟。久而久之,對提升歌聲的圓潤嘹亮一定大有助益。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