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教養生活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鐵人教育夢

教養生活

【類別最新出版】
腦科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說明書:《青少年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當孩子「轉大人」,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話?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在教養與升學之路,讓親子作家╳台大優等生一起成為青少年的陪跑員:【特別收錄:高中五大科的學霸學習法】
鐵人教育心法:李萬吉獨一無二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哲學,創造美好人生的100個智慧
孩子可以這樣教:《兒子使用說明書》 +《愛的教育》


鐵人教育心法:李萬吉獨一無二的教育理念和生活哲學,創造美好人生的100個智慧(CU00074)

類別: 教養生活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作者:李萬吉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30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78626353840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輯一 鐵人論學習: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孩子學習樂趣
學習才是活化的目的
    
與朋友聊現在的學校教育,雖然仍有許多老問題,但也明顯感受到一股「翻轉」的潮流。從媒體或雜誌的報導中,國內和國外都可以看到許多教學的新方法和新觀念,以不同程度影響著教育現場,雖然作法不盡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教學「活化」,好提升教學成效。
    
這些引起大家注意的新方法,一定是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通常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實際上,不少老師在複製、學習某些活化教學的方法時,會發現明明很努力在做,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因嘗試改變失敗而遭到同儕或家長的質疑與批評,結果反而否定那些翻轉的觀念,寧可採取熟悉且保險的老方法,令人感到遺憾。
    
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每個學生的條件和需要不同,每個領域所要學習的知識也不一樣,每個老師的能力與特質也有所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著每一次教學的效果。現今教育既然強調適性多元,當然不能期待同一種方法能適用在所有的教學情境中。
    
任何教學設計,都要記得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讓學生「學會」才是關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真正要活化的其實是「學習」,也就是說,要先能讓學生「想要學」,然後利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理解和運用,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甚至能依據個別能力去安排學習範圍或進度,讓學習有足夠的成就感和挑戰性,那樣的學習應該就會充滿生趣。
    
活化教學只是手段,活化學習才是目的。唯有讓學習真正產生效果,活化教學才有意義,否則任何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和課程設計,若無法讓學習活起來,都將會徒勞無功。

學習要持續 好奇樂趣少不了
    
一位在兩岸保險業打拚多年的高階主管,退休幾年後選擇回到學校,修讀了宗教研究所,拿到碩士後,又繼續攻讀哲學博士,現在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友人問他為什麼這把年紀還想這麼辛苦讀書?他說原因其實只有四個字「好奇、喜歡」。
    
「好奇」和「喜歡」應該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學習動力,看那些學齡前的小小朋友,總是對周遭新事物感到好奇,喜歡問,喜歡聽,喜歡做,喜歡試。當他們發現所做的事情做得來,而且有樂趣,往往可以花很長時間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同樣的,也有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也因為喜歡某些事情,包括喜歡探索新事物,仍抱持著高度的學習動力,比年輕時還學得更認真。
    
然而,常發現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花更多時間在學習,卻對學習越來越缺乏動力。造成這個轉變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沒興趣」往往是關鍵中的關鍵。孩子沒興趣學,可能因為內容太簡單,或者太難;也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過度單調,或過於複雜。
    
當學習過程無法從成就感中累積樂趣,學習自然難以有效持續。加上學校安排的學習內容通常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不是自己選擇的,若沒有適當引起動機,孩子一開始就缺乏好奇心,那就雪上加霜了!
    
如何引發學習動機?如何維持高度的學習興趣?本來就是教學者要一直面對的課題,而且往往沒有一招打遍天下的不變模式,需要因人、因時、因內容而異。因此,當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不想寫,除了責備處罰學生外,老師也需要回頭檢視課程內容和教學設計,是否能引發足夠好奇和樂趣?才能讓學生想要學。

成就感和壓力 讓學習持續
    
因為自己喜歡跑步,也常鼓勵身邊的同事或友人跑步,畢竟那是最簡單的運動,除非有特殊狀況,無論快慢遠近,只要願意讓自己跑起來,流流汗,喘喘氣,對身體都是好的。只是要讓人願意把跑步當做固定的運動習慣並不容易,嫌自己跑不動、怕無聊,身邊不喜歡跑步的人總可以找到理由為自己設限。
    
然而,最近也發現許多原本不愛跑步的朋友開始練跑,有人為了減重而跑,有的是為了陪著家人跑,有的是同事揪團不好意思拒絕,在團體激勵之下跟著跑,至少有伴不會無聊。也有人因為家人送了衛星定位的專用手錶,怕浪費了手錶的功能而開跑,而每次跑步紀錄上的各種數據,似乎也成了激勵他繼續跑的誘因,想看看自己能否比上次跑遠一點,或跑快一點!
    
跑步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情,加上人普遍有惰性,對於這種苦差事,若沒有足夠的激勵,多數人會選擇敬而遠之,但只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對的誘因,通常就可以激發動力去嘗試。接下來,若能從他人的稱讚或支持產生成就感,甚至是某種壓力,就不難持續下去,漸漸變成一種習慣。這些過程,如果能加上團體約束的力量,就更容易成功,這些都是個人在企業中推廣運動訓練的經驗。
    
套用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經常會有類似的狀況,當學習過於輕鬆,沒什麼成就感,學生會覺得無趣;學習過於困難,或者作業考試過於繁重,則容易放棄。專業的老師若能提供誘因激發學習,給予足夠的正向支持,搭配適當的壓力和挑戰,讓學生有過關升級的成就感,勢必能有效激勵學習,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就像跑步上癮的人,不用人督促也想跑一樣。

排名不是學習的目的
    
為了如期完成人生的第一百場鐵人賽,這段期間除了持續訓練外,也積極到處征戰,只差沒有像廣告詞所說的「不是在鐵人賽場上,就是在前往鐵人賽的路上」。

隨著年紀增長,參賽的組別競爭對手減少,拿到名次的機會也就大增,這一生當中大概就這段時間最常上台領獎吧!
    
其實在鐵人賽或馬拉松這種人數眾多的賽場上,除了少數頂尖選手追求前幾名的獎項外,絕大多數人挑戰的都只是自己設定的目標。一開始通常只求「完成賽事」就好,跑了幾場後可能就會希望提升速度,突破某個時間門檻。排名往往只是一種參考,給自己多一些往前進步的動力,但不太會是訓練和參賽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說,這類比賽的主要對手就是自己,速度加快比排名進步更有成就感。
    
我認為學生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概念,在大範圍的課程架構與教學進度下,每個學生依照自己的資質條件和興趣專長來設定挑戰目標,重要的是讓自己不斷進步,並且因為進步而獲得成就感,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學習,才會形成自發性的學習。偶爾同儕之間的比較,只是幫助老師和學生自己了解學習成效,或者強化動機的手段之一。
    
遺憾的是,現今許多家長和老師把競爭視為學習的主要目的,只看重成績排名,很容易否定學習過程的付出,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也會窄化學習的範疇。有些聰明的學生,不太需要努力就可以考高分,就很容易看輕學習這件事;相反地,有些學生就是不擅長某些學科,即使努力了也得不到肯定,兩者對於學習都非好事。
    
未來的學習強調適性揚才,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路線上,用符合自己條件的步調,做最有效且最持久的學習,這是學校教育最該重視的課題。

評量的目的不在追求高分
    
在學校的各種學習活動中,評量是重要的一環,但也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討厭,甚至害怕的事情。對很多學生來說,多一個考試就如肩頭多一個重擔,能少考一次試,也可能讓學生高興一整天!
    
造成考試這麼惹人厭的原因,通常不是考試本身,而是考試後要面對的結果。例如答錯題目可能被罰寫好幾遍,分數考差了會被老師和家長責罵甚至體罰,更討厭的是明明考得還不錯,還要被拿來跟其他更好的同學相比。
    
程度較差的學生,常會覺得怎麼努力都考不好;程度好的學生,又擔心自己沒辦法得滿分!少數會喜歡考試的學生,大多也是因為能從結果獲得獎賞。漸漸的學生只在乎考試的分數,而忽略了考試真正的目的。
    
有效的評量要能夠讓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並讓學生願意繼續學習。對此,美國學者經研究提出「八十五分最適學習定律」,認為除了少數為了證明能力、分發學校或決勝負的考試外,一般的評量結果,八十五分是孩子們能學到最多本來不會、而且再學習效果最好的分數。
    
然而長期以來,大人們總期望孩子每次考試都能越高分越好,不只增加了考試對學生的壓力,也容易忽略拿到滿分時,反而未能檢視出真正學習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經常為了「增加學生大考應試能力」,刻意提高平時考試的難度,這對少數程度好的學生或許有刺激作用,但卻苦了多數資質中等甚至落後的學生,完全削減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評量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學生,也不是要討好學生。若能透過適當的考試頻率和難度,讓學生從考試結果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學生應該會更願意針對不足之處,持續學習改進,這樣的評量才有其真正意義。

過度強調升學 易讓學習本質走味
    
據教育部統計,近三年來全國都有近四十所國小只有一位小一新生,五都也不例外。受到少子化問題持續衝擊,這幾年不僅私立學校努力求生存,公立國高中也都提高危機意識。在各個國小的升學博覽會上,越來越常見到鄰近公立國中校長帶隊去宣傳;公立高中職也透過各種管道平台,努力突顯辦學特色和績效,就為了獲取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由於新課綱實施,家長對孩子學習產生更多憂慮,這幾年各高中職宣傳重點,多了許多課程介紹,要讓家長知道學校規劃哪些必修和選修課程?提供哪些額外的學習資源?然而,許多學校在向家長說明時,會不斷強調這些教學可幫助學生升學,甚至讓人感覺學校課程設計和活動,一切目的都導向「對升學有幫助」。
    
不可否認升學績效是國高中很重要的辦學成果指標,幫助學生達成期待的升學目標也是學校的責任。然而國高中的學校教育目的和功能,絕不會只為了升學,還有許多在升學制度下不容易被看見或採計,卻是全人教育所重視的各種品格、能力和特質,更需要透過學校教育環境來培養。
    
舉例來說,學生投入志工服務,可以增進學生對社會關懷;參加各種競賽,幫助學生培養專長,挑戰自己;學習多國語言文化,能擴展國際觀和移動力。這些學習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當學校過度強調對升學的重要性,就容易讓學習的本質走味。
    
家長難免會想:「做這個對升學有什麼幫助?」此時學校除了滿足其心理期待,更需要以更高遠的角度,來引導家長的思維,學習不只為了升學,有些學習即便對升學沒有直接幫助,仍是孩子應該努力去嘗試和完成的。

科學素養 需長期累積
    
前些日子媒體報導,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二七三八名國一學生,發現逾六成學生實驗課都按照教師或課本的指引操作,很少自己提出研究問題,探究精神不足。此外,有學者也批評部分教師目前尚無能力帶領學生想題目,中學現場實驗器材也不足。這些實際的教學問題,都會限制新課綱探究與實作新制的落實。
    
這樣的現象可說是必然的,新課綱才起步一年多,老師和學生都還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數國高中仍以評量分數和升學榜單為最重要績效,在有限的課程節數中,有些老師乾脆在教室裡「講授實驗」,或者播放影片讓學生「觀察實驗」,能做好實驗室管理,讓學生照著課本做實驗,已經是很值得嘉許的了!
    
現階段,教育現場要讓學生普遍能夠自己提出研究問題,做到「以學生為本位」的實驗教學,理想性實在太高了!就有大學教授指出,「自己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中最難的關卡,平時專注於研究的大學教師都得花許多時間想,更何況是中學師生。
    
實際上,就算是每年參與科展的眾多作品中,由指導老師「建議題目」的比例也相當高,對於平時就對科學興趣缺缺的學生來說,沒有適切的引導就要自己想問題做實驗,可說是痴人說夢。
    
科學素養,除了科學基本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外,還要有觀察記錄、分析歸納、批判思考和解決問題等能力,這些需要長時間與經常性的學習累積,只靠正規的實驗課程是不足的。    然而只要能透過課程教學的設計,從小學階段開始,規劃自主探究的課程,或在各學科領域中融入,這些科學素養便可逐步建立。當然,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這些在傳統教育思維培養出來的中小學老師們,也必須先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