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發現之旅

【類別最新出版】
哥雅:既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
達利:超現實主義狂想天才
發現之旅藝術大師 (11冊) :馬內+竇加+華格納+夏卡爾+哥雅+達利+米羅+高更+柯比意+莫內+林布蘭
聖修伯里:永遠的小王子
凡爾納:追求進步的夢想家


世界花園(XB0048)
Decouvertes Gallimard

類別: 百科‧圖鑑>發現之旅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Gabrielle Van Zuylen
       Gabrielle Van Zuylen
譯者:幽石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13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94頁
ISBN:957132714X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羅馬花園的淵源

羅馬及附近花園的設計,受希臘化時代精緻文化影響很大,後來並擴展到整個帝國。羅馬人也從東方、埃及和波斯汲取靈感,但他們不純粹是模仿,還孕育出綜合且複雜的美學,在歐洲花園史上留下深刻痕跡。

羅馬人學埃及人在花園中心設置水池。如有足夠空間,他們也開鑿運河,做一【假的】「俄希帕河」(Euripes)。亞歷山大城內,托勒密王朝在花園內安設精心製作的岩石及洞窟,用來敬拜他們的保護神迪歐尼索斯(Dyonisos),蔚為風尚。

卡托(Cato)是當時的政要,也是農藝學家,其著作《談農業》(De agri cultura)兼具實用性建議與農業理論,內容豐富。此書主旨在讚頌田園與自然的單純。可說是對雕樑畫棟、錦上添花的直接攻詰、對羅馬社會的批評,也是對大自然的頌歌,同時也表露他對伊比鳩魯避世想法的嚮往。

.城市住宅內的庭園(hortusurbanus)

西元前一世紀的拉丁文作家如可慮美拉(Columella)、華侯(Varro),甚至是維吉爾(Virgile)在其名著《農事詩》中,都有關於農業與園藝的理論。這些著作促進了鄉間居處,即所謂「別墅」(Villa)花園之發展,特別是保存了大量上古時代的植物學知識;往後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範與靈感來源。

根據自然史學家老普來恩的說法,在羅馬王宮貴族或私人別墅裡,特別發展出一種結合象徵與裝飾效果的「庭園裝飾藝術」。華候的《農事論》,是第一本描寫鄉間別墅的著作。別墅建築必有廊柱、供植物攀藤的涼棚及大鳥籠。為舉例說明大鳥籠,華侯拿自己別墅裡的多羅司(tholos)為例,此以柱子與圓頂組成的圓形神殿建築,裡面住著宛轉的馬兒──烏鶇和夜鶯──這個地方可作餐廳使用,有轉盤桌與冷熱水的水龍頭,向外眺望一片蓊鬱「小樹叢」(bosquet)。

一世紀末,小普來恩對圍繞大型別墅的全人造或半人造風景進行分類:「樹林、小樹叢、小丘陵、魚池、水渠、小川與河灣」,並描述了他兩座住處──一在羅馬附近海岸平原上靠近歐斯提(Ostie)的落虹塘別墅(Laurentum),一在托斯坎地區(toscane)泰伯河河谷(Tibre)的別墅。

.羅馬最終的繁盛:阿德希安的別墅

普來恩時代對大自然的高明運用,到了羅馬上帝國時代更加奧妙。西塞羅(Ciceron)在土絲屈藍(Tusculum)的別墅,附有一個學院與中學,但比起皇帝阿德希安在提沃里的別墅,真是小巫見大巫。阿德希安這幢別墅極盡奢華,建築工程從西元118年持續到138年,他卻在竣工之年去世。這個花園裡,突顯地方特色的元素(topia)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花園被構想成「想像之境」。

像許多羅馬花園一樣,阿德希安的別墅也善用幽谷起伏的風景自然造成透視效果,人們可從平台上欣賞,一大部分建築物座落於自然形成的盆地內。想征服空間的慾望結合親密惑的需要,反映出羅馬人的自負感,同時要保護自己文明,又要強制別人接受的意志。

.波斯及伊斯蘭的影響

約西元前546年,賽洛同王在巴薩爾格德的庭園其實是一個波斯苑圃(jardin clos,譯註:《說文解字》:「囿,苑有垣也」),名為「帕哈地」(Paradis,法文即「天國樂園」)。基本架構為:四方各有出口,平面呈幾何形,外殿與私密的內殿相通。花園裡有石塊裁砌成的渠道和種著花草、綠樹、灌木叢的方形畦圃。亭榭的功能類似觀景台(belvederes),所以,當君王居高臨下,整個馴化後的自然盡收眼簾。同時,他也象徵性地監視其王國。希臘史學家雷諾丰提及小賽洛同王的園子時寫道:「花草井然有序,樹林疏密有致,馨香襲人,玩味無窮……,園子主要來自波斯國王的構想。」伊斯蘭花園的傳統承自波斯,往後在亞洲、非洲及部分歐洲發展。從第八世紀以降,其地理上的擴張伴隨著穆罕默德的信徒所向披靡。阿拉伯部落七世紀末打敗古老的波斯王朝:跨馬騎駝馳聘沙漠,一手舞劍,一手執可蘭經的游牧民族,終於發現先知應許的天堂。對沙漠裡終日因缺水為患,不停為生存奮鬥的人民而言,這個充滿「水果、噴泉與石榴樹」,綠意盎然、「樹蔭遍布」的天堂,乃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徵。無怪乎,綠色成為伊斯蘭的代表顏色。

.四個神聖元素與象徵幾何

數字「四」代表四個神聖元素──火、氣、水、土,這個象徵在極古老時已出現。《聖經.創世紀》載道:「創世紀時,有河從伊甸流出滋潤那園子,河分成四道。」上古的波斯人認為,世界以十字形劃分成四部分,中心點是一生命清泉。兩河流域的狩獵園分為四區,中央矗立一幢建築物。在佛教圖像裡,為表現富饒與永恆生命,中心也有一河四分而流。承襲此一傳統,回教文明乃有四等分的花園「夏哈巴」(chahar bagh)及中央有噴泉或水池的中庭。從統治者的宮殿、清真寺、神學院到市集、旅店、平民住宅,都可看到此種庭院。回教世界裡到處可見以天賜之泉為中心、四周環牆的空間,表達秩序、諧一與詳和。

伊斯蘭的花園多是長方形,四面環牆。嚴肅的幾何平面有低矮的花木作調和。阿拉伯人如希臘人與羅馬人一樣,對一地散發的氣氛十分敏感;儘管受限於建築物設下的框架,他們依然能創造千變萬化的花園。這個傳統蓬勃發展的結果,使信奉回教地區紛紛採用此種形式的花園,就連相隔甚遠的蒙古統治下之印度,及摩爾人占領約北非與西班牙,都風行不已。

.摩爾人在西班牙的花園

西元8世紀,隨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南部與東北部的征服擴展(西元711到714年),伊斯蘭花園始在歐洲出現。阿布-阿勒-哈曼-世被達馬思(Damas)趕到安塔露琪亞,成為勾爾都(Cordoue)親王。繼承者阿布-阿勒-哈曼三世,是阿拉伯世界西半邊最高統治者,登基後即決定在梅玎那.阿扎哈喇整建一個大花園。

整建賞心悅目的花園對統治者尚嫌不過癮:還從巴格達引進西元830年時首屈一指的植物學知識。西元10世紀,勾爾都附近有成千的花園及一套極有效的農業灌溉系統。馬戈立(Al Maqqaari)描寫安塔露琪亞的花園:「鳥語花香,吾聞水輪轉聲琤琮。」11世紀勾爾都城內,拿恆侯園(los Naranjos)成排的橙樹,令人聯想起清真寺的群柱建築,乃歐買加(omeyyade,註:回教世界最盛時的王朝)花園最精粹的表現。

儘管13世紀回教塞爾維亞與勾爾都政權衰亡,摩爾人的影響依舊在西班牙流傳。當時伊斯蘭在西班牙僅統治格瑞那達,當地花園依山而建,就在都市旁。其中包括全世界花園翹楚──阿罕布拉宮和建築師園(Generalife),呈現天堂光景。物換星移,今日,這個摩爾人最燦爛的遺產仍位居歐洲文化資產珍寶之列,也是歐洲13、14世紀花園碩果僅存之證據。其優美與蒙古統治下印度高妙的花園,不相上下。

.伊斯蘭傳統及知識的深遠影響

阿拉伯人翻譯並保存了上古以來的科學遺產。阿胡翁.阿爾-哈契與繼承人也從亞洲及非洲引進種子和植物。回教徒與基督教徒間雖戰爭累累,並不妨礙花園傳統逐漸廣澤中古的歐洲。歐洲人也開始品嘗感官的愉悅。阿拉伯人播撒不同種子的原則,衍生出歐洲「綴滿百花的草地」(Prairie fleurie)──但比起阿拉伯來仍較含蓄。兩個文明都喜愛花香四溢,也都對玫瑰情有獨鍾。阿拉伯的影響力前所未有,法國南部蒙珀里葉市內13世紀建的植物園可佐證。同一時代,馬來加的大植物學家阿爾-巴塔在其著作《藥典》分類了一萬四千種植物。多虧阿拉伯人保存分類植物學知識,收集、描繪植物,歐洲人得以繼承珍貴遺產。

 
書摘 1書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