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文史通義(XO0057)──史筆與文心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喬衍琯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1851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全集:(共42本)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七、本書要旨

上述各家,都是很專門的學術性論著,不限適合高中程度的社會青年,以及大學讀文史科系一二年級學生閱讀。不過要把章氏的學術寫得淺近而能適合高中到大學新生閱讀的程度,實在很困難。

如果只是介紹能成一家言的學說,總還可以說得淺近些。可是章氏所論,是研究學術史的方法,批評各家的說法,綜論古今學術。所以要讀章氏書,至少須先對五經四史、儒道名法諸家,以及《漢書.藝文志》,《通志.校讎略》等,有相當瞭解。

這不是容易的事。我試寫了多次,總覺不能合於淺近易解的要求,最後寫成本書,對章氏學說,仍是既未能深入,又未能淺出,只希望能做讀章氏原著的一個引子。

八、克服困難的精神

論學與知人是應該並重的,章氏一生貧困交迫,懷才不遇,卻力學不懈。不因現實生活所逼,而稍稍改變研史論文的心意,終能留下不少足以不朽的著作。這一奮鬥歷程,不僅值得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效法。當今社會,便缺少這種傻勁。

習見一些研究生,在選論文題目時,往往最先考慮到對將來出路是否有幫助。學以致用,也還未可厚非。題目定了,找些資料,稍遇困難,就改變初衷。不是說我對這個題目沒有興趣,就是說太難做了,我做不來。

說到興趣,老實說大學四年,研究所幾年,所讀過的書,以至曾接觸過的書,實在很有限,以文史方面天地之大,沒有接觸過的領域正多,自應開擴眼界,培養興趣。即使開始不感興趣,又何妨從中培養興趣。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社會上所發生、所遭遇的,能合於自己的興趣的,不但不多,而是很少。如不能早些對沒有興趣的事,培養出興趣,那就有得苦頭吃了。

所以筆者詳述章氏貧困的一生、奮鬥不懈的經過,希望對青年能有些激勵的作用,從而效法、跟進。

九、文辭清潔劑

《文史通義》雖以文史並稱,而且文在史前,這當然也是習慣的說法。不過章氏所論,重在用於寫歷史,甚至學術文章用的文辭。

近百年間,受西風東漸的影響,文辭也有「全盤西化」的趨勢,而又於今為烈。試舉幾個例子:

「們」字的濫用。我國語文,不甚強調單複數的分別,然在全句或全句中,卻也不曾混淆不清。近年大眾傳播用的語言文字,「們」字用得太濫。甚至常有「民眾們」的說法,其實眾已是多數,加上們字,實是疊床架屋。「國父遺囑」中的「必須喚起民眾」,便無們字,自是多數。筆者十分不解,記者無知,也許情有可原。那些主管,以至總經理、董事長「們」,總還讀過「國父遺囑」。卻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寧非怪事。

被字、將字的濫用,一如們字。以迎合西文中被動語氣或未來式。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徒然庸人自擾。葉公超先生曾說:他在英國,以研究梵文得到文學博士,數十年來,每天都以梵語唸「大悲咒」。梵文的時式,無論過去式或未來式,其變化都很多,細分到在兩個小時、半天或是一天之前或之後。這不僅不表示梵文精確,而是瑣屑。中文對單複數、性別、主被動語氣、時式等,不像英、法等語文有很明顯的語尾變化,卻也不致弄錯,這是中文的優越處。葉先生這番話很發人深省。其實非用不可,也還有些同意字可以替換著用,如用受、見等字表被動:要、即等字表未來,以避免太多的字面上重複。

章氏論文辭,力主簡約、清通,如今國人反其道而行之,以繁冗、佶屈為能事。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下筆之前,倘如能稍稍體會章氏論述文辭的主張,定能受益無窮。尤其當今愈來愈少有人注意文辭,只要你稍加留心,便顯得文辭出眾了。筆者夙知章氏對文辭方面的論點,久不為世人所重,所以在本書中特為表出。

十、 尋根

近年因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從而注意到文化建設,各縣市都設有文化中心,房舍造好了,卻不知如何利用。文化建設,宜各有特色,注重鄉土文獻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前代所修的方志,實在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

中華民族淵遠流長,因而慎終追遠。明清兩朝,渡海來臺人士,著籍已十幾代,或到二十代。然雖在日本人統治之下,仍設法常回福建、廣東原籍,敦睦鄉情或宗誼。近數十年迫於情勢,雖不能和祖籍人士往返,然身後墓碑,都刻上祖先籍貫。並不時纂修宗譜,有如西方人士的尋根。

至於三十七八年播遷來臺的人士,也多有同鄉會、宗親會的組織,且聯絡到海外僑胞。除年節聯誼活動外,每編有地方文獻,重印方志,一以聊抒故園情懷,兼可使年輕子弟,不致忘本。

章氏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陸續纂修了近十種方志,經驗極其豐富,又有些獨到的修志義例。修志雖是專家的事,利用方志,讀方志,留意地方文獻,則是人人應注意到的事。

而要搜集、整理、保存、利用其他地方文物,也必須參考前代的方志。那麼對纂修方志,付出畢生心血,而其有精思卓識的章氏,在這方面的意見,當然值得我們悉心體認的。

十一 、擴大為學領域

我們知道修史先要有史料,修史的程序,便是搜集、整理、研判、取捨、排比史料,再事撰寫。章氏對歷代史籍,區別為史料和著作兩大類,他既注重撰寫歷史,也同樣重視史料的搜集、鑑定和利用。

非常可惜的,他晚年纂修的《史籍考》沒有流傳下來,不過他搜集史料的方法,則散見於其他著述,而倖存的「論修史籍考要略」等四篇文字,尤其重要。

古人修史,涉及範圍很廣,試以《史記》為例,八書之外,如孔子世家、老莊申韓、仲尼弟子、孟子荀卿等人的傳是學術史。司馬穰苴、孫子吳起等人的傳是軍事史。屈原賈生、司馬相如等人的傳是文學史。刺客、游俠、滑稽等人的傳是社會史。扁鵲、日者、龜策等人的傳是方技史。貨殖列傳是經濟史。匈奴、南越等傳是邊疆民族史。範圍已夠廣博的了,《漢書》以降,在書志方面,又迭有增益。冉加上《通典》、《通志》、《通考》等政書,把史學的範圍,愈推愈廣。不過從六朝分群書為經史子集四部後,史部所攝,又自有其畛域,不容輕易超越。

章氏既倡六經皆史之說,又以校讎群書、剖析源流的觀點,認為四部有互通之道。因而《史籍考》搜集的範圍,擴及經、子、集三部,旁及筆記小說。卻又能以史學為範圍,不遺不濫,適當運用其互著與別裁的主張。不僅把經、子、集三部中涉及史料部分剖析出來,也提示了一個搜集任何門類資料的原則。凡是從事某一專門問題研究,或編專科參考資料目錄時,都有參考的價值。

十二、互著.別裁.索引

資料搜集後,便需整理。章氏在其《校讎通義》中,提出了三種原則:一、互著,二、別裁,三、編索引。

章氏認為《七略》和《漢書.藝文志》,便採用互著和別裁的方式,這一點很引起爭議。又如《玉海藝文部》、明祁承庚申《整書小記》、《經義考》等,都已先採用互著和別裁的方式編目,或提出類似互著與別裁的主張,都並不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前人的編目法和主張,並未受人注意,從而加以運用,發生影響力。

其實《校讎通義》,仍舊只是提出互著和別裁的方式而已,但這兩種方式在章氏所編方志的藝文志中,便未能加以運用。《論修史籍考要略》中,倒是多採互著和別裁兩種方式,而《史籍考》既已散佚,也無從明瞭章氏實際運用的情形。即使章氏身後,採用互著和別裁兩種方式去編目的,也屈指可數。討論這兩種方式的文字則很多,但總是埋論多於實用。

直到西方的圖書館經營觀念輸入,其中若干編目的方式,如見see,參見see also等方式,以及標題目錄subject catalog,有些跟互著和別裁相似,因而用於西文編目,卻少用於處理中文資料。但是有些專科書目,如余紹宋的《書畫書錄解題》、嚴靈峰的《諸子知見傳本書目》等,都採用了互著和別裁方式。無論是否受了《校讎通義》的影響,章氏即使不是發明人,卻也不失為先知先覺者。他的說法,雖不算完備,卻比前人周密。

至於索引,固然古已有之,和他同時的汪輝祖,便編了幾種。章氏則能理論和實際兼顧。如今受西方影響,方法要比章氏的周密得多。而他的這套理論,到底是漢家固有的。因也略加介紹。

十三 、予多於取

章氏的各種主張,固然有所承受,如《漢書.藝文志》、《史通》、《通志》等。而對後代的影響,卻遠大於前人對他的影響。也就是說他豐富了中國學術史。

這些影響,並不是和他在學術上各方面的造詣成正比,而很受客觀因素影響。舉例來說:他的六經皆史說,主張以紀事本末體去修史,都為後人所接受。而修史貴修通史,文辭貴在簡約清通的主張,後人幾乎視若無睹。他主修的《史籍考》散佚了,後人屢次績修,都未能完成,後來卻化整為零,只編成了一些斷代的、分類的小型史籍目錄。這不也正襯托出他的體大思精,前無古人,甚且要後無來者嗎?他的校讎理論,後人討論的興趣很濃,卻少付諸實踐,直到西方理論進來後,才因與西法暗合而有了付諸實施的機會。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這不知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

十五、 愛憎和褒貶

像章氏這樣出類拔萃的人,不免使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蓋棺已久,卻仍不易論定。筆者的辦法,是選取正反兩面的批評,好讓讀者有客觀評斷的依據。

胡適說:為人寫傳,總是有褒無貶。他本人編《章實齋年譜》,實際上是褒多於貶。不僅記述他人對章氏的褒貶,就是其他各章,也是就事論事,褒所當褒,貶所當貶。雖然對近兩百年前的人施予褒貶已無益或無損於其本人,但下筆的人,仍須持平,盡量摒除成見。

對章氏褒貶的文字既多,要想做一綜合性的敘述,自不容易,且也沒有必要,姑且選取張爾田、錢穆、李慈銘、余嘉錫四家。各佔其半,其中多能平心靜氣,就事論事,卻也有無的放矢的空論。讀了以後,對批評他人時,也許能做一參考,怎樣的批評,能讓人心悅誠服;怎樣的批評,又徒見自己的淺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最好的批評者,應是作者自己。退而求其次,才是讀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