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閱讀地球出版社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閱讀地球出版社

【類別最新出版】
換個城市過日子:舊金山遊、住、學
我在亞馬遜.com的日子
全世界都擋不住李昆霖
唸給妳聽
大甲溪慢慢遊:台灣旅遊第一名溪


60,000,000個法國人錯不了(YK1007)
Sixty Million Frenchman Can’t Be Worng

類別: 閱讀地球出版社
叢書系列:閱讀地球出版社
作者:Jean-Benoit Nadeau & Julie Barlow
譯者:鄭鳳珠
出版社:閱讀地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17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1.5 × 16.5 cm/平裝/312頁
ISBN:957299421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想像有一個國家,那裡的人一星期只工作三十五個小時,每年還有七個禮拜的有薪假,午休時間一個半小時,平均壽命全球最高,吃的食物最豐富。那裡盛行家庭式商店的老闆們,擁有全世界資金最充裕的健保制度。那裡的工會最不發達,但企業生產力在先進國家中卻是數一數二,那裡的後現代消費社會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

這是法國。

現在想像有一個國家,那裡的人民公德心實在少得可憐,所以從來不會想要把狗狗的大便隨手撿起來,或是捐錢給慈善機構。那裡的人覺得自己繳的稅這麼多,所以每一件事都應該交給國家來做。那裡有全世界最集權,也最無孔不入的中央政府,那裡的公職人員總數超過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那裡不允許人民有任何形式的自治或主動行為,那裡的工會力量極大,竟然可以影響政府的走向,甚至掌握各部會的大權。

這也是法國。

我們在1999年1月抵達巴黎,預計在法國住兩年,我們人一到巴黎,就看到這些令人費解的現象。在深入探索這個國家之後,我們仔細想起這兩年來的種種經驗,結果不但沒有豁然開朗,反而產生更多謎團。當然也包括舉世聞名的「法國弔詭現象」(French Paradox)。營養學家一直不懂為什麼法國人又抽煙又喝酒,而且脂肪攝取量全球第一,卻幾乎沒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心臟病也比美國人少。我們雖然親眼目睹這些現象,卻還是找不出答案。

不過我們在法國還看見另一種同樣令人費解的弔詭現象。法國的稅賦很重,公職人員極多,對經濟太過管制,有各種沒道理的繁文縟節,失業率高達兩位數,也不太鼓勵企業家,卻還是有本事在跨入第三個千禧年的今天,擁有全球最高的每小時生產力,排名全球第三大出口國,也是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同時還是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這怎麼可能呢?我們覺得很奇怪。法國顯然完全不符合現代經濟學說的經濟成長規則。為了怕大家忘記,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刊物如《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及《Fortune雜誌》(Fortune)等,一直不斷提醒讀者這一點。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記者湯瑪士.佛利曼(Thomas Friedman)出版了暢銷書《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討論全球化對世界各國造成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國必須怎麼做改變,才能適應全球化社會)。他在書中寫道:「如果法國是一支股票的話,我鐵定馬上賣掉。」他覺得法國根本沒救了。

關於法國的評論很多,但佛利曼的意見對我們而言特別有價值。其實我們讀過非常多英美作家所寫的有關法國的書,只有他的書對我們最具啟發性,或者該說最刺激我們。我們以當今國際事務協會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法國。其中貝涅做的是研究法國人反全球化的原因。茱莉則是負責為雜誌撰寫關於全球化的文章。她在1999年12月命運多舛的WTO西雅圖會議舉行之前,到南法採訪搗毀麥當勞的農民。之後她又針對西雅圖示威活動,訪問了世界貿易組織的總監。

我們到法國的時候,全球化佔滿了法國人的心頭。不過全球化並不是法國人唯一奮力抵抗的問題。我們過不久就明白法國是個不斷變動的社會。早在我們到法國的八年前,歐盟就推出歐元,法郎就快走入歷史了。社會黨首相利奧內爾.若斯潘(Lionel Jospin)把國有企業迅速民營化,速度比80年代的英國還快。法官也開始針對挪用公款醜聞、貪污、關說(influence trafficking)進行大規模調查。法國的政要開始搖搖欲墜,已經不再是我們七年前來玩的那個法國了。

不久之後,我們便知道佛利曼的觀察錯誤,因為他的預言並沒有成真。法國的經濟表現好得很。我們忽然靈光一現,決定把全球化丟到腦後,直接探索法國這個國家,以及法國人的思考模式。

剛到法國的半年當中,發生了很多事,有的事令人振奮,驗證了我們對於法國人的想法,有的事令人沮喪,因為與我們原先想的完全不一樣。此外,我們不但要研究法國,也要學習如何在異國生活。每個離開自己國家的人都知道,在新的國家每天都會蹦出各種無法預知的問題,讓你在異國的日子寢食不安。我們決定把這些問題當成學習,也的確學到很多。不管是到銀行開戶、找房子、買家具、交朋友,都讓我們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在法國住了幾個月之後,我們看出來法國人顯然並不反對全球化。他們就像世界各地的人一樣,都在猜這種「全球化」(la mondialisation)將如何改變自己的國家。同時法國公司也在全球化市場中顯示出其舉足輕重的地位。航太業巨人空中巴士(Airbus)已經狠狠修理波音公司(Boeing)一頓了。裕隆汽車(Nissan)已在汽車製造商雷諾(Renault)的掌控之下。家樂福(Carrefour)也晉升全球第二大食品通路商,僅次於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

這些正是貝涅要研究的。

佛利曼在《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一書中也提出很多正確的觀察,但我們卻覺得自己看到一個雙面國家︰高度極權,但又創意無限。這個國家在國際舞台上幾乎沒有任何勢力,但影響力仍然十分驚人;這個國家就算不過時,也極為傳統,但同時又極為現代。在我們櫃案櫃裡堆滿的各種資料剪報中,寫滿讀後註解的雜誌裡,看到的仍然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國家。

過了快一年,我們才終於知道這些對比或矛盾現象都指向一個結論:法國是個「異類」,所以不能用《紐約時報》或《Fortune雜誌》的術語來解讀。問法國人為何反全球化,主題是對的,但卻不能這樣問。其實法國人有自己一套全球化的方式,不過只能用他們自己的術語解讀。寫到這裡,不禁讓人聯想到一個笑話,有一群人本來想做馬,到頭來卻變成一群駱駝。如果你想像某人叫駱駝做馬術表演,那鐵定是會叫人發笑的。不過駱駝一到沙漠卻有極大的用途,因為,凡事都有它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你必須從運作中去了解。

還好,當今國際事務協會允許,應該說是鼓勵讓貝涅換題目。我們不再研究全球化,轉而研究法國這個國家以及目前運作方式的理由。

我們在探討這些矛盾現象的同時,也同樣評估各種消息來源,因為在很多議題上,我們似乎不能完全相信法國人,也不能相信外國人。法國本身具有的獨特氣質,常常使大西洋兩岸有著各自的成見(尤其是美國人和法國人本身),儘管美國人在軍事與經濟上佔盡了優勢,但法國人依然抱持一股堅毅的精神與之抗衡。法國反美情緒的高漲,來自於根深蒂固的仇英心理、對前蘇聯的擁戴,以及典型的文化優越感。而美國人也同樣看不起法國人,比方說,法國的官僚主義就很讓人抓狂,可是美國人卻又好像很崇拜法國文化。這種分庭抗禮的情勢使得輿論界人士一直以來,都是憑著幾條新聞,就草率斷定法國人的性格與民族性。法國顯然只有像反全球化、種族歧視,或極右派政黨之類的事情,才有資格變成國際新聞。

有句老話說見樹不見林,法國人正是這種人,他們現在就是在林子的正中央。舉例來說,法國人認為法國的火車一定會誤點,而且鐵路事業已經無藥可救。但只要去幾個國家看看,就會知道法國的鐵路服務有多麼優秀。往返巴黎和里昂的列車若誤點五分鐘,售票員就會向乘客道歉。法國人對於健保也是大肆批評,但其實他們的健保做得很好。我們突然間領悟到如果法國人可以這麼輕易就以偏概全的話,那麼我們就不能採信他們對於民主制度、全球化,和種族歧視的看法。

在所有比較文化的研究中,大家都一窩蜂引用各種事實及數據,以此做成具體結論。但在法國,數字和統計頂多只有參考價值,在做比較時尤其如此。以一個很客觀的數字當例子:2002年法國總統大選時,有19%投票給極右派。評論家竟草率地說,法國的種族歧視應該已經升到頂點,因為數字比過去提高很多。然而這個數字和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和荷蘭等國的類似政黨得票率比起來,其實是不相上下的。儘管80%的選民都沒有把票投給極右派,但美加人士仍然覺得他們有足夠的理由譴責法國人有種族歧視。但這根本不是個問題。美加兩國的排外份子、隔離主義份子很可能超過15%,兩國如果有擁護法律秩序的政黨出現的話,這些人一定很樂於把票投給他們。那些美國種族歧視份子把票投給誰呢?沒有人知道,因為根本沒有極右派政黨。這樣可不表示美國人或加拿大人比較理智。

我們在法國待的兩年半期間,一直忙著分析大西洋兩岸的各種意見與看法。本書集所有研究結果之大成,其中有些發現直接改寫了大家長久以來對法國的成見。

其中一項被我們顛覆掉的基本假設是法國的做法絕對行不通,也不可能行得通,這些是佛利曼在書中告訴我們的,但這個結論卻與我們之後所認同到的正

好相反。我們不只認為法國的做法顯然行得通,全球化也不會是法國的末日。法國和世界各國一樣,都有著現在有,將來也會一直有的各種政治與經濟問題,但法國絕對可以走下去。箇中原因是法國人向心力夠,完全由他們自創的國家架構又很優秀。本書中前面所談到的兩個章節指的就是這個:法國精神與國家架構。

當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們也為著到底該把法國精神還是國家架構放在第一部份而傷透腦筋,花上數個月才完成你所看見的樣子。因為法國人的思考模式可以追溯到好幾百年,甚至好幾千年前,那時候現代的法國國家制度根本還沒出現。法國社會的基石是他們對隱私權的獨到見解、對尊榮(grandeur)與修辭術的熱愛,以及只有法國獨有的政治偏狹現象。文中第一個部分我們收錄了兩篇文章,談近代史上發生的兩大慘事︰二次世界大戰和阿爾及利亞戰爭,這兩場戰爭迫使現代法國的結構與價值觀完全改寫。

我們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法國人的思考模式就像一片地景,而國家架構就建築在這片地景上。而推動法國人的力量,也因為和其他國家不同,因此產生了一股純屬法國人才有的「特殊」。就好像看似相同結構的外型,卻因裡頭裝有的繩子、齒輪、彈簧等配備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很奇怪的一點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可以指出日本人、中國人、印度人和西方人之間的差異,也可以分辨這是在本質上的不同,因此造就出這些各樣的民族性與做事態度。但為什麼不能如法炮製看法國人呢?而這個現象,在我們觀察法國的商業行為和社會風俗時,我們也一樣會習慣性地去將我們的模式套在法國人身上。但事實上,法國人的政治觀與社會觀跟美加兩國是截然不同的,而他們整個國家架構就是立基在這些觀念上所創造出來的。

巴黎就是巴黎,我們在巴黎住的兩年半期間,至少招待過七十五個客人。所有人都來自美加地區。其中有些人對法國很熟,大部份人都不只來過一次,很多人則是第一次來。然而他們對於法國的看法都十分雷同。美加人很崇拜法國文化,但一提到店員的服務態度及其它不可思議的作風時,他們還真是不懂為什麼法國人不能學學他們。我們有些客人明明看到法國社會用的是不同標準的運作,但心裡還是會想:「這樣做行不通嘛。」 而平常最常聽到的批評還是法國政府大而無當,國家管得太多。但很顯然這兩種觀察都沒錯。

法國依然可以走得很順利,他們是怎麼辦到的?我們提出的看法是法國的整個國家架構和法國精神是相互呼應的。從政府和制度的攜手合作,到社會福利計畫的處理,再到地方社團的地位以及企業的社會功能,都有符合法國人需求的制度。法國精神把所有的東西緊密結合,而本書所要呈現的,就是這種結合。

本書第三部分處理的是改變。任何對法國精神與國家結構的看法都不能太篤定。因為這兩者都不是亙古不變的鐵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法國已歷經多次轉變,現在的法國只不過是這個古老民族的某個階段而已。所以我們把最後一部份拿來說明改變法國的力量,其中雖有提到全球化,但只是簡略帶過。畢竟,全球化的影響比起移民、西歐的穩定和平、民主制度來說實在小太多。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也讓我們得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成功解讀法國人。

首先,我們覺得有必要著手研究法國人,因為我們夫妻兩人都對英、法兩國文化有所涉獵。貝涅是魁北克人,說的是法語,茱莉則是從安大略省來,說的是英語,在家中我們兩種語言都講。十年來每個禮拜或每個月就換說另一種語言,現在,英、法語早已混合使用,分不出來了。我們搬到法國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住了十二年,這個城市就像英語和法語兩個世界中間的那一槓連字符號。在搬到歐洲之前,我們就已經很習慣玩文化偏見的遊戲。我們兩人在雜誌上用英語和法語發表的文章加起來有好幾百篇。不管是私底下還是工作上,我們都一直在為彼此、朋友、家人、同事,和讀者溝通兩種文化。我們並沒有刻意要訓練自己,但最後卻成為跨文化差異的觀察者。

另一項因素是我們研究法國所用的方法。雖然我們兩個都是訓練有素的記者,但一到法國,我們就決定把自己當成民族學家。記者的工作是報導新聞、找出意義,並觀察它在大脈絡裡的位置。當記者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為了快,他們會用很多小技巧,如引用名人的小故事、他們講過的話和意見。他們可以從新聞中找出訊息,但本身無法製造新聞。他們致力於找出大輪廓,然後仔細檢驗每片拼圖,看看該放到哪個地方。以此觀之,每件事都有它的意義,不管是一段批評、一篇文章、一段聲明,還是生活中各種愉快或苦惱的事情。雖然我們接受的是記者的訓練,但這本書卻不是「瑣碎新聞大集合」,我們的確講到一些重要的時事,如200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但我們處理的不只是新聞本身。我們希望透過這則新聞,讀者可以對法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所了解。

一般的記者必須很快把稿子寫出來,但我們不需要這麼趕,因為我們有兩年多的時間可以慢慢寫出我們看到的法國人。我們寫得進度十分緩慢,感覺就像去到亞馬遜河某個部落的人類學家一樣,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想辦法讓自己被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族群接受。貝涅參加了登山社,茱莉則是到歐洲、中東和北非旅行。我們和朋友一起吃飯喝酒,一起去沒去過的餐廳用餐,幫他們搬家,在他們失業或碰到大問題時為他們加油打氣,也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爬山、逛街購物。我們的朋友來自各種階層領域,有歷經大屠殺的倖存者、頂尖的公職人員、單親護士、汽車修理工人、會計師、律師、研究生、醫院的工作人員、工程師……。

我們在巴黎住的是種族混雜的工人階級住宅區,從那裡也可以學到數不清的東西。巴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隱晦而私密的城市。而這較為私密、隱晦的一面,只有巴黎人帶領你進入,才有機會一窺究竟。但前提是法國人必須摸清楚你的底細,才有這趟發現之旅的可能。所幸,我們比僑民成功打進法國人的世界要來得容易的多,因為我們工作和住的地方都是在第十八區,平日的時間則在附近方圓一英里的範圍活動。那裡的法國人由於都非常清楚知道我們平常的生活狀態,這一點使得我們在那裡的地位大大提高,也博得當地居民的好感和友誼。不在平常出沒的區域活動時,就到法國各處角落旅行,盡可能去感受這個國家。第一次出遊,就是到安古蘭(Angouleme)參加一場漫畫藝術節(漫畫是安古蘭的重要藝術),也參加過農業展、在拉羅謝爾(La Rochelle)附近普瓦芬沼澤(Marais Poitevin)的運河划船、橫跨阿爾卑斯山做滑雪旅行(ski trek)、在馬賽聽法語和阿拉伯語交雜的音樂、到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太展(Le Bourget air show)看歐洲製造的直昇機在空中翻轉。

最後我們發現,要開拓法國思想這塊不為人知的地帶,這些經驗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此我們想提醒讀者注意幾個地方。

首先,請讀者原諒我們用了很多法國的名詞,像是Jacobin、Departement、paritarisme、lycee等等。我們已經盡力解釋這些字的涵意,但很多字即使經過翻譯,還是沒辦法完整傳達字意。這也表示法國運作的模式的確與眾不同。這個國家只能用本國的術語來解釋。

熟悉歐洲其它國家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我們對法國人的很多觀察,其實也適用於其它歐洲人,尤其是前三章,也就是時間、土地,和隱私權。這一點的確沒錯,但這只證明法國並不是憑空演變的。法國和所有的西歐國家雖然經驗不同,但的確有很多共同點。

本書的書名取材自柯爾.波特(Cole Porter)的一齣歌舞劇:(Fifty Million Frenchmen Can’t Be Wrong),但我們不能從字面上的意思去看。用這個書名只表示我們想挑戰大家對於法國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直接判斷法國人是很容易的,但把這些判斷放到法國的脈絡以及他們的土地上檢視則困難得多,所以我們才會取這個書名。(我們承認這個書名基本上有性別歧視,但要怪就怪柯爾.波特和他那個時代好了。)

雖然我們常常提到歷史,但這本書並不是一本法國史。也不是一本社會學、人口統計學、政治理論或經濟學的專書。這是一本研究法國的專書。

為了怕引起讀者誤會,我們必須說明的是,我們搬到法國的目的並不是去把普羅旺斯的老房子重新翻修,我們在做的是翻修大家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