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古典文學

【類別最新出版】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精裝增訂限量簽名版)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下冊)
西南聯大詩詞課
論語
莊子選


天工開物(XO0022)──科技的百科全書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古典文學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蔡仁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376頁
ISBN:957131680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全集:(共42本)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發生於民國十二年的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一邊是主張科學萬能的「科學主義」者,一邊是西洋科學、物質文明破產論者。這次的論戰基本上是唯心論對唯物論,唯心論傾向於所謂的精神文明,唯物論傾向於所謂的西洋物質文明,這不是一次有意義的論戰,結果是科學主義者得到表面上的勝利,對於如何接受科學、如何對待傳統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討論。

民國二十年的社會史論戰,和歷次的文化運動一樣,都是要解決一個老問題,就是中國的前途,由中國社會史的討論,來確定當代中國社會的性質。這個討論原本可以為中國有沒有科學求出一個貼切的答案,因為,社會史不能脫離生產力和生產技術而論,但是,由於這個論戰是馬克思主義者,為支持其論點而發的,偏重於討論生產關係和生產分配,對於中國的傳統生產技術,只有零散的引證,沒有真正的觸及。

民國二十四年的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宣言,這是一個經過長期分歧的討論後,由國民黨發動的一次心理建設文化運動,主張以中國本位,要求「此時此地的需要」,而「中國此時此地的需要就是:充實人民的生活,發展國民的生計,保障國家的生存」(見發表宣言之十位教授的《我們的總答覆》),這次的討論偏重現實的檢討,少有觸及歷史問題,但是「中國本位」是很正確的文化態度,如果早有這個覺悟,中國亦不會在自強運動、五四運動的泥沼中痛苦掙扎。

我們瞭解了這百十年來,中國在中西文化衝突中,痛苦掙扎的過程,我們才會瞭解為何我們的中國科技史研究遠落於外人的研究,在文化的不連續傳承下,我們老祖宗在科技上的成果,和許多的國寶一樣,在國人的不知惜下,在帝國主義入侵者的劫掠下,流失在海外。「禮失而求諸野」竟是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解釋嗎?

中國有沒有科學?答案是肯定的。

好像一個衰敗的世家,子孫們守著殘破的院舍,不知道家裡還有遺留的寶物,而忙著向外討生活,一直要等到家境穩定了,他們才有餘裕去回味昔日光輝的家風,而幾位靈巧的子孫,終於翻出了家裡尚殘存的寶物。

五、中國古代的科學

中國有科學,那麼,中國科學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面貌?為什麼我們知道得這樣少?

這個問題牽涉面很廣,可以說,牽涉到整個中國文化的解釋。例如,是什麼社會背景、經濟因素、地理氣候環境……及其他因素,塑造了科學技術在中國文化裡的面貌。在這裡,我們只能作簡約的說明。

經過春秋戰國的縱橫交戰,和百家爭鳴的盛觀,以耕戰立國的秦統一了中國之後,一方面是初步確定了中國的版圖、和中國民族的組合基礎;一方面在長城線以南的耕地上,確立了有別於游牧移動的固定性農業社會結構。為了主觀上,大一統政府統治的方便;也為了客觀存在的地理、人文環境的順應發展,秦始皇乃在瑯邪勒石,明告天下:重農抑商。這標誌了以農業生產為經濟基礎的中國文化的成熟。從此,經過了漢的獨尊儒術,唐的科舉制度,中國文化裡的泛政治主義,和官僚制度,根深柢固了,政治主導了一切,主導了社會價值觀念。

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集合了王室、氏族、領兵者、儒士、官吏等,成為一個保守、頑強的大統治團體,以這主體力量而活躍的歷史活動,我們暫稱之做「大傳統」,而我們若概略地觀察中國歷史中的科技活動,即不難看出中國科學的社會基礎,是屬於比較下層次的。方伎之士、巫、農、藝匠、百工,這些實際貢獻中國科學的功臣,歷代都只活躍於民間的「小傳統」(相對於統治團體為中心的「大傳統」),可以說,小傳統在歷史文化中的命運,差不多即是科學技術的命運了!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命運呢?

包括科學技術在內的「小傳統」,在歷史文化中,也是經過許多的演化,才陷於最後的、絕對的無力。像先秦時代最重視科技、也最有科技成就的墨家,曾經是當時的「顯學」。但在政治取得絕對優勢、統治術日趨高明、和儒家成為獨尊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和其從事者,逐漸被貶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農耕、占星、測量、建築、水利工程、兵備、運輸……,這些社會的經濟活動,也是統治者絕對必須的,在在都要運用科學技術和人力。但這些物質發明、生產技術是「末技」、是「淫巧」,非但不能登大雅之堂,還可能因而犯了死罪,周禮王制篇說:「以奇器、奇技惑人者,殺」。情形變得很矛盾,於是便把科學技術排出教育、考試的大門之外(唐朝國子監內設算學科是少數的例外),除了用於國家必要的建設外,便只有請入宮廷、門閥內利用、享受了。雖然,歷代有小部分的科技工作者,晉入官僚系統,而實質上,小傳統和大傳統之間確是有一道鴻溝存在著,統治階層對於科學技術是既愛又害怕地矛盾著。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傳統中國的社會,並不是孕育科學的良好環境。但儘管環境是這麼不利,「格致」之學仍然奇葩迭起。根據許多中外學者已知的研究成果,事實說明,在西方工業革命以前,中國也有過很輝煌的科技文明。

像華佗的外科醫學,及縝密辯證的中國醫學;二千年一脈相承嚴謹而優秀的中國藥物學--本草;張衡的世界第一部地震儀「候風地動儀」;悠久而正確的天文紀錄,精確而實用的天文儀器;前導西方化學進步的中國煉丹術;領先世界甚多甚久的鋼鐵冶煉技術;和陶瓷技術;在世界數學史佔重要而光榮地位的漢代數學、宋代數學;改變歷史的四大發明:火藥、紙、指南針、印刷術;豐富進步、具有高度生產力的農業科學;精緻、堅固、合理的建築技術……等等。

這些進步的、豐富的中國傳統科技,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資產,在歷代不絕如縷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豐富了整個世界的科技史。編撰《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的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過:

「……歐洲在西元後的一千四百年當中,從中國方面所取得的技術,如此之多,……」

「……或許在通盤檢討之後,歐洲借助於中國的,恐怕可以媲美那些由傳教士傳入中國的科學與技術,……」

中國傳統科技史的研究方興未艾,當然,再也沒有人能說:「中國沒有科學」。而我們一般的中國人,對這些傳統科技文化似乎還缺少認識。近年來,國內的一群年輕朋友在從事中國科技史的研究和傳播工作,假以時日,必能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傳統之文化,更深刻地認識我們的傳統科技文明。

六、中國古代的科學家

要認識中國傳統的科技史,不能即離那些科技的作者,即科學家。

同樣的,我們對中國歷史上的哲學家、文學家、或其他偉人,都很熟悉,孔子、孟子、莊子、李白、杜甫、朱熹、王安石、李鴻章……,大家多少都知道他們的事蹟;談起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我們也能不假思考的舉出:牛頓、哥白尼、伽利略、愛迪生、瓦特……,但我們對中國古代的科學家,也和對傳統科技一樣,比較陌生。

在一個視科學技術為「末技」、為「淫巧」的傳統社會裡,科學從事者,當然普遍地不可能受到好的待遇。科技的作品比較科技的作者容易流傳得長久。基本上,不論是作品或作者、事件或人物,都具有不連續的性格。所謂「不連續的性格」,就是傳承中斷,造成「絕學」。考察歷代中國科學發明的作者們,可以發現,有許多發明是一些無名英雄長期為功的;有許多作者連事蹟姓名都不可考;有許多則僅存姓名;只有不太多的幾位,我們有幸能追查他們的出身。他們之所以能名垂千古,有的是因為極突出的偉大發明,有的則是因為他們尚能合於以「外王內聖」為標準的史書,藉著正規的表現,而留下了鴻爪。

「不連續的性格」正是中國傳統科技史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中國人喜歡說一句成語「祖傳秘方」,充分說明了這種性格。

祖傳秘方原意是指治病的藥方,我們就以此來觀中國傳統科技的不連續性格的前因和後果。

一個有效的藥方被發明出來以後,發明者會將它傳授給誰呢?最有可能的,當然是他的子孫或家族,因為在漠視奇技淫巧的傳統社會裡,醫藥之學處於正統與非正統,歡迎與擯斥的過渡,它不是科名仕宦的正道,但也有機會上可邀寵、濟世,下可得名獲利。在這尷尬的地位中,醫藥的學問不需也不必公開,但不妨傳諸子孫,於是一代、二代、三代,「祖傳秘方」單線流傳。翻開中國醫藥史,有名可稽的著名醫藥學家,大部分我們都可以發現到他們醫藥成就背後的家庭師承的背景,甚至不乎像八代名醫的徐之才,二十八世醫的何其偉,傳承數百年不絕如縷。但畢竟這種單線流傳是極其脆弱的,往好的一方面發展,可能由於效驗和持有者較開放的緣故,而能流傳開來,成為民間驗方,或進一步公開成為百世不移的名方;往壞的一方面發展,幾乎隨時都可能斷線湮滅消失。即使是成為驗方的流傳,也可能是不連續的,一種傳承會被另一種流行取代,或許相隔數百年後,它才又重新被發現,肯定其價值。江山代有人出,舊的祖傳秘方遺落,新的祖傳秘方又滋生。

介於正統與非正統之間的醫藥之學是如此,那麼,居於非正統、受排斥地位的工藝之學,其不連續性格是更甚了。包括機械、煉丹化學、土木工程等,這些泛稱為工藝的,其傳承也常受阻於「祖傳秘方」。例如三國時代馬鈞發明「指南車」,僅不過數十年,後秦的令狐生、北魏的郭明善就再做不出來了;「候風地動儀」自從漢朝張衡做成以後,歷史上就僅存其名而已。工匠有所謂心法,雖是手腦各有巧拙,但秘方不足為外人道,後人追述起來,往往需歷千辛萬苦,甚至徒呼負負而不能自已。至於較具正統地位的天文曆算,不連續的情況雖較好,但宮牆又往往把這些學問隔絕在民間之外,有關書籍、器物藏於「秘府」,牆內流傳有限,牆外視之亦似高不可攀及的秘方了。

在整個中國科技史上,只有唐朝在取士上立算學科、置醫學科,宋朝立醫學,掌曆算之太史則歷代都有,這些才能有公開的傳授,因此,絕大部分的科技傳承是來自父子家族相傳,少部分來自師徒相授。而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亦是家族化倫理化了的,不但私塾私館中是如此,官學中亦莫不如此。這和格物致知以至修身齊家,內聖外王的傳統觀念是相一致的。

價值觀念、社會經濟環境、政治官僚系統,造成了中國人對待「奇技淫巧」的矛盾態度,也造成這種特殊知識的傳承關係。

因此,這類「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有些人在廣大的國土中,消失於一隅;有些人在經過漫長時間的淹沒後,才又奇蹟似地被後代識者重新發現,而發揚其遺緒;只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其生平和著作被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今天我們比較容易認識的華佗、張衡、祖沖之、沈括、宋應星、李時珍,都是屬於後者。等我們討論到《天工開物》宋應星的生平背景,便可深一層瞭解,一個在中國科技史上境遇尚挂的中國古代科學家,他的遭遇生平如何。

有了上述各節這許多的中國傳統科技史的準備知識,我們要開始進入《天工開物》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