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讀者時代(AK007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唐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16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57133914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3

惡的魅力 讀安東尼.伯吉斯《發條橘子》

名導演庫柏力克拍過兩部很有名的電影,或正確的說,根據兩部英國小說成功拍成電影,一是克拉克的科幻名著《二○○一太空漫步》,另一是我們手中這部《發條橘子》,乍看之下兩部的內容、氣息和指向並不相似,但只要稍稍看下去就可發現並非出自於隨機的選擇--庫柏力克顯然對「未來」〈尤其是英國人想像的未來〉有著難以抑制的關切之心,當下現實邊界的超越和衝決有魅力地召喚著他,並且對烏托邦式的預期有他的憂慮。不管這些「未來」係以乍看廣漠無垠的星際之旅〈可柔美的配以《藍色多瑙河》的華爾滋圓舞曲〉,或以某一封閉如煉獄的罪惡市街的遊蕩形式所幻想、所臆測出來,這也使他「借力使力」的拍電影方式仍顯現出自身的心志視野及其複雜性,讓他仍是一位有基本重量和性格的電影創作者。

當然,這兩部名片在台灣的命運並不相同,庫柏力克自身的「統一」被彼時台灣戒嚴冷凝的現實給割裂開來--我們比較容易看到《二○○一太空漫步》,因為電影裡叛變的歹人是電腦,聯想不到掌權的政府,同時叛亂所在的國度是星際太空,亦不在我們憲法堅持主張的管轄範疇之內;相形之下,《發條橘子》就刺激多了,那種雖然標示發生於未來、卻仍在我們伸手可及尋常大街的殘暴殺戮情事,彼時「管得太寬」的政府當然擔心台灣也在大街遊蕩的年輕人學壞,因此,《發條橘子》一直是部禁片,絕大多數的人只聞其名,了不起看到的就那一兩張劇照,乖戾的構圖、顏色,以及乖戾裝扮的年輕人乖戾的眼神,噩夢一般。

電影和小說的關係相當密切,但終究是兩種各自獨立的創作載體,使用不同的語言,有著不一樣的表達能耐,因此,儘管改編自小說的電影非常多,卻很少有較像回事的原小說作者對此影像成果感到滿意的,尤其愈好的原著小說愈如此。這裡,《發條橘子》的原作者安東尼‧伯吉斯大概列名於最憤怒那一個層級,理由不盡然是庫柏力克的拍攝成績,更牽涉到一則罕見的出版公案。

這段極度激怒伯吉斯的往事,在本書作者的引言﹝再吮發條橘子﹞中講得很清楚,也罵得夠淋漓盡致--簡單講,是美國紐約的出版公司引進這部小說時要求刪去原小說結尾的第二十一章,而庫柏力克的電影又改編自這個提前到達終點的美國版本,樑子就架在這裡。

原書被刪、被改、被禁甚至被燒掉,在漫長且多不義的人類歷史中,這從來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我們這一代人亦曾親眼瞧見,並不覺駭異,然而我們得說,《發條橘子》一書踰大西洋到達紐約化為小一號的發條枳,好好的二十一章憑空蒸發,其實是極少見極有趣的〈對不起啦,伯吉斯先生〉,因為美國出版公司甘犯偉大的憲法第一修正案動用剪刀,基本上不來自小說原來的結尾太血腥太罪惡不忍卒睹,有道德顧慮和社會責任云云,而是剛剛好倒過來,美國人唯恐天下不夠亂而認為原書的結尾太「軟」了,不想讓這個一心為惡的未來年輕人這麼簡單就金盆洗手改過遷善,他們要他轟轟烈烈幹下去殺下去,因此,就讓小說硬生生煞在他恢復作惡能力那最輝煌最幸福的一刻。

這個「倒置」的刪改,不但讓我們收集到一個很另類的出版案例,也多提供了我們另一個讀小說的思維入角,儘管這有點把快樂建築在伯吉斯的痛苦之上。

來自老歐洲的道德選擇
《發條橘子》出版於一九六二年年輕一代忽然叛變的奇異年代,全書工整俐落的切成三部--第一部基本上是犯罪小說,以「我」〈亞歷克斯〉為首的teenage四人幫遊蕩街頭,殺人、吸毒、搶劫、輪暴樣樣都來,時間設定在未來,但大致上只對書寫者放膽想像罪惡有意義,它其實也可看成是當下現實的,是《麥田捕手》的地獄版;第二部則是二十世紀典型的反烏托邦小說,亞歷克斯在作案後遭同夥出賣被逮,政府以他為實驗對象,通過一個複雜的思想改造療程,徹底拔除他作惡的能力,讓他一起暴力或性的念頭就噁心嘔吐;第三部是現代主義意味的小說,喪失作惡能力的亞歷克斯被放回他熟悉的昔日街頭,卻發現自己成了所有人的沙袋受氣包,毫無抵抗自衛之力,他先選擇跳樓不死,遂決定「治癒」自己,讓自己能跟從前一樣殺人做愛。美國版本就戛然停在他功力恢復、可重回江湖那一刻。 至於失落的二十一章,則是又成一尾活龍的亞歷克斯,在咖啡店偶遇昔日哥們彼得,彼得是當年唯一沒出賣他的人,他結了婚,還帶著妻子喬治娜,這個全然新鮮的影像「忽然」打動了亞歷克斯,讓「已經十八歲」的他也想為自己找個老婆組個家庭,然後再生個年輕歲月四下闖禍作奸犯科的兒子云云。反思的語氣仍放得很硬、很乖戾,但這個無預警的一百八十度逆轉結局的確把整部書帶回成青春成長小說,一部過度誇張狂放歲月的青春成長小說,桀驁不馴只是一種年齡狀態,會不由自主的暴烈而來,也會不留痕跡的退潮而去,因此,它既是青春的一種特權,又是一場短暫且自動治癒的麻疹,這個發現讓我們安心,也讓我們願意保持寬容和無比的耐心,寬容什麼等什麼?等那些兩眼直直發亮如四下尋仇的小鬼過他十八歲〈或再等兩年,二十歲〉生日。

我們知道,小說寫下去總會程度不一定的掙脫書寫者的意志控制,不會百分百如作者的意,但這裡,我們先來想作者本人原來打算幹什麼--發條橘子,會刻意取這麼一個怪書名,通常說明作者是有清晰意圖的,甚至擺明了要為小說本身設定某個封閉性主題。同樣道理,作者本人愈謙卑,想整體呈現而不試圖手指某處給讀者看時,如此旗幟鮮明、重點提示的題名方式就感覺不對勁了,因此,這樣的小說通常不會有鏗鏘費解的名字,而是很平凡的、不加任何著色的,甚至大而模糊之的以小說發生的時間背景或場所背景為名,以至於我們總覺得寫小說的人「不太會為他的小說命名」。小說史上,契訶夫大概就是這種最不會為自己小說找響亮命名的人,他的小說名字總是﹝福利演出場散戲以後﹞、﹝一個未必可靠的故事﹞、﹝在河上﹞、﹝匿名氏故事﹞、﹝三年﹞,或直接就叫﹝無題﹞。

發條橘子,依據作者伯吉斯自己的解釋,是那種上了發條才會轉動的老玩具裝置,裝在看起來甜美多汁的橘子上,因此這橘子是品是假貨,沒自身意志,不會自行轉動云云。當然,我們所知的各國品種橘子包括英國產的,通常既沒有自身意志也不會沒事自己轉動起來,因此,伯吉斯在為小說構思和命名之際,腦中大概閃過某個我們也聽過的地理學尋常描述:「地球的形狀就像一顆橘子。」〈因為不純圓,而且表面有高低凸凹。〉這也是賈亞西‧馬奎茲的《百年孤寂》書裡第一代老阿加底奧瘋狂於天文學時的重大發現:「地球是圓的,跟橘子一樣。」

只是,當人類已在月球上建起殖民地的同時,他們還用「發條」這古老玩意兒嗎?連我們這代小孩都快不知道裝小兔子賽跑的強力電池為玩具動力來源了不是嗎?--這種極「進步」年代的比比皆是活化石存留現象,一直是幻想小說總難以避免的盲點〈誰有興趣去查查看比方說《一九八四》書中有多少這種事?〉,它總受限於書寫當時的現實配備,無可厚非,只供我們莞爾一笑,這說明未來的不透明和人預見能力的近在咫尺,提醒我們得謙卑,為未來的諸多可能留一些必要的餘地。 好,不管怎樣,不管橘子有沒有地球的隱喻,英籍的伯吉斯通過「發條橘子」此一詭異的書名,意圖逼迫我們看到又四十年後今天仍深具意義的古老問題,那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尤其是其中人的「道德選擇權」的問題。尤有甚者,伯吉斯還表裡如一的在小說實質內容中,尖利的凸顯「人為惡的自由」這一側的棘手道德選擇,以乖戾不馴到準備打架的姿態,極其挑釁的書寫策略來逼問世界。

保衛人的自由,這殆無疑義,今天就連獨裁者都會說、都敷這樣牌子的面膜。但要保衛到什麼地步?人的自由意志行動可多寬?界線在哪裡?這卻是個極不易回答的問題。畢竟,就算審慎如以撒‧柏林所主張自由主義不可讓渡核心的「消極自由」,為人所構築起來的最後自在空間,我們知道,它仍不是徹底封閉性的,它仍銜接並不免影響外面的公共世界〈或說其他人的一個個私密空間〉;它仍不是排他性的、獨占性的存在,它仍和他人的私密空間疊合且處處犬牙交錯。理論上,在此最後的「私人空間」〈班雅明的用語〉,你樂意開心高興做什麼事不必人家管,你可以為惡、可墮落、可看電視一整天不求上進、甚至可傷害自己〈比方說英國便一直存在一個主張人有權自殺的團體,寫《正午的黑暗》一書的著名小說家柯斯特勒便是其中一員,他也果真依自己信念自殺告別這個世界〉。但實際上,你點起一根菸摧殘自己肺葉,仍有二手菸通過擴散作用飄出去據說一樣嚴重危害他人;你開心唱首拿波里情歌,偏偏管束不住的音波所及範圍就是有人龜毛不愛聽;你積水容器養殖出來原本只以你為食的蚊子,偶爾也飛外頭換換胃口,散佈登革熱云云。

尤其當你愈來愈神經、愈來愈意識到自我及相關權利,而且擁有愈來愈多可記錄可追蹤各種細微交互作用的工具儀器如今天時,這原本就曖昧不明的人我界線就愈發劃不出來了。

如此困境,基本上還不至於讓自由的普遍信念破毀,但在現實世界的各別場域各別事物,我們卻極容易察覺這個界線不斷在後撤處處被攻穿--這個侵蝕力量一般並不正式挑戰自由的普遍信念,往往它照樣奉自由之名行動,更多的時候它根本就不上升到哲學思維論述的層次〈因此,自由累積了千百年豐碩的哲學思辯遂毫無用武之地〉,它就一事論一事,用當下的計算取代長遠杳邈的理解,它只像善意的公共工程建設,或像個必要的醫治療程〈亞歷克斯在囚獄期間就被迫如此〉,它剝奪的部分,認定是你人身自由非必要的那部分,甚至是不好的部分、會造成危害的部分,因此去除掉這部分就跟割除個腫瘤一樣正當而且迫切,這不僅保護了周遭可能因此受害的所有人,還慈悲的保護了不知死活的你,伴隨這個行動最常聽到的一句口號便是,「這只對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造成損失」。

公共建設除非直接衝擊到你家,一般不大有人會有異議,因此,這樣的行動極容易得到社會正當性的確認;如果,再配合某些受害實例的展示〈這種實例總難免,這是自由主義的痛處〉,帶點恫嚇來搖撼人們原本就有限的耐心,收效益宏,比方說,傳自美國且愈演愈烈的禁菸運動便是這樣,而更大更成功的實例可能是新加坡這個無菌企圖的城市,這都是今天我們認真在學習認真在追趕的對象。

這方面,歐洲人一直比較冷靜、比較厚實有耐心,這極可能是歷史真實經驗使然,他們和這個糾纏盤繞的麻煩自由相處最久,也為此付過最沉痛的代價〈光是直接死於戰爭、屠殺、迫害的就遠遠超過一億人〉,因此不得不對於自由面臨滴水穿石式的浸蝕性威脅保有高度的警覺〈絕非巧合,西歐國家同時也是進步社會中最不隨美式禁菸運動起舞之地,甚至還全面或有限的開放大麻,他們當然也知道其代價,但還是認為這該訴諸人的道德選擇而不是立法禁制〉--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同是英國人的自由主義大師小彌爾,便堅定不受惑於某種開明專制式的善意和立即性效果,對於這種今天仍有相當多人認定是「最好政治制度」的統治方式,小彌爾質疑的不只是其長時間跡近是必然的腐化質變問題,他以為,這種社會生養不出能自我思考、肯自我承負道德責任的公民,他們將習於懶怠、懦弱,像長不大的小孩般總是把問題交給掌權者解決,這絕不是短期的那點誘人效益所可替換的。

對於今天的台灣而言,要想進一步提升道德知識水平,要想增加文化思省的厚度,要想鑄造出相應於我們經濟水準的公民社會,真的該多點歐洲,少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