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評論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代序
內文摘錄

文學評論

【類別最新出版】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
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野蠻與文明


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KA01133)

類別: 文學評論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鄭毓瑜、郭哲佑主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定價:520 元
售價:41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78626374412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代序內文摘錄



  代序

代序/楊牧的古典維新──技術作為發現的核心/鄭毓瑜

楊牧(一九四○─二○二○)是國際著名的現代漢語詩人,自十五歲開始寫新詩,出版過十五本新詩集,曾獲得馬來西亞「花?世界華文文學獎」(二○○七)、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二○一二)、瑞典「蟬獎」(Cikada Prize)(二○一六)等獎項,作品翻譯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義大利文、捷克文、荷蘭文等,是當前世界文壇最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現代漢語詩人。
楊牧同時也是一位長年在北美課堂講授《詩經》、《楚辭》與唐詩的漢學教授。他受業於自一九四五年即任教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的陳世驤教授,於一九七一年以《詩經:套語及其創作模式》(Shih Ching: Formulaic Language and mode of Creation)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並獲聘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期間曾兩度回臺大客座講學(一九七五、一九八三),於一九九六年返國擔任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二○○二年出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後於二○○七年擔任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二○一三年、二○一四年擔任東華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在研究與創作之間,以及在古典文學與新詩文之間,楊牧以豐美的學養與才情,從容兩端且成果斐然。
楊牧將「新詩」當作一個廣義的名詞,認為一部漢文學史,是「不斷呈現新詩的文學史」,如司馬相如、楊雄之於漢賦,張若虛、陳子昂之於初唐詩,「新」詩因此不必要「反傳統」。民國以來,在白話新詩「現代化」的過程中,其實一直保有一個正確的「傳統取向」,就在於掌握並轉化傳統資源,而進行無止盡的創新。
換言之,「創新」並不分古今、新舊,而「創造」或「創作」,其實與「傳統」或「古典」在時間長河中有如波濤翻攪,相互銜接與匯流。這樣的「新詩」觀念,可以突破一般基於年代、朝代而分期分體的文學史觀,而是透過細讀、比對、聯想、新變來體驗文學文本自身的宛曲隱微,同時也透過新文學創作,補充古典成說,甚至表達抗拒,不但更新了古典面目,也讓新文學的孳長刻劃出時代的變動意義。

追源:詩的萌生
一九五八年,楊牧高中畢業,暫居臺北。當時許多成名的詩人,欣賞這位少年詩人,招呼他一起參加在中山北路覃子豪(一九一二─一九六三)家舉行的週日聚會。沙龍主人覃子豪喜愛法國象徵派,書櫃裏盡是波特萊爾、馬拉爾美、魏爾崙、藍波、梵樂希等法國象徵派代表人物的書冊,尤其高懸「音樂乃是至高無上」的信仰,「音樂在一切事務之先」,彷彿是創作者所掌握到的一種神秘的金鑰。在事後追憶裏,詩學家楊牧,則並列這樣兩段關於詩與樂的評述:

詩是舞蹈,給出一種最可靠的表達方式,一種或者多種或甚至無窮變化的方式。……有時竟是大家攜手迎合天然的節奏,通過身心交感,彼此示意,提醒,當群體已分別領會那和諧,以及當偶發,劇烈的衝突轉而一起埋沒於激揚,悠遠的旋律,更證明是情感充沛,真摯,可以期待之於恆常的,……。
(音樂)也可能還有另外層次的指涉。通過筆下對若干屬性相近的有機客體之操縱,以發現高度自覺的內在結構,?? 目的在維持一最接近自然的,完整的修辭生態,圓融渾成的小宇宙,在隸屬於各種活潑諸原子之間,允許一持續的生滅活動,乃其中金剛不壞的成份勢必脫穎而出,決定了詩的聲籟格局,亦即是為我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音樂下定義。

後一段引文提及「客體」、「原子」,強調自覺的操控與修辭術,以人為的語言文字,透過精準的製作技術,進而在詩中浮現「一個宇宙的覺識」(perception of a universe),也許呼應覃子豪醉心的象徵主義詩學。
但是前一段引文,熟悉〈詩大序〉的人,馬上可以看出這是結合詩歌舞樂,談身心交感、彼我和諧的天然節奏,是屬於「嗟嘆,詠歌,手舞足蹈」的中國詩學的起源論。這無疑是融入楊牧後來從事中國早期文學研究的體驗,並且藉著象徵主義的語言精鍊術,反過來自我探問,詩究竟是自然的流露或自覺的追尋,究竟是集體記憶的重複,或出自技藝的刻意打造? 尤其面對遠古的文本,又該如何解釋群體共感與個人獨創之間的調協或變化?
一九六六年,楊牧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陳世驤教授,開始研究《詩經》。陳世驤的詩學觀念以及對於新文學的看法,勢必深深影響楊牧,而楊牧在這段時期乃至往後陸續發酵的學思體驗,也必然與陳世驤之間形成潛在的呼應與對話。陳世驤是一位兼具民國新文學經驗的漢學家,在一九四一年出國前,即與英國詩人艾克敦(Harold Acton, 1904-1994) 合作, 共同翻譯且出版了最早的中國現代詩(選) 英譯本Modern Chinese Poetry。
他認為自己的研究固然從古代開始,但是一九三○年代文壇變化的經歷,讓他相信中國文學的命脈正在於不斷創新的新文學與新觀念。而對於楊牧的愛重也往往溢於言表,如引用京都大學漢學名家小川環樹(一九一○─一九九三)的讚賞,認為楊牧新詩集正是「五四」以來所發展而必然出現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