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評論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內文摘錄

文學評論

【類別最新出版】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
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野蠻與文明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KA01137)
The Median Line of Literature: From Historical Change to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類別: 文學評論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梅家玲
       Chia-Ling Mei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8日
定價:560 元
售價:4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24頁
ISBN:978626353956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王德威:「海峽中線」,就是文學!

什麼力量,促成文學渡海之後的臺灣轉向?產生怎樣的轉化與創新?
如何超越政治,回歸文學,重新思考、評價跨越海峽中線的「從中國到臺灣」之路?

民族國家意識與語文新變、現代大學的學科建制、知識生產與學院人的文化志業、從中國到臺灣的文學創變

從「海峽中線」到「文學渡海」,在想像與實存、修辭與政治、拓撲與疆域間
海峽中線既劃分又連接兩端,出虛入實──就是一種「文學」
一頁頁的中國蛻變為臺灣文學的歷程,正是文學的海峽中線「這一邊」的故事
「海峽中線」成為區隔兩岸文學的無形分界。

「海峽中線」向來是軍事與政治用語,又名「臺海中線」或「海峽中心線」。它是一條位於臺灣海峽中央、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虛擬界限,雖然設定者與設定時間迄今並無定論,但一般被視為國共內戰的副產品,並在一九四九年國府播遷,兩岸分立之後,發揮了規範雙方活動界閾、避免軍事衝突的作用。

中線是一個象徵符號,甚至隱喻,演繹二十世紀中期一段波詭雲譎的政治敘事。中線雖為虛構,但落實其「存在」的軍事角力和外交運作卻無時或已。跨越與否的凶險和結果成為不斷揣測、協商的前提。不能否認的是,「中線」在維護臺海和平的同時,卻也劃分壁壘,形成隔絕的藩籬。它雖因應軍事與政治需要而生,所牽動的層面,所帶來的影響,則是無所不在。無論是國際間的合縱連橫,兩岸間的各行其是,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是教育還是文化,莫不因為這一無形界限而發生動盪變化。文學想像的因革遷變,更是不在話下。對於臺灣文學而言,從反共懷鄉文學的頻頻回望大陸,到解嚴之後的在地創化,直面臺灣,半個多世紀的歷程,所隱含的,亦是與那想像中的「海峽中線」的不斷對話。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思考臺灣自戰後以來從「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所謂海峽中線起自軍事部署,但更可以是關於作為政治的「文學」隱喻。作者梅家玲關心的不只是中線如何分隔敵我的方式,而是中線如何導致──甚至投射──逾越與跨越的威脅,以及種種協商。在這層意義上,文學想像其實是政治判斷,面對危機,賦予無限可能。

本書以二十世紀中期以降為背景,探討現代中國文學在臺灣靈根自植的一頁。作者不僅視海峽中線為軍事座標,標明世紀中期兩岸分立的事實,也視其為一種感覺結構,投射國家危機或轉機的臨界點。本書也點出「文學的海峽中線」其實變動不拘。因應時代政治氛圍,它可以是反共的,也可以是反中的;可以是延續古典、一以貫之的,也可以是落地生根、自成一統的;可以是寫實主義的,也可以是現代主義的,可以是歷史的先入為主,也可以是歷史的後見之明。本書另一個重點是,既然文學的海峽中線未必總一清二楚;文學生產與詮釋也未必總如應斯響。臺灣鄉土文學標榜的模擬式寫實難道沒有大陸鄉土文學的影子?現代主義到底是去政治化還是再政治化的美學實驗?反共文學的八股何以與共產文學八股似曾相識?文學史是文學對國族歷史的複寫,是文學脫離或陷入「國家」束縛的記錄,還是作家各行其是的見證?本書透過文學史書寫、國、語、文辯證,國文教科書編纂、文學期刊的推出,還有大學(尤其是文學系所)作為教育機構,對以上各種觀察做出回應。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以黃得時《臺灣文學史》與臺靜農《中國文學史》對讀,探討動盪時代中,原本分處於兩岸的學院人是如何藉由文學史書寫,寓託其「史識」與「詩心」,並以「超越泰納」之姿,突破歐西「國家文學史」的框架,成就兩種不同的文學史書寫典型。第二章〈世變中的國‧語‧文〉,旨在探討世局動盪之際,「語」與「文」如何因為「國」的因素介入,成為民族主義、文化想像、意識形態與國家政策往來交鋒的輻輳點。第三章〈大學與文學〉著眼於夏濟安《文學雜誌》的「學院」特質,關注其中「教育空間」與「文化場域」的互涉,凸顯它作為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的獨立性格與開創性意義。第四章〈「現代」是怎樣煉成的〉雖然以《現代文學》為重心,卻是擴而大之。它以當年該刊作者群對於西方現代主義小說的譯介、取法與改寫為觀察起點,再由「故事新編」面向切入,經由若干代表性文本,探勘臺灣的現代主義小說家們,是如何挪用並轉化中西文學的傳統資源,以成就具有本土性格的文學書寫;而不同的作者們,又是如何以「現代」的關懷與「傳統」對話,各自形構出嶄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第五章〈《中外文學》與中國/臺灣文學研究〉聚焦於此,所擬探討的,即是該刊如何以其「學院」的教育機制與學院人在「知識生產」方面的優勢,深化臺灣的文學評論與研究,從而促成臺灣文學研究的「學院化」。第六章〈近四十年來臺灣的近現代文學研究〉一章試圖指出:近四十年來近現代文學研究向來是中國學界研究的顯學,相對地在臺灣的發展,卻是一脈曲折的歷程。緣於與政治現實的相關性,該領域早年在政策壓抑下隱而未顯,僅能於學院之外遊走徘徊;直到一九八○年代前後,才得以在文化界與學術界的合作下逐漸成形,此後蓬勃發展,開啟許多國際間的跨域連結。在由隱而顯「逐漸」成形的過程中,發展出自具特色的研究動向。它與前五章,正是分從不同側面,共同勾勒出「文學渡海」之後的轉折與創變。

作 者 簡 介

梅家玲 Chia-Ling Mei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學系主任、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現任臺大現代中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兼括中國近現代文學、臺灣文學與漢魏六朝文學。

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傅爾布萊特計畫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並曾赴捷克查理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香港嶺南大學擔任客座講學。著有《「她」的故事──穿越古今的性別閱讀》、《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另編有《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小說讀本》、《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臺大》、《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等。

目 錄

「渡越/Crossing」書系編輯前言 梅家玲
推薦序/「海峽中線」,就是文學/王德威

導論

一、「海峽中線」與「文學渡海」
二、民族國家意識與語文新變
二、現代大學的學科建制、知識生產與學院人的文化志業
三、從世變到文變:臺灣文學的「文」與「學」

第一章:動盪時代的史識與詩心──黃得時與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
一、前言
二、泰納的「種族‧環境‧時代」說與日本的「文學史」書寫
三、重讀黃得時的〈臺灣文學史〉──以「歷史」為核心的書寫形態
(一)黃得時〈臺灣文學史」研究的縫隙
(二)當「時代」被轉易/譯為「歷史」
(三)〈臺灣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文學/史論述
四、從「方法論」到書寫實踐:抗戰時期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
(一)臺靜農《中國文學史》的理論基礎:〈中國文學史方法論〉
(二)從〈中國文學史方法論〉到《中國文學史》:臺靜農「文學史」的書寫實踐
五、超越泰納:黃得時與臺靜農的「史識」與「詩心」
六、結語

第二章:世變中的國‧語‧文──以一九四○年代「大學國文」教材編選為起點的論析
一、前言
二、「國文」概念的生成及其在現代大學課程的設置源起
(一)晚清「國文」論述的生成與「大學」國文課程之設置
(二)現代大學「大一國文」的定制及其關涉面向
三、文言?還是白話?──抗戰期間大學國文教材選本中的「語」與「文」
(一)燕京大學選本:郭紹虞編選的《近代文編》與《學文示例》
(二)教育部選本:《部定大學用書‧大學國文選》
(三)西南聯大選本:《西南聯合大學國文選》與《大一國文習作參考文選》
四、「語文復原」與「文化復原」:戰後初期臺灣大學國語文教材選本的語文理念與編選實踐
(一)《大學國語文選》
(二)《大學國文選》
五、「國」與「文」:大學國文與國族意識、文化想像及語文形構的多重交錯
(一)「國」‧「語」‧「文」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學科建構
(二)「語」與「文」,「以資實用」與「文化傳承」:歷史脈絡中的多層次錯綜關係
(三)如何「語文」?怎樣「復原」?──民族主義與「國」‧「語」‧「文」的再思考
六、餘論

第三章:大學與文學──夏濟安、《文學雜誌》、臺灣大學與臺灣的「學院派文學雜誌」
一、前言
二、一九五○年代的臺灣大學及其人文/文學教育
三、《文學雜誌》:文化場域與教育空間的互涉
(一)《自由中國》的純文學版?──前行研究的盲點
(二)從臺灣大學到《文學雜誌》:教育空間的位移
(三)教育空間與文化場域的互涉
四、從《文學雜誌》到《文學雜誌》:傳統的賡續與開創
(一)「學院派」文學雜誌傳統的賡續
(二)《文學雜誌》與臺灣學院派雜誌傳統的開創
五、結語
附錄一:夏濟安生平大事記
附錄二:《文學雜誌》各期首排論著作者篇目表
附錄三:一九五○年代夏濟安、吳魯芹臺大授課表
附錄四:朱光潛主編《文學雜誌》各期首排論著作者篇目表

第四章:「現代」是怎樣煉成的?──現代主義小說家的「故」事新編與美學實踐
一、前言
二、《現代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小說的在地轉化:卡夫卡與喬伊斯小說的譯介、取法與新編
三、「破壞的建設工作」:《現代文學》與中國古典小說的新編
四、白先勇的現代美學實踐與故事新編:從〈芝加哥之死〉到〈遊園驚夢〉
五、李渝的女性意識及其〈和平時光〉:超越冷戰視閾的現代主義文學
六、結語

第五章:《中外文學》與中國/臺灣文學研究──「學院派文學雜誌」與當代臺灣的知識生產及學科建制
一、前言
二、《中外文學》的創刊宗旨與轉折流變
三、中外攜手,薪火相傳:「學院」脈絡中的《中外文學》及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一)匯通中外:近現代學科建制的理念與實踐
(二)中外攜手,兼容並包:比較文學與中國文學研究
(三)教學相長,薪火相傳:《中外文學》與學院教學及學術人才養成
四、《中外文學》轉型與臺灣(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院化」
(一)本土轉向(?)──《中外文學》視野中的「中國」與「臺灣」
(二)學者與作者、文學研究與文學創作的對話
(三)從比較文學到文化研究:《中外文學》的理論譯介與批評實踐
(四)《中外文學》之「專號化」、「理論化」與臺灣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院化」
五、結語

第六章:近四十年來臺灣的近現代文學研究──學科形構與研究動向
一、前言
二、禁忌的年代:一九五○年代至七○年代
三、從蓄勢待發,到風起雲湧:一九八、九○年代
四、學院化、跨域化、國際化:二十一世紀
五、臺灣近現代文學研究的新動向
六、結語

結論
一、從「政治」到「文學的政治」:現代學院人的文教志業與「文‧學‧史」的再解讀
二、「海納百川」與「融會轉化」:超越「海峽中線」的文學創變
三、從民族國家拯救國文:「國‧語‧文」問題的歷史根源與當代反思

各章論文出處

後記

引用書目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