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興亡只在頃刻間

作 者 作 品

藝術人類學
中国四方山話-しゃべる中国人
品人錄(新版)
閒話中國人(新版)
讀城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易家之言(精裝)
青春志 《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中的風流
江山豪賭:從春秋到戰國士大夫的瘋狂與浪漫
易中天《江山豪賭》+《青春志》二書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縱橫天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興亡關鍵(VLP0022)
秦併天下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HISTORY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1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66289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興亡只在頃刻間



  興亡只在頃刻間

大秦帝國像「鐵達尼號」一樣沉沒了,迅速異常,沒有商量,就像他們當年的橫空出世。
請看時間表──

前230年,秦滅韓。
前228年,秦滅趙。
前225年,秦滅魏。
前223年,秦滅楚。
前222年,秦滅燕。
前221年,秦滅齊,嬴政稱帝。
前210年,秦始皇卒,秦二世立。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
前207年,秦去帝號,改稱秦王。
前206年,秦亡。

這就是說,從王國變成帝國,秦只用了九年工夫;從稱帝到滅亡,也不到十五年。

如此結局,恐怕是秦始皇沒有想到的。

事實上,嬴政對自己的帝國信心滿滿。他的自信,在稱帝之後的第一份詔書中表現得不容置疑。

詔書的內容,是要廢除諡號制度。

所謂諡號,就是中國古代君主、貴族和名人死後,被授予的一個蓋棺論定的稱號,比如平王的平,文公的文,襄子的襄。有了諡號,此人就有了一個歷史的評價。最好的是文和武,叫「靈」的則不靈。春秋時期的晉靈公、鄭靈公、陳靈公、楚靈王,都是死於非命。

歷史總是會有價值判斷的,哪怕委婉隱晦。

然而秦始皇卻不以為然。因為君主的諡號並不能由自己在生前商定,只能在死後由他人議決。所以嬴政認為這是「子議父,臣議君」,很不可取。

問題是諡號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區別不同世代的君主。比如周,文王之後是武王,武王之後是成王,成王之後是康王。如果都叫周王,就不知誰是誰了。

同樣,沒有了諡號,秦的皇帝難道都叫秦皇?後人讀史的時候,怎麼弄得清呢?

秦始皇卻自有辦法。他說──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好一個「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看來,他根本就沒想到大秦帝國會有滅亡的那一天。

  然而怎麼樣呢?

  二世而亡。

  實際上,秦二世繼位的第二年,陳勝吳廣就反了。義軍大旗一舉,天下雲集回應,星火頃刻燎原。兩年後,秦相趙高謀殺了二世皇帝,立子嬰為秦君,去帝號,稱秦王。也就是說,僅僅風光了十四年,大秦就一落千丈,由帝國重新變成了王國。更可悲的是,降格為王國的秦並沒能苟延殘喘,子嬰也很快就向劉邦投降。這位可憐兮兮的亡國之君,其實只當了四十六天秦王。

  子嬰投降一個月後,項羽率諸侯聯軍入秦。他像一頭野豬一樣地闖了進去,掠財寶,擄美女,焚宮室,屠咸陽,殺子嬰,盡滅秦宗族。然後分封天下,自號霸王,都於彭城,史稱「西楚」。原來的秦王國則分裂成三個封區,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號稱「三秦」。 

  一個龐然大帝國,就這樣土崩瓦解。就連被秦始皇廢除的諡號制度,也在漢代恢復,並延續到清末。漢武帝的武,漢獻帝的獻,就是諡號。

  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想當初,秦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西元前241年,楚國牽頭,與趙、魏、韓、衛組成五國聯軍,以考烈王為總司令,春申君為參謀長,合縱攻秦。聯軍兵臨函谷(在今河南省靈寶市),氣勢洶洶地準備破門而入。秦人處變不驚,坦然開關迎敵,五國聯軍竟魂飛魄散,不戰而走。秦人不費吹灰之力,各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現如今,秦又是何等的不堪一擊!屠城的項羽,本不過一介武夫;首義的陳勝,本不過一名戍卒;受降的劉邦,則不過帝國一個小小的亭長。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是比鄉長還低的「股級幹部」,卻取秦皇而代之,成為新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這裡面,難道沒有歷史的玄機?

  如果有,那又是什麼?

太陽又西升

  跟周一樣,秦也是「西邊升起的太陽」。

  秦人大約一直是生活在西方的,來歷卻不甚了然。據說,他們的先祖叫大費,也就是跟隨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伯益的父親是舜的司法部長皋陶,也叫大業。皋陶的母親是顓頊的孫女,叫女脩(讀如修),因為無意中吃了一隻玄鳥蛋,便懷孕生下了皋陶。 

  這故事跟商族的傳說如出一轍,不免讓人懷疑是「山寨版」。但伯益被舜「賜姓嬴氏」,卻值得注意。

  秦族當然姓嬴,卻未必是舜之所賜。嬴字從女,很顯然不是父系的氏,而是母系的姓,就像炎帝的姜,黃帝的姬。姜即牧羊女,姬是美女族 ,那麼,嬴是什麼?

  請看金文的嬴字──

  如此複雜多變的字形,實在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文字學家的解釋則有兩種,多數學者認為嬴就是蜾蠃(讀如果裸,細腰蜂),但也有人認為是龍。不管怎麼說,都證明秦族起源很早,而且是由母系氏族變成部落的。

  變成部落的這個族群,也像炎帝族和黃帝族一樣,有了自己的圖騰。只不過我們不知道這圖騰是蜾蠃,還是龍。也許,就像楚人的圖騰是熊,秦人的圖騰是龍。這個說法如果成立,那麼,秦族竟是「龍的傳人」。他們當中出了個「祖龍」(秦始皇),倒像是天意了。 

  不過在堯舜禹的時代,秦還只是「潛龍」。在後來的戰國七雄中,他們的起點甚至比楚還低。楚在西周初年可是受封了的,雖然只是個子爵,或者因為被視為蠻夷而稱楚子。秦卻直到周孝王的時候才受封,號稱秦嬴,爵位最多是大夫,封邑則叫秦。其地,在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也有人說是今甘肅省天水市隴西縣秦亭。 

  秦君被正式封為諸侯,是在西元前770年。這時,平王已經東遷洛陽,周人的老根據地也被西戎佔領。於是周平王對護駕有功的秦襄公說:「秦國如果能從那些野蠻人手裡收回失地,那麼岐山以西就都歸你們了。」

  哈!秦人得到的封地,其實是淪陷區。

  已經無法確知周平王當時的想法。也許在他看來,被西戎佔領的岐山和豐水一帶,自己反正是無力收回了,不如當作一張空頭支票開出去。秦人有能力變現固然好,變不了現自己也沒虧。至少,人情總是做了的,而且分文不花,是順水人情。

  秦的先君卻非常爭氣,他們還真把周的失地收了回來,然後如約將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自己則把領地擴展到岐山腳下。這時的秦,才算正式成為周天下最西邊的一個邦國,不但有爵位,而且有地盤。

  這是秦文公十六年(前750)的事。後來的秦,便不斷向東發展。西元前714年,秦寧公遷都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陽平鎮)。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今陝西省鳳翔縣南)。等到他們遷都咸陽時,秦已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孝公也被周顯王封為西伯(西方霸主)了。

與此同時,他們也成了周的掘墓人。

  這當然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因為就算周王室在劫難逃,也未必就一定該死在秦的手上。齊、楚、趙、魏、燕、韓,哪一個沒有狼子野心,哪一個不是虎視眈眈,又哪一個實力不雄厚?既然號稱「七雄」,就不會是省油的燈。

  事實上,當時疆域最廣的,是楚。其次,才是秦,還有趙。再次是齊、魏、燕。但即便是齊,也兼併了宋,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地盤最小的韓,也滅了鄭。楚之滅國更多,老牌的邦國陳、蔡、魯,還有兼併了吳國的越,都被他們收入囊中。這難道是弱者?

  再說兵力。據統計,七國之中,兵最多的是楚,一百萬。其次齊、魏,七十萬。再次是秦,六十萬。然後是趙,四五十萬;韓和燕,三十萬。因此,即便最弱的燕和韓聯手,兵力也與秦相當。如果六國合縱,總兵力可達三百四五十萬眾,比秦的五倍還多,怎麼就抵擋不住呢?

  顯然,這需要一個解釋。

蠻族刷新歷史

  秦能夠成功,也許因為他們是「野蠻人」。

  的確,蠻族是有可能改寫歷史的,儘管並不一定都改得好。但可以肯定,一個蠻族如果善於學習,又能保持蠻野的精神,那麼,他們就會戰勝和超越自己的老師,並在老師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先進的文化來。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後來的阿拉伯人和歐洲人,都如此。

  同樣的劇本也在中華大地上演。夏代,東邊的商人是蠻族;商代,西邊的周人是蠻族。結果,卻是商文明優於夏文明,周文明又優於商文明。看來,文明的延續、發展和創造需要新鮮的血液,哪怕它來自所謂「夷狄」。

  秦成為邦國的東周,便正處於這個當口。

東周和春秋的天下大勢。不難看出,這時生活在所謂「中國地區」的諸夏和諸華,差不多都已日薄西山。其中境況最差的如陳、蔡、曹,早就淪為三等國。好一點的如周、鄭、宋、衛、魯,也只是二等國。一等國是誰呢?晉、楚、齊、秦、越。

  這五個一等國,大都在「中國」周邊,甚至不是「華夏正宗」。楚是南蠻,而且北邊有盧戎,南邊有百濮。越是東夷,而且北邊有淮夷,南邊有百越。齊也是東夷。他們的開國之君雖然是姜太公,但一到封區就把自己東夷化。吞併了膠東半島的萊夷之後,更是夷夏不分。

  此外還有燕,雖然號稱西周開國元勳召公奭(讀如紹公是)之後,卻其實生活在山戎地區,與「中國」之間也有北戎、白狄和赤狄隔絕,根本就是「化外之地」。整個春秋時期,幾乎聽不到他們的任何消息。然而一到戰國便勃然崛起,成為七雄之一,這裡面難道沒有原因?

  與燕相似的是秦。只不過燕人是北遷的諸夏,秦人則恐怕原本就是西戎。他們最早生活的地區(今甘肅省禮縣東北)像「犬戎」一樣被叫做「犬丘」,後來又因為善於養馬而被冊封在秦,無非說明秦人原本是遊牧民族,他們的封區則不過周的牧區。

  秦,是由牧民變農民,牧區變邦國的。

  變化很可能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一方面,處於戎狄包圍之中的姬周,很希望通過「和平演變」化敵為友;另一方面,西戎當中最有頭腦的嬴秦,也很願意向先進的華夏文明學習。你有情,我有意,雙方一拍即合。

  於是,平王東遷前後,周秦兩族度過了一個不短的蜜月期。秦的「華夏化」,應該就是在這時完成的。只不過,作為被犬戎和驪戎包圍,而且與戎狄雜居的遊牧民族,他們與姬周的同化不可能那麼徹底。周的殘餘最後被秦收拾得一乾二淨,也並非偶然。

  這就是春秋戰國之際的中華文明圈。處於中心地帶的「傳統中國」(周、鄭、宋、衛、魯)衰朽,敗落,萎縮。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則是華夏化的東夷(齊、越)、南蠻(楚)、西戎(秦)、北狄(燕)。

例外的是晉。

  晉是五大國中唯一的姬姓國,也一直以華夏正宗自居。然而晉國卻是與白狄和赤狄接壤的,在長期的戰爭中也難免「戎狄化」,甚至在建國之初就已經因地制宜,夷夏不分。晉,其實也是「混血兒」。

  何況即便是高舉「尊王攘夷」大旗的晉,到春秋末年也面臨崩潰。分裂後的三晉(魏、趙、韓)則最先被秦所滅。夷狄化的華夏,還是鬥不過華夏化的夷狄。

  如此說來,文化越是落後,就越有希望?
  也不見得。

事實上春秋五大國中,文化最落後的不是秦,而是越。所以,越的興起非常迅速。從閃亮登場到滅亡吳國,只用了二十一年。然而勾踐死後直到滅亡,越都停滯不前,乏善可陳。他們的崛起和輝煌,跟另一個華夏化的蠻夷吳一樣,都只在頃刻之間,可謂曇花一現。

  持續輝煌的是楚,最後勝出的是秦。秦滅了楚,楚滅了越。楚滅亡越,是在商鞅變法之後沒多久。這是一個臨界點,也是一個分水嶺。此後,楚便開始走下坡路,秦卻如賓士的駿馬、飛駛的列車,風馳電掣,一往無前,幾乎沒有誰能夠阻擋他們的步伐。

  秘密莫非就在於此?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