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少年天子

作 者 作 品

藝術人類學
中国四方山話-しゃべる中国人
品人錄(新版)
閒話中國人(新版)
讀城記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易家之言(精裝)
青春志 《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中的風流
江山豪賭:從春秋到戰國士大夫的瘋狂與浪漫
易中天《江山豪賭》+《青春志》二書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雄圖霸業:天之驕子漢武帝的不世之功(VLP0023)
漢武的帝國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HISTORY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22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66531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

    漢武帝劉徹繼位那年,十六歲。 
    十六歲的男子即便在古代,也是未成年人。當時的法定婚齡是女十五,男二十。因此貴族男孩的成年禮,就在滿二十那年舉行,要束髮,加冠,佩劍,取字,許婚,叫「冠禮」,也叫「婚冠禮」。
    劉徹的冠禮卻被提前。也許,這是因為他的父親漢景帝已將不久於人世。事實上,劉徹加冠沒過幾天,景帝就駕鶴西去,劉徹成為西漢第五任皇帝。 
這是一位少年天子。
    但,未及弱冠便登大位,漢武並非第一人。最早的小天子是周成王姬誦,最早的小皇帝是漢惠帝劉盈。 
    劉盈身世可疑。 
    作為西漢第二任皇帝,劉盈並沒留下多少事蹟。從現有的資料看,他似乎是戰亂中成長的苦孩子,從小就顛沛流離。甚至在兵敗彭城的逃難途中,還幾次三番被劉邦推下車去。靠著夏侯嬰的營救,才撿回一條命來。
    這一年,劉盈六歲。
    不難想像,這事在一個六歲孩子的心中,會留下怎樣的陰影。好在兵敗彭城兩個月後,劉盈被立為太子。這當然因為他雖非長子(長子是庶出的齊王劉肥),卻是嫡出,是劉邦正妻呂后的獨生子。
    可惜,劉邦似乎並不看好這唯一的嫡子,幾次三番要廢了劉盈,改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據說,劉邦的態度越來越堅定,連張良和叔孫通也不能力挽狂瀾。
    然而事情的變化,卻極具戲劇性。
    變化發生在劉邦去世那年。某次宴會上,太子劉盈前來侍奉父皇,身後卻站著四位老人。他們個個八十歲以上,鬚髮雪白,衣冠甚偉,讓劉邦看得目瞪口呆。
    於是四人上前,自報家門。
    第一位,東園公。
    第二位,用裡先生。
    第三位,綺裡季。
    第四位,夏黃公。
這就是所謂的「商山四皓」了。他們是秦末以來就隱居深山、名滿天下的世外高人,也是劉邦仰慕已久的。
    劉邦問:「朕求諸君多年不得,怎麼跟了我兒?」
    商山四皓行禮說:「陛下傲慢無禮,太子仁孝恭敬,所以天下士人無不願為太子赴湯蹈火。」
    禮畢,四位老人飄然而去。
    劉邦目送商山四皓離席,然後叫來戚夫人說:「你都看見了吧?太子地位不可動搖,呂后才是你的真主子。」
    戚夫人哭。
    劉邦卻表示無能為力。他說:「妳為我楚舞,我為妳楚歌吧!於是劉邦慷慨悲歌,一而再,再而三。歌畢,也離席而去,留下戚夫人泣不成聲,哭倒在地。」
    從此,劉邦不再提出換太子。 
    這可真是新派武俠小說裡面才有的場面。那四位老人的名字,也很像小說中的武林高手。據說,他們是張良為呂后出謀劃策,特地請來為太子劉盈撐腰的。因此,這事就像張良當年的奇遇黃石公,非常不靠譜。 
    但更不靠譜的,還在後面。
    按照《史記》、《漢書》和《資治通鑒》的說法,劉盈繼位是在漢高祖十二年五月,時年十七歲。七個月後,也就是漢惠帝元年的十二月,呂后就謀殺了趙王如意。
    謀殺是處心積慮的,因為據說劉盈已經感覺弟弟不太安全。所以,如意從趙國來到長安時,劉盈便親自到霸上迎接,接回宮後又同吃同住,像當年鴻門宴上項伯護著劉邦一樣護衛著如意,呂后竟不能下手。
    可惜百密難免一疏。某天早上,劉盈外出打獵,如意留在宮中。呂后聞訊,立即將如意毒殺。
    故事講到這裡,破綻也就露了出來。
    請問:如意為什麼沒跟劉盈一起去打獵?
    解釋是:趙王年少,不能早起。
    很好!一個年紀小到「不能蚤(早)起」的孩子,劉邦憑什麼說他「類我」(像自己)?所謂劉盈「不類」而「如意類我」因此就要換人,豈非胡扯?
    沒錯,劉盈確實不像父母,既不像父親心狠手辣,也不像母親剛毅果斷。他心慈手軟,膽小怕事,很可能還有些多愁善感和自暴自棄。把江山社稷交給這樣的人,當然不能放心。但,交給那位不能早起的,就可靠嗎?
    都靠不住。
    劉邦的立儲,已不能著眼於接班人自身。
    那看什麼?
    看母親。劉盈也好,如意也罷,繼位之後恐怕都得靠太后撐腰,甚至靠太后臨朝。
    那麼,戚夫人和呂后,哪個可靠?
    呂后。
    事實上,呂后不但是劉邦的結髮妻子,更是他的親密戰友。劉邦的江山,其實是他和呂后一起打下來的。這是當時輿論的共識。甚至還有人說,呂后和  她的家族是像推車子一樣,把劉邦推上帝位的。 
    顯然,呂后對劉邦的江山,會比戚夫人更加愛惜。
    更何況,她也能幹得多。
    因此,作為男人,或者在床上,劉邦也許更喜歡戚夫人。但作為政治家,在朝廷,他絕對更相信呂后。
    更重要的是,功臣們也都投了呂后一票。
    劉邦的功臣,武將方面,韓信、彭越、英布已死,樊噲則是呂后的妹夫。文臣方面,蕭何在滅韓信時即已站在呂后一邊,張良和叔孫通都支持劉盈,陳平後來也挺呂后。有人支持戚夫人母子嗎?沒有。 
    局勢如此明朗,戚夫人有什麼可爭的呢?
    的確,劉邦和呂后,更多的是政治關係,未必有多少愛情。劉邦南征北戰時,呂后常常留守後方忙於政務,戚夫人則常年陪伴在劉邦身邊。日久生情,愛屋及烏,劉邦許諾廢嫡立愛,並非沒有可能。只不過,這種許諾可能是一時興起,也可能是哄美人開心,靠不住的。
    政治家,都不會愛情至上。
    所以,什麼商山四皓,什麼楚歌楚舞,都不過是編出來的故事,或者是當時的一場表演,串通好了演給戚夫人看的。而且那總導演,弄不好就是劉邦本人。
    這並非沒有可能。想當年,劉邦還沒發跡時,呂后就製造輿論,說常常看見劉邦頭頂上有雲氣,結果小混混們都跟了劉邦。這其實就是兩口子串通一氣演的雙簧。
    當然,這回也可能是張良總導演,呂后製片人。
    不管怎麼說,張良站在呂后一邊,是可以肯定的。趙王如意和戚夫人為呂后所殺,大體上也能肯定。至少,沒有證據證明非她所殺。呂后,可是連韓信都敢殺的。殺那手無寸鐵的孤兒寡母,又算什麼!
    但,心狠手辣的呂后,也未必不會蒙冤。

黑鍋與嫌疑

    劉邦選擇劉盈,其實是選擇了呂后。
    這一點,呂后和劉盈都清楚。因此,劉盈繼位後,就把權力和政務都交給了自己的母親。但在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這樣做顯然並不合適,皇族也很沒面子。因此史家必須給個說法,還必須由呂后來背黑鍋。
    於是,又一個故事被編了出來。
    這故事說,呂后毒死趙王如意後,便把他的母親戚夫人砍去手腳,挖掉眼睛,熏聾耳朵,弄啞喉嚨,扔在豬圈裡,號稱「人彘」(人豬),然後讓漢惠帝劉盈來看。
    結果,惠帝放聲大哭,一病不起。他說:「這不是人幹的事情!我作為太后的兒子,是沒法治天下了。」
    據說,這就是惠帝不理朝政的原因。
    但可惜,這實在離譜。
    首先我們要問:呂后有必要這麼做嗎?沒有。前面已經說過,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根本就不可能構成威脅。過去不能,後來就更不能。對於毫無反抗能力的假想敵,就算要消滅,又犯得著下如此毒手嗎?
    洩憤也說不通。要知道,任何人受此酷刑,都不會再有感覺。戚夫人不痛,呂后何快之有?
    更何況就算要洩憤,又何必要讓惠帝來看呢?惠帝又不是戚夫人的同夥和同謀!難道呂后要威脅自己的獨生子?難道她覺得惠帝受的刺激還不夠?
    漢惠帝因此而醉生夢死,就更是胡說。恰恰相反,他曾經是很想有所作為的。一天到晚吃喝玩樂,完全不理朝政的人也有,但不是漢惠帝,而是曹參。
    曹參接替去世的蕭何擔任大漢相國,是在漢惠帝二年的七月。這時,距離所謂「人彘」事件已經一年半,照理說漢惠帝早就該泡在酒罈子裡了。然而他對曹參的消極怠工卻是十分不滿,也非常著急。
    不過惠帝畢竟是惠帝。他並不敢也不忍當面指責先帝的功臣,而是私下裡對曹參的兒子說:「令尊大人是不是看不起朕呀?整天燈紅酒綠,怎麼能心憂天下呢?」
    於是曹參向惠帝請罪。
    曹參說:「請問陛下與高皇帝,誰更聖明英武?」
    惠帝說:「朕豈敢望先帝之項背。」
    曹參又說:「陛下認為臣與蕭何,誰更賢明有才?」
    惠帝又說:「先生似乎不如蕭相國。」
    曹參說:「這就對了!高皇帝和蕭相國,早就平定了天下,確立了法規,沒什麼可憂慮的呀!現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臣等也只需謹守職責,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惠帝這才恍然大悟。
    沒錯,自己比不上高皇帝,曹參也比不上蕭相國,瞎忙活什麼呢?還是不折騰為好。
    從此,漢帝國按部就班,蕭規曹隨。 
    很清楚,惠帝的不理朝政,其實是無為而治。這既是受曹參啟發,也是當時帝國的政治需要和大勢所趨,跟戚夫人或者呂后,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但,這不等於呂后沒有別的嫌疑。
    可疑之處在惠帝劉盈的成年禮。劉盈是十七歲那年繼位的,但拖到繼位後第四年才加冠。這時,少年天子已經二十一歲,是不是也太晚了一點?
    當然是。
    那麼,惠帝的冠禮,為什麼會這麼晚?
    為了等張皇后成年。
    張皇后是在漢惠帝舉行成年禮的五個月前,嫁給惠帝並立為皇后的。先婚後冠,可見這婚姻的重要。看來,漢惠帝的皇后,只能是這位張姑娘。張姑娘不成年,漢惠帝就不能正式成婚,也不能舉行冠禮。
    那麼,張皇后又是何許人也?
    魯元公主和張敖的女兒。
    難怪漢惠帝只能耐心等待,因為魯元公主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姐姐,嫁給張敖是在漢五年。可見漢惠帝的這位張皇后,封后時頂多十歲。算作成年,已很勉強。
    這當然是呂太后的一手包辦。實際上,她是把自己未成年的親外孫女,嫁給了自己剛成年的親兒子。儘管誰都知道,政治人物的婚姻幾乎無不具有政治性,但漢惠帝的這樁婚姻,也實在太離譜了一點。
    然而呂太后寧肯死扛硬拖著,也要等到自己的外孫女勉強可以封后,才給惠帝加冠,儘管那少年天子早就有了性能力,也早就跟宮女們生了一堆兒子。
問題是,呂后為什麼要這樣謀劃呢?
    因為恐懼。
    恐懼是可以想像的。據說,呂后曾向心腹大臣審食其坦言其憂:「你看那些功臣元勳,向先帝北面稱臣已是彆扭委屈,有可能心甘情願侍奉少主嗎?」 
    這話並非沒有道理。
    事實上,劉邦成為天子,跟周武稱王、始皇稱帝大不相同。周王和秦皇,原本就是貴族,就是君主,跟僚佐的關係也早就是君臣。其地位,當然無人覬覦。
    劉邦則不同。他和功臣元勳,當年都是編入戶籍的平民(諸將與帝為編戶民),大家平起平坐。現在,憑什麼你就能高高在上,我就該俯首稱臣?再說了,既然一介平民也能當皇帝,為什麼你當得,我當不得?
    有這資質和能力的,不止劉邦一個吧?
    資質和能力超過劉盈的,就更不止一個吧?
    難怪呂后的精神會高度緊張。是啊,赤手空拳,孤兒寡母,怎麼對付得了如狼似虎的權臣們?
    孤立無援就得拉幫結派,靠得住的是自家人。
    因此,漢惠帝駕崩後,更加勢單力薄的呂太后便封王封侯。受封的既有劉家人,也有呂家人。劉氏四王:淮陽王劉(強),常山王劉不疑,濟川王劉太,琅琊王劉澤。呂氏三王:梁王呂產,趙王呂祿,燕王呂通(梁王原本是呂王,呂王最早是呂台,後為呂嘉,再後為呂產)。
    表面上看,呂后是公平的。她先封劉,後封呂;劉家王多,呂家的少。然而劉氏四王,都是小國。而且,淮陽王劉去世,就改封劉武;常山王劉不疑去世,就改封劉山(更名為劉義),後來又改封劉朝。這四國前後七王,都是惠帝與宮女所生,也都是小孩子。成年人只有琅琊王劉澤(呂后侄女婿),卻是呂后黨羽。
    呂氏三王卻都是大國,三大國的國王也原本都是劉邦的兒子,但都被呂后害死。最先被害的是趙王如意。如意死後,趙王換成劉邦的六子淮南王劉友,結果被呂后軟禁餓死。劉友死後,趙王又換成劉邦的五子梁王劉恢,結果被呂后活活氣死。所以後來討呂的檄文,便說呂氏「比(接連)殺三趙王」。至於燕王,原本是劉邦的八子劉建。劉建倒是自己死的,但他的兒子卻被呂后殺掉。於是,趙、梁、燕三國都落入呂家手中。
    大國奪過來給自家人,小國封給兒童們裝樣子。呂后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那麼,她安全了嗎?
    沒有。恰恰相反,一起驚天血案很快在京城掀起,呂氏家族也因此身敗名裂。

 
少年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