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施明德序
編者序
導論
年表

作 者 作 品

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
歷史的凝結:1977~79台灣民主運動影像史

重大事件

【類別最新出版】
憂鬱的編年:電影《憂鬱之島》與香港的身分探詢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
調查員揭密:情治生涯四十年,揭開調查局神秘的歷史與過往


走向美麗島(BC0113)──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重大事件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033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施明德序編者序導論年表



  編者序

歷史與記憶的拔河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

1979 年 12 月 10 日晚上,高雄市爆發了自「二二八」以來最嚴重的警民街頭衝突事件。隨後媒體一片撻伐之聲,紛紛譴責美麗島人士「暴行」。當年在官方的威權籠罩下,見諸媒體記載的「事件始末」全然是「黑白分明」──英勇的軍警忍辱負重,對抗兇狠頑劣的暴徒。如此「演義小說化」的事件報導,固然滿足了統治上的需要,卻也粗暴地砍掉了事實真相與事件的內涵。扭曲的文本只會造成論述的對立;相對於官方的「陰謀論」,民間則衍生出了「陷阱論」。尤其美麗島大審溢出劇本的演出,更加深了民間對官方說法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隨著後美麗島時代朝野對抗的激化,政治掩沒了一切,而歷史只有載浮載沉。

倏忽歲月已過二十年,似乎是到了面對歷史的時候。近年來,口述歷史資料輔助當代史研究,在國內已逐漸蔚為風潮。1996 年 12 月,財團法人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設立了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工作室(以下簡稱本工作室),著手進行「美麗島事件」的口述訪談與史料蒐集,希望能重現「美麗島事件」的歷史原貌。然而,若只將目光集中在「高雄事件」當天的事實重建,仍無法呈現當年之所以爆發此事件的歷史意義。因此,本工作室成立之初,即將研究範圍設定在 1970 年代的台灣民主化歷程,一方面推動史料出土運動,另方面則擴大訪談對象,不分黨外或官方、核心或外圍,以求周延。

經過三年的努力,在史料蒐集方面,經由各界熱心人士的襄贊,目前已出土數千份珍貴史料,包括當年的黨外雜誌、地下刊物、競選傳單、審判卷宗等等。這些史料原多屬私人收藏,收藏者願意割愛,提供作為研究之用,本工作室在此致上由衷的感謝。然而,當年國防部、警備總部、國民黨的檔案文獻等,仍深鎖府庫之內,造成研究工作的重大困難與缺憾。這方面的問題,恐怕只有等待將來「檔案法」立法通過才可望解決。

而在口述歷史訪談方面,本工作室共邀訪了一百六十多位,接受訪談者 95 位,訪談總時數超過六百小時。讓事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重構歷史現場,或許是事件史研究的方便之門。然而在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時,仍有諸多限制與挑戰。

首先,是取樣周延的問題。我們在進行訪談工作之初,便希望能蒐集齊備「有資格針對事件發言」的各界人士的口述資料。由於一個大規模事件的發生,不只是事件領導核心等少數人所促成,而事件中各方動員的人又豈止於一、二人。而且多數人的「美麗島事件」經驗都是片面而有限的,我們只能謙虛地從原點開始,先訪問明顯涉及事件的人物。同時擴展受訪者範圍,包括參與的民眾、學生、軍官、警察、士兵、記者、學者等等,皆在我們的邀訪之列,希望能尋繹出事件的原委,揭露事件發展的各個面向。同時,透過生命史的深度訪談,呈現出事件人物所懷抱的政治立場、國家觀念,乃至意識型態;這應有助於我們理解之所以發生「美麗島事件」的背景與動能。任何受訪者,我們都希望能針對當時他們所處社會位置上的見聞進行發言。當然,身為訪問者,我們自有預先的假設及合理的懷疑,而在訪談中的證明或否證過程裡,這些假設與懷疑也多有出人意表的結果。

然而,受限於本工作室的人力與時間,以及受訪者忙碌的行程安排,不少計畫邀訪的對象無法如期完成。同時,在我們的邀訪名單中,仍有七十位左右的邀訪對象不願接受訪談,這不僅影響了蒐集口述資料工作的進行,也影響了對事件周延呈現的可能性。在「高雄事件」發生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次面對了當年的──或許也勾起了受訪者的──戒嚴心態與防衛機制。原本,我們希望尋回「美麗島事件」的記憶,但是,應該已成歷史的時代包袱──諸如警備總部、戒嚴統治等等--卻如幽靈般頻頻出現在邀訪過程中,成為我們蒐集這段記憶時的絆腳石。

這項歷史與記憶的拔河工作,不僅出現在邀訪階段中,也出現在口述訪談的進行中。由於記憶的誤差、回憶的重構,常常與可供佐證的史料產生歧異與拉鋸。而這也正是本工作室僅將口述訪談定位在歷史研究之前置工作的最主要原因。畢竟,貿然將個別人物對歷史的認知視為蓋棺論定不僅危險,也不負責任。因此,我們並不宣稱已對「美麗島事件」做出結論;事實上,這是一個龐大的史料出土工程,需要持續地進行,才可能將「美麗島事件」從狹義的政治領域中解放,回歸歷史。

本套書籍總計約六十萬字,是以六百萬字以上的口述材料濃縮篩選而成。由於篇幅限制,在編輯工作上也有諸多考慮與取捨。

本書編輯的構想,一方面將截至 1999 年的史料出土與訪談工作做一呈現,另方面也希望讓讀者對於「美麗島事件」的歷史背景與發生因素有所了解。不可諱言的,在編輯過程中,必須面臨選擇訪談資料與歷史面向的問題。基本上,本書的編輯是以當年黨外人士在戒嚴統治下的努力為基軸,同時也呈現統治階級對於黨外人士的看法與應對措施。

在第一冊的編輯上,我們期望透過反對運動人士的生命史,投射出一個運動洪流中的豐富多樣性。同時,若未能理解行動者意義的根源,實難理解他們的作為。因此,在第一冊中,我們試圖呈現台灣戰後的政治與社會發展在反對運動人士身上的歷史積澱,這些歷史積澱形塑了他們理解台灣社會的方式,也賦予他們改變現狀的行動能量。透過對自己成長歷程的敘事,我們見到了他們對自身認同的建構,也可以窺見戰後台灣社會風景的一斑。

第二、三冊的編輯形式與第一冊不同。在第一冊中,為了呈現受訪者個別的生命史,我們採取「各自陳述」的方式呈現,僅粗略地以「從何處投入反對運動」作為章節分類的依據。這樣的分類與其說是對受訪者的定位,毋寧是編輯工作上無法避免的方便行事。而第二、三冊的編輯形式則是以事件發展為主軸,並列各受訪者對該階段歷史的記憶與思考。因此,受訪者的發言僅僅是針對該章節主題的陳述,並不涉及與前後不同受訪者的對話。為了避免受訪者陳述的原意有所誤差,這是我們必須言明的。

第二、三冊的主軸為「美麗島事件」的發展。一個事件,有啟始、發展與結束,「美麗島事件」亦然。在台灣社會的日常用語中,常將「美麗島事件」與「高雄事件」混用;「高雄事件」指涉的是 1979 年 12 月 10 日晚上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紀念日」活動中發生的衝突事件。這樣的理解可能會窄化了對「美麗島事件」的思考,無法見到行動者在時間中所發展的個別感受與想法。因此,第二冊係從 1977 年的五項公職人員選舉開始追溯「美麗島事件」的時代背景。這一年的選舉,在桃園縣發生了「中壢事件」,不但給予黨外人士新的動能,也刺激了執政當局,使其採取新的作為與對策。對於呈現「美麗島事件」的發展,1977 年是一個有意義的起始點。

對於事件的呈現,我們也扣緊「美麗島政團」的發展過程。在這過程中相關事件非常多,各受訪者的陳述也有許多不同主題。我們從受訪者普遍認為重要的主題作為呈現的依據,並在各章節間加入引言,希望在閱讀不同受訪者的敘事時,仍能感覺整體的流暢及跳動歷史主體。

第三冊的編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高雄事件歷史現場拼圖〉,嘗試以口述資料直接編織歷史書寫,乃是希望能透過「拼圖」還原事件現場的歷史原貌。為了彌補受訪者記憶的壓縮和時間的錯置,特別引用現場錄音實錄〈高雄人權日演說紀實〉做為參照。然而「拼圖」永遠都是未完成的書寫,因為有各種可能的拼法,而且隨時都有待於新出土史料的增添與修正。幸好口述者生活化而充滿時代氛圍的對白,豐富了歷史書寫的內容。尤其是小人物的大時代經驗,特別富於人性與生命力,為高雄事件史添增了豐富的歷史意涵。

而在第二部〈美麗島大審〉部分,也由於缺乏決策當局的口述資料,加上當年擔任偵訊工作的調查局與警總人員,以及擔任審判工作的軍事法庭檢察官與審判長、審判官們,或因不願接受訪談,或因無法取得聯繫,致使這方面資料嚴重缺乏。因此,在〈美麗島大審〉部分只能呈現家屬、辯護律師團、關心黨外運動者等對於大審的發言。另一方面,由於篇幅限制,法庭上的被告發言、律師辯論,與控辯雙方的激烈攻防,均不得已而犧牲。不過,由於不少受訪者展現成熟態度,坦承面對歷史,也使得部分懸持了二十年的歷史公案得以澄清。

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具有誠實面對、檢討自己過去的勇氣。藉由不斷的討論與對話,成熟的意見總會在一個開放的公共論壇中形成。我們的社會應該鼓勵、支持對於公領域事務認真而積極的思考,特別是僅發生一、二十年的公共事務,如此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目前所處何處,進一步計畫我們將邁向何方。遺忘過去,則可能在未來迷路。

對於願意接受本工作室訪談的先生女士們,我們肯定他們的勇氣。不論是國民黨或黨外人士,他們在接受訪談時,總會揭露許多人不願知或不願為人所知的公領域事物,而這些公領域事務與台灣民眾是切身相關的。他們不僅要談論別人,也要面對自己的過去。那些原本應該有權、也有必要對當時他們在公領域裡的作為發言,但至今仍未發言的人,應當是下一波研究要努力的。

在這段口述歷史訪談過程中,有許多可能的受訪者過世了,如黃信介先生之夫人張月卿女士、前省議員蔡介雄先生、前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張寶樹先生和蔣彥士先生、台大教授張忠棟先生,這些都造成了難以彌補的遺憾。而部分因公務忙碌而未能順利進行訪談的人士,如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先生、前台北市長陳水扁先生、監察委員康寧祥、張德銘和江鵬堅先生等等,我們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能有機會補足,以豐富這項史料蒐集工作。

由於受限於本書編輯作業時間,無法一一讓受訪者訂正,內容或有遺漏或失誤,當係本書編輯之責。本書得以完成,需特別感謝中國時報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與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研究所籌備處前主任黃富三先生的長期支持,以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對於史料保存的協助。另外,感謝艾琳達女士、陳博文先生、石文傑先生、陳婉真女士、李勝雄律師,以及台灣時報提供了大量珍貴史料與照片,得以豐富本研究工作之內容。最後,謹向九十五位受訪者對本口述歷史工作的支持重申由衷感謝之意。我們無意成為一家之言,只希望為未來台灣近代史的研究工作,略盡棉薄之力,拋磚引玉,期待這塊土地上更多人們的關心。

199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