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施明德序
編者序
導論
年表

作 者 作 品

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
歷史的凝結:1977~79台灣民主運動影像史

重大事件

【類別最新出版】
憂鬱的編年:電影《憂鬱之島》與香港的身分探詢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亞洲第一:尤美女和臺灣同婚法案的故事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
調查員揭密:情治生涯四十年,揭開調查局神秘的歷史與過往


走向美麗島(BC0113)──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重大事件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033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施明德序編者序導論年表



  導論

鑄造史詩型的豐碑

.陳芳明

〈壹〉

驚濤駭浪的 70 年代,折損了多少知識分子的青春理想,但也鑄造了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契機。沒有穿越那十年的抑揚頓挫,掀起民主浪潮的夢想家,就不可能在台灣現代史築起一座輝煌的豐碑。20 年已經過去,許多記憶已呈模糊,而更多的影像紀錄也不免褪色。台灣社會迎接 21 世紀到來之際,這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會不會淪為歷史的泡沫?不會的,當然不會。在 1979 年「美麗島事件」的歷史場景中出現的人影與身姿,堅持不會讓記憶遺忘。他們在世紀交會的關頭留下歷史證詞;而這些證詞,在時間激流中絕對經得起沖刷。這部雄辯的口述歷史留下來了,20 世紀民主運動的記憶也就跟著留下來了。

「美麗島事件」發生的前夜,我還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撰寫博士論文。荒邈的海洋,並未隔離我對台灣民主運動的關切。我所參加的人權組織,一直與當時的黨外人士保持密切的聯繫。如果從台灣送來的任何資訊到達手中,我都會協助翻譯成英文,然後再轉送其他的國際人權團體。那段時期的聯絡方式,都是透過越洋電話。有些重要的通話,都製成錄音帶。

在現存的錄音帶中,記憶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 1979 年 12 月 10 日「美麗島事件」正在高雄發生時,我們與艾琳達有一個簡短的通話。艾琳達說:「現在外面已有很多警察,氣氛非常緊張。」在電話的另一端,傳來許多嘈雜的聲音。即使不在現場,我們幾乎能夠感受到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莫名的緊張與恐懼。艾琳達又說:「現在發生的事,對未來的歷史一定有很大的影響。」我的記憶裡,這段話常常在迴響著。

第二個場景是 1979 年 12 月 13 日,我們與從未謀面的姚嘉文通話。他在家裡接受我的訪問,語氣極為沈重。他說:「整個環境對我們不利,媒體有計畫地進行扭曲與攻擊。國民黨可能會採取逮捕的行動。」我問,在海外能夠幫你做什麼?姚嘉文說:「請你們告訴國際媒體,讓他們知道事實真相。」這是我與他僅有的一次通話。再過十餘小時,姚嘉文與其他美麗島人士果然就遭到逮捕了。

這兩卷錄音帶現仍存放在我的荷籍友人韋伽力(Gerrit Van der Wees)那邊,他是當年「台灣人權國際保護會」的負責人。時間彷彿變得渺茫而遙遠,但是,「美麗島事件」在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所造成的震撼,不僅沒有因距離的拉遠而淡化,相反的,它的歷史意義在台灣社會朝向開放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清晰。對於我個人而言,若是沒有經過這個事件的洗禮,絕對不可能在日後捲入政治運動裡。就是因為受到事件的衝擊,我才真正認識了台灣政治的真相,從而也徹底領悟到,鎖在象牙塔裡的知識分子,是不可能解決台灣的現實問題。我的學術研究、文學態度與政治信仰,都在「美麗島事件」後,有了前所未有的迴轉。倘然怯懦、退縮的讀書人如我者,都會在事件後,產生劇烈的思想變化,則與我同一世代的其他知識分子,必然也會在他們的精神上、心靈上烙下了深刻的時代印記。

〈貳〉

在戰後的台灣,70 年代是一完整的時期。洶湧澎湃的 10 年,始於 1970 年的「釣魚台事件」,終於 1979 年的「美麗島事件」,對於知識青年政治意識的啟發,極為重大。黨外民主運動能夠在 1970 年萌芽抬頭,並不是因為當權者有意從事政治改革。最主要的原因,乃在於全球冷戰體制正逐步消解,使得擁有中國代表權自居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上越來越不受歡迎。自 70 年代初期以降,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日益增加,這種趨勢使得台灣的國際地位產生前所未有的危機。依賴戒嚴令而得以在台灣維繫生存空間的中國體制,便是在國際形勢的冷酷挑戰下開始出現鬆動的現象。處在政治潮流沖刷中的知識分子,不能不提出極為焦慮的問題:如果台灣不能繼續代表中國,則台灣是什麼?

1971 年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簽訂上海公報,1979 年美國與中國建交,這些接踵而來的政治危機,彷彿都在鞭笞台灣知識分子的思考。民間改革的聲音,逐漸在島上的各個角落次第傳開。政治上的民主運動,文學上的鄉土文學運動,社會上的環保運動、農民運動、工人運動與女權運動,校園裡普遍蔓延的民權運動,那種大規模、大格局的覺醒,在台灣歷史上是未曾見證過的。曾經被出賣、被遺忘的台灣,在這段時期受到深切的關注。如果說 50、60 年代的知識分子是屬於流亡漂泊的一代,那麼 70 年代的則應該是屬於回歸的一代。

從戰後全球歷史的視野來看,台灣社會的這種大轉彎其實並不令人驚訝。有過殖民地經驗的地區如非洲、拉丁美洲,在 1945 年大戰結束後,就開始著手進行政治改革與人文重建。縱然他們不能立即脫離戰前的帝國主義之權力支配,在歷史反省的工作上,他們逐步建立了文化的自主與自信。精神上遭到放逐的知識分子,最後都回歸到自己的土地上面對歷史的傷痕,從心靈的廢墟重新構築夢與希望。通過民主運動與文學運動的方式,他們真正回到自己的土地。

較諸其他殖民地社會,台灣知識分子的覺醒不能不說是來得遲緩。這是因為戰後建立起來的戒嚴體制,在本質與性格上,與戰前的殖民體制頗有相通之處。對於政治空間的壓縮,以及歷史記憶的壓制,戒嚴令帶來的傷害可謂至大且鉅。如果回顧 50 年代社會主義青年受到逮捕槍決的景象,並且也回顧 60 年代自由主義傳統受到摧殘、破壞的情況,幾乎可以想見當時的威權統治簡直與再殖民無異。必須等到 70 年代中國體制因為動搖而出現缺口裂痕,台灣知識分子才找到了一絲希望。

歷史給予台灣社會尋找出路的機會極為渺小,如果沒有好好把握,必然是稍縱即逝。政治運動、社會運動、文化運動會在 70 年代初期同時發軔,就在於當時知識分子以他們敏銳的嗅覺,判斷歷史不可能再給他們第二次機會,因此紛紛對各種長期累積的問題展開深沈的思考,並且從不同的議題層次對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進行挑戰。

以全球的規格來看,台灣社會的政治意識啟蒙可能是落後了,然而,從台灣歷史的權力支配傳統來看,這樣的覺醒不能不說是適時的;而且,一旦覺醒之後,就不再是遲到的了。當時以新生代自居的青年,從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性別、不同的階級,奮不顧身投入民主運動的洪流之中。無論他們關心的社會議題為何,最後都匯集到黨外運動的主流。因為他們深深覺悟到,要介入客觀社會現實之中,必然都會遭到戒嚴體制的干擾。時代要求他們要達成階段性的任務,就有必要做超越族群、超越性別、超越階級的團結。

美麗島政團便是在階段性歷史條件之下所做的一次聯合陣線之嘗試。在此之前,黃信介、康寧祥創辦的《台灣政論》,張俊宏主持的《這一代》,蘇慶黎接掌的《夏潮》,以及康寧祥編輯的《八十年代》,都在為這樣的聯合陣線做鋪路工作。同樣的,呂秀蓮提倡的女性主義,黃順興關心的農民問題,楊青矗注意的工人困境……等等,都在 70 年代的台灣社會引起普遍迴響。然而,儘管他們關切的議題有何等的落差,最後都還是投靠在美麗島的旗幟下表達他們的意見。第一冊的《走向美麗島》,相當細緻地留下歷史見證,清楚描繪了這個政團是如何結合形成。縱然每位口述者的證詞都是從各自的觀點出發,不過全書拼貼出來的圖像,卻能夠讓人窺見一部驚心動魄的民主運動史是如何造成的。

〈參〉

《美麗島》雜誌,並不全然是一份雜誌。1979 年 8 月 16 日創刊的這份刊物,標誌著 70 年代民主理想追逐者的一個里程碑。這個聯合陣線能夠組成,在台灣史上是一個奇蹟。因為,結合在雜誌之下的成員是那樣的複雜,而政治要求卻又那樣分歧;其中包括本省人與外省人、獨派與統派、中產階級與農工階級、女性主義者與男性沙文主義、自由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在意識型態的光譜上,從極左到極右都兼容並蓄,是什麼樣的力量,使他們有如此團結的覺悟?

跨越 1975 年的《台灣政論》之後,中產階級對於政治改革的期待越趨迫切。資本主義發展的的日益成熟,造就了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特別是 1970 年加工出口區的設立,使台灣被整編到國際垂直分工的世界經濟體系裡。中產階級需要一個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才能使經濟力量繼續擴張。威權體制的存在,證明台灣社會的絆腳石。1978 年黨外助選團的成立,正是中產階級要求政治改革的一個延伸。張俊宏在這段時期創造一個「中智階級」的名詞,最能典型反映知識分子在那個歷史階段中所扮演的角色。

1977 年,13 位黨外省議員與黨外縣長的當選,足以說明「中智階級」的歷史任務達成了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黨外的當選並不是那麼順利。「中壢事件」的爆發,已經預告了黨外與國民黨之間的對決。經過「中壢事件」的洗禮,許信良一躍成為黨外運動的領袖之一。翌年出版的《選舉萬歲》,對於整個事件始末有極其清楚的描繪。通過了事件以及事件的書寫,更為年輕的新世代也跟著宣告誕生。許信良、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黃信介、呂秀蓮、林義雄等人的名字,幾乎已是當時媒體上的公眾人物,縱然是以負面的姿態出現居多。然而,不為人知的陳忠信、邱義仁、林濁水、張富忠、林正杰、陳婉真……等等,早已在黨外運動中有了豐富的翻滾起伏的經驗。這種世代的銜接,全然是客觀環境的造成。

如果沒有美國的斷交事件,如果沒有 1978 年中央選舉的中止,就不會有黨外人士的再團結,更不會促成美麗島政團的結合。國民黨政府既阻撓政治改革於內,又欠缺國際競爭能力於外,終於迫使黨外運動不能不從事聯合陣線的工作。從 1979 年元月的橋頭示威遊行,到「余登發事件」的審判,一直到許信良被停職縣長,在在顯示那年的政治節奏特別緊湊明快。就在那氣流詭譎的政治環境中,美麗島政團正式成立了,同時《美麗島》雜誌也付梓問世。

這是一個沒有政黨命名的組織,但是,隨著雜誌分社的普遍成立,形同一個黨的支部機構儼然在台灣各地出現,甚至遠在海外也有分社。如滾雪球一般,這股反對運動力量之壯大,是台灣史上空前所未見的。藉由雜誌社主辦的活動,美麗島政團的影響力在持續擴大之中,政府當權者也日益陷入警戒焦慮的深淵。

「高雄事件」的衝突爆發,似乎是反對運動者宿命的結局。從現再來回顧,可以斷定那是一場經過計畫周詳的圍捕。當權者非常成功地把美麗島人士在高雄的人權日活動轉化成為「叛亂行動」,並且成功地把民主運動者改造成「野心分子」。當時的電視、電台與報紙,全力配合政府的逮捕行動,終於使 70 年代馳騁縱橫的美麗島世代,無一倖免地接受逮捕、監禁、審判與坐牢。民主運動者在獄中遭到刑求審問時,浩浩蕩蕩的 70 年代也悲劇性地落幕了。第二冊《沒有黨名的黨》,第三冊《暴力與詩歌》,記載了每位歷史參與者的生動證詞,裡面充滿了夢想與幻滅、青春與死亡、希望與失落。唯一沒有動搖的,便是他們對於民主政治的追逐意志。

〈肆〉

《珍藏美麗島》是台灣歷史書寫中最為龐大的口述紀錄,也是投入最多人力歷史記憶重建工作。從六百萬餘字的錄音帶訪問中,最後整理出如此眉目清楚的證詞。這部紀錄,必然成為台灣史研究者的重要史料。凡是欲認識 70 年代的民主運動者,這四大巨冊的史書,提供了第一手的見證。依照時間先後,條舉事件綱目,然後在每一重要記事之下,讓歷史現場的參與者發出聲音。目前坊間出版的口述歷史,往往只是打開錄音機,留下被訪者的聲音,並沒有做任何的編輯、組織工作。這部口述史書,在每一重要轉折的事件中,提供不同的見解與觀點。每位談及事件的當事人,從自己的角度回憶當年的故事始末。受難者、審判者、示威者、憲兵單位……各種聲音交織成立體的歷史現場。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社會從封閉朝向開放的一次重要的歷史儀式,通過了這場莊嚴的儀式,許多青春夢想竟然化為真實。昔日獄中的受難者,今日已躍為民進黨的領導者,當年的抗議者,如今則是民主的實踐者。然而,要讓這群為台灣民主犧牲過也奮鬥過的成員聚集在一起,已經是不可能了。唯一可能的,就是藉由口述歷史的工作,使他們全部的聲音並置放在一起。這是一次氣勢磅礡的聲音展現,也是一次多音交響的歷史再現。他們的聲音,配合著靜態寫真的演出,動人心弦的史詩於焉譜成。這部紀錄,帶來的絕對不只是歷史的記憶,其實還有更為深沉的文化反省。20 世紀的歷史巨幕即將落下,這部史書適時出版,預告著未來世紀的台灣歷史,就要全部刷新。

(本文作者為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1999.11.21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