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陳水扁序
田弘茂序
郭正亮序

評論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VS身分政治:《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身分政治》
殲-20空中威龍:揭密中國軍事崛起下亞洲第一架匿蹤戰鬥機
特務時代與他的人生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


顛覆左右(BA0155)──新世代的第三條路
The Third Way : New Politics for the New Century , New Britain : My Vision of a Young Country , Leading the Way : A New Vision for Local Government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評論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東尼.布萊爾
       Tony Blair
譯者:馬永成,陳其邁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8月11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57132958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陳水扁序田弘茂序郭正亮序



  郭正亮序

第三條路與政治轉型

.郭正亮(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隨著 2000 年總統大選的逼近,後李登輝時代的政治新思維,已經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陳水扁「新中間路線」、許信良「新政治」、宋楚瑜「超黨派政治」等「第三條路」的紛紛出籠,更令各界對大選的政治爆發力備感期待。台灣政治能否因此超越歷史束縛,能否因此脫胎換骨,頗值得深思。

 第三條路是西方左翼運動的專有名詞,曾以三種歷史面貌出現:

第一波歷史運動,崛起於 1930 年代,起因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兩極化鬥爭,已經難以因應時代所需,因此產生仍以勞工階級為主體的社會民主運動。30 年代的經濟恐慌,造成北歐社民黨和美國民主黨的執政,使社會民主理念首度得以成為現實﹔二次大戰的衝擊,也導致英國工黨的戰後執政,二者都促成勞資階級的歷史性妥協,使凱恩斯經濟學同時取代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形成以西北歐為主的福利國家。

第二波歷史運動,崛起於 1960 年代,起因是國家安全掛帥的現實主義,以及成長掛帥的物質主義,已經難以因應時代所需,因此產生以新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新社會運動,包括學運、綠色運動、民權運動、女性主義、和平運動等新左派,改以實現個人價值的文化多元主義,以及尋求另類生活的後物質主義為基調,從此改變了國家與社會、公與私的傳統二分,使政治內涵更加豐富。 b第三波歷史運動,崛起於 1980 年代,起因是福利國家普遍面臨官僚化和財政危機,勞資統合主義和國家保護主義,也已經難以因應全球化和資訊革命的衝擊,因此左翼不但要針對凱恩斯主義和福利國家展開反省,同時也要因應新保守主義的挑戰,由此重新界定國家與市場、國家與世界的關係。

193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第三條路運動,都指向政治經濟結構的改造,目標導向國家權力的重組,因此都以政黨為主體。

1960 年代的第三條路運動,則指向社會文化內涵的改造,目標導向社會權力的重組,因此以各式各樣的新社會運動為主體。

由於歷史只能辯證前進,80 年代的第三條路運動,儘管仍以政治經濟改造和政黨競爭為主軸,但已經吸收了 60 年代新社會運動的歷史遺緒。全球化和資訊革命所帶來的衝擊,並不只包括國家和市場、國家和世界關係的重整,同時也包括新個人主義和新社區主義的建構。

英國新工黨的啟示

1980 年代的第三條路運動,以英國新工黨的崛起最引人注目,不管在理論或實踐上的轉型也最成功。自 1979 年起,工黨逐漸陷入黨內的左右衝突,連續輸掉四次大選,黨內士氣空前低迷。直到 1994 年 7 月,布萊爾(Tony Blair)當選工黨領袖後,才開始推動全面的政黨轉型。

1994 年 10 月,布萊爾在工黨年會上,首次打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隨即提出修改黨綱第四條的動議。工黨黨綱第四條為「國有化條款」,是工黨從 1918 年創黨以來的政治圖騰,布萊爾勇於挑戰禁忌,自然引起黨內左派的反彈。結果在黨內激烈辯論後,布萊爾的提案以 42 % : 51 % 遭到否決。

但布萊爾並不氣餒,旋即在黨內發起「新第四條運動」,表示他並不是要全面廢除公有制,而是要反對黨綱第四條毫無彈性的國有化主張。他說:「事實勝於雄辯,十年以來,工黨並未承諾要真正的擴大國有化,」並表示「我們的目標仍然明確,但在追求成果的過程中,我們不崇尚教條。」顯示新工黨不流於主義口號的務實作風。歷經六個星期的基層巡迴說明,布萊爾向三萬名以上的工黨黨員說明修改黨綱的必要性。結果在 1995 年 4 月,工黨再次召開特別大會,布萊爾的「新第四條」終於獲得大會通過。

1996 年 7 月,工黨發表「新工黨,英國新生活」的政策綱領,全面走出理論教條的束縛,改以解決實際問題、靈活的政策訴求為號召。在路線轉型的同時,布萊爾也頗為重視組織發展。為了降低黨內左派和工會黨員的影響力,布萊爾決定大規模招募個人黨員,減少工會集體黨員的比重。1994 年 7 月布萊爾剛上任時,工黨的個人黨員只有 25 萬人,但到了 1996 年 7 月,不到兩年之內,工黨的個人黨員已經增加到 40 萬人。

布萊爾在路線、政策、組織上的迅速調整,使新工黨宛如脫胎換骨,從意識形態轉向務實行動,從無產階級走向中產階級,從工會壟斷走向大眾民主。政黨轉型的成功,激發出新工黨人的活力,也使英國選民對工黨耳目一新。

1997 年 5 月,國會大選的決戰時刻終於來臨。競選前夕,年僅 43 歲的布萊爾出版《新英國》,副標題為「我對一個年輕國家的願景」,凸顯出「創新」與「年輕」正是新工黨的精神特徵。結果工黨在 659 席中,贏得 419 席(增加 146 席),高達總席次 64 %,不但創下戰後歷次選舉各政黨的最好成績,布萊爾也同時成為 180 年來最年輕的英國首相。

布萊爾的年輕接班,同時也帶來英國政壇的世代交替。新工黨的競選基調充滿年輕活力,新任議員平均年僅 46 歲,女性議員也增加將近一倍,新內閣也多由新人出任。路線轉型導向新政治,世代交替導向新政府,布萊爾不但成為新政治和新政府的整合樞紐,同時也成為新工黨和新英國的奠基人。

新中間路線的內涵

英國新工黨的奠基人有二:理論代表是英國社會學大師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實踐代表則是新工黨黨魁布萊爾。兩人都跳出傳統左翼的大政府和階級邏輯,在三個方面同時展開路線轉型——

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上,強調公民能力的提升(citizen empowerment),主張權力下放、多元主體、直接民主、社區參與。

在國家與市場的關係上,強調個人稟賦的培育(individual enrichment),主張積極福利、社會投資、教育優先、資訊管理。

在國家與世界的關係上,強調超越國家本位主義,主張正面因應全球化的挑戰,先以歐盟為基地建立社會民主新秩序,進而將社會民主的更新推廣到全世界。

這些路線或政策調整,後來被德國社民黨稱為「新中間路線」,轉型路線的產生方式,大致有二:

一、我主他輔:以我方路線為主體,擴大吸納對方路線的合理成分。

二、二合為一:將雙方路線的合理成分同時拆解,重組合成新路線。

以「我主他輔」為例,德國社民黨仍然堅持產業民主,但也接受全球化的市場競爭。另以「二合為一」為例,美國新民主黨揚棄國家和市場的傳統對立,改以「還力於民」(people"s empowerment)為施政重點,例如從福利國家轉向積極福利,特重教育訓練的提升和勞動市場的規劃。

不過,相較於第一波的第三條路運動,第三波並未提出巨型的宏觀理論,也具有更高的實用主義。不管是美國柯林頓的新民主黨,或是英國布萊爾的新工黨,或是德國施洛德的新中間路線,都帶有因勢利導的拼湊性質。換言之,與其說第三波左翼運動是從新的社會民主理論而來,不如說是左翼政黨為了克服長期難以執政的選舉壓力,不得不從新保守主義運動中汲取養分,積極面對資訊革命和全球化的空前挑戰。

就此而言,第三波左翼運動的本質,與其說是基於理論藍圖的社會改造運動,不如說是基於問題解決的政黨轉型運動。第三波左翼運動並不是以知識分子和社會運動為主體,而是以政治領袖和政黨轉型為主體,實用主義高於政治理想,問題解決超過意識形態。

對台灣政治轉型的啟示

即使如此,第三條路仍對台灣的政治轉型頗有啟示。儘管台灣並無左右對峙的政治傳統,第三條路有關福利國家和社會民主的論述,並不能照本宣科搬到台灣,但作為超越既有政黨分歧、解決新興問題、營造新政治思維、凝聚新運動選民的方法,第三條路仍然具有高度的啟發意義。

眾所皆知,國、民兩黨的傳統分歧,首推國家認同的統獨分歧,但在台灣民主化、國民黨本土化、朝野共同標舉「台灣優先」和「新台灣人」之後,國、民兩黨的矛盾,已不再是外來政權和本土人民的敵我矛盾,而是台灣人民面對中共威脅、以及台灣人民內部的矛盾。國、民兩黨既已在台灣本位和兩岸分治上達成共識,舊有的賣台指控或外來政權抨擊,不但已經完全過時,而且也無法因應日益迫切的兩岸危機,以及迅速惡化的社會經濟困境。

第三條路對台灣的積極意義,在於提供跳脫傳統政黨框架的超越性思考。以民進黨為例,「我主他輔」的路線轉型,可將台獨論述導向確保台灣的主權現狀,並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現實。「二合為一」的路線轉型,則可萃取國、民兩黨原有主張的合理成分,如在大陸政策上,同時標舉兩岸對等、分治實體、和平共榮、民主自決等原則;另在經濟政策上,也可結合市場和環保,例如「綠色科技島」,或結合市場和工運,例如勞陣提出的「新國有政策」等等。

後記

其邁和永成,都是我學運時期極為傑出的老弟伙伴。兩人現在一為全國最高票立委,一為陳水扁的核心幕僚,都是全國矚目的新興政治明星。如今他們在公務繁忙之餘,仍然秉持早年學運的求知精神,為了擴大台灣政治轉型的視野,細心迻譯布萊爾的代表性論文,這種不斷力求進步的認真態度,實在難能可貴。

在到處標新立異、充斥政治口號的時代,這本英國原典的適時出版,不但有助於民進黨人的重新定位,同時也有助於台灣政治轉型的深化,值得各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