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林瑞明序

附錄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BA0114)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楊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05月15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620頁
ISBN:957130677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林瑞明序附錄



  跋

歷史之愛

.楊翠

在電腦上敲下最後一個句點,天色已大白。很久不曾熬夜了,年入三十,特別難以對抗一夜未眠的沉重虛脫感,坐在大肚山逐漸亮起的晨光裡,有些恍惚地回憶起撰寫這本論文的點滴經過,有一些感恩的心情浮跳出來。

首先浮現的影像是大肚山貧瘠丘陵地上顏彩繽紛的花叢,這裡不僅孕育我的生命,也孕育我對台灣歷史的情愛。其實,回憶的場景距離我目前的落腳處近在咫尺,有時我會錯覺呼吸的是昔日的風土,覽見的是昔時的人情;花叢在你身旁荒蕪,原鄉卻不能是家鄉,心境經常是悲抑的。阿公過逝時我曾允諾永遠相陪伴,如今就在咫尺之外靜靜用心遙望楊逵與葉陶的兩座孤寞墳塚,然後將他們寫入歷史,或許這就是一種陪伴吧!

撰寫這篇論文時,當然得到處找材料,而所有博碩士論文也是必須要去「觀摩」的對象之一,看看別人怎麼寫嘛!觀摩後最鮮明的心得是:所有論文的「序」(或者後記)都是一張長長的感謝狀,感謝一串師長教誨。記得當時我向先生笑著說,也許那一天會有人來研究博碩士論文的感謝狀,歸納出其中的師門派別,以及學術的人際網絡;我還說,這看起來真是老掉牙,以後我才不要這麼寫。

沒想到在這曉光漸白的大肚山老家隔鄰,在最後一個句點敲下之後,我仍是要寫這麼一篇「感謝狀」;因為在撰寫的過程中,我才逐漸體會到「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的義理;其實,做學問與其閉門伏案造車,不如將它當成公共工程,在相輔相助中打造與建構。

很小很小就志願讀歷史,以為讀歷史會讓人冰雪聰明,而又寬厚有情,因為我在阿公身上看到歷史的脈絡刻痕,也在阿公往來的青年朋友身上看到學歷史的情愛與憂喜。果然我如願進入歷史系,讀了四年,累積的疑惑比學得的知識更多。我不斷地向自己發問,也向朋友發問,弄得周旁的人筋疲力盡;歷史嘛,就是歷史,問完五個W和一個H也就夠了,如果再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甚至質疑學院教育的意義,那就太傷感情了。

然後我又進入研究所,碩士班讀了六年,六年來仍然一直處於對封閉學院的厭棄情緒中,想要擁抱社會現實,卻又找不到「社會」在那裡,就在諸種矛盾心境中擺盪了好幾年,已經興起放棄碩士文憑的念頭——既然自己所讀與所學的東西都不能說服自己,拿到文憑又如何。

終於在最後一年,因為確定研究取向而打消放棄的念頭;「日據台灣的婦女解放運動」——這個研究主題與我的生命經驗、我的歷史初戀、以及我的原鄉情愛都有關連。扣緊這些質素,我感覺歷史不再只是歷史,它其實是非常非常有現實感的;當你沉浸其中,忘記學院,忘記文憑時,歷史鮮活得猶似在眼前。你可以體觸到它的脈動,也可以呼吸到它的生命氣味。

其實,我只是比較幸運,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歷史材料裡陪伴最親愛的人走一遭;歷史之愛不外乎對斯土斯人的眷愛,我真慶幸能在這個研究裡同時找到土地與親人留經鼓動過的脈搏。所以我第一個要感恩的人是阿公,如果不是他滿身滄桑的歷史氣味,我又怎會愛歷史、讀歷史、疑歷史,然後轉一個彎回來,再愛它?!

再來就是小時候那些常往來阿公花園草寮的讀歷史的青年朋友,那些讓我覺得讀歷史會冰雪聰明而又寬厚有情的 70 年代知識青年。他們現在個個走入中年,在大學歷史系任教,誰也不曾想到,當年那個趿拉著木屐,滿身花園紅土的小女孩,有朝一日會走他們走過的路,成為他們的同行。我這篇論文的指導教授林瑞明老師,就是當時曾與我們一起渡過花園四季的青年之一,於是學術論文與指導老師之間不再只為寫論文而結合,多了那麼一點人的味道;同時我真的要感謝他用逐漸老去的眼力閱讀我字體扭曲的初稿,並且還要提出意見,那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一點上,吳文星老師與陳錦忠老師也是一樣,被我洋洋灑灑兩大巨冊手稿兼一冊圖表的論文折騰得不知眼力要耗損機分,多虧他們的關切與擔待,我這論文才有問世的機會;還有胡昌智老師將研究室相借,減少我在家中開冰箱摸魚的可能性,也就同時及時催生了這篇論述;鐘肇政老師的資料提供;李筱峰亦師亦友的鼓勵與文獻提供,也為我開啟一扇思考理解的新窗口;古鴻廷老師常於我撰寫的空檔在研究所說笑話、煮貢丸米粉吃,適時揮棄困頓疲乏,也一併在這裡說謝。

其實最要感謝的是一些幕後工作伙伴。幫我抄寫原稿的雅美、秀妃、小琦、阿亮,以及由他們再「發包」出去而我不知道名字的朋友;幫我電腦輸人的紀舟、阿克、敏寧、曜聰,特別是敏寧與曜聰,他們不僅是我中文文書處理的「良師」,同時也為了我那「嚇死人」的表格廢寢忘餐,夜半時分還挑燈趕工,相助盛情不知怎麼說。

這本書之所以能出版,楊菁的從中「牽猴仔」其功厥偉,否則它至今可能仍掩蔽在一箱雜物中,上頭堆疊著厚厚灰塵;廖立文的推助自不待言,最要說謝的是吳昌杰,要在很急迫的時間內處理這本書所有的編輯作業,要擔待我零落而至的稿件,想必很是焦心。

最後還要對我的先生魏貽君說謝,把他擺在最後,不是他不重要,而是覺得對他說謝實在有些彆扭,我們一向不習慣跟親近的人表達情感,即便他的相助與包容最多,我們也總說不出口。其實如果沒有他,前頭的「感謝狀」也寫不成;因為論文既不能成事,也就無事可謝。

魏貽君陪伴我渡過對學術的疑惑與逃避,鼓舞我揮掉放棄的念頭,那段時間,不知幾番幾回桌前對坐,相談至深更,喝掉一缸一缸茶水,慢慢將我從對學術的虛無海域中拉出來,陪我找資料,整理資料,討論資料,幫我抄稿,處理瑣碎的論文善後事宜,幫我電腦輸入,幫我校對清樣,凡此種種已夠心煩,卻還包容我因趕稿而滋生的壞情緒,甚至當我跌入不自信的谷底,極度懷疑自己寫的是不是「有夠爛」時,他還得扮演幼稚園老師的角色,相助我重建自信心。附帶還要提上兒子魏揚一筆,老實說,以一個四歲男孩而言,魏揚是讓人感動的,他能擔待我們的忙碌,很多事都自力救濟,否則這本書問世之期大約還在未定之天罷!

謝了這麼多,看來實在也是「老掉牙」,不過我只想說,學術不是研究者個體戶的作業成果,它真是一個密密織就的人情網絡,裡面交錯著研究者的價值關懷與周旁情愛,也因此,歷史這個研究「人」的課題,才真正有了人的味道。

 
林瑞明序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