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書摘 1
書摘 2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高科技.高思維(BE0066)
High Tech, High Touch : Technology and Our Search for Meaning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約翰.奈思比、娜娜.奈思比、道格拉斯.菲利普斯
       John Naisbitt, Nana Naisbitt, Douglas Philips
譯者:尹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21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3037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書摘 1書摘 2



  書摘 1

導論:科技上癮區

現代人醉心科技,因為科技為生活帶來舒適,其精巧地設計讓人著迷,使人習慣仰賴它,對它提供的娛樂上癮,關注它的前景,同時又畏懼它的能力和速度。科技為我們的身心帶來愉悅,但是一迷上它,卻像靈魂給搾乾,使人更想追尋人生的意義。

科技是這個時代的當紅故事。全球一直在述說各種故事:宗教自由、年輕人往西部去、地下鐵、牛仔與印地安人、粗糙的個人主義、自由的土地與勇者之家、土地熱、淘金熱、自力更生、籃球、大熔爐、度過經濟大蕭條、捍衛民主、分裂原子與丟下原子彈、圍堵共產主義、我有一個夢想、搖滾樂、首次登陸月球、要作愛不要作戰、黑人人權、無名軍人、好萊塢、資訊經濟、全世界最富最強的國家,以及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

早年人類追求生存與舒適,企業家與發明家因此創造新的科技,減輕人的痛苦,減少日常操作。 50 年代,價格不貴的省力家用電器開始風行,汽車也漸漸普遍,大部分人於是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自那時起,科技日新月異,也愈來愈為社會接受,但副作用難免。這些年來,美國已從科技安享國變成科技上癮區。

美國是全世界科技最先進的國家,從軍事到媒體皆如此。它眩人的力量令我們迷醉,我們三句不離科技。隨便聽人聊天,總會聽到關於周遭科技的讕言淺論。好用的科技深得人心,需要詳閱使用手冊才能用的科技令人痛恨。像新玩具似的科技人人愛,但一用壞了便受到詛咒。眾人談論電視節目、媒體盛事以及網路笑話,就像談論自己的見聞似的。我們所看的電影、所讀的書,常常會談到對科技的恐懼或崇拜,雜誌、新聞中相關的報導也屢見不鮮,大家看過後自不免又納入談話題材。

印刷廣告、看板廣告或電視廣告,都充滿科技的承諾,好像科技是萬靈仙丹,能讓人更善良、更聰明、表現更佳,而且快樂。又承諾要比以前更快、更便宜、更好用。科技提供我們安全、穩定、隱私和主控權,同時帶給我們寧靜的心靈,讓我們無憂無慮。它把我們與全世界連結起來,讓我們與家人至友更親近。它為我們記錄生命中的寶貴片刻,讓我們隨時可以重溫。它作勢要成為世界新經濟的基礎,讓眾生更平等。它還承諾讓我們發財。

科技的承諾聽來甚是悅耳。我們願意相信只要買下什麼,就解決了問題。

科技以愉悅、以承諾引誘我們,我們上了癮,不去注意科技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因此不明白何以前途看來不可逆料。鮮少有人清楚了解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上佔有怎樣的地位(或應該佔怎樣的地位);更糟的是,少有人知道科技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給予科技特殊地位,彷彿它是自然法則,有不可褫奪的權利,我們的日常生活、人格形成經驗,甚至自然世界,都注定要由日益精密的軟體來「管理」。科技與我們的經濟齊步前進,我們則只能插上插頭、上網、瀏覽、剪貼、把零碎資訊拼湊起來。我們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沒法下達指令作任何修改。上癮區令人精神空虛,可是人無力脫離,除非先明白自己置身此區。馬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傳播學者)常說,他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水,但相信一定不是魚發現的。「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幸好我們不是魚。有些藝術家、神學家、科學家以及軍方人員等,漸漸認知並且公開承認,若善用科技能支援及改善人類生活,反之則會疏離、孤立、扭曲甚至摧毀人類。前衛藝術家向我們發出警訊、展示前景,其作品兼具警示、娛樂及吸引注意力,蘊含智慧。我們若肯傾聽這些顯得極端的聲音,或許可了解在科技主宰的時代,人類如何生活。

對科技有清楚認知後,我們才能清晰評估現存科技的價值,並且與之建立正確關係。我們可以開始預測新科技的發展,在應用新科技前先討論其優點與附帶作用。這樣,我們就不會對未來那麼憂心忡忡。而跡象顯示,我們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基督科學派(Christian Science Church)副主席塞勒佛(John Selover)提出一個新觀點:「我們應樂於參與進步,而不應懼怕進步。基於此心,才會有必須的技能。」樂見科技進步,表示我們會珍惜,會看出其優缺點,會注意警訊、承認錯誤,持開放態度、有悲憫心,觀察、傾聽,面對問題、冷靜達觀,設定標準、質疑標準、重估標準,資訊靈通,歡迎各界各派提供意見。喜愛科技的人會謹慎處之,不會貿然行事,談論科技時是以清晰敏銳的方式。這樣,我們會培育科技的力量,不像恐懼科技者悍然拒絕,也不像科技狂熱者盲目擁抱。

佛祖狀其心境為「悟」。我們都應「悟」科技之善果與惡果,不要閉眼捂耳,禁人談論,上了科技的大當。

希望這本書讓你了悟你與科技的關係,看出「科技上癮區」的存在,從而幫助你和你的家人與企業。有此徹悟,我們的社會可以預測新科技的影響,謹慎運用,避免漫不經心或愚昧行事;我們可以明智地討論科技,學會更充分尊重個人差異,使國家更祥和。

美國充斥自助書籍、十二步驟法之類快速解決問題之道,但通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本書是清洗我們與科技關係的入門書,不是一大堆應付技巧。

.高科技上癮症狀

做過各種研究,訪問過幾十位文化領袖、學者、神學家,並仔細分析自己的生活之後,我們發現生活方式中一些清楚的症狀,顯示我們的社會是科技上癮區,在科技與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之間,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這些症狀包括:

  1. 從宗教到營養,寧取簡易方案,速戰速決。
  2. 恐懼科技、崇拜科技。
  3. 不太能分辨真實與虛幻。
  4. 視暴力為正常現象。
  5. 把科技當玩具玩。
  6. 生活疏離冷淡。


知道自己有這些症狀,知道為何出現這些症狀,才比較能了解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或可以有怎樣的份量。希望讀者在本書的四個篇章中辨認這些症狀,也注意看我們的文化中有沒有這些症狀。

症狀一:從宗教到營養,我們都偏好速戰速決

由於常有空虛之感,我們盲目尋找能填充的東西,含糊稱之為「意義」。

有些人加入讀書會、詩社、功夫班,或從事個別嗜好如觀鳥、園藝、研究風水。不過,在美國,追尋意義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宗教。今天隸屬於各教教會的美國人,遠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現有 70 % ,1776 年僅有 17% )。

美國人亟欲得到宗教與靈修上的安全感與聖潔感。神賜主教會史萊總主教(Archbishop Randolph W. Sly of the Charismatic Episcopal Church)便說:「我們這年代,大家不僅回頭信仰比較古老的宗教,而且比以前更偏好神秘主義。大家想尋找更高、更深、更大、更遠的東西,好把自己與更偉大的什麼連結起來。」

美國的宗教正在復興。在生活的每一層面,大家都在尋求某種宗教、靈修式的內涵,在電視與電影、工作場所、醫院、書、廣告、校園以至超大教會中尋尋覓覓。芝加哥大學比較宗教學教授馬提(Martin Marty)說:「到處都可見到更多宗教的跡象,在社會的每個階層,大家都比以前願意表露宗教信仰。」

宗教的實驗與探索也很盛行。每年有超過一千個不屬於任何宗派的新教會在美國成立;十年來有一百多萬本土出生的美國人改信了佛教;美國的宗教支派也由三十五年前的八百個增為一千六百個,增加將近一倍。

即使如此多方尋求,我們仍覺得精神空虛。好像有什麼事不對勁。我們想迅速解決。

宗教書籍銷售量爆增(由1991到1997年,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相對的,其他類書籍僅增加百分之三十五)。連非宗教性的「靈魂類書籍」和簡單的日常生活快樂指南,如《別為小事抓狂》、《心靈雞湯》系列(出版史上最成功的系列,印製量超過三千萬冊)及《簡單富足》,都登上全國暢銷書排行榜首位,因為迅速翻閱一下這些書,就能略補精神的空虛。

在這上癮區內,精神的「補給品」是大生意。就像是很快灌下一杯咖啡因飲料,只不過它的形式是書、「新時代」雜誌、鬆懈精神的錄音帶、鐘、蠟燭、水晶、香、香油、電視宗教節目、占星、命理、芳香治療法、山泉、磁性治療與打坐等等。這些解毒補充品據說能讓我們集中心力、恢復青春、放鬆心情、心境平和、不再孤獨、實現理想、反躬自省,同時給我們靈感、快樂、和諧、遠景、活力、澄澈、自覺、深度、啟發、微妙的精力,以及均衡的生活。

諷刺的是,科技一方面讓我們耽溺其中,一方面卻聲稱能為我們消憂解愁,從按摩椅到罐裝天籟。廣告裡盡是科技的承諾,說是要簡化我們複雜的生活,解除我們的緊張。

世代與世代間傳統的紐帶已經斷裂,核心家庭成員的關係也不似從前那般緊密。素來由大家庭、教會及社區傳承的價值觀與實用智慧,已逐漸由通俗文化所取代。我們集體轉向資訊科技如電視、錄影帶、雜誌與實用書籍,尋求一些基本問題的答案,如:「如何找對象」、「如何示愛」、「如何在八分鐘內快樂起來」、「如何與圈外人約會」。

以前是與長輩長談,由長輩指導,現在是尋找速成方案解決遭遇的各種大小事情。通俗文化以電視節目、自助書籍與報紙雜誌專欄的方式提供快速解決辦法:「九大食物戒律」、「二十三種消耗脂肪捷徑」、「熱情性交的七個秘訣」、「四條挽救婚姻途徑」、「關係破裂的八個跡象」、「立即治癒三十五種症狀」、「兩分鐘健康檢查」、「靈性覺醒的十一個基因關鍵」、「了解上帝旨意的五個步驟」、「高效率家庭的七種習慣」、「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則」、「通往上帝的七條道路」、「力量與治療的七階段」、「聖經技能的七步驟」(七似乎是個吉祥數)。

「每天一個」和「增強骨骼的十二種方法」——本來是廣告詞,現在變成文化妙方。電視大量播放,當成代理的牧師、母親和父親。1996年有兩百五十七個宗教電視頻道,而1974年只有九個;有線電視頻道增長第二快的是烹飪網,1997年觀眾增加百分五十三,有二千七百萬家庭收看;至於增長最快的有線頻道——「家庭與園藝電視網」,單在美國便有四千萬以上訂戶。

我們已經變成一個無物不可隨手買到的社會,存有什麼都可以補充的心態,從宗教到營養皆如此。自 60 年代以來,我們已拆毀傳統,補充品乘虛而入,我們視之為矯正法或解毒劑。

幾十年來,醫生力倡快速解決式醫療法,病人於是習慣了吃幾顆藥便馬上好轉。1996年,全世界處方藥品花費共是一千八百億美元,美國人就佔了八百五十億美元,另外還花了兩百億美元購買非處方藥物。到1997年,有八分之一的美國人在服用(或服用過)抗抑鬱藥Prozac。壯陽藥威而剛(Viagra)上市第一年,銷售量就突破十億美元,打破製藥業所有紀錄。

補充食品有奶昔狀、藥丸狀、點滴狀及粉狀,說是能讓我們更聰明、更美麗、更健康、更性感、更苗條、減少緊張、減輕毒性、更青春有勁。補品還有補品:幫助吸收劑,說是能促進身體吸收以上各種補品的功能。本是無意識地想逃離科技上癮區,結果美國人卻每年吞下了值一百億美元的補品。他們每年花七億多美元買維他命吃,但是平均每人每天吃不到一片水果。而他們所吃的蔬菜中,有四分之一是炸薯條。

整型外科手術是另一種速成法。1997年全美國有兩百多萬執業的整型外科醫生。加州、德州和紐約最多,但全國人都漸漸覺得做點美容手術也是應該的。1997年所做的拉皮手術比1992年多了 52 % ; 25 %的美容手術是為 20 到 39 歲的人做的;隆乳手術,1997年比1992年增加了 375% ;抽脂手術自1992年以來增加了 215% 。其他如雷射手術、豐臀、豐唇、陰莖增大手術等,都愈來愈普遍。

這種OK繃式的快速解決法,到頭來是一場空。事情有一點不對勁,我們不知道是怎麼了,就隨手抓一個什麼來一貼了事。在被科技毒化的地區,很容易被科技的甜言蜜語所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