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序言
場景 1 --傑夫‧昆斯
場景2--艾未未

譯 者 作 品

日圓神話
藝術市場探密
藝術市場七日遊:天價藝術品,這麼貴到底誰在買啦!
當代藝術市場瘋狂史:超級畫商如何創造出當代藝術全球市場與商業模式?

藝術美學

【類別最新出版】
神聖黑色的魔力:徹底改變人類文明、藝術、歷史的黑色故事
明室:攝影札記
恆隆行 :美好生活的代理 Be Your Daily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解構游本寬影像美學


藝術家的煉金術:三十三位頂尖藝術家的表演論(HDI0018)
33 Artists in 3 Acts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藝術美學
叢書系列:hello! design
作者:莎拉‧桑頓
       Sarah Thornton
譯者:李巧云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21日
定價:499 元
售價:39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64頁
ISBN:9789571369655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言場景 1 --傑夫‧昆斯場景2--艾未未



  序言

INTRODUCTION序言

「我不相信藝術;我相信藝術家。」——杜象


藝術世界流通的重要貨幣,不是美元,也不是英鎊、瑞士法郎或人民幣,而是一個捉摸不定、具爭議性的價值觀——「可信度(credibility)」。結果是,藝術家不僅僅只是創造藝術,他們也創造出、維持住一些迷思(myth),被一班忠實的追隨者奉為圭臬。十九世紀的藝術家固然就有信譽的問題要面對,第一位讓「相信即是藝術」成為藝術重要關鍵的人卻是當代藝術的鼻祖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一九一七年,當他把一個倒立的小便斗命名為《噴泉》(Fountain),並稱之為藝術時,即是在宣告藝術家有著神一般的力量——他要什麼是藝術,什麼便是藝術!維持這種權威不是件易事,然而藝術家若想在藝術世界中出人頭地,保有威信卻要緊無比。在什麼都可以是藝術的領域裡,沒有可客觀衡量藝術品質的標準,有雄心的藝術家必須建立起一己的卓越標準;而要建立這樣的標準,藝術家不僅要對自己有無限的自信,還要取得他人的認同。許多人,包括藝術家在內,未必樂見於這種狀態,但不浪漫的現實就是如此。

諷刺的是,「如何當藝術家」也已成為了一種技藝。當杜象拒絕手工創作,寧可從已經做好的「現成品」(readymade)出發來創作時,他開始形塑的不僅只是創作觀念,他也在形塑創作者的形象。他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不斷操弄他的「創作角色」,曾男扮女裝以若絲‧瑟拉薇(Rrose Selavy)的角色出現,也曾施展過騙術。一項藝術作品的尺寸大小和構圖固然重要,藝術家的言行同樣要有說服力,而且不僅僅是說服他人,更要說服的是藝術家自己。不管他們有的是多彩的、大尺碼自我,抑或極簡、低調的個性,能夠取信於人的藝術家總是主角,絕不會甘於擔任形象千篇一律的配角。本書中的大多數藝術家都不認為自己扮演了什麼形象特殊的角色,更未戴上面具或虛設門面,但他們心知肚明的是,一旦做了藝術家,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點像在表演。也是基於這個理由,我將藝術家的工作室看作為他們的私人舞台,每日在此排練自我信念;將三十三名藝術家分散在「三幕劇」(3 Acts)中,這也是理由之一。

本書探討當今專業藝術家的性質,查訪藝術家如何看待他們的作品、如何應付藝術世界守門人的期望。自我表達是藝術史上的一大轉折,尤其是梵谷(Vincent Van Gogh)畫作中顯露的那種焦慮,或波拉克(Jackson Pollock)恣意潑灑的情緒;一般大眾依舊喜愛藝術純粹的表達功能,但在藝術圈內人來看,這種藝術已經老掉牙,只合派在未經藝術專業訓練或身心有礙的人,也就是構成「圈外藝術」(Outsider Art)基石的一般人身上。老一輩的藝術家,如現在已八十多歲的草間彌生,或像是首批成熟作品脫胎於抽象表現主義傳統的藝術家等人,只有當他們說「藝術是治療」時,人們才會買帳。

因為全球化的推動,藝術「可信度」的風格與實質已經丕變。「地方性藝術家」已然成為「沒有野心的藝術家」的同義詞;從前,贏得自己國家的承認是攀登國際天梯的第一步,如今,所謂的「支持」可能幾乎都來自國外。長久以來紐約、北京與墨西哥等大城市是藝術家的集結地,離鄉背井的遊子藝術家們在這些城市可以跳脫自己的文化背景的框架,接受一個他們若非移民就不會那麼熱切擁抱的新身份認同。但是漸漸地,自由旅行、遷徙也培養出一批精明的全球化藝術家,他們熟悉非常多的展覽場地和觀眾,跟各洲、各大城市的策展人、交易商交織成一片網絡。

藝術世界有許多矛盾的態度,其中之一是:藝術家與市場的明顯關係,對藝術家信譽所帶來的衝擊更大於他們在實質上的財務成功。藝術家深怕被人譏斥為「染上商業色彩」,因此嚴格控制產量,甚至減產,絕口不談錢,以免被指為迎合市場需要。雖然一般認為藝術評論對藝術家事業生涯的影響力早已今非昔比,但由社會大眾、小眾和社群團體所形成的龐大媒介影響力超過從前,卻是很多人的共識。的確,藝術品拍賣到高價往往就是媒體報導的頭條,亦多少造就出市場力量。然而在今日難以規範的藝術市場中,除了像一張白紙的收藏新手之外,在幾近所有收藏家的心目中,拍賣會的一次創記錄價格,可能為一位藝術家(尤其是年輕的藝術家)黃袍加身確立地位,也可能會讓這位藝術家從此名聲掃地。

值得玩味的是,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觀《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Artists,一五五?年)一書中,通篇不斷提到「名氣」(fame)之事。在一個沒有美術館、博物館的時代,更別說什麼個人回顧展的時代,藝術家成功與否,名氣,是個不合格的衡量標記。瓦薩里沒有區分什麼是社會「名流」(Celebrity)、什麼是社會「認同」(Recognition),而今天藝術世界的圈內人厭棄被人貼上名流的標簽、視之如敝屣,卻把社會認同看得很重,因為社會認同等於是對藝術家的成就致敬,承認你的藝術家本色。然而在這個多元的時代,跟認同一起現身的卻常常是「誤認」——藝術家受到景仰,但受景仰的原因卻讓藝術家感到啼笑皆非,或是粉絲非藝術家心目中理想的粉絲。無論結果如何,今天的藝術家必須懂得如何表現自我來吸引忠實的粉絲,而要別人相信,首先藝術家必須要有堅強的自信,那種自信不但要強大得足以撐過藝術世界派系鬥爭的風風雨雨,自己還要靠著這種信念得到啟發。雖然大家常說,藝術家必須得到「一致信服」才能成功,但一致的看法罕見,而且總是曇花一現,只爭取一派信眾即屬智慧。 

我在四年的時間裡飛行了數十萬英里、訪問了一百三十位藝術家。接觸到的經常是一時之選,因此寫誰、不寫誰,非常難以取捨。我的選擇標準跟選作品的策展人及選角的導演近似;換句話說,藝術家的作品必須有觀眾,而且必須和我書寫的主題相關,他們也必須願意與我互動。有時我的訪問就像試演或試鏡,記得有一名總是堅持要我稱呼他為藝術家的攝影名家,當我問他,我愛問的「什麼是藝術家?」時,他回答:「藝術家創造藝術。」我當下感覺自己面前彷彿有一群藝術家/演員正在等候試鏡,很想大喊:「下一個!」他這種迂迴的思考方式,顯示我的發問常時徒勞無功,也顯示出藝術世界儘管表面上主張「對談」,碰到尖銳或難以回答的問題時,仍然含糊其辭。

此書選擇了願意對我的問題開誠佈公、侃侃而談的藝術家們。當然這並不是說書裡完全沒有虛與委蛇的地方,但這些並非發自內心的話我非但沒有丟棄,反而將若干我認為可疑的言論放進書中,目的是要呈現藝術家之間的異同對比及博君一燦。有時我會質疑他們的話,有時我會放他一馬,隨他們講;希望讀者自己去判斷。讀完這本書的初稿後,唯一曾在兩幕劇中出現的藝術家加百列‧奧羅茲科(Gabriel Orozco)說:「我們都被剝到只剩下內衣褲;至少當中還有些人對你的訪問的配合是兩廂情願的。」

本書著墨的藝術家來自五大洲的十四個國家,大多數出生於一九五?至六?年代。我也發現,擁有藝術家身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藝術家們,回答我的問題時能提出比較深入、不同的見解。為了在日益擴張的領域中探討變化異同,我依照下列光譜來看藝術家各自不同的立場論點:娛樂性對照學術性、物質主義對照理想主義、自戀狂對照利他者、獨行客對照合作者。雖然書中寫到的藝術家多半在世界某個角落享有高度名望,但在每一幕劇的章節中都有一位藝術家同時也是教師他們像多數藝術家一樣,不是靠銷售作品維持生活。

三幕劇各有貫穿全劇的主題,也是我選擇哪位藝術家入書的關鍵因素。這三項主題分別是政治、親情和技藝,三者也是形塑經典人類學大部集成的主軸。藝術評論或藝術史不常以此為經緯,但我發覺它們分劃出區分藝術家理念與非藝術家理念的界線,從一群號稱藝術家的人當中辨別出「真正的藝術家」;或者可以這樣說:號稱藝術家的人形形色色,說穿了其實他們只是設計師、說教的學究、藝術的解說者、沒有原創力的模仿者或是只知冷嘲熱諷的匠人。政治、情誼與技藝三個項目也正環繞著一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關懷個人對世界的影響、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努力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第一幕:政治」探討藝術家的工作倫理、對權力與責任的態度,尤其注意人權和言論自由。「第二幕:情誼」調查藝術家與其同儕、繆斯和金主之間的關係,著眼於競爭、合作與惺惺相惜第一幕。「第三幕:技藝」關乎藝術家的技巧和藝術品製造的所有面向——從觀念、執行,再到行銷策略。無庸置疑 ,藝術家的「作品」不是孤立的物件,而是他們在藝術世界競逐的整套佈局。

《藝術家的煉金術》堅持在藝術家間作比較和對照。大多數跟藝術家有關的著作都透過不同的專述集中全力討論個別藝術家,如果有書寫到好幾位藝術家,也會把他們分散到不同的篇章去介紹和討論;即使聯展以有趣的方式把藝術家兜攏起來,目錄文章的編寫準則也是比較作品,而不去比較作者。說得更貼切一點,藝術世界最喜歡的事莫過於孤立凸顯出一位「天才」。

本書的每一幕都環繞著重複出現的人物發展,人物之間彼此映照。第一幕裡的人物包括艾未未與傑夫‧昆斯(Jeff Koons)對應,而第三幕將行為藝術家安德莉亞‧傅瑞瑟(Andrea Fraser)與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對照。在這其中,因藝術家之間的親屬或特別親密的關係,對照的方式也從一對對變為一群群。第二幕的特點是一個核心家庭:羅莉‧西蒙斯(Lurie Simmons,攝影家)、卡若‧鄧楠(Carroll Dunham,畫家)、他們的大女兒麗娜(Lena,作家、導演、明星)和小女兒葛麗絲(Grace,布朗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家的場景與杜象派單身漢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與他稱兄道弟的策展搭檔波納米(Francesco Bonami)、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一組並立。這些「家族」又透過兩次訪談雪曼(Cindy Sherman)的稜鏡來呈現;雪曼曾形容西蒙斯是她的「藝術靈魂伴侶」。

我的前一本書《藝術市場七日遊》(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是記錄二??四至?七年間藝術世界的大事,本書則提供了近年藝壇的即景快照。一、二、三幕都是從二??九年的夏天開始,依年度先後朝著實際寫書的時間(二?一三年)移動。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在過去幾十年起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不再是貧苦交迫的社會異類,在創意上他們成為很多其他行業難以望其項背的楷模,服裝設計師、廚師和科技大亨都瞠乎其後。

《藝術家的煉金術》出版的目的在於:針對一群日益被定位為擁有無上自由的最高個體——藝術家,提供讀者一個鮮明深入的解剖畫面。藝術家不僅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令人爭議的身份。因此,對外宣告自己是藝術家時,常常要跨過心理和社會的障礙。名氣響噹噹的藝術家固然都被形容為獨一無二,本書更希望探討發掘出,目前被認為是舉世無雙的藝術家之間的無獨有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