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序言:在黑暗中作畫
書摘:好好審視創造力
書摘: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上)
書摘: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中)
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下)

作 者 作 品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譯 者 作 品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繪畫、書法

【類別最新出版】
膽小別看畫V:疾病、天災、戰爭、飢荒……停格在西方名畫中,數千年未曾改變的災難與浩劫
黃賓虹、徐悲鴻、黃君璧: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溥心畬: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張大千: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UP0125)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繪畫、書法
叢書系列:流行小品
作者:貝蒂‧愛德華
       Betty Edwards
譯者:張索娃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18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57134287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言:在黑暗中作畫書摘:好好審視創造力書摘: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上)書摘: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中)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下)



  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下)

用心中閃爍的微光作畫(下)

一個全新的觀點

為了扭轉這種影響力,在下一個練習我要你再畫一幅畫,這一次你不僅不會覺得痛苦,還會覺得很有趣。這個練習幫你找到一種方式來控制自己的大腦裝置,那就是哄騙L模式放棄這項工作。設計這樣的練習主要是為了說明幾點。

第一,當特殊的條件幫助你「捨棄」L模式後,你就能馬上看清楚事物,並開始畫畫。

第二,當「外部」事物按照一個你平常不熟悉的位置和方向擺放時,平時經常用到的識別和命名系統就會受到阻礙、放慢步伐,直到L模式放棄對命名和分類的嘗試。

第三,「外部」事物(未經命名)的各個部分變得非常有趣,各個部分的相互關係也同樣變得有趣起來。

最後,當特殊的條件變回原來「普通」的模樣,(辭彙性的)識別系統重新開始工作時,你的大腦可能會對眼前的事物感到吃驚,甚至嚇一大跳。

我在這裡提出來的所謂特殊的條件就是顛倒著作畫(把被描繪的物體上下顛倒過來)。

從挫折中產生的靈感

第一次與上下顛倒的繪畫作品打交道充滿了啟發。一九六五年,我還在一所高中教課,那是我第一年在公立學校教書,當時我很沮喪,覺得自己根本就無法教會所有學生如何畫畫。只有少數幾個人能夠跟得上我的教學內容,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對我本人來說,學習繪畫似乎比學習其他知識更容易:無論如何,在繪畫時,任何你所需要知道的東西都原原本本地在你的眼前。你只要看著它,看清楚它,然後把它畫下來。為什麼他們看不見自己眼前的事物呢?我想知道哪裡出問題了?

對一個受靜物寫生困擾的學生,我會說:「難道你看不見桌子上的靜物中蘋果是在碗前面嗎?」「是的,我看到了,」那位學生會回答。「那麼好吧,在你的畫裡蘋果和碗在同樣的空間裡。」「是呀,我知道。」那位學生非常困惑地說,「但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畫出來。」「好吧,」我指著那組靜物說,「你只要看著那個蘋果和碗,並把你看到的畫下來。」「我不知道該看什麼。」那位學生回答。「好吧,」我說,「你需要的所有東西都在那裡,就在你的眼前。只要看著它們就行了。」「我是在看啊,」學生回答,「但我無法把他們畫下來。」

這樣的對話讓我舌頭打結,並且非常困惑。然後有一天,純粹是由於以往的挫敗,我對全班宣佈:「今天我們要顛倒著畫。」我把一些大師作品的複製品上下顛倒過來,放在學生的課桌上:我告訴他們在複製這些作品時不要把它們放正,而且他們自己的畫也應該是顛倒過來的。我想當時那些學生一定以為我有點「精神不正常」。但是整個教室突然之間安靜了下來,學生們馬上進入工作狀態,而且他們明顯很享受這個過程,注意力也很集中。當他們完成以後,我們把所有的畫放正,讓我和我的學生都很吃驚的是,課堂上所有人,不只是以前少數的那幾個,都畫得很好。

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一時衝動想出來的小實驗。它推翻了所有常識,無論如何都很難想像,顛倒著看事物或畫畫會比正著看容易一些。「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不明白。

我詢問我的學生,希望能得到些啟發。他們說:「其實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所以我們就做到了。」「做到了什麼?」我問。「看清楚它呀,」他們說。「好吧,」我問,「為什麼那些東西正著放時你們卻看不清楚呢?其實東西還是同樣的東西——我的意思是說,那些線條沒有絲毫改變呀。」「正著看太難了,」他們回答,「把我們都搞糊塗了。」我思考著他們的回答,我知道他們是對的,但我不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用一根腦筋作畫

當我在高中教學的時候,另一個困惑又出現了。在作繪畫示範時,我想向大家解釋自己在做什麼——例如我看到的角度和曲線,以及它們如何融入到畫像整體中去。但奇怪的是,我會聽見自己說著說著突然停了下來,甚至有時一句話都沒說完。如果我掙扎著繼續自己的演講,又會發現不知道畫到哪兒去了。又一次,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不能一邊講話一邊畫畫呢?從那時開始,我就訓練自己「腳踏兩條船」,也就是一邊對整個教室講話一邊作繪畫示範——但學生們告訴我,我聽起來很奇怪,他們的說法是,我說的話好像來自「遙遠的地方」。

那些年還有其他困惑出現。比方說,我的學生們的進展總是有些反覆,並不是一帆風順地逐漸獲得繪畫技能。某位學生可能今天還不會繪畫,但明天突然就「抓住了要領」。

一個突然的啟發和幸運的突破

直到許多年後,大約是在一九六八年,有一次我偶然讀到關於史培利腦半球研究的一些刊物和雜誌,我經歷了類似於「啊—哈!」那樣的啟發。「這一定就是答案!」我對自己說,「繪畫要求某種特定的大腦模式,也許要轉換一種看事物的方式。」

我的每一個困惑都與腦半球功能的理論不謀而合。顛倒著繪畫迫使大腦從主管命名和分類的L模式,轉換到主管視覺和感知的R模式——也就是適合繪畫的模式。我不能同時說話和繪畫,因為對我來說,辭彙性的L模式與視覺性的R模式有衝突。學生繪畫技能的不斷變動可以看成是大腦認知模式的轉變——第一天用不適合繪畫的L模式來看事物,第二天又改用適合的模式(R模式)。

扭轉受L模式控制的局面

讓我們試一試顛倒著畫畫。記住,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哄騙L模式退出這項工作,因為當視覺資訊顛倒過來後,L模式會發現很難對其進行命名和分類。為了讓你自己更明白其中的原理,請先閱讀旁注中的手寫體,然後試著解釋上面顛倒放置的複製品。接著把書倒過來,看看這幅畫正著看是什麼樣子。

當你看著顛倒的手寫體和德拉克洛瓦(Delacroix)的畫時,是否注意到自己有些被激怒了?當你正著看德拉克洛瓦的畫時,是否為自己完全不同的感受而感到驚訝?這就像是在被強迫注意某些上下顛倒的事物時,L模式說:「聽著,我不要看顛倒的事物。我喜歡事物呈現出它們貫有的樣子,這樣我才知道我到底看著什麼。如果你一定要顛倒著看事物,我退出。」正好,對於繪畫來說,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更多關於扭轉L模式訓練R模式的練習方法,請參照《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