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1
內文摘錄2

作 者 作 品

絕對衣性戀
怪胎家庭羅曼史
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
文本張愛玲
張愛玲的假髮
止戰

戲劇、電影

【類別最新出版】
楚浮電影課
表演的魔法:人人都是大表演家,金鐘女伶范瑞君的二十五堂表演課
粽邪:電影所說的那些鬼事
電影的臉
從前,有個錄影帶店


電影的臉(KA01134)
The Face of Cinema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戲劇、電影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張小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19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448頁
ISBN:978626353626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1內文摘錄2



  內文摘錄1

前言

影像的哲學思考


什麼是當代電影研究的「做哲學」(doing philosophy)?究竟是我們在思考電影,還是「電影在思考」(film thinks)呢?

有關「電影哲學」的界定,一直眾說紛紜。若就當代歐陸哲學而言,幾乎重要的哲學家都有專論電影的相關著作,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儂曦(Jean-Luc Nancy)、巴迪烏(Alain Badiou)、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等人。於是有人偷懶地將「電影哲學」直接等同於「哲學家論電影」,既不質疑「哲學家」之為身分或職業認同的不確定性,也不去挑戰「電影」之為範疇分類的不穩定性。更有人乾脆把當代歐陸哲學的範疇加以無限擴大,舉凡古今中外重要哲學家及其哲學概念,都被視為可用以分析電影構成與敘事的利器,

於是乎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孔子、荀子無所不包,盡皆成為「電影哲學」的囊中物。然本書所真正心儀的「電影哲學」,則是指向1980年代德勒茲的兩本電影書《電影I:運動─影像》(Cinema 1. L’image -mouvement , 1983;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 e, 1986)、《電影II:時間─影像》(Cinema 2. L’image -temps , 1985;Cinema 2: The Time-Image , 1989)所「初始化」的一系列影像思考活動。

對德勒茲而言,「電影哲學」絕對不是「電影的哲學」(philosophy of film)、「電影如哲學」(film as philosophy)、「透過電影談哲學」(philosophythrough film)或「電影裡的哲學」(philosophy in film)。誠如他在1986年《電影筆記》的訪談中所言,「我不曾嘗試將哲學運用到電影之上,而是我直接從哲學到電影。反之亦然,直接從電影到哲學」(“The Brain Is the Screen” 366,斜體為原文所有)。此處所謂的「直接」,並非忽視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哲學、藝術、科學皆有各自不同的方法系統),而是相信任何學科的開始或結束,往往都是落在另一個學科之中。用德勒茲自己的話說,研究電影是「因為哲學問題迫使我在電影之中找尋答案」(“The Brain Is the Screen” 367)。此處的「直接」也更指向此篇訪談的標題〈大腦即銀幕〉,不是用電影來理解哲學概念,或用哲學概念來闡釋電影,而是兩者「直接」涉及相似的影像機制,兩者的遭逢「直接」給出「創造力組裝」(creativeassemblage)的可能,亦即「電影─哲學」(「─」之為流變符號)或「電影與哲學」(「與」之為法文avec的創造性連結)的可能。

《電影的臉》一書乃嘗試在此「電影─哲學」的路數之中進行思考,希冀在當代電影研究的「大理論」、「大風格」之外,也能尋覓到開展「微概念」的一些可能。誠如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與卡羅爾(Noel Carroll) 在其合編的《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Post-Theory: Reconstructing Film Studies )中宣稱,1970年代起電影研究乃被統攝於「宏大理論」(Grand Theory)之下,以結構主義符號學、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批判、拉岡精神分析等馬首是瞻。而他們打破電影研究大一統理論的方式,乃是企圖將「理論」複數化與多樣化(而非反理論),希冀回歸影片本身,以展開對電影類型、電影製作、國別電影的經驗性研究。然而相對於「歐陸大理論」的統領風騷,鮑德威爾等強調電影敘事、場面調度分析與歷史詩學的做法,也難逃「美式大風格」的新形式主義之譏,以「美」學風格一統江湖。而本書所欲展開的「微概念」,則是企圖在「歐陸大理論」與「美式大風格」之間另闢蹊徑,既不服膺任何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架構或理論概念,也不遵循任何堅壁清野的純粹形式分析,而是回到「微」

之為游移不確定、無法預先掌控的創造變化之力,亦即「微」之為「游移與非─局部定位的連結」(“mobile and non-localizable connection”)(Deleuze,Foucault 74)。此處所謂的「概念」,亦是回到哲學活動即是「形構、創發與織造概念」(“forming, inventing and fabricating concepts”)(Deleuze and Guattari, What Is Philosophy ? 2),而此「概念」非任何事先成立、已然確定的觀念,亦非任何抽象或本質,而是一種流變與事件,無法事先預知或推論,也無法套用或移轉。本書在「微概念」的思考操作,正是嘗試透過七個電影術語—「畫外音」(offscreen sound)、「高幀」(high frame rate)、「慢動作」(slow motion)、「長鏡頭」(long take)、「正/反拍」(shot/reverse shot)、「淡入/淡出」(fade in/fade out)、「默片」(silent film)—與特定導演與影像文本的配置組裝,來重新展開另類哲學概念化的過程,希冀能讓此七個電影術語,跳脫原本單一穩定指向電影拍攝技術、剪接手法、放映模式或影片類型之界定方式,「翻新」成新的影像思考與美學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