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我,Maker】

作 者 作 品

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國際中文版13
Make: 國際中文版14
Make: 國際中文版15
Make: 國際中文版16
Make: 國際中文版17
Make: 國際中文版18
Make: 國際中文版19
Make: 國際中文版20
Make: 國際中文版21
Make: 國際中文版22

譯 者 作 品

Make: 國際中文版27
Make: 國際中文版28
Make:國際中文版29
Make:國際中文版30
Make: 國際中文版31
Make:國際中文版32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Make: 國際中文版26(YX02726)
Make: Volume 50(英文版)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馥林文化
作者:MAKER MEDIA
       MAKER MEDIA
譯者:Madison、呂紹柔、潘榮美等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25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菊8開/平裝/92頁
ISBN:978986405034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我,Maker】



  【我,Maker】

《MAKE》英文版已經來到第50期了。當年在做第一期《MAKE》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這份雜誌會對Maker運動造成多大影響。那個時候,我沒有想這麼多,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只想著要把第一刊發出去,老實說,想像失敗的結局還比較容易。
未來實在難以掌握,因為科技的大躍進總是出其不意。而且我們都不在未來工作,也沒有以薩·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功力,寫出《我,機器人》(I, Robot)那樣的科幻小說。
1964年,艾西莫夫去參觀紐約皇后區的世界博覽會,跟現在的世界Maker Faire展場是同一個。我最近讀到艾西莫夫五十年前寫的文章,發現他參觀世界博覽會的情景跟Maker Faire滿像的。
「世界博覽會處處是驚奇。」艾西莫夫是這麼寫的。「我參觀的時候充滿期待,尤其是奇異國際(General Electric)公司展,有四個展區,許多會動的人形玩偶四處走動、說話,在一分半鐘之內,試著讓你相信他們是活生生的。」


他自問:「五十年後的生活,會是怎麼樣呢?」結果他的想法精準得讓人驚訝!


‧電光面板將隨處可見。
‧各式儀器使人類免於日常瑣事之苦。
‧機器人不會太常見,效能也不好,但會存在於世間。現在I.B.M.的展覽攤位中還沒有機器人,不過他們致力研發電腦,計算能力愈趨複雜。今天的機器就已經夠聰明了,那五十年後呢?我想電腦會變得更加輕巧,並成為機器人的大腦。
‧奇異國際將會出品「未來機器人」(Robot of the Future),可播放3D電影,簡潔流暢,還內建清潔設備(cleaning appliances),一切事務都打理得當。
‧五十年內,世界將會縮得更小。
‧人們將許多心力投注於「智慧型載具」中,載具確認目的地之後,不會受人類遲鈍反應影響。我猜最有吸引力的會是小型機械化載具,它們以雙足移動,在人群中不致於互相碰撞。
‧只有無人載具成功登陸火星,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還在進行,火星殖民還在構想階段
‧那時的博覽會有「水藻酒吧」(Algae Bar),「仿土雞」(mock-turkey)、「偽牛排」(pseudosteak)都會在菜單上。
‧世界上許多重複性的工作都將由機器代勞,因此,許多人類的工作變成「管理機器」
‧中學生將要學習資訊科學,二進位算數將不再遙不可及,這些學生將會非常熟悉程式語言。


艾西莫夫在五十年前,預見了今天的光景,像是智慧型汽車、無人載具登陸火星,還有機器人的有限能力。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類甚至還沒有已追上的預測,我們還有許多瑣事要處理。為什麼我們還要做家事啊?而且很遺憾,中學生涉獵程式語言的比例還是很低。
艾西莫夫有一段讓人驚訝的結論:「人類將被『無聊』這個瘟疫襲擊,這個瘟疫的影響力逐年遞增,對於情緒、心理與社會都有負面影響……只有願意進行『創作』的幸運的少數得以倖免,只有他們不只是機器的侍者。」
文中的「幸運的少數」可能就是指Maker,就像年輕Maker喬伊·哈迪(Joey Hudy)曾說 :「如果無聊的話,就動手做點什麼吧!」
不過Maker不該是特定的少數階層,我們樂觀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個人都是Maker,《MAKE》的任務始終如一,就是給予下一個世代精神上的啟發,讓我們再繼續動手做吧!或許再發個五十期雜誌,甚至五十年後都不停歇!


文:戴爾‧多爾蒂(Maker Media創辦人暨執行長)
譯:劉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