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前言
書摘 2
書摘

動物、植物

【類別最新出版】
不過是具屍體:挨刀、代撞、擋子彈……千奇百怪的人類遺體應用史(暢銷三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
森林,我們的家
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


孩子的動物朋友(CK0020)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動物、植物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范昱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8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6頁
ISBN:957133822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前言書摘 2書摘



  書摘

第一章 動物與兒童研究

動物以一種直接而有力的方式, 進入孩子戲劇性的生活中; 每個孩子都將在成人所謂的「動物世界」中, 開始他的生命。

傳統上,兒童成長發展學家對兒童生活中出現的動物,以及動物對於兒童發展的意義,著墨不多,許多重要的著作,甚至完全忽略這一點。從兒童的認知發展來看,瑞士偉大的兒童行為觀察家傑‧皮亞傑(Jean Piaget)寫了很多有關孩子如何逐漸瞭解周遭世界的著作,他認為七歲以前的幼兒,基本上都是所謂的泛靈論(animism)者,相信無生命的物體跟有生命的形體一樣,都是活的。因此,他認為:在兒童的思想趨於成熟,變得較理性和合邏輯之前,根本無法區別自己與動物相處的經驗。

針對兒童發展中的關係研究的學者,本應該可以期望他們能對兒童和動物的關係,提供更多的洞察見識;然而在這個領域中,有影響力的理論學家,也同樣的忽略這個問題。建立「情感歸屬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英國心理分析專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五十多年前,鮑比觀察住在醫院、與母親分開、失去了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肉體接觸因而憂傷、退縮、沮喪甚至死亡的嬰兒。幼兒在沮喪或悲傷時,必須依賴照顧他們的人給予安慰,才能袪除疑慮,並因此引發出他們的安全和幸福感,這對他們未來是否能有好的發展能力相當重要。

鮑比視母親為最早的情感歸屬對象,嬰兒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父親、祖父母、兄弟姊妹和褓姆-僅居於次要地位。近年來,心理學者對這種歸屬的次序開始有了爭議,認為兒童的發展同時受到多重歸屬感的刺激。父親、兄姊、祖父母以及褓姆,經常也是安全感的來源,在安撫幼童的功能上,有時也和母親的影響力相同。

根據北美及西歐的親子報告所得的大量證據中,可以看出寵物的普遍程度及與飼主情感歸屬強烈的程度,但情感歸屬理論,卻絕口不提和「非人類」發展關係的可能性,這種情形實在令人驚訝。由於兒童對於同居動物所投注的感情,以及寵物隨時都在身邊的特性,寵物是否也會在孩子面對壓力時,幫助他們袪除疑慮,成為安全感的來源呢?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寵物才會有這樣的功能?對動物的愛,無論是在質量上或數量上,是否與人類的愛截然不同呢?情感歸屬理論從未提出這些問題,更別說是深入研究了。

如果真有任何包括兒童與動物關係相關的觀點,應該是出現在生態理論上。這種精妙理論首先是由是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尤瑞‧布朗芬布蘭諾(Urie Bronfenbrenner)在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著作《人類成長發展的生態》(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一書所提出的。他要求研究兒童成長發展的學者,要嚴肅的轉向研究孩子真正的生活環境,不要在實驗室裡研究兒童,不要再以心理測試記錄孩子日常生活的結構,應該走出實驗室、脫下白罩衫,走進家庭、遊樂場、校園、後巷以及購物中心,這樣才能瞭解孩子真正的生活,而不再只是「在陌生處境中,兒童的怪異行為」而已-這是他對人為的實驗室研究工作的說法。

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他認為兒童在不同的環境和各種交錯的組成-家庭、學校、鄰居的玩伴、教會、延伸家庭及其他人當中成長。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可以拆解為一系列意義重大的關係,以及合乎規範的期望藍圖。家庭尤其被視為一個相互影響的複雜網絡,一個循環回饋的環結,在其中,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會影響孩子,孩子受到刺激時,也反過來影響他們。此外,環境的影響也會直接滲入到兒童身上,例如,雙親把工作場所的壓力帶回家中,對孩子亂發脾氣;學校因經費削減,而取消了合唱團,剝奪了孩童學習音樂的機會。文化價值和廣大的社會潮流等,此即布朗芬布蘭諾所說的「大系統」(macrosystem),影響到所有的組成結構,對兒童造成更直接的衝擊。

在各種層次上描述孩子的環境,布朗芬布蘭諾與生態導向的心理學者,在指出由其他人類所組成的居住環境的看法上,有些細微的差異,但卻都未曾觸及由動物所組成的環境內涵。哈諾‧席爾斯(Harold Searles)在一九六○年出版的《非人類的環境》(The Non-Human Environment)一書中指出:「非人類事物和動物的物理環境,影響了兒童的性格,所以應該是研究的焦點。但將動物與非人類事物歸在一起,似乎把動物貶損到與家具或玩具等同的地位。遺憾的是,席爾斯為這門新科學所繪出的充滿野心的計劃-將非人類的環境,包括動物,視為發展組成的研究-卻如石沉大海,從未引起任何波瀾。」

即使對兒童環境的評估日趨詳盡,但卻從未有人問及:動物的存在及孩子跟動物在一起做些什麼。心理學者麥哈利‧席克偵特麥哈利(Mihaly Csikzentmihalyi)和瑞德‧拉森(Reed Larson)兩人,在一九八四年合著《成為青少年:青少年時期的衝突和成長》(Being Adolescent: Conflict and Growth in the Teenage Years)一書,讓青少年戴上發聲器,全天候的,每隔一段時間引發聲響,用以蒐集大量跟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地點、原因和時間的資料。舉例來說,我們就可以從中找到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看電視、聽音樂、讀書和打盹時間的百分比(他們每天花在打盹的時間,大概超過百分之三-約和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相當)。我們知道,他們每天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獨處,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平均約佔清醒時的百分之十九,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則被父母親、兄弟姊妹、其他親友,以及所有的各種組合分割。然而,這當中並沒有歸納出與非人類家人-寵物-在一起的時間;雖然發聲器在最開始發出聲響的時候,寵物毫無疑問的都在這些青少年身邊,但書中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