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一種「觀看的方式」
譯者序

譯 者 作 品

血的記憶:瑪莎.葛蘭姆自傳

家庭婚姻

【類別最新出版】
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愛得深,恨得也深,一趟只有母女才會經歷的真愛旅程
平凡的結婚生活
控告婚姻:妻子的起訴書
人生很難,你不必再為難自己:15個深刻而感動的單親故事


愛慾(BA0129)──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
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家庭婚姻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海倫.費雪
       Helen Fisher
譯者:刁筱華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9月07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72頁
ISBN:957131326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一種「觀看的方式」譯者序



  序:一種「觀看的方式」

.海倫.費雪(Helen E. Fisher)

我和妹妹是對雙胞胎。大約四、五歲的時候我就已經發現,大人對我們都很好奇,而且一邊端詳還要問道:勞拉(妹妹名)不順心時我能感覺得到嗎?我們是不是喜歡一樣的玩具?我會不會認為自己就是勞拉?等等。我還記得與妹妹一起坐在轎車的後座裡,兩個小鬼把玩著對方的手,相互比來比去。我們笑聲相仿,如今依然。我們都喜歡冒險,雖然表現的方式不太一樣。她是柯羅拉多州的熱氣球飛行員,我則在各類場合大談外遇離婚等種種煽情議題。她也是位藝術家,以彩筆經營畫布人生;我則窮首群籍,以文字建構理論。兩種工作都需要耐心與細心,而且工作之時的身影都是孤獨的。

還在未解事的孩童之齡,我就常不自覺地衡量起自己的行為來:我的行為當中有多少得自遺傳?又有多少得自學習?

後來,在研究所,我發現了所謂先天/後天(nature/nurture)之間拉踞不休的辯論。洛克(John Locke)的「白板」(tabula rasa)觀念,令我深深為之困擾。洛氏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而讓社會文化在上銘刻出個性。我不相信這個理論。

我也讀了古達爾(Jane Goodall)討論坦尚尼亞黑猩猩的一本書《人之側影》(In the Shadow of Man)。這些黑猩猩各有各的個性,也結交朋友、握手、親吻、相互交換葉片細枝之類的禮物,更會為同伴之死悲傷不止。他們與人類之間情緒竟如此一致,我為之震動。因此我愈發深信,我的行為必有部分乃與生俱來。

因此,這本書討論的是性、愛與婚姻的天賦層面,討論的是我們遺傳自祖先的求偶傾向與模式。我絕無意經忽文化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量,然而人的行為一定有其蘊涵於遺傳的複雜動因,因此基因對於行為的影響效應,始終挑起我最大的興趣。

這本書緣起於紐約地下鐵。當時,我常邊乘地下鐵,邊浸淫於分析美國婚姻的統計資料之中,於其間我留意到了離婚的某些特定模式。我對其他文化當中是否也有相同的模式十分好奇,因此找來聯合國人口統計年鑑當中有關六十二個社會的離婚現象統計資料;結果竟發現若干雷同處,更加啟我疑竇,繼之我又研究了四十二個社會當中的婚外情數字。而當我將鳥類與其他非人類哺乳動物的一夫一妻制、婚變中的「欺騙」與遺棄行為,與廣及不同文化的人類相關行為模式相互比較時,之間驚人的類似不由令我繼續往建構人類性愛進化歷史的普遍性理論努力。

為什麼我們要結婚?為什麼一些已套上婚姻枷鎖的人偏要有婚外情?為什麼結了婚又要離婚?為什麼偏不死心還要再婚?本書以討論追求、迷戀、一夫一妻婚制、婚外情及離婚的本質的篇章起始,然後,從第六章開始,則將回溯人類社會生活的初始,從四百萬年前東非草原上的性果初種,到歐洲冰河時期洞穴人的男女歡愛,再到現代人始終不減關注的兩性關係,空間上則橫跨西方與非西方世界,一探人類性進化的軌跡。

在這本個人的研究記錄裡,我檢驗了有關男女互動的種種面向,譬如,回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的對象為何偏是伊而不是別人?所謂「一見鍾情」又是何種底蘊?從「兩性相吸」到喜歡「拈花惹草」的生理學基礎為何?為什麼男人以碩大的陽具而女性始終以胸部來展陳自己的性吸引力?本書也不忘一窺兩性之間權力關係的進化、青春期的源生及所謂「良心」從何而來等種種問題。在最後一章裡,我藉目前的統計資料對未來的兩性關係做了一番預測:如果我們這個物種仍將綿延千萬年,兩性會再如何既聯合又鬥爭下去?

這裡先來幾則但書。本書一路下來將有許多通論。無論讀者您或作者我的行為都未必盡符我所描述的這些模式。何能盡符?所有人類行為與人性通則間原來就不存在無罅的綰合關係。我關注的是具支配性的模式,而非例外。

再者,我無意力求「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自然設計下的兩性注定要分工合作,但要說男女並無二致我可不同意。男女絕不相仿。而對兩性差異,我亦將以合理的進化與生物性因素解釋之。

我也將背反某些人類學的研究潮流。舉個例來說,利用南部非洲的布須人(!Kung Bushmen)做為重建我們過去採獵生活的模型,這個研究方式雖已不流行了,但我將繼續採用這個模式,理由見於第七章所附註釋,盼您能詳讀之。

對婚外情及離婚這般複雜、苦痛且具高度爭議性的社會行為,我以可能的遺傳成因加以解析,或許會有一些讀者相當不以為然。但我絕非宣揚不忠或遺棄,而只是對歷歷存在於生活當中而又令人困擾不安的某些實相,進行必要的了解。

最後,我得聲明自己是位民族學者,而我對人類行為的執迷是處在於其基因遺傳面相。米德(Margaret Mead)論及人類學的觀察角度時,曾言民族學者有其獨特「觀看的方式」。而我的觀看方式是,我認為:人類有共通的天性,不自覺地共有一套設碼於DNA的行為傾向與能力,這套特徵因有利於數百萬年前的老祖宗而進化至今。我們不能察覺這些先天的傾向,但它們仍然操控我們的行為。

我並不因此就認為人類是基因的傀儡,我不認為DNA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恰恰相反,我認為文化從我們共同的基因材料中,分雕出了繁複多樣的社會傳統;因此每個人均以其自己的方式回應遺傳及環境動因,哲學家稱此為「自由意志」。

人類試圖了解自身的努力是從研究太陽星月開始,繼之方至我們周圍的動植生物,而一直到近兩世紀以來才開始以科學檢驗我們的社會網絡與心靈。英國近至維多利亞時代尚且依作者性別將書籍放在不同書架上;性學大師金賽(Alfred Kinsey)對美國人性生活的開創性研究則是遲至本世紀 50 年代之事;而學界對人類婚配行為遺傳性動因的研究,至今還只能算「初探」而已。本書因此可做為探索我們浪漫情愛生活「天然本質」的又一嘗試。

詩人和戀人的心靈皆知愛情有其難以言詮的魅力,然而又有誰能盡探這個隱祕幽微的領域?不過,性衝動這個範圍卻是可探究、可知的。而且我深信,我們對這個領域知道得愈多,我們可能操控的力量愈大,而最終擴張的正是我們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