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在殘酷的世界中挖掘生命的美好:一行禪師弟子教你利用正念,找到耐挫與靜心的力量
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我的冤家我的親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靜思語三十五周年精裝紀念版】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附限量靜思小語隨機藏書票二入)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關係修復力:心理學大師教你從衝突、裂痕中培養更高的適應力,重拾人與人的連結(CF00428)
THE POWER OF DISCORD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艾德.楚尼克、克勞蒂亞.高德
       Ed Tronick、Claudia M. Gold
譯者:盧思綸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27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78957139141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二章  夠好就好

人手失手,馬有亂蹄,不管是養小孩、談戀愛、跟新同事打好關係或是人生路上的任何挑戰,誰都會有失策的時候。作決定與行動時一時疏忽,事後來看,就會發現漏洞百出。不過,關係本來一定會有缺陷,我們靠著修補它們來獲得能量,除了化解不安與煩惱,同時培養自身的創意、凝聚力和複雜性。化解混亂失和,重新連結,不僅帶人喜悅,也讓人有所成長。這個想法也許令你吃驚,畢竟大多人都期望自我及人際關係完美無瑕。能與重要的人「心有靈犀」,總是令人嚮往,當中彷彿有種神祕的吸引力。滿心期待關係美滿、情感協調,一旦事與願違,便會大失所望。
    
從某段面無表情的實驗影片中,我們看到完美主義如何讓人大栽跟頭。影片一開始,母親和她兩歲大的女兒表現出絕佳的默契,一邊玩娃娃還能幫對方接話,彷彿是彼此肚子裡的蛔蟲。看樣子,這對母女達到完全的同步性,且絲毫沒有溝通不良的狀況,其樂融融的畫面十分賞心悅目。可是到了面無表情的環節,女孩卻完全崩潰,肢體動作越來越狂亂,就連見過各種場面的實驗人員也看不下去,馬上中斷實驗。母親迅速恢復神情,嘗試與女孩互動,可是後者並不像先前的女嬰那樣和緩下來,情緒越陷越深。她不停喘氣,也對母親的安撫視若無睹,還憤怒地出手打媽媽,哀怨地說:「妳剛剛幹嘛不理我?」畢竟這是實驗,對媽媽來說,女孩的疑惑實在是天大的難題。然而,媽媽也沒有意識到女兒的痛苦,只是回答:「不要動手!」她沒有發現女兒的憤怒,於是接著問:「妳很難過對不對?」小女孩顯然不是難過,也許媽媽只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逕自判讀女兒的感受。她一味灌輸自己的想法,但沒有聆聽女兒的心聲、解決對方的困擾。在這次實驗中,不管是媽媽還是女兒,兩人都錯失了修復失和的契機。
    
儘管母女一開始的互動無可挑剔,但是缺乏失和與修復的經驗,小孩便因為短暫失去母親而手足無措。我們彷彿親眼目睹,隨著照顧者片刻的離席,女孩逐漸發展的自體也一併消失了。
    
嬰兒有足夠的失和與修復經歷,隨著時間長大,就能跟自己說「我能改變情況」。無論是嬰兒或成人,只要在關係裡一而再、再而三經歷失和,就會逐漸發展出能動性,也就是我們在第一章談到的,有能力掌控自身生命並採取有效的行動。能動性會幫助個體建立正向的情感核心,樂觀迎戰前所未見的情況。相反的,倘若一味期許完美,個體就會錯失機會去克服艱難,成功達成完整的人際關係,也沒有辦法去挑戰彼此的界線,衝撞出火花。
在照片裡,六歲的耶米利被三歲妹妹阿耶娜一把抱住,他的眼神寫滿了疑惑,彷彿在說「發生什麼事」。在耳濡目染下,阿耶娜已經學會社交上的禮俗,看到鏡頭就知道要微笑。耶米利卻是睜大雙眼,對拍照這件事,既好奇又困惑,不只如此,他的反應也說明他對周遭環境的感受。時間快進到二十年後,兄妹擺出同樣的姿勢、微笑相擁,此刻兩人的神情洋溢著年輕人的氣息,要向世界展示自我認同。究竟成長是怎麼一回事?耶米利如何認識世界,成為這位獨一無二的青年?
    
從嬰兒時期,經過無數次失和與修復的過程,才創造出現在的耶米利,他此後的人生也將持續經歷這個過程,再慢慢產生成年、老年的他。
    
修通失和與修復的過程至關重要,是形成人我分際,區分「我」、「你」、「他」的過程。溫尼考特發現,在生成自體的過程中,嬰兒會挑戰照顧者的界線。他認為,正常的兒童才不會跟照顧者產生完美的情感協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只會不斷製造問題和搞破壞。溫尼考特在給家長的文章中寫道:

正常的兒童是什麼樣子?會吃飯、有長大、一臉笑咪咪就好嗎?絕非如此。對父母有信心的正常兒童,會傾盡全力,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搗亂、破壞,還會消磨、糾纏和佔據父母的空間和時間,更有許多莫名其妙的恐懼……如果你希望,孩子不要懼怕自己的想法,情感能力會不斷成長。那你從一開始,就要為他提供充滿愛與能量的環境,並以寬容態度對待他。

在生長環境中,家長容許兒童陷入混亂,他就能朝健康的方向發展,對於「我是誰」會有正面健全的看法。在規範行為的同時,家長若能小心呵護孩子的心靈,便能給予他們安全感。本質上,我們就是在表達:「你現在很激動沒關係,我會待在你身邊,你不是一個人。」開頭提到的那位母親,顯然無法忍受失和,她渴望與孩子情感上完全協調,但這會破壞女兒逐漸生成的自體,並阻礙她發展能動性。

不完美才美

二十七歲的麥依是朋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從小到大,她學業表現優異,課外活動又參加得多,也依照父母的期望,進入一流大學就讀。父母是傑出的學者,他們鼓勵麥依朝學術生涯發展,她也照做了,順著既定道路繼續就讀研究所。後來麥依跟一個彬彬有禮的高中老師交往,她父母最看重文化素養了,所以馬上就接受這位男友。他們敞開雙臂歡迎對方,也趕緊催促麥依結婚。從小到大她都沒有反抗過家人,也都接受父母規劃好的未來,直到這段感情走到了盡頭。事實證明,高中老師是父母眼中的乘龍快婿,卻不是她的真命天子。
    
有生以來頭一次,在摯友的鼓勵下,麥依拋下光鮮亮麗的一面,縱身躍入不確定的狀態,盡情品嚐失戀的錐心刺骨。她感到悲傷又孤獨,卻保有一丁點的希望。於是她離開被窩,前去當地的健身房報名。重獲自由後,麥依恢復在週末游泳的習慣,小時候她就很喜歡這項運動。某天她碰巧認識了游泳隊的成員,便接受對方的邀請加入練習。
    
麥依每週六都會和隊友進行晨練。在每次賣力划水前進的過程中,她感受到平靜與規律的力量,彷彿自我和身體合而為一。即使轉身出現失誤,她也會儘速恢復划水的動作。精神科醫師佩里談到,在走路、跑步和游泳等運動中,身體得快速交替動作,可以有效統整大腦、行為和情感。結束訓練後,麥依會和隊友在置物櫃旁聊天,在腎上腺素催化下,不僅團隊情誼日益深厚,麥依的自體亦是日復一日茁壯。
    
麥依從游泳及友誼中獲得龐大的能量,令她有勇氣轉換職涯。她渴求與他人建立更深刻緊密的連結,於是決定成為社工師。她在職訓過程中認識傑斯坦。他們在一起總是吵吵鬧鬧,與過去平淡無奇的戀情截然不同。麥依總算體會到,在失和的過程中,人與人的羈絆與親密感才會加深。
    
「我是誰?」「我的歸屬在哪裡?」「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不僅困擾著童年的你我,也隨著我們長大成人,時時刻刻震盪你我的生命歷程。精神分析師庫柏在〈優雅混亂:省思艾德華?楚尼克之研究〉中問道:「兩個人要如何達到真正的心心相印?事實上就連成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大多時間裡都未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等到回過神來,我們已經不斷在衝撞他人的防線,只為了與對方建立連結。
    
麥依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從完美無瑕的童年時期到與男友分道揚鑣的困惑階段,她其實在很難認同過去的自己。唯有隨著時間,不斷展開新的體驗和關係,麥依才能培養出更複雜且真實的自體。
    
對麥依來說,參加游泳隊、結交新朋友、轉換職涯跑道幫助他人以及和傑斯坦相戀,諸如此類的新體驗徹底改變了她的生命。然而,面對分手後的混亂心情,童年的經歷卻不大有幫助。
    
與人相處的經驗,其實會變成身體的一部分,並影響你的人生觀,重新設定自己存在於世界的意義。舉例來說,很多人發現和別人一起唱歌很療癒。合唱團成員排練時會不斷經歷失和與修復的循環,無論是分部內、分部間,抑或是整個合唱團與指揮者皆是如此。為了帶給觀眾非同凡響的聽覺饗宴,團員必須齊心協力,才能熟練複雜的樂曲。練習時勢必會出錯,但只要攜手度過磨合期,就能同聲齊唱高潮迭起的曲調。表演時,團員們紛紛湧現喜悅之情,並乘著音符傳遞給台下觀眾。

接受不完美的關係,家人和伴侶才能做自己

物理學家霍金研究宇宙數十載得出一番見解:「宇宙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是,萬事萬物都是不完美的……倘若宇宙運行沒有任何缺陷,你和我就不存在。」霍金深知,地球要創造出生命,就需要巨分子相互碰撞,以繁衍出「瑕疵品」。由此我們得知,在物理世界,不完美也是必要的性質。無獨有偶,溫尼考特也觀察到,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不完美也是要件,打從出生起,我們需要透過缺陷才能成長。

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只有人類在初生第一週會表現出異常的無助舉動,一旦受到驚嚇,便會反射性將雙臂高舉過頭。此外,新生兒的睡眠模式也毫無道理,一天到晚不是想吃就是想拉。然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腦尚未發展完全,胎兒為了順利通過產道,在子宮內只會發展百分之三十的大腦,出生後才會開始發育剩餘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出生時全仰賴照顧者打理自己的世界。

正是如此,新手父母才會說,顧小孩全天候的工作。溫尼考特觀察到,假如母親產後獲得他人照顧與支持(美國文化並不強調婦女產後照護),那麼她跟寶寶會更加親近協調,他稱之為「全心奉獻的母親」,她們會以正常、健康的方式全心全意照料嬰兒的一切需求。這麼一來,嬰兒前幾週感覺無助時,就會覺得與母親合而為一。
    
然而,在嬰兒沒有異常的狀況下,這種情感協調只是暫時的,大約十週後,他開始有自理能力,便會開始作亂。大腦和身體逐漸成長,原始反射也會消失,嬰兒的身體會變得更加協調。溫尼考特指出,這個時候媽媽必須「反錯」,絕對不能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註定犯錯的母親有一項全新任務,她要成為溫尼考特所說的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溫尼考特意識到,多數媽媽本來就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寶寶身上,一旦對方感到無助時,她們第一時間就會發現。所以,她們天生就是「夠好的母親」,他人如何也教不來。
    
很多人都以為,「夠好的母親」只是用來安慰媽媽的話,只是用輕鬆的口吻,讓她們不要記掛自己犯的錯。事實上,這個概念反映出更深刻的道理:犯錯與缺失是人格健全發展的必要條件。
    
睿智的溫尼考特指出,失敗(霍金說是「出錯」)無可避免且不可或缺。母親不應該追求完美,而是表現及格就好。嬰兒要學著去適應母親的缺失,體認自己和母親是不同的個體。當他能學會面對生命中必然出現的挫折,自體與他者的分際就成形了。
    
在這個基礎上,人類發展自我調節的能力,它對發展學習能力與社交能力至關重要。我們將在第四章深入談到,個體與他人一同修通犯錯、失敗的經驗,才能培養自我調節能力。溫尼考特在《遊戲與現實》中寫道:

當然,照顧者應該提供「夠好的」環境,這是個體成長發育的必備條件。有些基因確實會決定個體的遺傳特徵與傾向,帶領他長大、成為成熟的人。不過,情感要能健康發展,絕不能缺少「夠好的」環境。請注意,我沒有用到「完美的」一詞,世上只有機器才是完美的。不完美才是人類適應環境必要的特質,也是改善環境的因素。

在學術研究之外,溫尼考特也定期與許多父母書信往來。他在英國的育兒研究圈,就像《星艦迷航記》中的史巴克一樣有智慧。他寫道:

我不想被一位凡事游刃有餘、全知全能的母親養大,而是寧願她有身為人類的各種內在衝突。

身為兒科醫師,溫尼考特看遍家長與嬰兒各種互動方式。他也是有耐心的精神分析師,不斷陪在成年患者身旁,後者在沙發上一躺就是好幾個小時。結合兩種診療經驗後,溫尼考特發現,成年患者會退化到「依賴狀態」,即使是極為短暫的分離,他們也會產生強烈焦慮感,一如艾瑞克起初的狀況。他也觀察到,醫生與患者的情感交流稍有不協調,譬如停頓太久才回話,患者也會非常激動。患者不會痛苦到嚎啕大哭,即便大哭,也懂得解釋自己的行為。這些成年患者的表現就是佛洛伊德最早提出的移情,在治療過程中,把治療師當成自己的早期照顧者。
    
溫尼考特汲取臨床的經驗,進一步提出「真我」與「假我」的區別。他仔細聆聽像麥依這樣成年患者的告白,發現他們似乎都缺乏健全的自體感。診療兒童和成人患者的工作讓溫尼考特意識到,即使媽媽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但是付出時間摸清他想表達什麼,就能引導他去適應變動不居的社交互動,孩子的真我便會逐漸成形。
    
反之,假如照顧者出於各種理由無法容忍關係中的不完美,事事順應寶寶的需求,那麼後者就會發展出假我。在前面提到的實驗中,女兒非常生氣,媽媽卻堅稱女兒是難過。我們不難想像,女孩的感受總是不被接納,為了順應母親的期望、使其接納自己,女孩會否認自體的憤怒情緒,甚至讓自己難過起來。
    
在麥依的故事中,我們也看到到類似的順應態度,家人為她安排好康莊大道,反而阻礙了她走上發展真我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