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後記

譯 者 作 品

松平家的人生整理術:學日本名門流傳數百年的秘訣,讓你活得更自在。
松平家的心靈整理術:學日本名門流傳數百年的心法,讓你活得更優雅。
書房的鑰匙
新宿的貓
木天蓼鎮的貓日和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我的冤家我的親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靜思語三十五周年精裝紀念版】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附限量靜思小語隨機藏書票二入)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為這世間而哭泣未免太可笑:從夏目漱石的來信找到人生出路(CVP0050)
漱石からの手紙 人生に折り合いをつけるには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生活文化
作者:中川越
譯者:黃毓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30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64頁
ISBN:978957137011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後記



  後記

後記

漱石的來信,是否也寄到你那邊了呢?
而,你的心靈是否放晴了幾分呢?

比任何人都敬愛漱石的門生--物理學者兼隨筆作家的寺田寅彥,在<夏目漱石老師的追憶>一文中,如此描述漱石:

「當我遭遇諸多不幸而內心沉重時,去找老師聊聊天之後,內心的重擔不知何時就變輕了。不幸與煩憂而致內心陰鬱,這種時候與老師面對面相處,心中烏雲就被吹得一乾二淨,讓我能夠以嶄新的心情全力投注於自己的工作。老師的存在本身,就是我心靈的糧食,也是我心靈的療藥。」

這份療藥,百年後的我們也能透過書信接收到。

即使自己如此懦弱、愚蠢、怠惰,但「只要上天與雙親把我生為這樣的人,就是要我以這樣的天性去面對人生,除了這個意義以外沒有其他解釋」,因此沒有必要愁眉不展。

當快要挫敗時,要想起這句話:「我們要生於此世,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若你苦惱於社會上的矛盾,漱石教我們重要的是調整解釋的方法:

「大偷受他人崇拜,小偷受牢獄之災。這世間不是看種類上的差別,而是單純看程度上的差別,便有天壤之別。」

而在面對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時,漱石則提供了一張很有力的勸生處方簽:

「我可不喜歡自殺。恐怕是能活著就活著的狀態吧。在還活著的時候,跟普通人一樣,發揮我與生俱來的弱點。因為我認為這才是活著。」

弱點的矯正是不可能的。若能知道應該做的是發揮弱點,便不用再與自己爭鬥,感覺被人包容,心裡鬆了一口氣。

人生在世,難在如何和解。視如何與這世間、與自己和解,生活、工作會失色或熠熠生輝。
能與這世間和自己達成和解,天堂就會到來。漱石理想中的天堂,其中之一就是從容。

「我對你從容的心境致敬」他在信中如此說道。他也在作品《草枕》中這麼寫道:

「什麼嘛,不管人在哪裡,不從容的話,就沒有活著的價值了呀。」

若讀者諸君能從漱石的來信中,學到如何達到究極的從容,那真是我無上的榮幸。


我們生於此世
則骯髒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
討厭的事物,都不可逃避。
若不勇往直前衝進那些事物,
到頭來將一事無成。

尊漱石為師、深深景仰他的鈴木三重吉,由於個性龜毛,三不五時便心煩意亂而休學,時常讓漱石操心。三十九歲的漱石以這段話鼓勵二十四歲的三重吉:

「我從小到青年期,都認為世界很美好。可以吃美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過像詩一樣的生活、擁有美麗的伴侶、組織美滿的家庭。我也曾認為,就算做不到,努力一點總是會得到。換言之,與這些相反的事物,我是能避免就避免。但是,只要活在這世界上,再怎麼躲都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沒有醜惡的。世界正以與自己所想完全相反的現象在轉動。所以說……」

所以說,漱石特意鼓勵三重吉衝進那些骯髒的、不愉快的、討厭的事物中。
生於此世的必要覺悟,古今不變。


多給人留點餘地。
不要衝動地反應。
如此人生才會輕鬆快活。

漱石的文學,也被稱為餘裕派。總是讓人感覺從容悠哉,不會劍拔弩張。漱石把也這種餘裕稱為低徊趣味,如此說明其意義:

「迷上了某一個事物,而對其懷著特別的、或是會聯想到的興趣,時而從左看看,時而從右看看,難以掉頭離去。不稱其為低徊趣味,亦可稱為依依趣味、戀戀趣味。」

「依依」,即依依不捨的樣子。

迅速而單方面地理解事物、反應過剩、被鑽牛角尖的想法苛責而痛苦。對這樣的我們而言,漱石的這段話是為福音。


去鄉下也行。
但敗北了才去鄉下的話,就免了。
像釋迦牟尼佛那樣,
自行捨棄王位與美人而去鄉下,這我贊成。
待不下去了,
被人攻訐而出走,
是一生的恥辱。

眾人皆知,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開山始祖。傳說他生為王子,一出生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他擁有兩座宮殿,向隨侍在側的管家、教師學習了高尚的品格與教養,長成了一位擁有大好未來、聰明而又善感的青年。十六歲結婚生子,但二十九歲即捨棄這一切,選擇出家。

漱石的這段話意思是說,若像釋迦牟尼佛那樣捨棄世俗、朝向真心的希望而去的搬遷、轉職還說得過去;受人攻擊而逃去鄉下,那是一輩子的恥辱。

不要失敗了就選擇逃跑,而要迎擊,這在許多地方都是必要的。


反擊他人要帶點幽默。
覺得時間寶貴的話便不應為。

被人中傷、誹謗時,不需要反擊。
如果要反擊,就要在有時間時帶點幽默地反擊。
如果覺得時間寶貴、不想浪費時,便不應反擊。
漱石如此教我們。

實際上,漱石從未對社會上的惡言惡語做過什麼反應,就如他所說:

「我對於至今在報章雜誌中刊出的批判,從未做過辯解這種麻煩事。辯解的時間,拿來寫下一部作品或論文還有益得多。」

對於班級、職場、鄰居的背後閒話,還有網路上的留言煩躁不安,只是白耗時間與精神而已。


我的小說讓您過目過了,真是感動。
望請不要嫌棄。
我想安寧在孤獨之中。
但若有一位同伴則將更愉快。
看來人類終究無法達到純粹的藝術家氣質吧。

不只藝術家,嘗試呈現出自己獨特表現的人都是孤獨的。「獨自」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個同伴。越是尋常大眾的,越是容易順利地找到同伴。所以說,藝術家都以孤獨為勳章。

雖說如此,自己的獨特表現也是發給另一位自己的求救信號。是尋求名為認同的悲傷訊息。就算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懂自己,如果知道還有那麼一個人的話,那種喜悅是特別的。

想要呈現出獨特表現的人可要事先考慮到這種情況。

 
前言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