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編輯部報告

管理領導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專業會計師教你規劃新創公司套書】


台灣的驚嘆號(DH0140)──台日韓TFT世紀之爭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管理領導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陳泳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05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57134136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編輯部報告



  書摘 1

■昔時日本獨大,韓國直追,台灣落後

在國內大尺寸TFT面板廠紛紛敲定從日本轉移量產技術,甚至由日商直接出資入股台灣的TFT廠後,台灣與日本TFT產業「共存共榮」的味道越來越濃厚,甚至市場上亦有人以日廠「聯台抗韓」來形容這一波史無前例的跨國合作。即使如此,在商言商,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可沒人碰!」這波台日合作進軍TFT的浪潮中,合作的某些關鍵處仍讓台灣面板廠吃了不少悶虧。

首先,日本人緊抓TFT量產技術不放的多年後,才開始慢慢接受台灣廠商的「請求」,將日本屬於「國寶級」的平面顯示器生產技術釋出。實際上,釋出技術是有其先前嚴重虧損、各集團面臨轉投資壓力的背景因素。

另外,南韓企業包括三星、LG.Philips LCD、現代等公司,憑藉政府資源的大力支持,已在TFT面板產業發展出世界級大廠的實力。這一點從一九九九年三星與LG.Philips LCD陸續超越日本夏普(Sharp)、東芝(Toshiba)等公司,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的TFT廠商即可證明,形成了對日本LCD業者的龐大壓力。

因此,在那一波從日本「取經」獲得TFT量產技術或相關零組件的行動中,台商除了加速敲定技術合作案,以便在國內競爭者眾之下搶先卡位外,也開始體認到,與日商合作目的在於創造雙贏,而非視之為日商「施捨」量產技術或趁機大撈一筆技轉金的情況。

其實,台灣在聯友光電與元太科技進行中小尺寸TFT面板量產後,發展TFT的時間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時間(聯友成立於一九九○年十一月,一九九三年三月,台灣首座第一世代的TFT廠開始運轉),不過卻一直未曾受到主要競爭對手的日、韓廠商重視。原因在於技術、人力與財力的勢單力薄,即使廠商不斷向日人表明技術轉移的意願,但日廠仍將TFT技術視為國寶級智慧資產,絕不輕言對外轉移。
直到全球金融風暴吹起,日本投資多年的TFT產業一直虧損累累,無力再持續擴大投資,加上緊追在後的南韓LCD大廠造成甚為沉重的競爭壓力,才痛下決心與台灣「策略聯盟」,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攜手進軍TFT市場。不過,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決定投產TFT,主要還是台灣廠商的快速決斷特性發揮了大功效。某LCD廠主管便指出,很少看到一項新台幣一、二百億元的大投資案能在大老闆決定後,立刻就付諸實行的情況,這情形卻在台灣發生了,也跌破了不少日本人的眼鏡!

以奇美來說,最初該公司本來只要投資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TFT面板的關鍵零組件)生產,從日本找到一條舊的乾膜轉寫法(dry film)濾光片舊線,搬回台灣的奇美實業仁德廠內,開始奇美的光電產業布局。然而,台灣當時沒有需求量較大的TFT面板廠,奇美做彩色濾光片根本不知道要賣給誰。董事長許文龍聽取幕僚的建議,自己也開始投資TFT面板廠,希望可以進行一些上下游整合的工作。沒想到投資下去就停不下來,生產線一條一條地蓋。現任奇美電子資深副總的吳炳昇表示,當時奇美位於南科的第一條三.五代TFT廠落成啟用時,董事長即交代第二條線可以開始蓋了,這種一條生產線要耗資近二百億元的投資,董事長竟然上了投資的癮。雖然是「勢所當為」,不過老闆這麼「阿沙力」,反而讓幕僚產生莫大的壓力,深怕不小心,就把奇美集團過去幾十年來在ABS(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上的苦心經營,給毀於一旦。

在人力方面,台灣過去有TFT量產經驗的工程師少之又少,但是具半導體經驗的卻有一籮筐。偏偏TFT的前段製程與半導體相當接近,後段製程又與個人電腦及其他資訊周邊組裝業接近,在直接捧上「束脩」請日本「家教」來指導後,中段製程問題也一併解決。對中華映管與達碁兩家率先投產的廠商而言,進入量產短短三、四個月內,便將生產良率提升至六、七成,這是過去日韓等老大哥花好幾年時間才達到的成績,這下眼鏡又多破了好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