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一【找光的人:孤鷹的困鬥,激發破格的創造力】
推薦序二【放膽走無人之徑,始能立於不敗之地】
推薦序三【那些珍貴的失敗】
第一章 不用能力出眾,但要有自己的風格

作 者 作 品

去做狂野的夢:反抗、戰鬥、單刀直入,中村修二的職場哲學

生涯規劃

【類別最新出版】
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用目標管理時間,打造爆發性成長的一年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成人世界生存邏輯
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
人生準備40%就先衝(謝文憲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我的思考,我的光:諾貝爾獎得主中村修二創新突破的7個思考原點(BEG0221)
考える力、やり抜き力 私の方法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生涯規劃
叢書系列:NEXT
作者: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
譯者:林慧雯、陳柏傑、郭介懿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30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789571363288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一【找光的人:孤鷹的困鬥,激發破格的創造力】推薦序二【放膽走無人之徑,始能立於不敗之地】推薦序三【那些珍貴的失敗】第一章 不用能力出眾,但要有自己的風格



  第一章 不用能力出眾,但要有自己的風格

  想要讓偉大的夢想實現,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具備獨創性。因為人人都想得出的凡庸發想,很難創造出巨大的財富。那麼,如何才能夠產生具有獨創性的思維?要具備獨特的風格,最重要的又是什麼呢?

  不要害怕「跳脫常識」

  根據我的經驗,要產生獨特的想法,就必須先能辨別什麼是一般常識和普遍認知。因為具有獨創性的想法往往是跳脫常識、甚至不合常理,也因為如此才是具有獨特性的想法。

  比方說,日本的企業很喜歡開會,一年到頭都在開會,但是,會議中產生的想法,往往都是常識想得到的、沒有任何助益、也不有趣。何以如此?因為就算你在會議中提出了跳脫一般常識的想法,也會在大家質疑「你到底在說什麼蠢話」之下而被消滅殆盡,這也是日本人開會的一大特色。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無論是兩到三人的小型會議,還是十人以上的會議,只要是在名為會議的場合,提出任何獨特的構想,就會如同被食人魚群起攻擊般,強烈批評到連屍骨都不存,而且最後都用「以上意見留做參考,等待下次會議再檢討」這種不清不楚的結論收場。

  由於許多人都了解這種潛規則,為了讓提案順利通過,總會提出順從所有與會者的「常識」性構想。所以,在一個以會議為優先的企業或社會,若沒有通過會議的認可,無論提出多棒的想法,最終不過是垃圾而已。

  也因為如此,許多構想就會被快速常識化。而這種以常識性的想法做為基礎的企業或社會,怎麼可能會創造出飛躍性的成長呢!常識性的構想或許能成就小產品或小事業,但要做出翻轉業界的大事業就不可能了。因此,任何人若總是拘泥於常識,就難有獨創性,大家也要知道在會議中被認可的想法或創意往往不具任何意義。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唯有跳脫常識的想法,才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機會,這也才是獨創性的構想、具有價值的想法。而想要提出獨創性的想法,當然就必須先打破會議上的常識性方案,了解獨創性的芽苗隱藏在看似「愚蠢的想法」當中。

  要為自己的「獨特」自豪

  其實,我自己在二十多年前,也與周遭的人一樣,一直將力氣用於常識性的思考。我雖然想創造出有價值的獨創性產品,但卻一直將力量放在相反的事情上。

  比方說,想要開發一項產品,就必須先思考要創造何種產品比較好?然而,十人當中往往有十人都會先去調查過去的相關資料,希望從別人的研究中找到思考的路徑,或是從中找到創新的靈感。

無論何種領域,只要進行調查,確實都能找出許多可以參考的論文和資料,或是在別人的專利產品中,發現相似的  技術,也因此幾乎所有人都想從中找到繼續研究的勇氣,奇妙的是,這種並不是自己獨創的構想反而令大家感到莫名的安心。

  我自己過去也曾以其他人的論文做為研究基礎,進行十年的辛苦研究,完成了三項研究成果,這三項產品雖然都是不遜於大公司研發出的好商品,但很可惜,都賣得不好。

  其中一個原因是企業規模太小,雖然製造出與大公司同等級的產品,但受消費者信賴的程度完全不同,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產品缺乏獨創性。

  試想,若僅是查看論文或資料,安於進行與其他企業類似的產品研究,當然不會有所成就。別人也可以想到或做到的事,就是欠缺獨創性的事。

  與其跟著別人的步伐,大家一定要堅信做出誰都不曾想到、自己獨立思考得到的結果更值得驕傲。或許你某天突然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正在進行的構想,會被別人當成「傻子」取笑也說不一定,畢竟做別人不做、跳脫一般認知的事,在這個社會很容易被別人看不起。

  然而,就我的經驗而言,這才是發明具有獨創性的神奇產品的第一步。因此,千萬不要畏懼跳脫常識。

  「雜音」總有一天會消失

  如果要進行具有獨創性的工作,就我個人而言,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事,那就是凡事都要自己一個人親力親為。

  前面提到,無論召開多少次會議,寫了多少會議紀錄,終究產生不了獨創性的構想。若是獨自一人,想思考什麼、準備什麼,甚至要嘗試製造可笑或奇怪的產品,都可以很自由,因為要做什麼事完全取決自己。腦中的想法到底是常理性推論,還是跳脫普遍認知的構想,也完全由自己來判斷。也就是說,你可以不用遵循他人的想法,完完全全根據自己的想法判斷。

  我一直認為,獨自一人進行全部的思考及判斷工作,是創造出獨創性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

  因為,自己一個人進行研究發明,就算沒有什麼特別的進展,還是能專注於自己的構想。如果身旁出現雜音,往往會使我們無法專注於研究。特別是只要一失敗,身邊必定會出現隨便給你意見的人,有人甚至會看似關心,但不負責任的跟你胡謅一通,告訴你這樣才對,那樣不好,或是叫你乾脆放棄,總之多半是一些多管閒事、看好戲的人。
聽到愈多雜音,我們就愈無法專心研究,更無法深入思考。所以,若要專心思考,我認為不如一個人獨立研究比較好。

  我很幸運的是,由於一直沒有做出中預想中的成果,反而不受公司重視,公司也漸漸不再要求我做這個、做那個,大概是覺得多說無益,反正我也做不出什麼好東西,也就放棄了吧?我現在想來,被認為是「光會花錢的米蟲」,好處是漸漸不會被公司交派艱鉅的任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反而能埋首自己熱衷的研究。沒有了身旁的雜音,我逐漸開始專注於自己的研究工作。雖然那時還是未能交出什麼研究成果,總是在低落的心情下埋首研究。但是,日後來還是我研究出令人驚艷、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我認為至始至終保有別人無法複製的風格,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

  找到自己的風格

  那麼,要如何建構出自己的風格呢?不,應該說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風格其實本來就存在你的身上,並非是由他人教導而來的東西。當然,也不是說你什麼事都不做就會發現你的風格。

  風格其實是從你從頭到尾徹底完成某事情或產品所產生出來。

  以產品開發為例,就算公司不看好你,但你若是親手完成某項產品的開發,你的風格也會自然應運而生。也就是說,風格是藏在你所做過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
簡單說,要發現自己的風格,無論如何都要親手完成一件事,或者實現一個目標,因為這是發現風格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公司十年裡,我親手研發了三項產品,雖然這些產品都沒有大賣。但是,我大概以每隔三、四年的速度研發出一項新產品,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出自己的做事風格。

  那時,有半年的時間我沒有做出任何結果。雖然公司出錢幫我買研究所需的零件,但當時公司的規模很小,並無力為我投資巨大的設備(當時公司約有兩百名員工,如今已有一千八百名左右)。因此,我獨自一人花了很大的工夫改造機械設備,我想我也是從那時起開始建立自己的風格。

  從我的故事裡,大家會發現像專業工匠那樣親手打造自己所需的器具設備對成就一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立刻找到答案是件可怕的事
 
  大公司的研究員通常不會自己動手做這些繁瑣的工作。如果有需要他們當然會直接買實驗設備,公司絕對會出錢支持他們的研究。或許一般人都會認為特別動手改造設備,是浪費時間,或是若有必要,也會直接交給旗下子公司去做。

  研究最先進的技術的研究員,往往也會認為不要將心思放在瑣碎的日常工作上,應該將重心放在研究室的管理上,或是理論的研究,而不是研究現場的工作細節。所以,很容易將搜尋海外文獻或資料當成是在研究室裡的首要之務,而東京大學或是京都大學這種一流的國立大學出身的人,似乎又特別有這種傾向。
  
  這類一流大學出身的人,的確擁有犀利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知識也很豐富,所以馬上可以察覺實驗設備上的缺失,和無法做出研究成果的原因。也因此,他們往往在完成產品前的階段就已經深知設備缺失或問題所在,也因此放棄持續研發,認為即使再繼續那些研究,不過是浪費人力。

  但若是如此看待事情,你就永遠無法發現、培養出以自己獨特方式開發產品的能力。所謂的自我風格是指你獨有的直覺。這種直覺和一般所說的直覺不同,而是你用一己之力完成一項產品時,你本身才能感受到的判斷力。
因此,就算你想要做再多研究,就算想知道再多海外研究實例,但若沒有堅持把研發做到最後的人,終究不會知道自己的風格是什麼。

  在你孜孜不倦、一步一腳印的親手進行每個步驟的過程中,你會突然看見閃現遠處的微光,而這些微光日後就會漸漸匯聚成你的風格,日後,你再以自己強烈的風格,徹底貫徹目標時,就有可能創造巨大的成功。

  不要隨便相信「專家」

  獲得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祕訣,那就是樂觀的態度,但與其說樂觀的態度,不如說具有開朗、正向的思維更恰當。

  我的專業其實是電子工學,並非是物理學。雖然在那些物理學家眼裡,我開發半導體的方式可能很迂迴,但這些方法很可能是他們完全想不到的,有時,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反而會很順利研發出意想不到的成果,這是因為「大路之外總有不為人知的小徑」。

  因此,就算被專家當成笨蛋,我還是會依照自己的方法和步調進行研究。或是若是被這些專家嗤之以鼻的問:「這種方法能成功嗎?」我還是會回答:「是的,可以的。」因為如果一被這樣質疑,就失去自信的話,那就什麼也做不了。

  切記,專家說的並不一定正確,他們或許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也有可能陷入專家盲點的泥沼而無法自拔。

  總之,無論旁人說什麼,只要自己想做,也相信自己做得到,就一定會有所進展,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用目標來激勵自己,讓自己不斷前進,相信應該也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去理會旁人的閒言閒語或干擾。

  「相信自己做得到」很重要

  我想我的開朗、正面,大概是來自於好強不服輸的個性。對我來說,如果有人問我說:「你可以吧?」而如果我回答對方說「沒辦法」或「好像不行」,就等於是承認自己輸了。對我來說,承認失敗是難以忍受的事。所以,就算沒把握,我還是會回答「我可以的」,人要是沒有這種成事的氣魄,似乎就不可能成功。
記得我在研究所畢業後找工作時,曾有位主管曾問我:「你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我當時回答:「什麼都可以」。
  
  現在如果在面試時這樣回答的話,大概會馬上被判出局吧。但是,當時的我真的是這麼想的。研究所畢業的那時,我真的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做,所以才會那樣回答。
當然,說這話時也不是有什麼實際成績,有的只是自信而已。不管是業務的工作,還是任何其他工作,總之,我就是覺的自己都做得來,不會有問題。

  也不是說自己一開始就會那些事,而是認為我一定可以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然後在工作中學習、累積經驗,不斷往上爬。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從小就有好強不服輸的個性,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喜歡深入鑽研一件事。我對於自己能深入研究、並完成一件事很有信心。而只要能專心完成一件事,自然就會產生自信。

  「追求世俗成功」反而做小自己

  我想我不服輸的個性,是從小養成的吧!

  我家有四位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三。最大的是姊姊、老二是哥哥,下面有一位弟弟,我正好是三個男生中間的一個。姊姊是女生就不用說了,家中的三個男生從小就很活潑,小時候基本上是在吵架中度過,可以說我從小時候就在競爭中長大。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我養成了不服輸的個性。因為不管是跟哥哥搶,還是弟弟爭,只要輸了,就吃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做不了自己喜歡的事。所以,輸的感覺總是深刻的留在我的心中,這樣的經驗反而讓我無論如何都想試試困難的事。特別是若是要做不是自己專長的事,或是希望交出成績時,就會展露出非贏不可的企圖心。
此外,我對於喜愛的事物會投入無比的熱情,不斷鑽研,可能是我與生俱來的特質。我絕對不是那種能力出眾,什麼都會的小孩,反而是大人眼中既不出色,又無法符合期待的庸凡孩子。我一直都是以努力和笨拙的方式達成自己的目標,但對於自己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卻非常有自信,即使剛開始沒有什麼成果,但我總深信自己最後一定會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也就是這樣的自信成就了我的成功。

  原子小金剛驅動的夢想

  開始懂事後,我就非常愛讀《少年漫畫》和《少年Sunday》這類科學漫畫月刊,其中手塚治蟲的《原子小金剛》深深影響少年時代的我。我非常崇拜創造出原子小金剛的御茶水博士,也想成為像他那樣的科學家,應該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夢想能成為一位出色的科學家。

  不過,我喜歡理工科系倒是和原子小金剛沒有關係,應該是小學五、六年級時,不知什麼原因突然對理工科產生興趣。多數人都是因為考試成績不錯而對那項科目有了自信,但我小學的數理成績其實並沒有特別好。

  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或許是父親空閒時會教我數學,我從五、六年級左右開始,只有算數比較好,而理科又與算數有相關,或許也就是這樣喜歡上了理工科。

  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感覺我於1954年5月22日生出於愛媛縣瀨戶村,父親叫中村友吉,母親叫中村久惠,是家中的次男,瀨戶村就是現在的西宇和郡瀨戶町大久,位於素有日本最長半島之稱的佐田岬半島中間,是個典型人口外移嚴重的地區。小時候這裡甚至沒有公車,還要搭木船到鄰近的鄉鎮。

  在這個小村落裡,只有國中,所以,村裡的二男或三男多半國中畢業後就會前往東京或大阪等大都市找工作,我原本也是如此,但由於在四國電力公司擔任變電所保全人員的父親,在我小二時調到鄰近的大洲市,我有幸得以繼續升學。

  然而,我國中時的成績並不好。雖然數學不錯,但史地這些需要背誦科目就完全不行,所以只要一想到歷史、地理這些課我就很討厭。

  至於我為何會對史地產生反感,是因為我實在不了解歷史為何要背何年何月發生什麼事,即使是現在,我還是無法理解。問老師也只會說因為考試要考。也因為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去記這些東西」,所以就算想背也背不起來。
  
  時間久了,這樣的疑問就逐漸變為厭惡感,頭腦也完全無法接受這些知識,成績當然也就不好。我實在非常討厭沒來由的背東西,至今仍是如此,這樣不僅毫無意義,也很浪費時間。

  比起這些背誦科目,數學基本上只要學會基本公式,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要背的東西也只有一點點。雖然我覺得背公式很痛苦,但我很喜歡將問題一點一滴慢慢解開的快感。

  我想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培養出自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風格吧。

  雖然成績很糟,卻常常當選學生代表

  在公司我雖然被當成怪人,但我可是很能交朋友的人。大概是從小學開始,我就很有辦法號召同學,特別是男生。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就算我成績很糟,每年還是都被選為學生代表。對女生我可能沒有什麼號召力,但讓男生聽我的話,可是我的專長。

  小學時,因為交友順利而常被選為學生代表,但進了國中後,就沒這麼吃得開了。原因是在國中成績要在二十名之內,才會被貼在教室牆上,當學生代表,名字卻沒有出現在牆上,自然會被認為很奇怪。
也因此,國一學期結束時,我開始認真讀書,成績也逐漸好轉,總算勉強進入二十名以內。但是,依舊是數學和理化考得比較好,需要背誦的科目還是沒有起色。

  一般來說,如果要讓成績變好,應該先從史地這些以記憶、背誦為主的科目下手比較快,但我因為討厭這些科目而至始至終都不想讀。現在想起來,這大概也是我頑固的行事風格吧!不過,當時我其實並沒有想太多,因為我那時將心力都投入了社團活動。

  斯巴達式的練習無法突破

  國中時,兩位哥哥正好都擔任排球社社長,他們可以說是以命令的方式,強迫我加入排球社。所以,我既不是因為喜愛打球而加入,也不是因為運動神經很好而被選上,而是被勉強而參加的。

  這個球隊進行令人無法想像的斯巴達式訓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週六從下午練到夜深為止,週日則必須從早練到晚,或許也因為如此,比賽成績反而是最糟的。
  
  當時大洲市只有三個排球社,我們卻總是敬陪末座。為何明明以斯巴達的方式嚴格訓練了,還會一直拿最後一名?原因在於社團沒有專任的教練,都是學生們自己毫無章法的練習。擔任社長的哥哥總以為只要專心一意的練習,隊伍就會變強,這些練習也只不過在自己的方式上打轉。這樣沒有章法、土法煉鋼的練習,當然不可能獲勝!
但是,我沒有中途放棄,而是堅持了三年,進入高中也還是選擇進入排球社。其實每次我在感到體力無法負荷時,都很想退出,不想再打了,但我的個性又是只要朋友一約,就無法拒絕。

  從小學、國中,我就和男同學相處愉快,也總是被推舉為學生代表,我的個性實在很難跟人斷然說「不」。加上沒有我的加入,排球隊就會面臨人數不足六人的窘境,我也就只好繼續留下。
與國中時期相同,大洲高中排球社也很弱,在縣立運動會上總是吊車尾。持續練習的一段時間後,我心想在這樣下去實在不行,所以高二、高三時,我就開始尋找與排球相關的書籍,並埋頭研究排球的練習方法與比賽技巧,研究的同時,我發現要做任何的改變都為時已晚了。因為就像國中時,高中的隊友都各自照著自己的方式練球,當然不可能會贏。

  不過,現在回頭想來這樣也很好,不認輸又有何妨。至少這種以自己獨有、但不成熟的方式練習,也能產生莫名的自信,而這種經驗就是讓我們能獨立思考、成就事物的開始。

  不論是好想法、沒用的想法,唯有獨立思考才有可能產生獨創性的思維。如果是受到別人影響或指導,就很難有獨創性思維和與眾不同的構想。從事獨創性的工作,當然必須要有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這樣獨立精神也必須在青年時代就開始培養。

  我的高中成績依舊差強人意。當時學校是依成績分成五個班級,成績好的學生就會集中安排到所謂的升學班就讀,我的成績總是吊車尾,全班四十位學生,印象中我經常排回在四十名附近。

  班導師實在看不下去我這樣的成績,便對我說:「你若是再繼續參加體育社團,成績必定一落千丈,立刻被調到後段班。如果你想升學的話,就不要再參加排球社了!」那時,班上確實有一位田徑社的同學,因為功課不好,最後被調到後段班。

  但我最後並沒有退出排球社,畢竟我一旦退出,六人的排球隊就無法成隊,對那時的我來說友情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多數同學都為了專心準備考試而離開體育社團,只有我依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投入排球練習。

  但說也奇怪,我的成績不但沒退步,還一直在進步,竟然還能排到班上中間二十名左右,我自己非常滿意這樣的成績。

  如果當時我放棄打排球,選擇專心讀書,成績或許會進步更多。但人如果總是選擇輕鬆的路,失敗時很可能就不會激起與挫折對戰的精神,當然也不會有奮力向前的勇氣。

  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鍛鍊自己

  對我來說,當時沒有退出排球社真是對的決定,雖然我因此成績普通,卻鍛鍊了我不屈不饒的精神。

  不斷的練習,排球隊仍舊是最後一名,我們依然不氣餒的繼續努力、練習,這樣的過程練就我們不屈不饒的韌性。做能做的事、盡能盡的力,不論結果如何依舊勇往直前,正是讓我們培養出不為所動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意志。

  這些訓練讓我日後埋首研究時,無論經過多少次的失敗也不輕易屈服,現在想來,或許應該都是中學時代排球社給我的訓練吧!

  事實上,我在實驗室裡進行產品開發也嘗到和練球時同樣的滋味,不斷反覆的實驗,卻總是失敗收場,但也毫不灰心的將實驗貫徹到底。就如同「再來一球吧」的接發球練習,我總是在實驗室如此的堅持著。

  正是因為中學時培養出不論如何都要奮力一搏的韌性,我才會有今天的成功。畢竟無論是工作,還是人生,我們總會遇到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境。

  當人到處碰壁、遍尋不著出路時,我們該怎麼辦?頭腦好的人或是會念書的人往往會認為事不可為,不如放棄,早點另尋他路比較實在。特別是東京大學或京都大學這些名校畢業的人,因其眼光犀利,能洞察趨勢,反而不願進行需要累積基本功的工作,在遇到瓶頸時很可能直接轉往最先進的領域,但這樣很可能什麼都沒有完成就過了一生。

  一次或兩次失敗,甚至是五、六次失敗就放棄的話,就什麼也創造不出來。即便經過一百次或兩百次失敗,若都能以「再來一球」的精神鍛鍊自己,一定會在某處看見成功的光芒。

  即便是再小的突破點,只要能夠看到突破點,都很有可能讓你做出翻轉結果的大發明,讓你在疑似無路的困境中,看見柳暗花明的曙光,成就開花結果的事業。

  這種奮戰不懈的精神,我想是在中學排球社所培養出來的。


  停止判斷是洞察事物本質的關鍵

  中學時我還有一項擅長的科目,那就是美術與繪畫,大家或許會覺得很意外,不過家中的兄弟姊妹都很擅長畫圖。

  爸媽不曾教我們畫圖,但五、六年時我們就都畫得很好了。我特別會畫圖,只要有人要我畫圖,我總能輕易完成。
  我想或許是因為我看東西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的關係。一般人看大自然都會把它看成單純的風景,或是觀察其中的樣子,但我卻和別人有點不一樣。

  例如,高中二、三年級的美術課中,老師要我們用色紙剪貼出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我的作品竟然在八十人裡,得到前五名的好評。我倒不是只考慮顏色來創作,而是想到什麼感覺就貼什麼,但這樣反而傳神的表現出四季變化,這無關技巧好壞,而是一種對自然的感受力。

  我至今仍保有這種「對自然的感受力」和「觀察入微的特質」。

  例如,看山或海時,我非常喜歡花上一、兩個小時仔細凝視其中,而且什麼事都不想,只是專注的看著遠處的山海,從孩提時代我就對此樂此不疲。

  對我來說,這種專注是一種暫時停止判斷事物的重要時刻。而我後來才發現停止判斷是洞察事物本質非常重要的關鍵。  

  每天都要空出探詢「事物本質」的時間

  我們在觀察與思考事物時,往往不常探詢事物的「本質」,反而容易被某種「判斷」所左右。

  例如,東京人搭乘手扶梯時,通常會讓出右側階梯給趕時間的人快速通過,大阪則是空出左側階梯。我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樣才是搭乘手扶梯的正確的「判斷」。說這是「判斷」或許太過嚴重,應該說這種認知已經變成了所謂的「常識」。

  然而,搭電梯應該靠左或靠右,卻和手扶梯的「本質」沒有任何關聯。

  所以,在探究事物本質時,必須先停止這類既有的「判斷」。亦即在思考手扶梯這樣東西時,必須先跳脫既有的社會框架。唯有放下既有的社會認知或框架,我們才能盡情思考,看見事物真正的本質,不被常理或既有知識所左右。

  小時候我之所以看起來常常在發呆,就是因為在區分什麼是會左右判斷的因素和認知,讓自己在思考事物時,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被既有的框架所束縛。

  我後來如果遇到實驗的瓶頸時,也會走出實驗室,一邊看著綿亙鄉間的山巒和稻田,一邊發呆,在凝視的過程中,逐步驅除腦中過去的文獻與其他學者的研究,讓自己不受這些既有見解干擾,想出自己獨有的新創見。

  駑鈍之材超越神童的原因

  從小,我就被大家說是老愛發呆的小孩。附近鄰居幫我們照相時,往往只有我一個人沒有看鏡頭,搞不清楚鏡頭哪裡,突兀的站在人群中,也沒有任何人發現我的格格不入,因為我總是陷入自己的沉思中。在旁人的眼中,我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怪小孩。

  但我認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甚至應該說小時候聰明靈巧、什麼都會,又會讀書、成績又好的小孩,長大反而不會有什麼大成就。那種拚命補習,只會在回家的路上說著自己數學考多高分,國語和社會表現得有多好,可以考上什麼有名的私立學校的小孩,長大絕對不會有什麼大成就。

  只是大家看到說話機伶、反應不輸大人的聰明孩子,就會覺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做出一番大事業、成就非凡,也因此這樣經綸滿腹的小孩總是能受好學校的青睞。我一直認為這樣的小孩長大反而不可能有什麼驚人成就,他們也完全不會想做任何與眾不同、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充其量不過是不懂變通、跟從世俗的庸才罷了。

  我認為小時候常常發呆是好事,特別是男孩子。這樣的孩子或許在某些方面表現得很笨拙,但總是在思考什麼的孩子反而比較有可能會成功。我自己小時候就常常一個人到海邊發呆,而且一發呆就是一、兩個小時,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獨處時光,即使現在也還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