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作 者 作 品

大未來
未來的衝擊
未來對話錄
新企業報告
再造新文明
未來的衝擊
第三波

譯 者 作 品

第三波

趨勢

【類別最新出版】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改變未來的100件事:2024年全球百大趨勢(中英雙語版 Bilingual Edition)
半導體超進化論:控制世界技術的未來
誰會被抹平:10輛推土機新科技,70項黑天鵝趨勢,80個正被剷平的職業,正在改寫你我的未來
直覺陷阱2:認知非理性消費偏好,避免成為聰明的傻瓜


第三波(BE0102)
The Third Wave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趨勢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
譯者:黃明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15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48頁
ISBN:957131179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



  前言

我們每天戰戰兢兢地翻開報紙,注視著頭條新聞:恐怖份子扣押人質,大玩死亡遊戲;謠傳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貨幣市場風聲鶴唳;大使館火光衝天,鐵騎到處煙塵蔽日;最能表現人心向背的黃金價格突破一切紀錄;銀行搖搖欲墜;通貨膨脹有如脫韁野馬;各國政府運作陷於癱瘓,無計可施。

面對此情此景,悲觀者唱起末日之歌,虔誠之士在街頭大聲吆喝「這是一個瘋狂世界」,而學者專家宣稱所有的趨勢均指向一場浩劫。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從這個觀點來看,世界並沒有失常,事實上在這些似乎沒有道理的事情背後,存有一個聳人聽聞而且滿懷希望的模式。本書所討論的就是這個模式和這份希望。

《第三波》是獻給那些認為人類的故事不僅沒有結束而且才剛剛開始的人。

一陣強勁的浪潮正捲過今日大半的世界,創造了奇異的新環境,人們在其中工作、遊戲、結婚、生子、退休。在這個艱難的時代裏,生意人得逆泳於易變的經濟波濤中;從政者眼睜睜看著民意調查上下跳動;大學、醫院和其他機構絞盡腦汁對付通貨膨脹。價值系統瓦解崩潰,一向被視為救生艇的家庭、教堂、政府,如今備受譴責。

我們可以把這些劇變視為代表不安、破裂、災害的孤立事件。但如果我們退後一步,看得遠一點,就會發現向來忽略了的一些事情變得異常清晰。

首先,今日的許多變化都不是獨立事件,也不是偶發事件。譬如說,核心家庭的瓦解、全球性能源危機、流行熱和有線電視的風行、彈性工作時間的崛起、新的福利制度、從加拿大魁北克到義大利科西嘉的政治分離主義等,乍見之下,這些都是孤立的事件,事實上正好相反。這些事件和其他許多似乎不相干的事件與潮流都是息息相關的。這些其實是一個大現象的片斷,這個大現象就是:工業主義滅亡、新文明崛起。

如果我們把上述事件視為孤立的變化,沒有深入思索其意義,就無法設想出聯貫、有效的應對方法。我們個人的決策不是漫無目標,就是虎頭蛇尾。政府當局在危機和失策間擺盪,沒有計畫、沒有希望、沒有見識,就這樣蹣跚邁入未來。

我們缺乏系統化的架構以了解今日世界的權力衝突,就像一艘陷入風暴的船隻,企圖不藉羅盤和海圖之助,航行於危險的暗礁之間。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已經被埋在片斷的資料和無關痛癢的分析之下,此時綜合能力不僅僅是有用而已,更是不可或缺的。

基於上述理由,《第三波》是一本大規模的綜合典籍。書中將敘述我們許多人所生長的舊文明,同時廣泛詳細地介紹闖入我們生活中的新文明。

此一新文明帶來了巨大的改革,我們所有的舊假設都遭受挑戰。舊的思想方式、舊的公式、教條、意識型態,不論以往如何受到推崇、如何妙用無窮,都不再是真理了。新的價值觀、新科技、新的地域政治關係、新的生活型態和溝通方式,這個世界就從這些衝突中迅速浮現出來,迫切需要全新的觀念、推理、分類和概念。我們不能把初生的明日世界硬塞入昨日的老式鴿籠中,而正統的心態和情感也不再適用了。

當這個奇異的新文明在篇幅間緩緩展現時,我們會找到理由向今日瀰漫各地的悲觀主義挑戰。只求暢銷和自我放縱的絕望已經占了十幾年的優勢。《第三波》認定,絕望不只是一種罪惡,而且是不正確的。

我不是愚呆的樂觀者。我們不必多費筆墨來描述面前所存在的危險;從核子的毀滅力、生態的破壞到種族狂熱、區域性暴力。戰爭、經濟崩潰、大規模的科技災害,任何一者都可能無情地改寫未來的歷史。

然而,我們也發現到許多新關係的崛起;改變能源型態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改良的製造方法和自己動手做運動,我們會突然發現為今日世界帶來大災害的因素,也正開啟迷人的新機運。

《第三波》將介紹這些新機運。本書相信,在毀壞和衰敗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驚人的跡象,證明生命仍在出生和茁長。書中顯示,只要運用智慧及少許的運氣,新生的文明會比我們以往熟知的一切更為健全、明理、持久,更高尚,也更民主。

如果本書的論據無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對將來樂觀,儘管眼前這幾個年頭仍是風雨飄搖、危機重重。

我在過去埋首於《第三波》之際。許多演講會的聽眾一再問我,這本書和我早先寫的《未來的衝擊》有什麼不同。

作者和讀者在一本書中從來不會看到相同的事物。我認為《第三波》在形式上和重點上都和《未來的衝擊》完全不同。首先,這本書包含一個廣大得多的時間領域:過去和未來,比較有規範可循,架構也與以前不同。(聰明的讀者會發現本書的結構反映出其中心意象──波濤的衝擊。)

實質上的差異更為明顯。《未來的衝擊》呼籲人們進行某種改變,強調個人和社會的改變成本。而《第三波》則注意到適應的困難,強調不迅速改變某些事物的等額成本。

同時,在前書中,我曾提及「未來的早產」,我當時並無意以任何廣泛或系統化的方式來勾畫新興的明日社會。該書的重點在於變化的過程,而非變化的方向。

本書的角度正好相反。我比較不看重速度,而著眼於變化引領我們去的方向。也就是說,一書比較偏重過程,另一書比較偏重結構。基於上述理由,這兩本書的設計是互相配合的,不是作為正續集,而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互補部分。兩者各不相同,但是卻互相觀照。

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綜合工作,簡化、概括、歸納乃是必需的。(否則我們不可能在一本書中包容這麼多論點。)當然,有些歷史學家會斟酌本書將文明分成三個部分的作法──這三個部分是第一波農業階段、第二波工業階段、新興的第三波階段。

我們可以輕易指出,農業文明包括相當不同的文化,而工業制度本身也經歷了許多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當然可以將過去(和未來)劈成十二、三十八、一百五十七段。但是這樣做,我們會在混亂的分支階段中找不到主要階段的蹤影。也可能我們需要一整個圖書館,而不是一本書,來涵蓋同樣的領域。就我們的目的而言,簡單的區分雖然粗糙,卻比較有用。

這本書的龐大規模也需要採取其他的捷徑。因此我偶而會把文明人格化,說第一波或第二波文明「做」了這事或那事。當然,我知道,讀者也知道。文明不會做任何事;做事的是人。但是偶而把這事或那事歸因於文明,可以節省時間和氣力。

同樣的道理,聰明的讀者知道,不管是歷史學家、未來學家、占星家,還是佈道家,沒有人能夠「知道」未來。如果我說某事「會」發生,那是假設讀者會斟酌摻入不確定的因素,否則本書中將夾有太多不堪卒讀的保留條件。而且,社會現象的預測,不論使用多少電腦資料,絕不可能避免主觀的價值判斷,也不可能是絕對科學的。《第三波》並不是客觀的預測,也不冒充是科學實證的結果。

但是這並不表示本書中的觀點反覆無常、毫無系統。車實上,讀者會發現這部著作是根據大量的資料,奠基在一個文明與人類關係的準系統模式上。

本書利用「科技領域」、「社會領域」、「資訊領域」和「權力領域」等名詞來描述一個垂死的工業文明,然後顯示出這些領域如何在今日世界上進行革命性的改變。書中希望顯示出這些部分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與「生物領域」和「心理領域」的關聯。「心理領域」是心理與個人關係的結構。外在世界的變化透過這些結構可以影響我們最隱密的生活。

《第三波》認為,文明也利用了某些過程和原則,發展出它自己的「超意識型態」,以解釋現實,辯護其存在。

一旦我們了解這些部分、過程和原則如何互相作用,如何彼此轉換,觸發強力的變動浪潮,我們就會對襲擊今日生活的巨大變化浪潮獲得更清晰的認識。

本書最大的意象,就是已經昭然若揭的變化之衝擊浪潮。這個形象並不是我獨創的。伊利阿斯(Norbert Elias)在他的《文明化之過程》(The Civilizing Process)一書中提及「幾世紀以來進步整合的波浪」。一八三七年一位作家以一連串的波浪來形容美國西部人的定居過程;首先是拓荒者,然後是農夫,然後是商業團體。「第三波」的遷移。一八九三年特納(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在他的經典之作「邊境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也引用了同樣的比喻。因此,波浪的意象並不新鮮,新鮮的是它在今日文明變化上的意義。

此一意象的應用確實非常有幫助。波浪的觀念不僅是組織眾多不同資料的工貝,還可以幫助我們看穿洶湧的變化浪潮。在我們應用波浪之意象峙,許多混淆的觀念都變得清澈了。而熟悉的事物往往出現在耀眼的強光下。

我一開始從變化之波的觀點來思考,想到波浪衝擊又重疊,造成我們周圍的衝突和壓力,我對變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在各個領域,從教育、健康到科技,從個人生活到政治,我們都可以分辨出何者只是工業時代延伸的表面革新,何者是真正的改革。

然而,即使是最有力的意象也只能夠傳達部分的真理。任何意象都不能夠從各方面表達出全局,因此沒有一種現在觀(更不用說未來觀)是完全和確定的。我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距今四分之一世紀以前),是馬克思主義者,當時我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以為自己握有一切的答案。但是我很快就了解到我的「答案」編狹、片面,而且落伍。更甚者,我逐漸懂得正確的問題比錯誤問題的正確答案更為重要。

我希望《第三波》在提供答案之際,也提出許多新鮮的問題。

沒有一種知識是完全的,也沒有一種比喻能涵蓋一切,這種認識本身是非常合乎人情的。一位批評家曾說:「問大問題可能會走上岔路,可是噤口不問又扼殺了知識的命脈。」

在這個變化萬端的時代,個人的生活被撕裂了,現存的社會秩序蕩然無存,嶄新的生活方式正從地平線浮起。探問人類前途這個奇大無比的問題,不僅僅是出於求知的好奇心,更是生死存亡的抉擇。

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我們當中大多數人已經參與了反抗或者創造新文明的活動。我希望《第三波》可以幫助每人知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