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五大論譯叢總序(節錄)
第一章 有境覺知的論述

作 者 作 品

妙音笑因類學

福智文化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愛是從日子裡透出來的光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擁抱孩子的脆弱時刻:實踐慈悲、關愛的12個教養練習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妙音笑心類學(WS03003)
Jam-yang-shay-pa's Presentation of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類別: 總經銷代理>福智文化
叢書系列:福智文化
作者:造論/妙音笑‧語王精進大師
出版社:福智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64頁
ISBN:978986989823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五大論譯叢總序(節錄)第一章 有境覺知的論述



  五大論譯叢總序(節錄)

佛典浩瀚深邃,其智慧與慈悲千百年來穿越歷史,凝眸當代。為生命者,無不希望除苦,無不希望得到快樂,而除苦引樂之方便,雖多如牛毛,細不可數,然立足於解決眾生因無明障蔽而產生的生死之痛,指出所有痛苦皆可除,所有快樂皆可得者,唯佛陀爾。

最徹底無餘地去除痛苦之法,所有的快樂皆能修成之法,即是三藏要義,為法寶。以佛為師,依其教法而修學,浩浩然千古不變,高僧大德輩出於世,燦如日月,美如星河,抒寫出人類對於幸福追求的頌歌,千經萬論,如金鼓鳴響史冊,法音流轉,三千驚嘆,群蒙得潤。

佛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發菩提心,三大阿僧衹劫積聚資糧,終成正覺,其間四十九載宣說法要孜孜不倦。佛法弘傳至今兩千餘年,漫長歲月中,無量有情依仰著佛陀宣說的教法,而得到從人天善果到不可思議成就的種種饒益。因此寂天佛子說:「療苦唯一藥,眾樂出生處,聖教願恆住,受供養承事。」至尊法王宗喀巴大師也曾說過:「世尊事業中,語事為最勝。又復因於此,智者隨念佛。」佛陀的教法,實是欲解脫者唯一舟航,是欲竭生死海者殷殷渴盼的無死甘露,是這個世上最為珍貴稀有的無價寶藏。  
為導眾生,世尊示現十二事業,成道之後,由於所化機根性不同,宣說了八萬四千法蘊。而八萬四千法蘊又可以攝入三轉法輪之中。初轉法輪有《法輪經》等,以小乘行者為主要所化機,而宣說四諦等等的內涵;中轉法輪有《大般若經》等,以大乘中觀師為主要所化機,宣說諸法無相的內涵;後轉有《解深密經》等,以大乘唯識師為主要所化機,宣說了三無自性性等的內涵。世尊般涅槃之後,阿難、鄔波離、大迦葉尊者,分別結集世尊的語教經律論三藏,一代釋迦教法,於焉集成而傳於世。

三藏雖傳,然而後世學人,如何從浩瀚的佛語當中,抉擇出一條所有補特伽羅都必經的成就之路?佛陀所說的法要,如何化為行持的準則?佛法當中的猶如金剛鑽石般璀燦的核心見地——無我空見,其正確的闡述為何?如何闡述?次第為何?三藏當中所說的種種法相,其嚴密的定義為何?佛法當中種種的立宗,應當以怎樣的理路去研習、證成?後世歷代教法傳持者,雖隨著眾生的根機,分別形成了有部、經部的小乘論宗,及中觀、唯識的大乘論宗,然而無不遵循著這些重要的議題,深入地探討佛語而製疏造論。龍樹菩薩、聖天菩薩、馬鳴菩薩、清辨論師、佛護論師、月稱論師、月官論師、獅子賢論師、觀音禁論師、寂天佛子、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安慧論師、功德光論師、釋迦光論師、聖解脫軍、陳那菩薩、法稱論師、天王慧論師、釋迦慧論師等等,這些祖師們留與後人的論著,為我等學人開示佛語的密意,指示趣入三藏的光明坦途,為探索三藏要義者前路的燈塔、頭頂的星辰。因此諸大論師們被譽為開大車軌師,或持大車軌師、贍洲莊嚴,成為難以數計的學人隨學的光輝典範。

當印度的正法如日中天之時,遠在漢地的高僧,為了探尋佛法的真義,而前往西域者,不知凡幾。如五世紀初的法顯大師、法勇大師,七世紀的玄奘大師、義淨大師等,或走陸路,翻越雪山臥冰而寢,攀爬數日無處立足的峭壁,不顧生命,勇悍穿行千里無人的沙漠。或走海路,相約同志數十人共行,臨將登船,餘人皆退,唯己一人奮勵孤行。古來的求法高僧,以寧向西行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的毅志,終將三藏傳譯漢土。而藏地自七世紀以來數百年間,諸如吞彌桑布札、惹譯師、瑪爾巴譯師、寶賢譯師、善慧譯師,也都是冒著熱病瘴毒,將生死置之度外,前往印度求法。於是才將三藏經續及諸大論師的論著,大量傳譯至藏地。由於先輩譯師們追求正法的偉大行誼,佛陀的教法,才能廣佈於遙遠的國度,而形成如今的北傳、藏傳佛教。

時遷物移,印度佛法至十二世紀令人痛心地消失殆盡。如今,保留著最完整的印度祖師佛法論著的語系,已不是印度本土的梵文,也不是巴利語系,而是藏語。藏族譯師,經過近千年的努力,譯出的印度祖師論著多達三千多部,約二百函。不計禮讚部及怛特羅部,也有近七百部。藏族譯師,不僅譯出了大量的印度祖師論著,諸大教派各成體系,對於這些論藏做了深入地研習。其中顯教法相的部份,以噶當、薩迦二派諸師為主要傳持者。至十四世紀,宗喀巴大師降世,廣學經論注疏,結集各派之長,為諸大論典作了詳明的註解,尤就其甚深難解之處,清晰闡釋,為學人奉為頂嚴。其高足賈曹傑、克主傑、根敦主巴,也依著宗喀巴大師之說,而造論著述,為格魯派後學奉為準繩。宗喀巴大師創建甘丹寺祖庭之後,至第三代法台克主傑大師,始創建法相學院,漸漸在諸大論著之中,確立《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俱舍論》、《戒論》為主軸,從而含攝其餘眾論的學習體系。其後三大寺中各學派的論主—色拉杰尊巴、班禪福稱、袞千妙音笑等,又依宗喀巴大師父子的著作,再造五部大論的著釋,而形成三大學派。至五世勝王時期,成立正式的五部大論格魯大考的哈朗巴格西考核制度,五部大論的研習制度,從此完備,延續興盛了數百年,並且擴及四川、青海、甘肅、雲南、拉達克、內蒙、外蒙等區域。涵蓋了這麼廣大的地區,經歷了這麼多的世代,五部大論的修學體系,令人驚歎地成為這世界上最為完備的佛法修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