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夏鑄九序
導言
書摘 1
書摘 2

譯 者 作 品

遜咖日記:改造葛瑞大作戰(平裝)
遜咖日記:暴風雪驚魂記
遜咖日記:葛瑞不能說的祕密(平裝)
遜咖日記:葛瑞的中學求生記(平裝)
遜咖日記:失控的暑假(平裝)
遜咖日記:不願面對的真相(平裝)
遜咖日記DIY:我的英文創作本
查理和蘿拉系列-異想篇(3冊合售):我非常非常了解天竺鼠 / 我一定會特別特別小心 / 但我們現在到底在哪裡?
我那顆在搖的牙齒絕對絕對不能掉-「查理和蘿拉」系列
我太小,我不要上學-「查理和蘿拉」系列

NEXT

【類別最新出版】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自由主義VS身分政治:《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身分政治》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未來城(BE0031)
A Scientist in the City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NEXT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詹姆斯.特非爾
       James Trefil
譯者:賴慈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17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2301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夏鑄九序導言書摘 1書摘 2



  導言

未來城之旅

那是很特別的一天。我帶著女兒登上芝加哥希爾斯大樓(Sears Tower)的觀景台,這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譯按:1996年8月開始啟用的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心,已經躍居世界第一高的建築物)。從我們所站的位置看下去,可以看到密西根湖從威斯康辛流下來的河灣,環著我們腳下的大都會區,再經過印第安那和密西根的煉油廠和煉鋼廠往東流去,景色十分壯麗。我一邊跟女兒指出下面的一些重要建築物地標,一邊忽然了解到這實在是很特別的一天。不只是因為我有閒暇陪她們,更因為我正在做的事,是人類有史以來絕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的:站在一個離地一千五百呎的人造建物上。

我自問:要能夠站在這樣一個觀景台上,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都市計畫者必須解決區域規劃法令、金融人員必須籌募款項、建築公司則必須招集所有必需的包工。但在所有人開始設想一座類似希爾斯大樓的建築物之前,有一個更為基本的問題必須處理:建材是否足以支撐這樣一個建築物的驚人重量?我知道 19 世紀廉價鋼鐵的發展,是這趟觀景台之旅的第一個關鍵。站在觀景台上,我思索著科技綿綿不絕的長鏈:從維多利亞時期的鼓風爐到支撐我停留在「空中」的現代鋼鐵。我開始思考,一座城市還有什麼地方是基於我們對科學和自然的了解而發展出來的?城市還要告訴我們什麼故事?

這本書可以說是思索這些問題的成果。我知道任何城市都是多面的,可以從很多角度來了解:經濟的、社會的、政府的。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種了解城市的角度,是透過科學和技術的眼睛來檢驗城市。附帶一提,在本書中,我用「城市」或「都市」等泛稱來指陳整個都會區域。如果我想談都市環境的特定部分,則會使用市中心、近郊、遠郊(exurb)等較精確的辭彙。

我所持的是科學家的標準觀念:都市功能的重大變化,有賴於對大自然運作的新認識,以及隨著此類新認識而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舉個例子來說,在很久以前,如果沒有人想到種植穀物及畜養動物來供應食物的話,就不會有都市的存在了。同樣地,蒸汽引擎、汽車、電腦等科技都改變了社會習慣、經濟結構,甚至國界,而形塑了今天的都市。社會規範也許可以在短期之內影響都市發展,但長期來說,最重要的變化都是科學和技術所推動的。

讓我引用一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說法。為什麼最奢華的文藝復興或巴洛克式宮殿都只有幾層樓高?為什麼歌德式大教堂最高的尖塔也不過離地幾百呎?為什麼今天最便宜的普通公寓或辦公大樓,都比前者來得高?原因就在於這些建築所用的材料不同。推到極致,理由還在於個別原子結合的方式不同,因此所能承受的強度也就有異。

建造高聳建築物的意圖可能有社會和經濟的誘因,但是做不做得到,則有賴於建築者所能使用的技術。人類所建的城市種類,係依賴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理解(稱之為科學)以及運用此種理解的能力(稱之為技術)。

假設我寫此書的年代是1794年,而不是1994年。當年有許多影響城市大小和型態的社會、經濟因素:重商主義盛行、歐洲人開發美洲、資本主義興起等等。但顯然當日最有影響力的變化,則是蒸汽引擎。蒸汽機供應工廠能量、推動鐵路,也是最後整個大陸電氣化的功臣。1794年世界有貧窮的問題,今天也仍如此,但城市的變化幾乎令人難以置信。我想談的就是這種深層的變化。

透過科學之眼來探討都市的好處在於,如果了解科技的歷史軌跡如何造就今天的都市,就能看出都市未來的走向。至少,能夠看出哪些新科技趨勢會對未來的都市造成重大影響。然而,雖然我認為都市的大致形式是由科學所決定的,卻不敢說技術本身能夠「決定」都市發展。事實上,科技設定了都市的極限,指出都市發展的大致方向。用工程師的語言來說,技術定出了都市能夠發展的「殼」。

我認為,在都市的發展上,我們已經到達一個轉捩點,因為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在建立都市的技術上幾乎沒有限制;我們可以建造出任何都市,只要我們能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希望讀者了解,現代都市是一連串科學發現的結果。我特別要指出三項發現,每一項發現都永遠改變了我們所居住的都市,也將會繼續形塑未來的都市。

1. 操縱原子的能力

建造都市一定要靠材料;而除非發現了結合原子的有效新法,否則不能製造出新的材料。 19 世紀,廉價的建築用鋼鐵改變了我們所能建造的結構體。沒有廉價鋼鐵,就不會有摩天大樓、大橋和地下道。

2. 釋放儲存能量的能力

直到 18 世紀晚期,所有人類所用的能量都來自肌肉——不管是人的肌肉還是動物的肌肉。蒸汽機的發展使我們能取得儲存作煤炭中的太陽能,用來推動工業及鐵路;發電機則能夠在一個地方生產能量,在另一個地方使用。這兩項技術的發展,使都市人口和都市規模都有驚人成長。內燃機則讓我們得以取用儲存在石油中的太陽能,更加速人口和都市規模的擴張。今天的每一座大都市,都幾乎靠石化燃料來運作。

3. 利用電子儲存、傳送資訊的能力

電報和電話永遠改變了人類溝通的方式。透過口頭或紙筆傳送的語彙,已經被二十四小時沖刷都市的資訊洪流所取代。這種發現的各種後續發展,像是廣播電台、電視、傳真機、電腦網路等等,在過去幾十年中快速進步,此種趨勢也毫無轉慢的跡象。

附帶一提,雖然公共衛生的技術發展對於現代都市的型態也相當重要,目前也還有許多大都會中心的公衛問題有待改進,但是我並未將公衛科技包括於此,因為基本上這是一個已經解決的問題,將來並不會改變城市的面貌。

在此要先向讀者說明的是,本書中將提及的都市,可能不像任何您所知的特定都市。這些想像中的都市將由宏偉的建築物所組成;又是各種物質、能量、資訊永無止盡互動著的地方。我們將會了解物質、能量、資訊如何運作,又如何配合在一起。

建築物之所以被蓋起來,連輸系統之所以被設計出來,以及資訊之所以需要流通,都是為了居住在都市裡的人;然而在本書中幾乎看不到這些人。這並不是因為我不了解人的重要性,或是不知道人類行為會影響都市型態,而是因為身為一個科學家,我對於人類何以如此行為並沒有特殊的見解。我對於人類行為甚為著迷,也和別人一樣樂於觀察及閒談,但我對這個領域並沒有特別的認識,所知不會比他人更多(甚至只有更少的份)。如果讀者想知道的主要是社會、經濟行為所導致的重大都市議題,如舊市區的衰微、種族權力平衡等等,可能必須看別的書才行。

所以,我將要告訴讀者的主要是我所知道的部分。至於人類理論的部分,就要留給學社會科學的同行去解決了。如果我不得不提及人類行為,例如在預測未來城市的風貌時,我會坦白陳述我所本的假設,而註明非屬科技範疇的部分。

有一派稱為「科技決定論」的思潮,認為科技所造成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力所及可以發展出什麼東西,就一定會發展出來;一旦發展出來,對城市的影響就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我必須聲明,我不是一個科技決定論者。

「可能發生的事」和「將會發生的事」之間,不能用一條直線連起來。預測都市的未來沒有那麼容易。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來說明:都市運輸系統普及之後,美國的中產階級迅速移往都市近郊居住,市中心遂淪為藍領貧民區。在同時歐洲也採用了完全一樣的技術,都市發展卻截然相反:藍領階級的公寓都被推擠到電車或地鐵路線的尾端,而中產階級的豪華住宅卻留在市中心內。一樣的技術,產生不同的結果,科技決定論犯了物理學家的人忌:無法解釋資料。

最後我們必須承認,在美國,討論任何都市議題必然會變成宗教爭辯。每個人由於背景和教育不同,都有一種「人應該如何生活」的觀點,並由此衍生出「都市是什麼」以及「都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觀點。美國傳統中有一脈強烈的反都市情節。開國元老傑佛遜顯然就是有這種想法,才會強烈主張:唯一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就是鄉村自由農民的生活。 19 世紀的廉價小說中常常描述「萬惡的城市」;1970年代興起「小就是美」(Small is beautiful)運動,以及當代「都市蔓延」(urban sprawl)一詞所含的不屑意味,莫不如此。不管喜歡都市或是痛恨都市,每個人都有一套對都市的意見。我可能也會有不自覺的偏見,而我的處理方式是:說明我的背景,讓您自己判斷我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偏見。

我喜歡大都市。我在芝加哥藍領區長大,每當飛機要降落在芝加哥歐亥爾(O"Hare)機場之前,經過那片湖邊低地時,我都還是會有些許激動。我贊成小說家梅勒(Norman Mailer)的說法:「芝加哥是美國第一大城。」——這就把我的另一個偏見也攤在桌面上了。我在另外三個大都會區住過:波士頓、舊金山、華府(現代的家),還常常去紐約。我深深了解都市生活的迷人之處:能夠發現新奇的餐廳、能在早餐桌上讀到最好的報紙、每晚都有歌劇或音樂會可以選擇。有一回我和太太在芝加哥休假時,她為都市下了個按語:「所謂都市,就是在週二晚上也找得到有趣事情來做做的地方。」

我也喜愛小鎮。過去二十年來,我和太太都在她娘家的小鎮避暑。那是位於蒙大拿的紅莊(Red Lodge)鎮,人口只有一千人,面積五千五百平方呎。我很欣賞小鎮居民建立人際網絡的殷勤,讓人覺得很有歸屬感。我了解小鎮生活的迷人之處:簽支票從來不須示出身分證明;走到大街一趟,至少必須和五、六個人聊聊天;永遠不必鎖家裡大門或車門。

我還喜歡鄉村。1970年代,我在維吉尼亞州藍脊(Blue Ridge)山邊買了一個荒廢的農莊,親手蓋了間屋子,養養蜜蜂、種種蔬菜,也算是加入了「回歸土地」運動。因此我也很能體會鄉居生活,接近大自然而產生的歸屬感,以及自己親手工作而產生的滿足感。

奇怪得很,這段鄉居經驗反而使我更難容忍批評都市的人。每當我聽到有人(或看到文章)讚揚鄉居生活有多麼美好,我總會懷疑他們是否曾在零度以下的夜裡檢查接水管,或是曾經不靠電力生活上一個禮拜。

我也喜歡郊區。從1987年起,我就一直住在華府外的一個典型郊區裡。我喜歡安靜的街道,兩旁有茂密的老樹,而開車二十分鐘就能到餐廳和戲院。我也知道可以把孩子送到鄰居家裡,無須顧慮他們的安全。我了解何以郊區成為多數美國人聚居之處,也猜想未來一段時間仍然如此。

我從各種不同典型的生活經驗中了解到:對一個家而言,沒有所謂「正確」的地點;對一個社會而言,也沒有所謂「最佳」的組織方式。都市生活有利有弊,而我將實際地予以評價。

我們的都市之旅一開始,我就會把都市視為一個自然的生態系統,討論其成長的極限。之後,我會逐一討論上述的三個科技面向:物理結構、能量和運輸、通訊。這部分的主旨在於呈現造成現代都市的關鍵科學發現,並追蹤這些發現的歷史。

一旦了解了今日的城市從何而來,下一個問題就是:城市將往何處去?稟持著畫出「框框」的精神,我將逐一檢視五種可能的未來都市型態:從人人住在巨型超高大樓的密集都市,到大家分散各地,依賴新近發展的「虛擬實境」科技互動,再到太空中的新殖民都市。當然,所有的自然系統有生便有死,所以我也會討論到城市如何死亡。如此一來,我們就完整地看到了城市的生死循環。

要寫一本這樣的書,聰明的作者最好多方尋求專家協助。我要感謝閱讀我手稿並提供意見的友人,書中若有錯誤自然是我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