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Blue Sky Studios 好萊塢動畫 ICE AGE工作室
Droog 無加工產品設計的頂尖設計者
Irma Boom 破金氏紀錄的荷蘭書籍設計師

hello! design

【類別最新出版】
膽小別看畫V:疾病、天災、戰爭、飢荒……停格在西方名畫中,數千年未曾改變的災難與浩劫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型男名畫的黑歷史:畫作中男性的時尚密碼與惡趣味
東京再發現100+:吳東龍的設計東京品味入門指南【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創意大師想什麼?(HDF0006)──PPAPER╳包益民╳45位全球頂尖創意大師對談

類別: 藝術‧攝影‧展覽>hello! design
叢書系列:hello! design
作者:包益民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3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96頁
ISBN:978957136307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Tadao Ando 安藤忠雄Blue Sky Studios 好萊塢動畫 ICE AGE工作室Droog 無加工產品設計的頂尖設計者Irma Boom 破金氏紀錄的荷蘭書籍設計師



  Tadao Ando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對清水混凝土的應用,對建築的感覺把握已經毋庸贅言。他在歐洲通過「走路」來學習建築, 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日本建築大師, 也是除了貝聿銘之外, 少數幾位你必須親臨現場, 去感受他作品中的浪漫與紀律的大師。我曾參觀過他在V i t r a D e s i g nM u s e u m 以及其他地方設計的作品, 但第一次讓我覺得震撼的,是他在紐約M O M A 的作品展。當時我看到一幅兩米高的畫, 只有二十釐米見方的白色小房子在正中間, 然後其餘部分全部是黑色。我看了很久, 揣想這形式就是表現給客戶看的設計圖, 可是那黑色部分越看越覺得怪怪的,好像有點發亮。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那黑色,都是人徒手以2 B 鉛筆塗的,塗滿一整個兩米的黑底。然後我懂了這位元大師對於作品要求的紀律, 黑色大可以是印刷輸出、是油畫, 而如此純粹的黑, 沒有一點缺點, 那是大師對材質、對光線的要求。那一天, 我實在體驗到建築大師的精神。

為什麼您選擇建築作為您的志業?
我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經常往我家對面的木工作坊裡面跑,成天泡在裡面。而第一次意識到“建築”這兩個字,則是在14 歲的時候。當時我們居住的位於大阪的雜居長屋剛好有機會進行改建,附近的木工師傅們來進行工事,每天都帶來不同的風貌,原本是陰暗的雜居長屋,當光線如戲劇性般地射入時,我被深深感動,於是開始對建築這份工作感興趣。

您是這個世界上少數自學的建築師, 可否告訴我們為何沒有去學校學習?
其實我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選擇到大學裡學習這條路,不過基於家庭的經濟因素,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個人的學業成績,不得不對這條路死心。在這個制度已然確立的「教育的時代」中,當初選擇自學這條路其實是有相當大的不安,不過我早有投入現實社會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覺悟,可以說是一路暗中摸索才走到今天這個境地。即便到了現在,我還是不斷地在自學建築這門課程。

您通過旅行來學習,可以告訴我們您那段時間心裡真正的想法嗎?
雖然讀書對於瞭解建築的真諦來說相當重要,然而我覺得,沒有什麼比通過自己的五感來實際體驗空間來的重要。然而,這裡所謂的「旅行」指的並不單純是字面上所顯示的只是借由實際上身體的移動來學習;像回想甚至是夢想這樣的心靈之旅都可以成為學習的一部分。「旅行」,可以讓人遠離日常生活的惰性迴圈、加深思考的深度,促進個人與自我的對話。不管是從實際的旅行或者是思索的旅程當中,我都學習了不少。

您如何看待建築師對於社會的責任?
建築,不分其規模大小,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開始,到街角的景觀、週邊環境等社會構成的要素都帶來巨大的影響。身為一個建築家,在工作時必須時時刻刻把這樣的觀念放在心上。不要只是追逐有形的外表,而是要能夠通過工作思考自己能夠對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貢獻。

在1995 年獲得普里茲克建築獎後,對您的影響是什麼?
Pritzker Prize 對於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而言,有如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一般,我從因此獲獎時只有驚訝而已。之後則感覺身為一個建築家,對於社會所抱持的責任又更深了一層。

您對於光線在您作品中的作用有什麼看法?
1965年,我造訪了當代建築大師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晚年最後一件代表作品朗香(Ronchamp)的聖母教堂,才踏進教堂內部,各式各樣的光線立即像洪水一般令人震懾。當時,造訪那堪稱“光之雕刻”的教堂內部時所受到的衝擊,至今仍縈留在我心頭。
從1989年我在大阪茨木建造的「光的教堂」開始,我在許多建築計畫當中嘗試塑造出自己的光的空間。相較於朗香教堂裡面的「洪水般的彩色光芒」,我試著把開口處限縮到極限,讓象徵化的光芒將獻上祈禱的人們的心靈統合為一。雖然建築本身不大,但是通過它,讓我體認到可以以通過光線來打動人們的心靈,對我而言是件相當重要的工作。

您覺得博物館對於這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我認為博物館是展現不同人們之間的知識與文化如何對峙著的舞臺。在創造這樣的空間時,勢必得超越使用機能的考量,進一步去思考這樣的建築能夠在人們的心裡遺留下些什麼才行。

可否談談您的公司?有多少成員?他們怎麼工作?創作的過程又是如何?
事務所裡的工作人員不到30個人。通常都是以這樣的人數來進行工作。

可否請您聊聊對於中國的看法?
中國是個擁有13億人口的世界大國。從經濟開始,中國的動向在各方面都給世界帶來莫大的影響。而今後讓人不得不留心的,是這麼多的人口在追尋能源消費時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思考這個問題應該是今後最大的課題吧。

生活影響設計,可否請您聊聊您平常一天24小時如何分配?那週末呢?
一天24小時大半都在思考有關建築的事情。

請問您在尋找怎樣的人到您公司上班?他們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或特質?
通常我們會先從學生時代開始找他們進來事務所兼職、打工,通過大概兩年間的相處,看看彼此是否適合再進行正式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