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音樂的基本觀念
書摘:西洋音樂史的足跡

作 者 作 品

默觀無限美:劉岠渭教你聽古典音樂(平裝)

知識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止戰
大人們的居所:打開歷史名人家門,看見古今故事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默觀無限美(KA1011)──劉岠渭教你聽古典音樂(精裝+DVD)

類別: 百科‧圖鑑>知識叢書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劉岠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17日
定價:399 元
售價:31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精裝/288頁
ISBN:957134257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音樂的基本觀念書摘:西洋音樂史的足跡



  書摘:音樂的基本觀念

音樂的一切內涵都在聲音中,拋開心裡的恐懼與偏見的阻礙,直接觀照音樂的美感!

春聽鳥囀,夏聽蟬鳴,秋聽蟲聲,冬聽落雪,山間聽松,水際聽濤,在在說明了聆聽美妙的聲音是人類的天性,因為美妙的聲音不只悅耳,更能深入心靈,愉性怡情。但是大自然的天籟雖然美妙感人,卻不能等同於音樂。我們雖然常以「天籟」來形容音樂作品,但是天籟畢竟不是出自人為,所以少了喜怒哀樂的質素及人類意志的強蠻。

音樂的起源是什麼?是模仿蟲鳴鳥叫,還是發自勞動或求偶的呼喊?向來眾說紛紜,但究其原始動機不外乎是「表達的慾望」,而這慾望是如此強烈,強烈到語言都無法竟其義,於是人類開始以一種不同於語言的聲音來滿足這慾望。這種聲音雖然「非關語義」,但它深入心靈的力量卻是語言所不及。這聲音就是音樂,它讓人慨嘆語言的窮盡與限制。就器樂曲而言,音樂「非關語義」應該沒有爭議,但有人也許會質疑:難道有詞的歌曲也非關語義嗎?其實,我們欣賞聲樂曲倒不見得是想當下從中聽出什麼;聲韻透過「說話」固然能清晰傳遞,但一經過「歌唱」的媒介就變得十分模糊,所以我們能聽出一個人在「說」什麼,但不易聽出他在「唱」什麼。可是大家都明白,「唱」的總比「說」的悅耳。一首歌曲要是像說話,那一定不好聽,也不是歌唱的本意,而是犧牲清晰的聲韻,換來彌足珍貴的音樂性。所以我們聽歌唱,不是為語義(除非事先已熟知,語義本來就不易聽出),而是要欣賞那「非語言方式的感動力」。

不同民族各有不同的語言,對「聲響美學」的認同也互異。但每個民族都是選擇他們自認最美的聲音來發展語言,選擇他們認為最理想的音階排列樣式來創作音樂,故而音樂自然會帶有民族特色。語言媒介語義時,求其方便、適切,音樂臻於藝術時,其境界豐富、深廣。要做個有修養、有品味的現代人,需要不同時代、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提升心靈的眼界,但唯一的前提是,必須是好的音樂。

問題就在於,什麼是「好的音樂」?這個答案見仁見智,無法在這裡花太多篇幅討論。好的音樂不等同於「古典音樂」,但「古典音樂」是好音樂裡頭的一種,應該是大家都能同意的。

所謂「古典音樂」是指純供聆賞,是一種較為嚴肅及較為精緻的藝術音樂,有別於不知作曲者是誰的民謠,或是二十世紀以來的流行歌、搖滾樂、電影配樂、舞台劇音樂……。

我們對音樂「非關語義」及「為音樂而音樂」的本質有所瞭解之後,就能以比較自由的意志來欣賞音樂。欣賞音樂絕不是要從音樂中聽出什麼特定意涵,而只是體驗音樂給我們的「聲響之美」。在這種聲響之美的感動中,人們會發現自己以一種最美的方式在默觀、凝視「原我」。

音樂是以聲音為媒介的藝術,在時間之中,「瞬間之不斷起滅」,這和空間藝術截然不同,繪畫、雕塑、建築都是已經完成了的成品,紋風不動,立在那兒讓我們慢慢欣賞,但音樂卻是稍縱即逝的,我們必須在形成音樂的流程中聚精會神、跟著音樂仔細聆賞。除非是要趕在關門前逛完美術館,否則這種「時間的壓力」是我們在欣賞空間藝術時比較不會發生的,這也是為什麼欣賞音樂比起欣賞其他藝術要來得困難的原因之一。

「每個人都只從音樂中聽到他聽得到的部分而已。」我們回頭想一想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的這句話就會明白,其實音樂的意象是人所賦予的,是聲音傳入耳朵裡的瞬間,人腦將無數的聲波、頻率一一轉化為音樂,並給予某種意象,所以同一首音樂一百個人聽來,應該有一百個樣子。而人在將頻率轉化為音樂這件事上,顯現出他對音樂的敏銳度。因此,音樂如同一座無盡的寶山,你開發它的能力越大,它能給你的也越多。

雖說「音樂的美」之本身不能以文字語言來具體形容,但卻能以文字語言來說明創作背景,提示一些尋找或聽出「音樂之美」的方法,只不過單以文字語言來介紹音樂還是不夠,更重要的是必須輔以音樂實例,反覆聆聽,讓音樂深植心中。

坊間有不少「音樂欣賞入門」之類的書,充斥美麗、浮誇的詞藻,不僅無法取代聲音,文字背後的空洞、虛無,反而更令人失落,很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就算以文字詳盡闡述音樂中的主題,我們在好奇興奮之餘,還是會希望從音樂中去聽聽。所以說,音樂是百「見」不如一「聞」的。

從聲音本身獲得美的意象與感動,才算是觸及音樂的本質。作曲家的作品並不是在描繪或敘述他創作此曲的靈感。如果把創作靈感比喻為劃空而過的流星,那麼作品就是那熊熊烈火,而我們只是要從中去獲得「熱」而已。音樂的表現有著無限自由的空間,而我們在聽音樂時,也要給自己無限自由的欣賞空間,我們要的是無端無由的、純粹的美的感動,因為只有這種純粹的美的感動能纖穠、疏野我們的心靈於無形中。只有「以音樂來談音樂」,音樂的意義才能完全釋出,也只有在「音樂的背後依然只有音樂」,這種正確認知的基礎上,音樂藝術的真諦才得以彰顯。

有些人在看書、寫字或聊天時,喜歡放點音樂來助興陪襯,這看起來似乎是「愛樂者」的表現,但卻有隱憂:這往往只停留在聽「聲音」的層次,美感經驗是很淡薄的,甚至有時還會有「鈍化」聽覺的危險。很多人容易忽略,欣賞音樂的關鍵是在「專注聆聽、深刻感動」而已。若是不能體會這一點,一直努力想從音樂中去聽出什麼,就是對音樂的極大誤解。有人相信「知道一首作品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就等於瞭解這首作品,其實能否從音樂獲得深刻的感動與是否瞭解創作背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因為作曲家創作音樂的靈感,與成形的作品之間不見得直接的牽連。音樂作品具有獨立的生命,它不是某種情感狀態的代言人。所以,能瞭解創作背景固然很好,但愛樂者並不是瞭解音樂的必備條件,有時這反而束縛了作品的自由靈魂。它在欣賞音樂時,還時常會出現的一個困惑就是以為至少要學會一種樂器、會看樂譜、要懂樂理,才能進入音樂的世界,這又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其實,學樂器或懂樂理頂多只是從側面讓人覺得自己與音樂有關,在把音樂當成學術深入研究時,可能有其必要,但是不懂這些,並無礙於成為一位優秀的愛樂者。聽音樂沒有所謂「懂」、「不懂」的問題,應該在意的是心靈夠不夠沉靜,專注力夠不夠讓音樂將你納入,成為它的一部分,這些才是一個真正的愛樂者,所要努力去追求的。

一個人到底聽不聽得「懂」音樂,其實很容易從眼神察覺出來。你瞧!他那左顧右盼、眄眄浮動的眼睛,時而淺薄空洞,時而輕浮疏離,音樂對他而言是可有可無的,再美的聲音也進不到心裡。這樣的人就算有再豐博的音樂知識,也不能算是懂音樂的。可是如果你撞見的是脈脈凝情、灼灼於懷,但又好像無視於你的存在的眼神,那種聚集力似乎透露出他正忙著以千絲萬縷的精神為「美」賦形,因為有他的專注、參與,這美感生命才能持續、完成,於是他成了音樂的一部分,甚至,他就是音樂本身。這樣的人也許不是什麼音樂行家,但他卻是真正懂音樂的人。懂不懂音樂,端看是否能將自己簡單、真誠地融入活生生的聲響實體裡,並與之同肌理、共魂魄。

「簡單、真誠地融入活生生的聲響實體裡」?也許很多人會覺得說來輕鬆,可是怎麼做到?首先我認為聽音樂時,我們應該去除錯誤的觀念,像是過度重視創作背景與音樂本體的關係,誤以為瞭解了背景,就知道音樂在表達什麼,完全忽略了聲音本身才是唯一主體。其實音樂是不含日常語義的,音樂只以「感性聲腔」敘說著它的「默觀無限美」,只要你專注地、心無旁騖地「跟著聲音走」,這種美感就有了。

接著,當你知道音樂的內涵都在聲音裡面,你就有足夠的時間去聽音樂,而且一定要盡量把音樂聽熟,熟到音樂是怎麼來,會怎麼去,都能依稀感知。我不贊成「水鳥點秋江」式的聽音樂,什麼都碰了,什麼都不深入,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所謂的「版本比較」及一窩蜂「猜曲名活動」的岔路。對音樂的體會有多深,不是用嘴說的,只要一個眼神,也就夠了。

聲音作為音樂原材,本是無貌無形的。一直要等到音樂欣賞者對它傾注全身心的熱情,它才開始展現出它的形式及意蘊,而也就在這有你融入的剎那間,它一下子美了起來,聲音不再只是聲音,而成了音樂。此時我們環顧原來只是「可見」的周遭,一一都已經變成了「可感」的宇宙,就正因為你能簡單、真誠地融入音樂裡,任何橫阻,皆不存在。在翻空肅殺的浩浩天風中,就盡情享受「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的自由吧!